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準從科考入仕!

字數:12410   加入書籤

A+A-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今次開在含元殿的慶功宴別開生麵
    從前的武事慶功宴上,隻有陛下、諸皇子、親王、勳貴及在朝大臣自然全為男子與功臣同慶。
    而今次因有女功臣,女功臣還高居次功,又是帝師夫人、三品大夫、一寺少卿、諸位皇子公主在上書房的先生,著實忽略不得為免尷尬不便,索性連太後、皇後和諸位公主、王妃及在京三品以上高品誥命皆請入內,共慶同歡。
    左右含元殿高闊,安放得下這許多人。
    又因有了許多女子在,殿內少了穿著裸露過多的舞姬歌女,多了幾出強壯健美的軍士舞劍擂鼓。
    如此與以往不同,男女老幼齊歡樂,殿內氣氛倒也清新不失熱鬧和諧,令人身心清爽而不喧鬧過逾。
    見群臣與眾夫人皆還自在歡喜,而太後也頗為安樂,皇帝不免心內放鬆,心道如此擺宴雖是大齊開國以來頭一回,畢竟沒出大錯,這便足夠了。師母還要在朝多年,以後如此亦可以作為常例。
    有女眷在,還可以免了群臣得意忘形、醉態百出,醒來悔恨。
    甚妙、甚妙
    氣氛正酣,皇帝舉杯起身,笑道“眾愛卿赤心報國、不畏生死,得立如此震世之功,以安百姓之心、揚大齊之威,亦使朕可以告慰先祖之靈,不可不重賞夏守忠”
    夏守忠早便捧好禦旨恭候,聽得這一聲,連忙上前。
    見諸大臣誥命皆已停杯安箸,恭敬起身,舞樂亦掩,他方展開禦旨,宣道
    “帝師三軍督軍太傅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林海封定國公”
    這是自開國“四王八公”後,國朝加封的第一位國公。
    雖然對功臣的封賞朝中早已討論過數次,誰人加封如何,在朝臣子皆大概已知,可真正聽到這封國公的旨意,還是令人心潮澎湃起伏,感慨萬千。
    真正是舊曆當翻,新朝已至
    無人敢在此時議論喧嘩。
    大殿內落針可聞。
    林如海出列,領旨謝恩。
    皇帝走下高台,親手扶起他。
    旁邊太監捧來酒杯,皇帝又親手遞給他一杯酒,自舉了一杯,朗聲笑道“朕,總算不負先生。”
    “陛下”林如海深深感動。
    “先生不必多言”皇帝與他碰杯。
    君臣二人一笑,飲盡杯中酒。
    殿內眾人旁觀此等隆恩厚情,誰人心中不慕
    林如海交還酒杯,回至原位。
    下一位,便是江夫人,是
    “議和正使嘉議大夫暨鴻臚寺少卿江洛封平國郡主,上宗室玉碟,比大長公主之輩,許開郡主府,一應禮製一同公主,加授中奉大夫,準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中奉大夫”,為本朝正二品散官。
    “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當下也隻有林如海一人有此殊榮。
    昭昭的手已
    被林如海握住。昭昭站得很穩。
    江洛整理衣冠出列,領旨謝恩。
    皇帝命二皇子與四皇子扶起江洛,笑道“今後你等再聽姑母教誨時,切勿忘行晚輩之禮。”
    兩位嫡出皇子與未出列的三位庶出皇子和五位公主皆行禮領命。
    江洛隻對二皇子與四皇子笑,沒有去看大皇子的表情。
    殿內也無人去看大皇子的表情。
    她歸列站好,與林如海換了個眼神。
    封賞如何早便知曉,可皇帝會在這般場合確立嫡出皇子的地位,不知是臨時起意還是早有籌算。
    但無論如何,若能早立“國本”,打消庶出皇子奪嫡之意,勿再現當年“義忠之禍”,對皇室、朝臣、百姓、天下,都是好事。
    江洛重新握起昭昭的手,聽夏太監宣旨下一位。
    餘季無封侯。
    金城侯。
    比起專為女子所設的“郡主”之位,江洛當然更想要實際府宅大小、賜田多寡都更勝一籌,也更能代表功勳的“侯爵”位。但她的功勞離封侯的確差了一截皇帝又想將林家納入“皇親國戚”的範圍,讓她的虛位虛勢高於林如海,減輕林家功高震主的影響,杜絕謀反可能以上為她與林如海的推測她便順其自然接受了郡主之位。
    若無這郡主加封,她還得不著“平國”的封號呢。
    封賞了一位又一位。
    江洛擔心昭昭站累了站不住,幾次低頭觀察,都見昭昭表情嚴肅,穩穩站著,小手也沒見發抖打顫。
    宗肅平得授正四品中順大夫。
    他退回原位後,皇帝突然命夏守忠暫停。
    他看向林如海與江洛之間,笑道“昭昭,來。”
    昭昭看一眼江洛,鬆開爹娘的手,自己走到禦座前。皇帝彎身把她抱起來,放在自己膝上。
    “繼續吧。”他笑命。
    夏守忠便繼續宣道“林氏女,林遙”
    在父母鼓勵的目光下,林黛玉繞出席位,微笑走向大殿中央。
    她一身青衣青靴、頭戴玉冠,身材纖長、步伐沉穩有力哪裏還像一位先天不足的閨中弱質女兒
    賈母看得兩眼含淚,連外孫女竟也會得封賞的震撼都稍減了些。
    夏守忠曆數林遙一年來所著長賦二十篇、詩詞六十餘篇廣傳全國,揚國威、振軍心、安民心,不可不賞
    授散官從四品朝列大夫,準於翰林院行走
    殿內終於難以抑製地響起嗡鳴。
    這並不在事先議定之內
    平國郡主是曆來有功才得封得升,林遙如此也能算可以加封四品、在翰林院行走的功勞嗎
    這可是翰林院,是多少學子一生夢寐以求之處,是多少官員一生遺憾未能得入之處啊
    林黛玉穩穩拜下謝恩。
    皇帝抱著昭昭,令大公主和二公主來扶起大師妹,又一個眼神給夏守忠。
    “安靜”夏守忠收腹吸氣,長長喝道。
    殿內安靜下來。
    皇帝笑道“曆朝曆代,因文采斐然、打動君心,得以入朝者不計其數,大齊開國以來亦有,連先帝朝亦有。怎麽到朕這裏,諸位愛卿便如此驚詫,連身份場合都不顧了”
    殿內更加肅靜。
    皇帝抱著昭昭站起身,踱步出席,笑道“林遙師妹雖為女子,卻是平國郡主與定國公之女,兩位功臣之爵無人承繼,朕本有意,破例讓林遙師妹承爵,隻是兩位功臣唯恐小人質疑,有損朕之名聲,推辭不肯。朕卻心中有愧,今不但要加封林遙師妹為大夫,更要額外破例,準林遙師妹與林遲師妹以女子之身入貢院、從科考入仕”
    林黛玉已再次下拜謝恩。
    皇帝廣視眾臣,笑道“不但今日兩位師妹可以破例,將來若有功之臣願意為女兒相求,朕,亦可以準奏”
    “陛下”
    一人出列正是今日才得封的金城侯餘季無。
    他下拜,竟落淚道“陛下,臣家中亦隻有一女,無子。且小女無才,不比林大夫腹內錦繡,隻恐雖有陛下開恩,也難從科舉取中臣,鬥膽,不知陛下能否開恩準她襲爵”
    他與夫人近年總因無子不快,他欲納妾,夫人吃醋不準,可餘家怎能斷絕在他這裏
    若女兒能承爵,將來傳給外孫,也算他不枉這一世了
    否則雖揚名立萬,又有何麵目去見祖宗
    皇帝愛惜功臣,尤其是餘季無這般智勇雙全之能將,實為大齊目今不可多得之大才。
    且他話才出口,便有餘季無來相求,正是助他成事
    皇帝便放了昭昭,親手扶餘季無起身,笑問“眾位愛卿,你等,如何看呐”
    江洛和林如海相視,決定且看看情況。
    謝經同先出列。
    他心裏其實不大讚同但為了和林家的情分,還是略有違心道“陛下,金城侯如此功勞,若封賞爵位不能承繼,實為憾事,也折損了陛下的隆恩。不如,便請準奏了吧。”
    “謝禦史此言差矣”忠順親王卻道,“金城侯雖無子,卻可過繼族中之子,如何便不能承爵”
    他冷哼一聲,道“女人當官,還能追循舊例,女子襲爵,可是自古以來前所未有之事”
    短短幾年,先是女子上朝,若再開了女兒承爵之列,將來皇室之中難道公主也可承繼皇位嗎
    豈有這樣的道理
    看餘季無竟然似被說動了,江洛立刻出列,笑道“忠順親王此言差矣。女子襲爵如何是自古以來前所未有昔前漢便有蕭何的夫人同襲酂侯,雖是夫亡妻繼,卻如何不是女子襲爵”
    她又麵向眾臣,問“即便本朝開創未有之先例,又有何不可”
    她和林如海本想求得皇帝同意黛玉和昭昭分別襲爵,是皇帝未允,“補償”了讓她們科舉。
    皇帝今日對眾人所言,不過為堵人口。
    若餘季無的女兒能襲爵,他們的女兒便也能
    忠順親王正待再開口時,卻有劉夫人出列,行禮道“請陛下恕妾身多言金城侯之妻喬夫人,雖為女子,亦在朝中無職,卻實為一位賢德有功之人。金城侯尚在浙江、福建抵禦倭寇時,便多得喬夫人襄助練兵。金城侯在鬆原一載,浙江原部防守操練等軍中諸事,亦為喬夫人所掌。如此功勞,已無封賞,若再令旁人之子奪去親女之爵如何平服天下人心”
    天下隻有男人的功勞是功勞,女人的就不是
    隻有男孩才是孩子,女孩就不是
    餘季無麵有愧色。
    雲尚書已忙出列跪在夫人身側,恐慌道“陛下拙荊一向心直口快”
    “雲愛卿不必如此。”皇帝先道,“與夫人都請起身吧。”
    他開始覺得事情不受控製了。
    世間女子襄助丈夫成事者,何其之多也今次若加封喬夫人,來日又將是誰
    如此下去,隻恐綱常顛倒,倫理不存
    皇帝先看金城侯。
    餘季無仍慚愧拜在地上。
    他再看六弟。
    忠順親王縮回眼神。
    皇帝最後看師母與林先生。
    師母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視,而林先生自是堅定站在師母身後。
    無論利弊如何,今日不能叫六弟痛快
    皇帝下了決心。
    他道“眾愛卿不必多言,朕已有決斷。”
    他扶起金城侯,笑道“愛卿之爵,將來便先由夫人承襲,再由愛卿之孫承襲,如此,愛卿意下如何”
    餘季無不敢再有疑議,連忙謝恩
    女兒生的外孫若姓餘自然和他的親孫子是一樣甚好,甚好
    慶功宴最後還是熱鬧歡樂地結束了。
    林如海抱著昭昭,江洛握著黛玉,四人一起下階出宮。
    昭昭隨侍的乳母、丫鬟和她日常用具及半年多來皇帝的賞賜等,早已送回林府。
    江洛摸昭昭的臉,笑“回家是今年就上學,還是先歇兩個月,明年再上學”
    總之,中間鬧了那一回,重點全轉到餘季無的女兒和夫人能否承襲爵位上,黛玉和昭昭將來可以從科舉出仕、以及黛玉入翰林院行走倒是無人再質疑,算直接敲定了。
    有了這個機會,不管昭昭對舉業感不感興趣,總要先學幾年,說起來才不辜負這樁“破例的隆恩”。
    昭昭卻說“陛下八月十五日還說,想讓我到宮裏上學。”
    江洛便看林如海。
    這是舉業的專家。她是外行。
    林如海笑道“若明年陛下還提起倒也不錯。宮中先生皆是當世頂尖大才,皇子公主們若下場秋闈春闈,必然人人得中。”
    江洛便往好處想“你我一兩日便入
    宮一次,五日一休沐就當昭昭去上了寄宿的書院也好。”
    觀身旁無他人,林如海湊近她,低聲道“隻是仍居紫宸殿偏殿”
    他二人低聲私語,旁人雖聽不見,卻能看見這般毫不避諱的親密舉動。
    沈自安便與劉夫人小聲笑說“這才是恩愛夫妻呢。”
    劉夫人便笑道“你若羨慕,也找你家大人去”
    沈自安便笑問“你怎麽不去找”
    劉夫人一頓,歎道“今日衝動了得罪了忠順王爺,還開罪了不少人,他又要教育我。我不想聽。”
    沈自安笑道“怕什麽忠順王爺又不管事,別人不願意看女人襲爵又怎麽陛下都金口準了喬夫人心裏必然感激你的。”
    劉夫人想了一時,笑道“我雖無能,替有能之人說幾句話,也算今生有功”
    “算”沈自安笑,“怎麽不算”
    平國郡主府和定國公府尚未開建,江洛與林如海自是仍回林府。
    一到家中,林黛玉便道“我明日就重新上學一年多沒做正經文章了”
    今年恰是秋闈,九月已經放榜,明年三月春闈。
    她若考,便在下一科下場,離秋闈已不到三年
    從此刻起,她每一刻鍾每一分鍾都很緊迫
    “爹爹,太太,我先回去了。”她急著安頓了好拿起書。
    “去罷。”江洛笑。
    甄英蓮想同她一起去,偏這半年的家事還要和許姨娘一起回,走不開。
    江洛看了出來,笑和她說“你也先去,總歸沒有要緊的事,明日來回。”
    甄英蓮便忙行禮告退,笑道“郡主娘娘和國公爺好歇”注
    許靜雨等三人便也且告退了。
    丁淑榮和文錦母女隨行往赤金走了一回,俱得授了鴻臚寺正九品錄事。
    她們還欲再認真相謝,江洛也說“有什麽話歇好再說吧。倒是你們下個月初十便要就任,還有這十一二天,若想繼續住這裏,我自是願意家裏熱鬧些。若想回去獨立門戶,也要趁早打算好,家裏好幫你們搬家。隻是我看,你們最好多在這裏住幾年。”
    省得有人心中不忿女子為官,到她們家裏行凶。林府總是更安全些。
    將來她搬到郡主府或國公府,更不少一間院子安頓她們。
    母女倆深深謝過,也且回房安置。
    這在外近六個月,除去談判那一個月,竟沒有連續日安穩在一處不動過。趕路坐車,吃的不是幹餅,就是粥,配肉幹烤肉鹹菜熱湯。雖然郡主娘娘和諸位大人都是這麽用哎,但她們畢竟不是郡主娘娘。住軍帳實在住得渾身疼,可算能在家裏的床上歇歇了
    “可算睡上軟床了”
    脫完外衣簡單擦掉頭發上的灰塵,江洛就往床上一滾
    昭昭從林如海懷裏下來,也往母親身邊一滾
    林如海也生出一種和夫人女兒一起滾一圈的衝動
    但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他還是克製住了,隻普通坐在床邊,笑問“今日昭昭一起睡”
    昭昭抓著母親的衣襟,點頭。
    林如海欲言又止。
    昭昭又往母親懷裏縮了縮,小聲說“我要和媽媽睡三天,過幾天再搬走嘛我會自己睡了。”
    林如海當即就說“再和媽媽睡三個月也行過年再搬吧”
    江洛半坐起來,瞅著他笑“真的”
    “咳”林如海,“”
    江洛親親昭昭的臉蛋,笑道“你也該有自己的屋子了。明日就讓她們收拾東廂房,南臥給你做書房,好不好”
    “嗯”昭昭點頭
    她在紫宸殿也有書房皇帝還教她寫字了她學會了好多好多東西媽媽走了好久比上次還久
    “媽媽,媽媽”昭昭也坐起來,“我寫字給你看吧”
    昭昭的字已經有模有樣。
    在紫宸殿住了五個月零十日,她還養成了上午看書學習、下午運動娛樂、晚上再聽讀書的習慣。
    皇帝經常抱著她去宮內各處,包括太後宮中、皇後宮中、上書房、禦馬苑在宮裏不能見人不說話,她也比以前更愛開口了。
    孩子進步了很多,江洛卻又遺憾,覺得自己錯過了她的成長。
    “世事總是不能兩全。”林如海笑道,“黛玉三四歲時,我任浙江布政,時常出差一月半月,回來她便不同。”他感慨地說,“後來將黛玉送去榮國府,前後一年三個月,她足足長高了兩寸可不過半年,我連你也忙著送到江家,如何還敢把她留下”
    “就會說些十年前的老黃曆”江洛輕哼。
    “再過十年,夫人便不與我說昭昭這時嗎”林如海笑問。
    江洛低聲“真不知再過十年會怎樣”
    算來,她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二年了。
    聽見模糊的低語,林昭昭寫字的筆稍停,回頭看了一眼爹娘。
    媽媽和爹爹又靠在一起了。
    爹爹可真黏人啊。
    皇帝賜假功臣十日歇息。
    軍中諸事大略已畢,江洛和林如海暫不用上朝坐衙,自然要宴請親友來聚一聚。
    今歲秋闈,謝丹時中了順天府第九名,已有舉人出身,正該加緊準備明歲春闈,卻定要也來林家相賀。
    謝家眾人都早知他的心,倒也無人相攔。
    如今林大姑娘身為從四品朝列大夫,在京中隻比各寺少卿低一階,正經是國朝女卿,雖還不能上朝,卻與謝經同俱為人臣比謝丹明、謝丹時、謝丹暄等尚無功名或隻有舉人之位的男子更是幾乎不可同輩相論了這樣的女子,還能青眼於謝丹時是他的幸事
    “隻可惜還沒有女子做官,封蔭丈夫的例。”
    謝丹曉前日還笑對弟弟說,“不然你快去嫁了林大夫,身上也有四品誥命了”
    被姐姐笑話,謝丹時一絲不惱。
    他羞赧之餘,隻在心中得意
    黛玉還願意同他相會。
    謝丹暄卻替兄長擔心“明歲春闈,四哥必然得中,將來難免外放。林大夫三年後若得中授實職自是不能擅離職守。便是分離一兩載甚至三年五載都不算什麽,若似江家姐夫一般,已外放九年尚不能回京,或一二十年不得相見,四哥又當如何”
    他問“四哥難道願意放下仕途,追隨林大夫嗎”
    十九歲的舉子,二十歲的新科進士,前程如何,便不能與弱冠探花定國公相較,看江家姐夫也能知曉
    謝丹時默默良久,笑道“總有辦法的。”
    他說“即便無法無緣,與她相識相知這些年,我亦無憾。”
    林府筵席過半,謝丹時來至碎月閣。
    林黛玉已等在此處,正遠望天邊流雲。
    聽見腳步聲,她並未回頭,隻笑說“還未親口恭喜你秋闈得中。”
    “林大夫愛惜,晚生不勝感激。”謝丹時行到她身邊,側臉看她的眼睛。
    山河萬物,都似在她眼中。
    真美。
    “雖然這林大夫不算我實功得來”林黛玉說,“可男人能憑辭藻得封,我亦能心安理得接受。這還是陛下說的。”
    “大夫詩賦傳遍疆土,自當得封。”謝丹時笑。
    “你能不能別再故意叫我林大夫了”林黛玉微惱,回身拍了他手臂一下,“你認真當我是林大夫,跪下喊一聲青天大老爺”
    “那我叫你什麽”謝丹時又靠近她幾寸。
    四目相對。
    林黛玉先移開眼神,笑道“我父親新給我取字明遠,你便以字稱呼吧。”
    謝丹時忙拋下心中淡淡的遺憾他還是更想直接稱她做“黛玉”張口喚道“明遠。”
    “嗯。”林黛玉應聲。
    “我現在不嫉妒你了。”她說。
    “三年後秋闈,我定能榜上有名。你隻管等著恭喜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