第803章 黃阿婆
字數:7179 加入書籤
大勝後的李星群大營裏,處處是士兵們收拾戰場的忙碌身影,篝火旁傳來陣陣壓抑不住的歡呼,連空氣裏的血腥味都淡了幾分。李星群剛安撫完受傷的吳八月,就見親兵快步跑來,臉上帶著幾分興奮與凝重:“大人!俘虜營裏抓到條‘大魚’!弟兄們搜她身時,發現她內力深厚得嚇人,雖被封了內力,可尋常枷鎖根本困不住,最後是用三重玄鐵鎖才鎖住的!”
“哦?” 李星群挑眉,轉頭看向身邊的李助、雲莘蘭與孫秀,“走,去看看。”
一行人跟著親兵往俘虜營深處走,越往裏走,守衛越森嚴。最裏麵的營帳外,守著八個手持火槍的士兵,帳門緊閉,隱約能聽到裏麵傳來細微的金屬摩擦聲。親兵掀開帳簾,李星群等人走進帳內,就見帳中央的木樁上,綁著個穿著粗布衣裙的老年婦女 —— 她頭發半白,臉上刻著歲月的紋路,雙手雙腳都套著玄鐵枷鎖,枷鎖鏈上還纏著封內力的咒符,可即便如此,她坐得筆直,眼神裏沒有絲毫慌亂,反而透著一股久經世事的沉靜。
“她就是那個‘大魚’?” 李助低聲問,眼底滿是詫異 —— 看模樣,這老婦不像帶兵打仗的將領,倒像個尋常農家婆婆。
孫秀卻突然上前一步,眼神裏滿是震驚:“您…… 您是黃阿婆?”
老婦抬眼看向孫秀,眉頭微蹙,沉默片刻才緩緩開口:“你是…… 孫秀?當年在南疆巫市見過一麵的那個娃娃?”
孫秀連忙點頭,轉頭對李星群解釋:“大人,這位黃阿婆是南疆響當當的人物!她本不是金王部落的人,年輕時在家鄉被父母逼著嫁給一個酗酒的獵戶,她不甘受辱,連夜逃到南疆,被金王部落的老族長收留。她天生就懂工藝,跟著老族長學紡織、造農具,後來又拜了位隱世武師學武,如今已是絕頂境武者!隻是她性子淡,不愛摻和部落紛爭,這些年一直在部落深處鑽研工藝,沒想到這次會被方貌的人抓來。”
李星群聞言,心裏頓時生出敬意 —— 既是絕頂境武者,又是精通工藝的前輩,難怪會被當成 “大魚”。他示意親兵解開玄鐵枷鎖與咒符,雲莘蘭上前,指尖輕點黃阿婆的穴位,緩緩解開被封的內力。黃阿婆活動了一下手腕,目光掃過李星群、雲莘蘭與李助,眼底閃過一絲驚訝 —— 這三人身上的內力波動,竟全是絕頂境的氣息。
“多謝李監軍解縛。” 黃阿婆開口,聲音雖有些沙啞,卻透著沉穩,隻是神色依舊冷漠,沒再多說一句話。
李星群請黃阿婆坐在帳內唯一的木凳上,又讓親兵端來熱茶,自己則站在一旁,語氣恭敬:“黃阿婆,晚輩鬥膽問一句,您知道太原府嗎?”
黃阿婆端著茶盞的手頓了頓,抬眼看向李星群,眼神裏終於有了幾分詫異:“李監軍這話是什麽意思?太原府…… 你是當年在太原府推行新紡車的那位知府?”
“正是晚輩。” 李星群點頭,語氣愈發誠懇,“孫前輩跟我說,您所在的金王部落最擅長工藝之法,尤其是紡織與農具打造,晚輩一直心生敬佩。當年在太原府時,晚輩曾試著改良過紡車,讓織工們效率提了三成,可總覺得還有不足,一直想找南疆的工藝大師請教,隻是戰亂紛擾,始終沒能如願。”
聽到 “紡織” 二字,黃阿婆冷漠的神色終於鬆動,她放下茶盞,語氣裏帶著幾分感慨:“李監軍過譽了。我們部落那些工藝,在你們太原府的新紡車麵前,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當年我在南疆巫市見過商人帶的太原府棉布,布麵細密,顏色鮮亮,比我們部落織的粗布好上十倍,族裏的織工們都羨慕得很。”
“阿婆這是謙虛了。” 李星群笑了笑,話鋒一轉,“其實晚輩早在巢湖之戰後,就派人聯係過金王部落的族長,想跟貴部落交流工藝,順便談談歸降之事 —— 我們不想與擅長工藝的族人為敵,更不想讓那些好手藝毀在戰亂裏。可派去的人回來卻說,族長似乎有難言之隱,交流的事也不了了之。”
黃阿婆聞言,忍不住 “嗬嗬” 笑了起來,笑聲裏帶著幾分嘲諷:“李監軍有所不知,現在的‘金王’黎廣,根本不是部落老族長的血脈,他本名蒲壽庚,是當年靠兵變奪了族長之位的!我們部落雖以工藝聞名,可真正懂工藝、愛工藝的人,哪有心思爭權奪利?老族長在時,總說要跟中原交流工藝,讓族人日子過得好些,可蒲壽庚上台後,滿腦子都是跟著方貌打仗,還把部落裏的能工巧匠都抓去造攻城器械,族裏早就有人不滿了!”
李星群這才明白,原來黎廣隻是蒲壽庚繼承金王爵位後的化名,他心裏暗記下這個名字,語氣愈發懇切:“阿婆,晚輩今日找您,不是想逼您做什麽,隻是想讓您知道 —— 我們打仗,是為了結束戰亂,不是為了消滅誰。您看吳八月、李文學他們,歸降後我們從沒虧待過,他們的族人也能安心生活。若是貴部落願意站到我們這邊,晚輩保證,絕不會讓蒲壽庚那套‘工藝為戰爭服務’的做法繼續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阿婆沉默了,她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 —— 這雙手曾織出過能映出月光的布匹,也握過劍保護過族裏的織工,可如今,卻被蒲壽庚逼著造過傷人的弩箭。她想起年輕時被父母逼迫的婚事,想起逃到南疆後老族長對她說 “工藝是用來讓人過好日子的”,眼底漸漸泛起水光。
“李監軍,” 黃阿婆抬頭,語氣認真,“老身在族裏還有幾分薄麵,你想讓老身做什麽,老身心裏清楚。隻是…… 你能給老身的族人帶來什麽?蒲壽庚雖壞,可他至少還能讓族人在南疆有塊立足之地。”
李星群往前走了一步,目光堅定地看著黃阿婆:“阿婆,晚輩能給族人的,首先是‘自由’—— 您當年為了不被逼迫嫁人,能逃到南疆,晚輩保證,以後在我管轄的地方,沒有誰能逼著族人做不想做的事,織工想鑽研紡織就鑽研紡織,鐵匠想打農具就打農具,沒人會把他們抓去造兵器。”
他頓了頓,又道:“其次是‘技術’—— 太原府現在用的紡車,是晚輩根據老紡車改良的,一個織工一天能織出以前三天的布;還有我們打造的曲轅犁,耕地比老犁快兩倍。這些技術,晚輩都願意教給貴部落的族人,讓他們的手藝能更上一層,織出更好的布,種出更多的糧,日子過得比現在好十倍。”
最後,李星群語氣鄭重:“最重要的是‘平等’—— 不管是中原人還是南疆人,在我這裏,都能分到一樣的土地,領一樣的糧餉,孩子能一起讀書,老人能一起受贍養。不會有人因為你們是‘南疆來的’就看不起你們,更不會有人把你們當炮灰用。阿婆,您一輩子鑽研工藝,不就是想讓族人過得好嗎?晚輩給您的,正是您一直想要的。”
黃阿婆怔怔地看著李星群,眼眶漸漸紅了。她想起老族長臨終前的囑托,想起族裏織工們抱怨 “造弩箭不如織布安心” 的話語,想起自己年輕時逃離家鄉的初心 —— 不就是為了 “自由” 與 “好日子” 嗎?她沉默良久,終於緩緩點了點頭,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李監軍,老身信你!老身這就修書,讓族裏那些不滿蒲壽庚的人偷偷聯絡,等你們攻打湖州時,我們在城裏做內應,幫你們拿下蒲壽庚,也幫族人跳出這個火坑!”
李星群大喜,連忙拱手:“多謝阿婆!您放心,晚輩定不會讓您和族人失望!”
帳外的篝火透過帳簾縫隙照進來,映在黃阿婆臉上,那抹壓抑多年的愁苦終於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釋然與期待。孫秀看著這一幕,笑著對雲莘蘭與李助道:“沒想到一場大勝,還能為我們爭取到這麽一位厲害的‘盟友’—— 有黃阿婆幫忙,拿下湖州城,就更有把握了。”
雲莘蘭點頭,眼底帶著笑意:“工藝能安民心,也能助戰事。有了金王部落的內應,方貌的後路,算是被我們斷了。”
李星群望著黃阿婆提筆寫信的背影,心裏湧起一陣感慨 —— 這場戰爭,終究不是靠殺戮就能結束的,讓更多人看到 “好日子” 的希望,才是真正的破局之法。他看向湖州城的方向,眼神愈發堅定:“方貌,蒲壽庚,這一次,我們該好好算算了。”
李星群大營的偏帳裏,炭火盆燒得正旺,驅散了冬夜的寒氣。黃阿婆坐在鋪著厚氈的木凳上,手腕上的枷鎖剛被解開,她揉著泛紅的手腕,目光落在李星群身上,眼神裏已沒了最初的戒備,多了幾分探究 —— 方才李星群那句 “帶來更厲害的技術與自由”,戳中了她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孫秀站在一旁,見氣氛緩和,便輕聲補充:“阿婆,您或許不知,李大人不僅心懷仁善,更懂技術的珍貴。您當年從江南逃到海南,在黎寨裏改良紡織機、傳授錯紗配色之法,讓多少婦人能靠手藝糊口,這份對工藝的執著,李大人最是敬重。”
這話讓黃阿婆身子微頓,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衣角 —— 那是多年來撚線織布留下的習慣動作。她抬眼看向李星群,語氣緩和了些:“老身當年逃家,不過是不想被父母逼嫁,隻想守著手裏的織機過日子。後來在海南琢磨出些新法子,也隻是想讓織布能省些力氣,沒成想竟被孫老弟記著。”
“阿婆的手藝,可不是‘些新法子’。” 李星群笑著起身,走到帳門邊,對守在外麵的親兵吩咐,“去請俞工程師過來,就說有位精通紡織工藝的前輩在此,想與她聊聊技術。”
親兵領命而去,黃阿婆有些詫異:“俞工程師?是…… 懂織機的匠人?”
“是我妻姐俞飛鴻,也是我麾下的首席工程師。” 李星群坐回原位,語氣帶著幾分自豪,“她跟著我多年,不僅改良過農具、兵器,對紡織機也有研究 —— 我曾跟她說過,若能遇到像阿婆這樣的老手藝人,定要好好請教。今日能見到您,正好讓她來跟您交流交流,也讓您看看,我們說的‘更厲害的技術’,不是空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等多久,帳簾被掀開,俞飛鴻提著個木匣走進來。她穿著一身便於活動的短打,頭發束在腦後,臉上帶著幾分風塵,卻難掩眼中的明亮。看到黃阿婆,她先是拱手行禮,隨即打開木匣,裏麵放著幾張繪得精細的圖紙,還有一架巴掌大的木製織機模型。
“這位便是黃阿婆吧?” 俞飛鴻將木匣放在桌上,指著圖紙笑道,“我聽星群說您擅長改良織機,這是我根據北方織機與南方繅絲法改的圖紙,您看這裏 —— 把原來的單錠紡車改成三錠,再加上腳踏傳動,織布時能省一半力氣,就是不知道在海南的濕熱氣候裏,木料會不會容易變形。”
黃阿婆的目光一落在圖紙和模型上,瞬間就挪不開了。她起身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拿起織機模型,指尖輕輕撥動上麵的細線,眼神裏滿是癡迷,連聲音都帶著幾分顫抖:“三錠紡車?還能腳踏傳動?老身當年在黎寨,最多也隻敢試著改雙錠,總怕線軸轉得太快會斷紗…… 你這模型的齒輪咬合得真巧,能不能讓老身看看細節?”
“當然可以!” 俞飛鴻立刻將模型遞過去,又指著圖紙上的標注,“您看這裏的木軸,我選的是經鬆木浸泡過的硬木,防潮性比普通木料好三倍。還有這錠子的角度,我調整了十五度,紡出來的紗會更均勻,您要是有興趣,我們還能試著做一架實物出來。”
黃阿婆捧著模型,反複查看齒輪的咬合處,又對著圖紙上的尺寸比劃,嘴裏不停念叨:“好啊!這法子好!老身之前總覺得雙錠紡車的腳踏板太沉,你這圖紙裏加了個小曲軸,肯定省力不少…… 對了,繅絲的時候,要是遇到蠶繭太潮,你有什麽好辦法嗎?我們在海南時,總要用炭火烘繭,可烘得太幹又容易碎。”
“我正想跟您請教這個!” 俞飛鴻眼睛一亮,從懷裏掏出個小布袋,裏麵裝著些幹燥的香草,“這是我從西域商人那換來的‘薰草’,曬幹後磨成粉,混在蠶繭裏,既能防潮,又不會讓蠶絲變脆。您要是試過,覺得好用,我們還能批量曬製,分給織戶用。”
兩人一坐就是半個時辰,從紡車的改良聊到染料的提取,從布料的織造手法說到不同氣候下的工藝調整,時而爭論某個部件的設計,時而一起琢磨改進辦法,連帳裏的李星群、李助等人都忘了插話。黃阿婆說起當年在海南教黎婦織布時的趣事,眼裏滿是光彩;俞飛鴻講到某次改良織機失敗,讓工匠白做了十幾架木架,也忍不住笑出聲。
直到炭火盆裏的木炭燒得劈啪作響,黃阿婆才猛然回過神,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李星群:“瞧老身這記性,光顧著聊織機,倒忘了正事。”
李星群看著她明顯鬆動的態度,笑著說:“阿婆不必客氣,能讓兩位懂技術的前輩好好交流,也是我的心願。我知道,對真正的匠人來說,好的技術與能安心鑽研的環境,比什麽都重要。我之前說的承諾 —— 讓你們享受同等待遇、自由鑽研工藝,絕不是空話。”
黃阿婆放下手中的織機模型,眼神變得堅定:“李大人的誠意,老身看在眼裏了。蒲壽庚發動戰爭,族裏早就怨聲載道,不少匠人都怕戰火毀了手藝。老身回去後,就去勸說族裏的長老,隻要能讓我們安安穩穩做手藝,我們願意幫大人說服金王部落的人,不再幫方貌賣命。”
孫秀聞言,臉上露出笑容:“阿婆能想通,真是太好了!有您出麵,金王部落的人定能明白利害。”
俞飛鴻也補充道:“阿婆要是需要,我可以把織機圖紙抄一份給您,要是族裏有匠人想改進工具,我隨時都能跟他們交流。”
黃阿婆點點頭,起身對著李星群拱手:“老身這就回營,盡快給大人答複。也請大人放心,隻要能護住手藝,護住族人,老身定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李星群親自送黃阿婆出帳,看著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裏,轉頭對俞飛鴻笑道:“還是你有辦法,幾句話就讓阿婆卸了心防。”
俞飛鴻收起圖紙,笑著說:“不是我有辦法,是阿婆對技術的癡迷,比什麽都真誠。對匠人來說,遇到懂技術、肯尊重手藝的人,比什麽承諾都管用。”
帳內的炭火依舊溫暖,李助看著桌上的織機模型,若有所思:“有黃阿婆幫忙,金王部落大概率會倒向我們,到時候方貌少了南疆這股力量,湖州城就好拿下多了。”
李星群點頭,目光望向湖州城的方向,語氣堅定:“是啊,這不僅是為了結束戰爭,更是為了讓更多像阿婆這樣的匠人,能有安穩鑽研的日子。接下來,我們就等著阿婆的好消息吧。”
喜歡很平凡的一生吧?請大家收藏:()很平凡的一生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