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冤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禁衛軍統領侯毅上前一步,他收到傳信皇上就要到了。
“何人膽敢擊闕,報上名來,若是尋釁滋事杖百棍,發配邊疆。”
“草民張氏。”
代表著皇權的禦輦的終是出了承天門。
“跪!”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大明皇上朱土安探出身,宛如真龍俯首,巡視人間,言語威嚴震耳欲聾。
“朕,便是大明皇帝,朱土安,有何冤屈?”
五六歲的孩童,早早就緊挨著奶奶一起跪地,他想不明白的事太多了,也許隻有在奶奶身旁才是安全。
“老嫗大明百姓鳳陽縣張氏,因十畝良田被殘殺,叩闕鳴冤!”一聲冤字激起了老嫗不願回憶的記憶,血淚流淌,聲音嘶啞。“皇上要為草民做主,草民冤那!草民家世代耕種農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丈夫與兒子操持十畝農田,草民帶著女兒和兒媳婦操持家務,日子雖然清苦,但也算衣食無憂。”
“怎料,禍從天降!”
“入秋那天,一隊家仆衝入家中,不由分說將家中一切打砸了,後來丈夫聞訊趕了回來,還沒問清事由被三品武者打傷。”
一小小的身影走了過來,卻是九皇子朱文寶。
與自己年齡一般大孩子渾身上下沒一塊好肉,衣服還是東拚西湊出來破爛不堪禁不住風,鞋子掛在腳上還是鞋子嘛。
看看自己大氅加身,朱文寶渾身不自在,下意識的脫下大氅,走向孩童想要為他披上去。
可是孩童下意識的閃躲,讓朱文寶的心更是顫抖。
“乖。”
為孩童披上衣服,就靜靜的站在孩童身邊認真傾聽老嫗的申冤。
“草民兒子氣不過,前往縣衙想討要個說法,誰知道縣衙竟與那隊家仆是一夥的,下令將兒子下了大獄。於是草民帶著兒媳前往州城,獨留女兒照顧受傷的父親和兩個孩童,誰知道天殺的家仆在半路攔截,把草民的兒媳婦擄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接連打擊草民心灰意冷,想要回家照顧丈夫再另尋他法,天知道,等草民回到家中卻是大紅的喜字貼在門口,紅羅帳延伸至樹上,卻是鳳陽縣大戶圖家圖千秋逼著草民女兒強行納妾,行周公之禮,而陪嫁正是那十畝良田。
草民丈夫被人架著喝酒直至吐血而亡,草民女兒不堪受辱亦然撞牆而亡,草民憑著心中的一口氣支撐著自己,前往府衙告狀,誰知不分青紅皂白打了草民三十板子,並告知草民兒子畏罪自殺了。”
隨著老嫗的訴說,雪停了,風止了,隻是天氣越發低沉,擠壓厚厚陰雲等待爆發。
“在草民萬念俱灰準備帶著孫子孫女跳河之際,一仙子下落凡間,她說京都紫禁城承天門立著一口闕,一口百姓的闕,草民正要拜謝,卻發現仙子消失了。草民也想起了陛下登基時通傳天下的一道旨意凡百姓有不平者,蒙受冤屈者,擊鼓明闕!”
“於是草民拖著殘破之軀,上京都,告禦狀!叩請皇上為草民做主!”
老嫗泣不成聲,朱文寶卻聽得真切,心中意難平,想要做什麽卻又無能為力。
兩個幼兒一位老人,從鳳陽至京都全憑腳力,可想其中的艱難,如今二人在此。“你那孫女呢?”
“為了躲避追兵,老嫗隻能帶著孩子們穿山林走小道,前幾日夜裏,被狼崽子叼走了。”
轟!
天發威。
朱土安拳頭捏的緊緊的,關節清晰可見,目光如刀,恨不得殺盡天下狼心狗肺之人!
“傳旨刑部、吏部、大理寺、都察院、錦衣衛指揮使進宮。”又對著太子朱文奎吩咐道。“這祖孫二人,安頓好,用心安撫,哪怕是強撐著也要等到朕為他們做主那一天!”
朱土安為什麽這麽說?
朱文寶轉眼看向老嫗的眼睛,除了剛見到父皇時出現波動,如今隨著述說眼神又恢複到了死灰。
朱文寶甚至看到了死氣。
往回走的路上,踢了同樣身為禁衛的上官沂南一腳。
侯毅自當沒看見。
“九爺你吩咐。”
“回頭,我和老大說一聲,這對祖孫就養在咱們上官家了,那孩子若是有天賦也可入了上官家的門牆。”
“九爺,您放心,咱們上官家不差這兩張嘴。”上官沂南明白九爺動了惻隱之心,既然九爺吩咐肯定辦的漂漂亮亮的。
京都沒有秘密。
下午叩闕,緊接著刑部、吏部等大員,別管是不是過年,就像是被點了屁股,火急火燎的趕往皇宮。
百姓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天殺的造孽啊。
此案由太子朱文奎負責,刑部、吏部錦衣衛等等協助。
朱文寶不是安分的主,討了旨意旁聽。
背著手,邁著螃蟹步,亦步亦趨龍威初現。
朱文寶進去時,南直隸布政使陶謙一臉凝重像。布政使可以說是一省最高的行政長官,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下達於有司。凡僚屬滿職,負責考察其稱職與不稱職,上報達吏部、都察院。每年一次進京述職,每三年則率其府、州、縣正官,朝覲京師,以聽察典。參政、參議分守各道,及派管糧儲、屯田、清軍、驛傳、水利、撫民等事。經曆、都事負責文書往來。照磨、檢校、典勘理卷宗,理問典刑名。
也是倒黴,早不進京晚不進京,偏偏進京述職時自己管轄的地界出現如此大的紕漏。
屋漏偏逢連夜雨,出事之地還特麽的是老朱家的祖地,鳳陽縣。
陶謙不僅在想,自己如今五十有八,早過了知天命即將到達花甲之年了,二品官帽也已經到頭了,司空或者太尉這一品若是沒有潑天大功,怕是要等到自己死後追封了。
心中不由歎息,追封?現在追封也難嘍。
偏殿。
皇上朱土安首座,太子陪坐。
太子先開口。
“童真你先說說思路。”
太子發話,直言姓名,可見心中怒火,平時幾位皇子對於臣子稱呼可是姓加官職。
“回太子,臣以為此事擺在明麵上,非真即假,所以當務之急應派人前往鳳陽縣調查取證,取證的關鍵就在鳳陽縣圖家圖千秋。”童真不愧是刑部尚書。“而且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據張氏所言,若真是一路狀告上來,狀子無人接受,隻怕下至縣衙上至府衙已經爛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