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攜手登高台
字數:13097 加入書籤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江少卿的話擲地有聲,毫無猶豫。
龍椅之上,聖顏大悅,笑道“果然是師母好,那便”
“陛下”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出了列。
方才還“擔心”女臣子會舍不得女兒、耽誤政事的“大人”們,此時又不由心中一喜,聽他道“江少卿有為國效力之決心,臣亦欽佩,隻是聽得江少卿家中女兒年歲尚幼,林少師已遠行在外,若再使母女分離,隻恐有損天倫親子之情不甚妥當。”
“是啊”“是”
他話音還沒落,殿內便是一片讚同之聲。
江洛掃過一眼,記住都是誰在附和起哄。
又和謝經同對視一瞬,她啟唇笑道“多謝諸位大人關懷。隻是既為人臣,食君之祿,必當分君之憂,眾位大人將來領命、領差遠行,難道也會不舍家中父母子女,便不為聖上辦差了嗎”
讚同之聲瞬時一清。
江洛便麵向皇帝,笑啟道“請陛下不必為臣與臣之幼女掛懷,她雖還年幼,亦懂得既為大齊子民,便該忠君奉上的道理。臣會將女兒送至親友家中,暫且代為照看幾月。”
明全亦忙道“陛下,有江少卿之言,已再無不妥了。且如今鴻臚寺中,也唯有江少卿堪赴此任啊”
皇帝點頭,才要再開口時,又有禮部右侍郎忍不住出列說“隻是江少卿畢竟身為人母,竟對幼女無一絲不舍嗎雖為人臣,亦要”
江洛心中冷笑,已想出駁斥之言,卻聽龍椅上皇帝一聲斷喝
“夠了”
禮部右侍郎一抖,嚇得手中牙笏險些跌落。
“朕問誰人願往,唯有師母自薦,鴻臚寺亦薦師母,師母曆年之功,你等難道不知”皇帝當真在生氣,“你等隻為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為難師母,究竟是何等心思”
“陛下”禮部右侍郎連忙跪下,辯解道,“臣隻是”
“不必你多說”皇帝怒道,“朕之師妹,朕自會照拂”
他問“師母離京,便將小師妹送至宮中,由朕親自照管,如何”
這發展讓滿殿皆驚,但不算出乎江洛的意料。
她不可能不答應,也不能不答應。
她忙笑道“多謝陛下隆恩隻是小女年幼,恐擾了陛下的清淨,有礙國事。”
皇帝笑道“紫宸殿這般大,還沒有一處能安置師妹師母不必過慮了。”
他命“朕加封師母為嘉議大夫,為此次和談正使隨行副使二人和其餘官員,便由師母自擬名單。爾等有無異議”
群臣無人疑議。
謝經同出列,率先笑道“陛下聖明”
“嘉議大夫”為文散官中正三品之階,雖無實權實職,品階亦在,與各部侍郎、各寺正卿及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同階。
江夫人入仕不過兩年四個月,已在此位,真是叫人羨慕啊
“陛下聖明”明全隨後亦讚道。
待一片“聖明”之聲響過,江洛欣然謝恩領命。
朝散。
皇帝且留江洛說話。
他先笑道“朕突然要留師妹在宮內,以壓眾臣之口,讓師母受驚了。”
江洛忙笑回道“有陛下親自看護,臣才是再無不放心了。隻是昭昭的確年幼,尚不知禮,送入宮中那日,不知可帶幾人隨侍家裏還需準備什麽”
皇帝忙笑道“師妹隨身的乳母、丫鬟,師母盡管一齊送來便是。還有師妹日常喜愛的玩意兒帶來,餘下用度自有宮中。請師母放心,朕亦養過幾個女兒,必不會讓人虧待了師妹。”
江洛笑道“隻觀幾位公主,臣早知陛下必是慈父。”
這並不全是吹捧之語。她在上書房任教七個月餘,親眼所見皇帝會關心每一個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學業進度。今年四公主滿六歲,新來上學,皇帝甚至親自跟過她四天內的幾乎每一節課。
從新年開始,公主們的教育也全交由上書房了。從文到理,公主們的課程俱與皇子們的相同。隻有公主們的習武、騎射課程,因免不了有身體接觸,還是由會武的女先生教授。
麵對群臣的些許反對認為“男女大防需要注意”,公主不宜由外臣教導,皇帝給出的駁回也十分有力量
“公主皆是天家血脈,何需避諱外臣”
江洛覺得,這也是皇帝對群臣的一次示威。
普通富貴人家尚有“奴大欺主”的現象,何況朝堂之上、君臣之間。軟弱的君王被群臣牽著鼻子走,甚至成為傀儡,在曆朝曆代也屢見不鮮。話語權的掌握、氣勢的強弱是微妙的。
隻不過皇帝的示威對象恰好排除了林家。
誰讓林如海有本事得先帝顧命為帝師,她江洛又正是把“男女大防”踩在地下行事的女官員呢。
嘿嘿。
“媽媽要出遠門了嗎”
昭昭站在門邊問。
江洛才從外麵回家,還沒洗手,不敢碰孩子,便隻對她笑“是呀,方才早朝確定是我出這趟差了。”
昨日看完林如海的信,她便料定這遠差隻有她能去。她也願意出這趟差,便提前和昭昭說明
媽媽要去辦差,幾個月後就回來啦,可能會送昭昭去沈夫人家,也有可能送去別人家哦。
她猜到了皇帝會接昭昭入宮。
昭昭年紀還小,這一路去東北邊境又全是快馬快車趕路,不比水路平穩,她不可能帶昭昭一起去。而即便昭昭是和黛玉一樣的年紀,她應也帶不走她,因為這樣就是林家一家四口全在邊關,林如海又是三軍督軍,執掌東北全境兵權怎麽看都是謀反的好條件
林家至少要留一個人在京裏做“人質”。否則君臣之間再多的信任,也會隨著時間流逝快速消磨。
而皇帝
他是一個擁有“皇帝直覺”的人。
早朝上,從他的神態和語氣裏,她完全不能看出他是不是故意留下昭昭。他表現得渾似一位真誠關心師妹的“師兄”。可若他是未經思考利害就做出了決定,那隻能更加證明他是個“皇帝”。
他要在紫宸殿親自養育昭昭,是對林家的密切收線,也是昭昭在宮裏居住的最好結果。
昭昭養在皇後、太後處,都不如養在紫宸殿。
所以她應該高興。
洗幹淨手,換去外衣,江洛抱起昭昭,和她講什麽是皇帝“大齊之主,大齊最尊貴的人”
“太太”丫鬟來報,“夏太監來了,說陛下送了三位女官過來,先讓二姑娘適應著新人照看。”
江洛便忙穿一件外衣,和昭昭來至前院。
夏守忠極是和善、有禮,笑道“這位是紫宸殿內五品華侍中,這兩位是紫宸殿內七品孫賢人、杜賢人,待二姑娘入宮,便是由她三人率領眾人照看。陛下命先送她三人來貴府,先與二姑娘相熟。若有不合脾氣之處,還請夫人隻管直言,陛下再送新人來。”
江洛早仔仔細細把這三人看了一遍。
雖然能在紫宸殿坐穩女官之位的,不會有心緒皆露於外的簡單人,可看三人皆麵善和氣,她還是覺得安心了一分。
皇帝能想到提前送人過來,可見對昭昭也是上了心的。
一位五品侍中、兩位七品賢人昭昭在宮裏的女官配置,數目上不如公主,品級上已經遠超。
有皇帝的這份看重,宮中便應無人敢欺負昭昭。
江洛請三位女官安頓在東廂房,撥正院穩妥丫鬟服侍,讓許靜雨暫挪至正房東邊耳房理事。
再與三人熟悉過,時間已近中午。
為免昭昭擔心太久,江洛是下了朝就趕回家的。已在家一個上午,她下午一定要出去辦差選人,因此要教導昭昭的話,隻能先簡說最重要的“陛下是真心疼愛你,若在宮裏有任何不舒服、不滿意,隻管和陛下直說。若事情緊急,更是誰攔你都不要管,女官、太監、娘娘哪怕是皇後娘娘太後娘娘都不要理,隻管去找陛下,知道了嗎”
她嘴上問著昭昭,眼睛也掃過昭昭還餘下的兩個乳母和冬雪、冬霜兩個丫鬟。
她們四人便是要隨昭昭進宮貼身服侍的人。
這話不僅是教導昭昭,更是命令她們,在宮中一切以二姑娘為要,不需顧及其餘任何人
白乳母率領三人拜下“請夫人放心,我等知道利害”
昭昭點頭“媽媽,我知道了。”
華侍中三人恰要來服侍林二姑娘吃飯。
她們正在門外,聽得江夫人此言,更是各自警醒
她們是陛下派來服侍林二姑娘的,就要做好“服侍”的本分不然林二姑娘真有個閃失,陛下天子貴體,自是不會如何可為平服林家之意,她們三個的性命恐怕難以保全了
江洛擇選鴻臚寺寺丞宗肅平與禮部郎中耿匯為左
右副使,另有施主簿等鴻臚寺中四人,及禮部另外兩人皆隨行。
還有丁先生丁淑榮與文錦母女,亦被江洛算在隨行“使臣”之列裏,一同趕赴邊關。
她二人是鴻臚寺舊人的妻女,尤其丁淑榮的羅刹語水平為使臣十一人中最頂尖,又不授官位,隻暫有職權,江洛塞她們進使臣隊伍沒遇到什麽阻礙。
她是女正使,挑兩個同性別的下屬怎麽了
尤其她拿出西漢女外交家馮嫽的功績後,更沒人能說“女子為使無先例”了。
談判隊伍在四月二十一日出發。
昭昭已經提前一日送入宮中,就安頓在紫宸殿西偏殿,離皇帝的寢殿幾步之遙,呼喚相聞,身邊共有三位女官、兩位自幼相伴的乳母、兩個丫鬟和十二個宮女、八個內侍服侍皇帝見到昭昭就抱起來誇,親自帶江洛去看昭昭的屋子
江洛讓自己放心。
使臣十一人,雖全部挑選的五十歲以下、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但大半騎術不精,因此趕路還是乘車。
丁淑榮和文錦與江洛同車。
車內寬敞,還坐得下兩個隨身服侍的丫鬟並一位女護衛。
自出發起,江洛便沒說一句話,一直在凝眉思索。
長路無趣,車內昏暗,又不便讀書。
丁淑榮估量著有半個時辰了,便問“大人在想什麽”
“在想”江洛換個姿勢坐,笑道,“下回再領到緊急差事,不能先回家了。該和旁人一樣,先把要緊的事辦妥再回。”
“旁人”便比如林如海。
別的朝臣怎麽做,她也該怎麽做。
有別人要出緊急遠差的時候不先把各項事務理順,卻回家找女兒的嗎
沒有。
所以,下不為例。
丁淑榮想一想,便歎道“本還想說大人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又可憐二姑娘,可仔細一想,其餘大人領差不顧家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尋常事。”
“是吧”江洛一笑。
“枯坐無趣,不如來講羅刹內政吧。”她說,“從丁淑榮起,到文錦,再到我,先講羅刹王室的譜係。”
這是離京之前她便分與眾人需要掌握的資料。
今日先查丁淑榮和文錦,明日換個車坐坐,把每個人都查三遍,就該到邊關了。
不過,她沒能順利把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都檢查三遍。
從京中到原本的東北邊境,直線距離約有兩千裏遠,走官路乘車快馬加鞭趕路,若在合適的季節,約十至十五日能到。
但現在的東北邊境離京中足有四千餘裏,如此趕路二十來日,談判隊伍裏大半人都支撐不住,隻能躺在車上,坐都坐不大起來,如此還要考他們江洛覺得自己也不是什麽魔鬼算了。
五月二十四日。
江洛抵達大齊北疆小城,也是此次談判約定的地點
赤金。
這與
其說是“小城”,不如說是小鎮8”,人口尚不足千,從南緩步走到北隻需不到一刻鍾比京中林府大不了多少。
談判團隊並未安頓在城內,而是住進了城外三裏遠的大營中。
赤金城臨河。
河對岸三裏遠,便是羅刹的軍隊。
羅刹的談判人員已經抵達,但大齊另一位關鍵人物林帝師、林督軍,還有三日才到。
而談判約定是六月初一日開始。
是以大齊談判團隊有充足的時間修整。
在軍中用過第一餐飯,於數十人護衛下,江洛來到赤金河邊散步。
北疆的暑夏也並不炎熱。甚至天已黃昏,金色的夕陽灑在赤金河上,微風吹起,江洛竟然感覺到了幾絲清涼。
入目是翠綠繁茂的枝葉,肥沃的黑土地上,邊城百姓種下的稻穀迎風起伏。
等到秋天,稻穀豐收,樹木也會層層變成金紅,河裏會躍起數尺長的肥美大魚,林間俱是膘肥體健毛皮豐亮的走獸禽鳥。
這是何等的好地方。
即便冬日苦寒難捱,一年竟有半數時間都要迎對霜雪可每一寸土地的存在都有意義。
“京杭運河上夜風潮悶,”江洛笑對疏桐說,“這裏的晚風幹爽清涼,真是一地一風,一地一景。”
此次隨行護衛的一百禁軍與二百神機營軍士之首恰是疏桐。
幾年過去,疏桐的身量已長到了無論如何都再假扮不了丫鬟的高度。
江洛已算高挑,她走在江洛身邊,比江洛還高上三寸。
她笑道“當年在運河上,大人連日與我們學用武器,又遭刺殺,未能盡賞沿岸風光。未知今次來北疆,沿途風景是否足以愉目”
“風光甚好。”江洛說。
她接過疏桐手中的望遠鏡,向羅刹軍中望去,看見他們火器林立、盾矛精良,但軍士三兩散坐,已無鬥誌。
似乎已無鬥誌。
真希望目能所及之處,都是大齊的疆土。
“我想要確定此處出海口之西,皆為大齊領土。”江洛用手指在地圖上劃著線,“如此,北疆、東部、南部皆有出海口,不但航運便利,更利於威懾高麗倭國,你看”
以大齊和羅刹如今的形勢,能“談”妥嗎
林如海沿著她的手指看下去,點頭道“可以一試。”
軍中諸將與使團眾人皆在兩人身側圍看。
林如海笑道“羅刹先犯我國,本為不義,又接連戰敗,損失重大。大齊軍需還可支撐,羅刹都城離此卻有萬裏之遙,早不堪為繼,從二月起,羅刹軍中便已在劫掠百姓以補軍糧。天時、地利雙方均勢,唯有這人和一項,便讓他們不退也要退”
江洛笑看他一眼,且隨眾人一起接上鼓舞士氣的話。
夜間兩人自是同住一室。
身在軍中,不好相親。
恰好此處夏夜涼爽,兩人都謹慎穿著中衣,以免
走火
可近一年沒見,深夜獨處
江洛咬住林如海的嘴唇,才能將人推開。
她也懶得係好衣服了總歸隻要他想,再扯開還不是輕而易舉
倒在枕上,她說“我看明日還是分開睡吧。”
林如海平複呼吸,以手背擋住眼睛“也是。”
江洛先說公事“你今日說人和,是想賄賂羅刹要員”
林如海點頭“彼得少將戰敗有罪,米哈伊爾大使態度未明,羅刹軍中還有”
他將目前羅刹軍中誰是少將心腹,誰是另外派係之人,大使又是羅刹國中哪一派係等最新情報與江洛說明。
他們能用間,羅刹未必不能,是以這些機密情報隻暫與夫人共享。
與夫人一同辦差啊
雖然離京一年,他與夫人用不必言明的默契做成了許多事他的“辛苦”,玉兒的詩賦但真正與夫人同在大軍之內,深夜與夫人單獨談論起軍政要事,他才真正體會到,何為同路相伴。
何為攜手共行。
一股奇異的熱流淌遍林如海全身。
江洛起身披衣,拿來筆紙,邊寫邊想“少將未必不想盡早了結此間事回都城,大使也未必不想從談判上為羅刹國減少損失”
所以兩邊都可以試一試。
六月初一日。
赤金城內,第一輪毫無進展的會談結束。
雙方都隻說了些屁話,表明己方絕不退縮,試探對方的真實意圖。
六月初三日。
第二輪會談上,江洛提出,羅刹應割讓包括貝爾湖在內的數百萬平方公裏土地,還需賠付大齊白銀八千萬兩。
羅刹大使當場大罵,還想真人快打,被下屬死死攔住。
他罵,江洛就以羅刹語對罵不管學什麽語言,髒話總是學得最快的。
他要打,江洛就拔劍起身,示意他要打快打
羅刹大使罵罵咧咧地走了。
六月初四日。
邊軍支出黃金八百兩。
六月初五日。
邊軍收入羅刹金銀製品一箱。
六月初六日。
來會談的羅刹大使換了個人,說原來那位大使突發惡疾,不能支撐。
但江洛堅持上次提出的要求。
會談再次不歡而散。
當日夜。
邊軍支出黃金五百兩。
六月初八日。
邊軍收入羅刹金銀寶石珠玉兩箱。
六月初九日。
江洛退讓,要求的白銀數目減少一半。
會談僵持不下。
六月初十日。
邊軍再次收入羅刹黃金三百兩。
江洛讓黛玉不要把這些太詳細寫進詩賦裏
“寫我如何強勢堅持為大齊爭取利
益就可以了細節不要寫”
雖然“想開門先掀房頂,與其大齊白白賄賂對麵,不如讓對麵更急迫賄賂大齊”的方法很奏效,但她不是很想讓後世小朋友知道得這麽詳細
他們是會把詳情寫入奏折,以免去真正收受賄賂的嫌疑,可正經史書的傳唱範圍和詩詞歌賦是不能相比的
林黛玉握著筆笑“太太放心就是。”
六月十一日。
邊軍收入羅刹財物八箱。
六月十八日。
江洛提出真正的要求
大嶺山之南,額倫湖之東,包括港口和岩葉島在內,俱明確為大齊領土。
羅刹人接受。
真正確立好邊界回京,已在深秋。
撥往新土地上的人犯向北行,江洛和林如海向南回家。
皇帝親出城外,迎接帝師、三軍將士和談判使團。
“含元殿已備好酒宴,專等眾位愛卿良將歸來”皇帝喜盈肺腑
大齊在他手中得以開疆擴土數十萬裏,將來史書之上,無論如何也不會寫他是昏庸之君了
“這一切俱是先生與師母之功”皇帝當眾宣道,“朕欲加封先生為國公,與開國諸位功臣同列,加封師母為郡主,與諸位皇室姑母同列,否則不足以酬先生與師母之不世功勞”
言畢,不待林如海與江洛推辭,他便請兩人上馬回城。
城中百姓夾道歡迎。
沿路入宮,江洛看到了夏萍、魏丹煙、靜雨、英蓮,看到了餘主事和秦可卿領著幾個育幼堂六七歲的女孩子,看到了雲善慧、雲善文、秦幼月看到了許多她認識與不認識的,高或矮的,胖或瘦的,清秀或明豔的,笑得開朗或斯文的,穿著富貴或樸素的大齊女子。
她們為她笑,為她歡呼。
天晴得看不見一絲雲。
當然了,這可是欽天監特地選出來的,近一個月內最好的日子。
為等這個日期,他們可是在城外駐紮了七天。
江洛收住眼淚,回身看向後麵,找到黛玉,也找到丁淑榮和文錦。
她對她們笑。
今日是一個月內最好的日子。
卻隻會是未來幾十年裏普通尋常的一日
她為她們爭取到了應得的官職
大明宮到了。
江洛下馬。
她的手被林如海牽住。
她看向他。
他對她笑。
於是,在數千人的注視下,在巍峨的宮門前,他牢牢握住她的手。
他們一起踏著筆直的大路,在日光照耀下,邁上通往含元殿的九十九層長階。
兩人身後,有黛玉步步跟隨。
長階之上,還有他們的女兒昭昭,在凝望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