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學習計算機知識
字數:725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 !
2000年,安陽縣機關開始普及計算機知識,公務員紛紛參加培訓學習。
張永麗報名參加安陽縣首屆計算機知識培訓學習班。
對於一個41歲的中年女性來說,學習計算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為計算機那些菜單就讓你頭痛不行,就讓你糾結得不行,就讓你鬱悶得不行,不僅需要理解,還要記憶這些菜單的功能。這對張永麗都是一個考驗,一次重新學習。
別的不說,熟練地學會掌握 world文字處理係統,就要花很多時間,而且要經常使用和練習,一旦長期使用,就會很快忘記。
年輕人學習文字排版係統很容易,但對張永麗來說就不是那麽回事,因為她從沒有接觸過計算機,一下子要學習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需要花時間和力氣。
張永麗是一個有恒心和有毅力的女同誌。她說,“學習掌握計算機,就是跟上時代發展需要,就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為了適應科技的發展。今天不學習,明天就會落伍,甚至退休後都會感到孤獨和寂寞。”
所以,張永麗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做筆記,不懂的地方,她就在筆記本記下,下課問老師,就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對待學習。
有的同誌不解地問,“張主任,你都40多歲的人了,怎麽和小青年一樣,學得這麽認真呢?”
“計算機是新生事物,不認真學習,怎麽能學會呢?學習不分年齡大小,學習不分時間前後,隻要想學習,在什麽年齡段都是可以學會的。”張永麗笑著回答。
別的學員就是滿足於計算機菜單功能的掌握,可張永麗卻學得非常認真,不但掌握菜單功能,還要學習公文軟件的下載、安裝,電腦日常殺毒、維護等知識,一個月的培訓學習,張永麗學到了許多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因為學得認真,因而受到老師的好評。
特別是學習五筆字型的輸入法,對她來說就是一個最痛苦的過程。
五筆輸入法看似簡單,但是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沒有高強度的訓練,是不可能學會的,是不可能達到嫻熟的程度。
張永麗每天都要在教室計算機上練習,別的學員中午正常休息,她隻是簡單地吃點兒飯,就急急地進到教室,上機練習五筆輸入法。
張永麗苦苦地背誦五筆字根口訣。“王旁青頭兼五一,土石二幹十寸雨。不要忘了革字底,大犬三羊木丁西……從五筆字型鍵盤的一區字根到五區字根,張永麗把字根表,貼在床頭,貼在廚房牆壁,壓在辦公室玻璃板上,反複背記,一邊背,一邊在模擬鍵盤上練習,走路,吃飯背,睡覺前背,硬是把這100多個字背得爛熟於心。
如果換成一般的女性,根本不會這麽跟自己較勁的,但張永麗就是張永麗,就是跟自己較勁,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背完這些字根,張永麗就開始在培訓班的電腦上拆字組詞,一級鍵碼、二級鍵碼到3級鍵碼,一個一個的進行指法訓練,直到熟練掌握。
張永麗在培訓班結業考試,打字速度和正確率榮獲第二名,這對同一個年齡的學員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成績。
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給相關科室配置了聯想牌計算機。
當時計算價格很高,科室不可能一次配置到位,隻能根據輕重緩急配置。張永麗的科室是第一批配置計算機的科室,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台計算機。
計算機搬進辦公室後,在馬振虎和李素麗看來,這台計算機就應該擺在張永麗的辦公室,因為她是主任,放在她辦公桌上是合情合理的。
但讓他倆沒有想到的是,張永麗沒有這樣做。她看著還沒有拆箱的計算機說,“這台計算機就擺在你們的辦公桌上,因為你們用計算機的時候比我多,你們兩個人合用一台吧。”
“那怎麽行呢?這是給您主任配置的計算機,我們怎麽好意思擺在辦公桌上呢?”李素麗搶先說。
馬振虎也說,“張主任,這台計算機放在你的辦公室最合適。”
“不用了,等下一批科室配計算機時再說吧,這台計算機就放在你們辦公室,不用再爭了。”張永麗說。
馬振虎和李素麗見張永麗這麽說了,也就不好再推辭了。
“那你們現在就叫機關信息科技術員來一趟,幫助把計算機安裝好,並調試好吧。“張永麗接著說。
馬振虎和李素麗聽了非常高興,“好的,我們馬上通知信息科的同誌過來。“
誰不高興呢?第一台計算機讓下屬先使用,也隻有在張永麗手下工作的同誌,才有這個待遇。
這台計算機就這樣擺在了馬振虎和李素麗的辦公桌上。
同事們知道馬振虎和李素麗用上了第一批給科室配置的計算機,很羨慕地說,“在張主任手下工作就是開心,計算機本來是配給她的,結果她高風亮節,把計算讓給了下屬,張主任的風格真高呀。”
張永麗隻好利用中午和下午下班或是晚上休息的時候,回到辦公室練習打字,撰寫公文。
但張永麗覺得這樣做還是不方便工作和生活,因為晚上回到宿舍,吃過飯就已經很晚了,再到辦公室操作計算機,來回跑來去,很浪費時間。
不如自己買一台計算機,那樣就方便多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和工作,也不影響同誌們的使用。
於是第二天,張永麗給王鬆年打電話,“王鬆年,現在單位要求公務員學習計算機,使用計算機,而且作為考核科級幹部一項內容。可我們辦公室隻配了一台計算機,三個同誌要使用,工作起來非常不方便,因此我想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你看可以嗎?”
王鬆年這個人在別的上麵摳摳搜搜,能省則省,但是在家庭的智力投資上,卻表現得很大方。
“可以的,不就是兩萬元錢事情嘛,家裏擠一擠開支,就節省出來了。隻要你工作需要,那就買吧。”王鬆年一口答應。
張永麗沒有料到王鬆年這麽痛快地答應,因為兩萬塊錢不是一個小數目,王鬆年居然答應了,心裏產生了一點好感。
在這個周末,張永麗要去電腦城買筆記本電腦,王鬆年說,“到電腦城不方便,我安排駕駛員送你過去吧。“
“你的事情忙,我自己打的去吧。“張永麗說。
“沒有關係的,耽誤不了多少時間。“王鬆年說。
“那好吧。“張永麗說。
駕駛員沈金林很快把商務車開了過來。
“張阿姨,你好!我是王總派來的。”沈金林客氣地說。
“哦,給你添麻煩了。”張永麗禮貌地對沈金林說。
“沒事。”陳金林說。
說完,張永麗坐車去了電腦城。這電腦城位於在新開發的商業區,距市區有10裏地,打出租車確實不方便。
張永麗心想,王鬆年這趟車是派對了,否則又要耽誤不少時間呢。
到了電腦城,沈金林找到車位,把車停穩,張永麗走下車,正準備上電腦城,“張阿姨,需不需要我陪你一塊兒過去?因為我表哥前幾天才在聯想專賣店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我跟那個老板算是熟了,看能不能在價格上,給您個優惠價?“
“哦,是這樣嗎,那你就陪我去一趟吧。“張永麗說。
沈金林陪著張永麗徑直上到電腦城三樓,找到聯想電腦專賣店。
老板是一個年輕人,見到沈金林過來,急忙打招呼,“哦,沈哥,你過來了,需要買電腦嗎?“
“是的。是我們店王總的夫人賣電腦,我陪她過來看一看。“沈金林看著張永麗說。
“噢,是這樣的。“這個年輕人把名片遞給了張永麗。
張永麗看著名片,“你叫馮喜林,這麽年輕,你就開起電腦專賣店?“
“也就是給聯想電腦公司當代理吧。“馮喜林說。
“那你就我推薦新上市的筆記本電腦吧。“張永麗說。
馮喜林指著櫃台上樣機,“這是新款式的聯想筆記本電腦,500gb硬盤,32的內存條,cpu是英特爾(intel),超薄屏,自重1.8公斤。這個款式適合您用。“
“這款筆記本電腦多少錢?“張永麗問。“1.5萬元。”馮喜說。
“能不能讓一讓價格?”還不等張永麗開口,沈金林搶過話頭。
“張女士是誠心買還是看一看機子?“馮喜林看著張永麗說。
“當然是誠心買。“張永麗說。
“那就元吧。“馮喜林說。
“能不能再便宜一些?“沈金林問。
“就是這個價格了,我這是批發價給你的。再便宜我就要虧本了。“馮喜林堅決地說。
“好的,我們再轉一轉吧,看一看其它品牌的電腦,回頭再過來吧。“張永麗對沈金林說。
張永麗走出來,走到樓道拐角,給兒子打電話,剛好王豆豆正在宿舍,一看是他媽打來的電話,便急忙問,”媽,有什麽事嗎?“
“哦,是這樣的,我到電腦城想買一台筆記本電腦,就是聯想牌的,老板要元。“張永麗說。
說罷,她把這個款式的電腦型號發給了王豆豆。
王豆豆看後說,“聯想就是這個價,老板給你的是批發價,你可以買的。聯想打印機1000元。“
張永麗聽了兒子的介紹,心裏踏實了,便和沈金林又回到馮喜林的專賣店。
“這款筆記本電腦我買了,另外還要買一台打印機。打印機多少錢?“張永麗說。
“1100元,這是銷售價。”馮喜林說,“不過我可以按批發價走,1000元。”
“好的。”張永麗說。
馮喜林給張永麗拿了一台沒有拆箱的筆記本電腦,開啟電腦,電腦自動進入程序,預裝的菜單全部都顯示在桌麵上了。
張永麗看了看,“好的,那就這樣吧。”說完,她就把從包裏掏出元現金付給了馮喜林。
馮喜林給張永麗開了一張發票。
“程序出現什麽問題,隨時打電話,我們上門免費服務。”馮喜林說。
走出電腦城,坐上車,張永麗對沈金林說,“謝謝你了,你來了,馮老板也不好意思抬價了,我拿了一個批發價,不錯。”
說完,沈金林直接把張永麗送回家。
張永麗自從買了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機,工作起來方便了,得心應手了。平時她就把筆記本電腦裝在電腦包裏,隨時隨地可以處理文字。
馬正虎和李素麗見到張永麗拎了一台筆記本電腦,“哇塞,張主任好時尚啊,想不到你一出手,就配置了最新款式的電腦啊。”李素麗伸出大拇指。
“工作需要嘛。電腦一次配到位,省得折騰麻煩自己了。”張永麗說。
張永麗說得沒有錯,工作需要就是最好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你永遠也不可能買到最好的,夠用就好。
馬振虎和李素麗見張永麗有了自己的電腦,也就不用擔心主任會用電腦了,所以也就心安理得用起了電腦。
原來張永麗寫材料都是用手寫,寫幾千字的材料要用一天時間,而且修改起來非常麻煩。但有了筆記本電腦,她每天練習各種文體的撰寫,每天記寫日記,十指打字,速度很快,一分鍾六十個字,幾千字的文章,兩個小時就搞定了。
不像原來那種工作狀態,寫好稿子要交給打字員打,再修改再打印,浪費時間,浪費紙張,太麻煩了。現在電腦上寫文章和修改文章,省時省力,工作效率很高。
機關又開展無紙化辦公,張永麗的科室率先響應,並受到領導的好評。因為他們已經在科室進行了無紙化辦公,節約了紙張,提高了公文傳輸效率。
開展無紙化辦公,簡報也實行了無紙化的交流。這樣比原來印發文件,方便了許多,文秘人員也高興了。
張永麗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又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排版技術,他在網上學習飛騰排版技術。
對於一個40歲的女同誌來說,學習排版技術,也是需要花時間的,需要掌握排版專業術語,功能菜單的運用,這些著實讓張永麗頭痛。最後他給兒子王豆豆打電話,“兒子,媽想學習排版技術,目前國內流行的好像是飛騰排版係統,你能不能給你媽買這套排版係統教材和和光碟寄來呢?”
王豆豆一聽他媽要學習排版技術,當然很高興,因為學習新知識,就會讓他媽開心。“可以的,我現在就到新華書店給你買這個教材和光碟,用特快專遞寄給你。”
很快,張永麗收到兒子寄來的飛騰排版教材和光碟,王豆豆又從遠程操控,在筆記本上安裝了排版係統。
張永麗利用晚上時間學習排版係統,用了三個月時間,她學會和掌握了排版係統。
她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文秘工作簡報在排版係統裏處理,簡報就像雜誌一樣,裝幀得大方而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