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開春?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可還曾對錦衣衛心存畏懼?”
“錦衣衛,也該動了。”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京都發生的事兒,朱文寶也收到了耳聞,隻不過這一次錦衣衛看護的很嚴,並且全程都是錦衣衛指揮使老六在跟著,暗衛的人一時半會還真就沒了辦法。
所以,錦衣衛指揮使老六抓了人,但說了什麽?問了什麽?一概不知。
“嗬嗬。“
”老六啊,老六。”
“你丫的學聰明了。”
“竟然還和本王玩上了這一手。”
錦衣衛指揮使老六親自負責?不用想,肯定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錯誤。
同時,不也是為了防自己的暗衛!
再加上父皇的來信,論壇交流會上大膽的放手施為,朱文寶的心中漸漸有些沒底。
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你越是不讓做的你越會好奇。
你反複交代的,反而會顧慮很多,甚至會想為什麽!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老五成功拿下了通海口,並已經率先啟程返回京都。
老二的意思也很明確,處理完手頭的事兒,隨後出發。
跟著老二一同來的曹烈,則是奉旨留在了雲南,具體職務和安排卻沒有明說。
朱文寶腦海中再一次過了一遍最近發生的事兒,確定無誤後,便喚來了文天祥。
“……”
兩人差不多交談了有小半個時辰。
隨後,朱文寶在與文天祥吩咐完。
朱文寶一行人,終於與朝廷的大部隊匯合了。
三千禁軍負責守衛,太監和宮女各百人隨行,禮部官員十名,其中有一人朱文寶也見過,就是太子大婚時一直苦著臉求自己的那家夥。
剩餘負責靜街,和唱禮……等人員若幹。
總之各人員會合在一起,形成浩浩蕩蕩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詹徽早已經換上了官袍,坐進了轎子。
朱文寶更麻煩,不僅要身著王袍,更要時刻注意言行,端正身子。
一句話概括就是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
單超聰此時連轎子邊兒都挨不上,索性朱文寶就讓他離開,繼續追查了。
妥妥因為身為女子,有了自身優勢倒是可以跟在身邊。
就這,還讓禮部的官員愁眉苦臉。
為此,之前有過幾麵之緣的那官員,苦口婆心的勸解了半天。
理由也很充分,不止女子需要注意自己的名聲,男子更何況是楚王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名聲。
最後直到妥妥拿出了錦衣衛的腰牌。
直到朱文寶記下了那官員的名字,答應他回京都以後官升一級,這事兒不了了之了。
李軸!
人如其名,確實很軸。
“主子,我看他就是沒事兒找事兒,平時在京都也沒人敢說什麽呢。”妥妥錦衣衛出身何時受過這種鳥氣?言語很是不忿。“就他在這兒一直唧唧歪歪的不停。”
“好啦,好啦,少說兩句吧。“
“一會兒人家再把你趕走了,本王可沒好辦法。”
“再說了,你看看。”朱文寶指了指自己身上的王服以及頭冠。“本王出來的時候特意沒讓帶王服。”
“好家夥,這禮部的本事還真夠大的,直接給本王整了一套新的。”
兩人在這裏嘀嘀咕咕。
李軸拖著手,墊著腳又小跑的過來了。
“楚王,你看馬上就要進入官道了,來往的百姓和行商絡繹不絕。“
”你又是咱大明楚王,代表皇家天顏。”
“而且距離文壇交流會,不足一日的路程。”
“從各地趕來的學子們,老夫子……。”
“停停停停停。”朱文寶急忙擺手示意。“你是不是想說讓本王注意言行舉止?”
“是。”
“……”
“……”
端架子誰不會?!!!
二月三號。
開春。
又稱為立春或打春,是大明用來指導農事和生活的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寓意著萬物必藏的冬季過去了,開始進入風和日麗,萬物生長的春季。
開春在老人眼中又是歲首,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叫做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所以開春大明各地就流傳下來了很多習俗。比如要祭祖,如河南汝陽一帶,就有設春宴,啖春餅,等習俗。
而朝廷則會在祭祀完以後,組織百姓參與鞭春牛。
鞭春牛的寓意不僅有送走寒氣,促進春耕,隨著五穀流出,更寓意著今年會倉滿糧足!
而文壇交流會選於開春第二天,為的就是彰顯文親農!
時至正午。
朱文寶一行終於到了,群山環繞,雲霧彌漫的巨鹿書院山腳下。
“哈。“
“不說其他的,就眼前這景色確實不錯。”朱文寶嘴角微微翹起,頗有深意的說道。“今兒明明是開春,巨鹿書院的景兒,卻已到了穀雨時節。”
“好厲害的手段。”
“詹大人,你說這會不會是特意做給本王看的呢。”
詹徽張了張嘴,目光看向了遠方。
此時的巨鹿書院已經熱鬧非凡。
鋪天的浩然正氣,祥和舒服。
正如楚王所言。
奇異的是剛剛開春,巨鹿書院的綠意早已鋪卷。
深處,飛禽走獸駐足於山間,通靈者更是匍匐於山間,靜聽書生學子的高談闊論聲,立於山間的亭樓閣宇,更是它們爭相前往的地方。
遠觀,簡簡單單的一座書亭散發著,濃鬱的書香,古樸的桌椅和滿牆的詩詞文章,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沉澱和文化的積澱,清幽的環境又讓人沉醉其中。
近望,更有綠竹環繞的茅草屋,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靜止。
跟前,而山腳下的春水盈盈如珠,滴滴清透,似無數珍珠匯聚在一處,閃耀著初生的光輝,令人心生向往。
此時此刻的巨鹿書院,宛如一幅優美的畫卷。
書院靜謐安詳,飛禽異獸,靈植異株,古樹參天,碧草如茵,遠山如畫,讓人心曠神怡。
而芸芸學子,則成了這幅畫的點綴。
詹徽都忍不住感慨道。
“楚王,你看,走在亭台樓閣中,看著小橋流水,看著波光粼粼的大水,學子們都變得詩情畫意起來。”
“春光明媚,輕靈搖曳,美不勝收!迎著春風,看著兩岸的徽派建築,看著湖水中倒映的美景。”
“分不清是真是假。”
“原來畫中人就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