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三個女人擰成一股繩

字數:7040   加入書籤

A+A-




    流放後,我在敦煌當漢商!
    一大早,民巷的巷頭就吵起來了,隋玉跟隋良遠遠聽到喧鬧聲,姐弟二人俱是好奇張望。
    “這是出什麽事了”隋玉跟過路的人打聽。
    “好像是什麽客商的事,搶生意吧。”一個老嬤說。
    “姐,我去看看”隋良問,“你在這兒等我,你別過去,免得被推擠到。”
    “行。”
    隋良一溜煙跑了,他鑽進人群往裏細瞧,二花嬸的男人一個人跟五個人對罵,那五個男人氣得麵紅耳赤,二花嬸的男人卻是很平靜,罵三句才還一句。
    聽了一會兒,隋良大概明白事情的緣由,他從觀戰的人群中擠出去,跑過去跟隋玉說“是二花嬸的男人昨天把商隊趕走,讓客商去我們的客舍住,巷子裏的其他人罵他吃裏扒外、裏外不分、胳膊肘往外拐。”
    “他介紹商隊過去的巷子裏除了幾家扒房蓋房的,不還有老房子可以住”隋玉納悶,“怎麽好一陣歹一陣的之前恨不能打殺我,現在又替我攬生意。”
    不止她有這個疑問,就是老禿也不理解,等吵架找事的人走了,他過去問“你怎麽回事我們的房子拆了,你二叔我大侄他們家的房子沒拆,這是還能住人的,你把客商趕走是怎麽回事”
    “等我們的房舍蓋成了,他們的老房子舊房子照樣被嫌棄,到時候生意還是不好。索性我提前推一把,當個惡人,他們想賺錢做生意,那就跟我們一樣扒房另蓋。”二花嬸的男人無所謂被罵,他環顧一周,嫌棄道“你瞅瞅,我們這邊的巷子真醜,院子裏散亂地搭棚子,屋頂塌陷,就像那八十歲老太太穿的補丁衣裳,又爛又臭,還不如一起整改。”
    隋玉逼得他們不得不跟著她的步子走,二花嬸的男人也想明白了,以後他們的房舍落成,巷子裏的其他人家不是關門歇業,就是也花錢重新蓋房,拖拖拉拉一年又一年,還不如今年一起大改。
    “你真是多操的心。”老禿搖頭,“你得罪人去吧,我懶得管。”
    “總要有一個人出來管。”二花嬸的男人說。
    他真的是說到做到,之後再有商隊過來,隻要不是已經交錢入住,他就硬著頭皮過去勸說商隊離開。
    托他的福,從夏末到初秋,城北客舍日日有商隊入住,隋玉每日進賬最少也有八十錢。
    炎熱的夏日在叮叮當當的駝鈴聲中走入尾聲,臨近八月,趙小米在她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的陪伴下帶著爹娘置辦的嫁妝走進敦煌城。
    隋玉也給親友通知了喜訊,她跟隋良這邊沒什麽親人了,趙西平的親人都在老家,來幫忙準備宴席的人都是軍屯裏的鄰居。
    婚期的前三天,秦大順兩口子、孫大娘、冬子娘、臘梅嫂子,以及杜嬸子過來幫忙買菜擇菜,隋玉還請了個兒女雙全、父母俱在的婦人過來幫忙縫喜被、妝點嫁妝。
    八月初一,隋家待客,黃安成和宋嫻兩口子在這日充當趙西平這邊的親戚過來吃飯,宋嫻送趙小米兩尺緋色綢子。
    “我們是商戶,不能穿綢布,但穿在裏麵也不妨事,除了自家男人,也沒旁人知道。”宋嫻悄悄跟趙小米嘀咕,“綢子做肚兜又輕薄又清涼,你會喜歡的。”
    趙小米有些臉紅,總覺得她的話裏還有其他意思。
    隋玉走進後院,喊“開席了,快出來吃飯。”
    宋嫻衝小米一笑,拉著她往外走。
    “成一家人了就是不一樣,親親熱熱的,看得我眼酸。”隋玉半是好奇半是打趣,問“你倆湊一起嘀嘀咕咕啥呢”
    宋嫻笑了笑不說話,趙小米支吾兩聲,說“嬸嬸送我兩尺綢布。”
    隋玉了然,她看宋嫻一眼,笑罵道“不正經。”
    “我做什麽了送兩尺綢布就不正經了”宋嫻笑得越發開懷,“莫不是你也穿綢布了”
    隋玉沒理她。
    經這一鬧,趙小米心底的緊張感消失了大半,她走進前院,大大方方地接受眾人的祝福。
    席散,趙西平兄弟三個抬出嫁妝,便桶、木盆、被褥、皮毛這些能用駱駝馱就用駱駝馱,木床、水缸、箱籠、桌椅板凳這些大件東西則是人抬。
    趙大嫂和趙二嫂站在簷下看著,說不羨慕是假的,趙小米出嫁帶雙份嫁妝,算是村裏的頭一份。有些姑娘嫁人,把在家穿的舊衣裳一裹就去了婆家,她們妯娌倆嫁人,也隻是帶了兩身新衣裳和兩個衣箱,比不得趙小米。
    “三弟妹,小米去了婆家,你那裏豈不是少了人幫忙”趙大嫂問,“我家大丫八歲了,在家能幹的很,我送她來給你幫忙。”
    隋玉擺手,說“人手夠用。”
    “那等大丫歲數大點了再來給你打下手,讓她跟你學學。”趙大嫂語帶討好。
    隋玉沒回絕,離大丫長大還有好些年,她也不確定幾年後還是什麽光景。
    嫁妝提前一日送過去,到了正日子,黃連正由黃安成帶著,牽頭騾子過來迎親。
    趙小米穿著一身紅嫁衣出門,父母不在,她拜別兄嫂,再由她大哥抱起來偏坐在騾子上。
    “姑娘嫁到我們家,我們肯定不讓她受委屈,你們放心。”黃安成開口。
    “哥,嫂,我往後會好好待小米的。”黃連正出聲保證。
    “你們好好過日子,小米的脾氣有些急,好在不強,能說的通,你多讓她幾句。”趙西平叮囑,“她若是不講理,你讓她回來找我,我教訓她。”
    “三哥”趙小米急了,“你就不能誇我兩句”
    她沒聽懂趙西平的言外之意,但黃連正聽懂了,他鄭重地點頭應下。
    趙大哥和趙二哥不善言辭,紛紛說“你三哥的意思也是我們的意思,行了,時辰不早了,走吧。”
    迎親隊離開,趙家三兄弟跟過去送親,一直到深夜才回來,兄弟三人各個身上都有酒氣。
    趙西平洗漱一番進屋,他徑直走到床尾,熟練地托起隋玉的腿腳揉捏,肚裏的孩子月份大了,夜間她經常因為腿腳抽筋疼醒
    。
    隋玉醒了,她托著肚子翻個身,含糊地說“回來了啊”
    “嗯,剛回來。”趙西平動作停了一下,問“要不要尿尿”
    隋玉點頭,但躺著沒動,趙西平明白了意思,他繼續給她捏腿。
    “大哥說等小米回門了,他們就要回去。”
    “快秋收了。”隋玉想了想,說“到時候托出城的商隊帶著他們,路上有個照應。”
    “這個力道行嗎”
    “行。”隋玉又想睡了,她抽回右腿換左腿,等揉得差不多了,她翻身下床去茅房。
    趙西平給她舉著油盞照亮,一手攙扶著她。
    廂房裏睡的兩對夫妻已經熟睡,打鼾聲此起彼伏。從茅房出來,隋玉撩水洗手,她認真地問“等你歲數大點,你會不會扯呼嚕”
    趙西平沉默。
    隋玉踩他一腳,越過他往屋裏走。
    趙西平跟上去,躺上床後,他習慣性地貼在隋玉的肚子上。
    “睡了。”隋玉推開他,“小崽睡了,我也要睡了。”
    “你睡,我不說話。”趙西平又貼上去,“今晚我沒陪他說話,他不高興了吧”
    隋玉
    “今天你小姑出嫁,我送親去了。”趙西平解釋,“你是個姑娘還是小子”
    “你喜歡姑娘還是小子”隋玉問。
    “都喜歡。”
    隋玉換個問法“你希望肚裏的小崽是兒子還是女兒”
    趙西平沉默。
    “兒子”隋玉語氣肯定地猜測。
    “這世道對男人來說更容易活下去,不過小崽是女兒也無所謂,我能保護她。”趙西平坦言,“丫頭小子都行,隻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歡。”
    隋玉哼一聲,暫且放過他。
    趙西平躺下,他摟住她,說“有你這個娘,我們的孩子指定有出息。”
    隋玉可沒有這個信心,指望孩子有出息還不如指望自己。
    回門這天,隋玉沒去客舍,她跟趙大嫂和趙二嫂在家等著,兩個嫂子在灶房做飯,隋玉坐在灶前幫忙燒火,妯娌三個隨意地聊著閑話。
    “三嫂”趙小米跑進來,“大嫂二嫂,我回來了。”
    黃連正跟著喊,他手裏提著兩隻亂撲棱的活雞,顯得他格外狼狽。
    趙大嫂過去接走雞,說“你進屋坐,小米的三個哥哥去客舍了,估計快回來了。”
    黃連正忙聲應好,人卻還站在院子裏,他偷瞄一圈發現水缸裏的水隻剩一半了,趁三個嫂子不注意,他拿走扁擔提著兩個桶快步往外走。
    “哎你幹啥去哪有讓新上門的姑爺去挑水的你回來。”隋玉喊。
    她一出聲,黃連正快跑幾步,像個偷水桶的賊,一溜煙就出門了。
    “這是賊上門了”趙大嫂打趣小姑子。
    趙小米難為情,她擺手說“別管他,他閑不住。
    ”
    不止黃連正閑不住,趙小米也閑不住,她擼起袖子洗洗手,走進灶房幫忙做飯,倒是隋玉這個主人家閑下來了,挺著肚子在簷下吹風。
    待趙家三兄弟回來,黃連正也挑水回來了,一進門就看見三個大舅子,說話都有些結巴。
    隋玉覺得好笑,她像是看熱鬧一樣看了半天。
    “新姑爺頭一次上門都是這個德行,我跟你大哥是在冬月成親,回門的時候,他把我家堆的幹柴劈了半垛。從那以後我爹對他就特別滿意,一提起這個大女婿,我爹就誇他頂半頭牛。”趙大嫂說。
    “可真是親兄弟,我家那個跟我回門也是又劈柴又挑水。”趙二嫂失笑,“看來男人也就是這些哄人的花招,靠賣力氣表現自己。不過你爹若是活著,老三麵對老丈人就不能靠賣力氣了,劈柴挑水都不好使。”
    後一句話是跟隋玉說的。
    隋玉看趙西平一眼,笑笑沒說話。
    飯後,一家人坐在簷下吹風乘涼,閑聊時,趙小米提起買賣糧草的生意,她打算明天就開始收割金花草,曬幹了打捆堆放。
    “三嫂,等糧草準備妥,我就去客舍拉生意。”趙小米先打招呼。
    隋玉點頭,說“行,許你進客舍裏麵找客商商談。”
    “一捆幹草多少錢”趙大嫂問。
    “五錢,一捆幹草最少要有七十斤。”趙小米答。
    趙大嫂遺憾,兩地隔的太遠,若是離得近,她也能把地裏收的黃豆杆打捆賣錢。
    越想越覺得不甘心,趙大嫂覺得不能再在老三家多待,見得越多,她越是心燥。所以隔天一早,趙大趙二兩對夫妻早早跟著商隊出城了。
    接下來的日子,進城的小商隊少了,偶爾有幾個大商隊回關進城。一些走遠的大商隊,經常是兩三年往返一次,考慮到這部分商隊不知道敦煌新開了一家大客舍,老牛叔再次前往玉門關,為客舍招攬生意。
    開春租駱駝的商隊也有回來的,宋嫻租出去的駱駝瘦了許多,但精神不差,一部分商人選擇退租,更多的是選擇買下。
    “這八頭駱駝你給我留著,我明年過來還租這八頭。”一個客商跟宋嫻交代,他用商量的口吻說“你能不能給我留兩年,我們再多跑兩年,手頭寬裕了就買下這八頭駱駝。”
    “你們是近兩年才走商的”宋嫻問,“我聽你們的口音還挺重。”
    客商點頭,“這是我們第二次來敦煌。”
    宋嫻思索一下,說“行,這八頭駱駝我給你留著。”
    “先謝過宋當家了。”客商拍了拍駱駝,解釋說“路上遇到狼群了,它們救了我們的命,我給它們買幾捆幹草和一袋黃豆,勞宋掌櫃跟人交代一聲,天冷的時候給它們吃好點。”
    宋嫻當然不會拒絕,又說“我有個侄媳婦是做糧草生意的”
    客商聞聲知雅意,打聽到趙小米的名號,隔日就在她那裏買了三十錢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