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鍾響了
字數:5088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自朱文寶從城隍廟為父皇和母後祈福回來。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進入了六月中旬。
朝堂上的風波,沒有出乎朱文寶的意料。
先是,寒門士子入朝堂的消息,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也傳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
緊接著,同樣不出朱文寶所料的是,在五月底前,一位能人異士,竟然是在呂自忠呂尚書的推薦下,帶著治理黃河的良策入了朝堂。
還一舉獲得父皇誇讚,成為正五品官員。
父皇此舉似是要告訴大家,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用。
在此期間,老大與李飄搖則是告了病假,好似這事他們都不參與了。
太子一黨無首、剩下二皇子一黨乃至五皇子一黨,反應不一。
為此議論聲、爭吵聲不斷。
不過,德懋(ao,四聲)的名字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茶樓、酒肆乃至青樓,則成了這些人抒發心中想法的地方。
茶樓。
“張兄,德懋此人乃是治世之才啊,不僅進獻治河之良策,還為人不卑不亢。”
“王兄不止如此呢,德懋此人在朝堂之上,更是被聖上封為右參議,主管治河。”
“張兄,這還要感謝吏部尚書李大人的言論,李大人的一席話可是振聾發聵,驚醒世間人呀。”男子手拿茶杯,搖頭晃腦。“話裏話外不透著,大明的豪族已經在墜落的道路越行越遠,理應割骨換肉了。”
“王兄言之有理,聽說李大人素有勤政愛民之風,被當今聖上欽點為太師,他的言論豈能輕言。如今替咱們寒門士子發言,看來咱們崛起有望啊。”
“張兄,不如你我二人,先去太師府拜會,然後攜手共進?”
“哈哈,好!王兄言之有理,咱們攜手共進!”
而在角落裏。
一人獨坐一桌。
視高談闊論的眾人,嗤之以鼻。
就因為五皇子出身卑微?你們提也不提?
哼!利益之輩,羞與為伍!
青樓。
某位尚書大人的嫡子組的場。
各家的公子少爺來了不少。
不過也多是太子和二皇子一係。
“這德懋誰認識?”
“無名小卒,不足掛齒。”
“誰知道是哪個旮旯角裏冒出來,管他作甚,喝酒!李岩李公子喝酒!”
“對!管他作甚,王公子咱們也喝酒!”
換盞推杯,酒都喝的差不多,幾分醉意隻有自己知道了。
也就在這時,王姓公子坐到了李岩身邊。
悄悄對著一胖子使了個眼神。
“停一停,停一停,大家聽我說。”胖子拍著桌子,吸引眾人的目光。“李岩,李大公子。聽說你們李家要改換門庭,去了世家豪族一說,改為寒門士子。
李公子我可告訴你,那可不行啊。你們李家要不是豪族,那我們這些家族豈不是連寒門都算不上?”
“你們說,是不是啊。”
一句話引得眾人紛紛附和。
“對對,對對。”
“說的對。”
“哈哈。說,的對,說,的好!”禮部尚書的兒子王家雄,一手拿著酒壺,一手扶著李岩踉踉蹌蹌的站起身子。“他李家的家風早就倒了。”
王家雄忽然猛地彎腰。
手中酒壺的酒,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正好滴落在李岩衣衫上。
李岩看在眼裏,躲也不躲。
隻見王家雄神秘兮兮的說道。
“怕是你們不知道吧,當年他們李家為了入太子門牆,咱們的李太師可是舍下臉皮。”接著聲音更低了。“聽說,不止求了太後、甚至還求到了年僅三歲的楚王頭上。”
“啊哈哈,你們說搞笑不搞笑。”
王家雄的話再一次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反觀李岩坦然自若,不受絲毫影響。
頗有一種你們說你們的,我自當聽不見,有本事你們直接開罵。
眾人眼見李岩不搭話。
自知無趣。
紛紛摟著懷中的姑娘享受去了。
李岩瞧了瞧,自知無趣。
既來以後這場和也就不需要再來了。
畢竟,麵子裏子給到了。
李岩不告而辭,王家雄看在眼裏。
本來醉意朦朧的他瞬間清醒,眼睛恢複清明。
一個月了,他太師府的態度始終是聽之任之,甚至是背後的李家也是如此。
哪怕是與整個大明的世家豪族為敵,也不透露半點風聲。
王家雄揮手招過一下人。
“少爺?”
“現在回家去,告訴我父親,今日試探失敗了。”
“好的,少爺。”
而偷摸離去的人不在少數。
世家多規矩,紈絝能幾個。
楚王府則是清靜。
朱文寶這一個月來一直在重複三件事。
上朝、刷步數、練武。
暗衛那邊至今無消息,既然沒有進展,也不用過多分心。
至於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可就有意思了。
尤其是太子一黨,因為老大不上朝,又不見客,主心骨沒了一時間亂了分寸。
哪怕是有兵部尚書在,也是被工部尚書打壓的不成樣子。
畢竟寒門士子入朝為官是李飄搖提的,李飄搖可是一直想要入太子門牆的人。
有心人就想到了四皇子趙王和九皇子楚王。
不過,老大既然不管不顧了,自己更沒理由插手了。
所幸也直接閉門謝客。
這一個月,朱文寶可謂是輕鬆愜意。
六月十五這一天。
朱文寶剛剛吃過晚飯,正在花園裏遛食呢。
隻見一暗衛慌裏慌張的出現。
“主子,大事不~”
話還沒說完。
咚~
咚~
咚~
隻聽見悠悠的鍾聲,從紫禁城四麵八方不絕於耳。
京都百姓抬頭望天,不約而同放下手中活計,紛紛的回家。
集市清散,酒肆關門,就連青樓這一刻也在驅客。
這一刻,大明展現出了他的統治能力。
禁軍拔營,封鎖四座城門。
在京都五品以上官員俱是快馬加鞭亦或是飛簷走壁,他們隻有一個目標紫禁城。
紫禁城的鼓是鳴冤,鍾是聚官。
而且還是連綿不絕的鍾聲,若非大事,急事不可鳴!
朱文寶在鍾聲響起第一聲時,人已經全力跑向皇宮。
暗衛有心追趕,最後放棄了。
等到朱文寶趕到時,朝堂已經來人不少了。
人人麵色沉重。
不言,不語,靜立。
看來,出大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