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棉花豐收

字數:5857   加入書籤

A+A-




    “情況如何?在武威郡買到地了嗎?”飯桌上,隋玉問。
    隋良點頭,“尋摸好了,我這趟是回來拿錢的。”
    “是在城內還是城外?”隋玉又問。
    “城內,靠近東城門的地方。”隋良回過神,解釋說:“聽岔了,沒有買地,我看中了兩間鋪子,兩個鋪子後麵都有院子,我打算買下這兩間鋪麵,打通後隻做吃食生意。我們晚了一步,武威郡多了兩個客舍,我這段時間就是住在當地的客舍。這兩個客舍跟我們的客舍相似,有客房和倉房,也有牲畜圈,就是沒有我們客舍打掃得勤快。”
    “本地人蓋的?”趙西平問。
    隋良點頭,“武威郡本地的客商,應該跟我們還是老相識。”
    “那就算了,我們隻做吃食和糧草生意。”隋玉說,“宋從祖在武威郡買到地了?”
    “買到了,高價買下開墾過的荒地,五十畝,他打算全用來種金花草。”隋良說,“我跟他商量了,以後我們的食鋪做成,跟他合夥做糧草生意,他種出來金花草通過我們賣給商隊,結了錢再來敦煌買糧草養駱駝,免得還要周轉運草。”
    “低價買高價賣,不能給他牽線做生意。”談起生意,隋玉瞬間精明起來,“他跟小崽的姑姑不一樣,不能像之前照顧小米的生意一樣照顧他。”
    “我明白。”隋良點頭。
    趙西平將一碗撇去油水的雞湯遞給隋玉,說:“看看能不能喝進去。”
    “能,我弟弟回來了,我心情好,心情好了胃口也好。”隋玉一口氣喝半碗雞湯。
    隋良噙著笑,他看向趙西平,說:“姐夫,你求我,我在家多留幾天。”
    趙西平不搭理他,轉而說:“楊千戶你還記得吧?就是楊二郎和楊三郎的爹,他昨天找我了,想給你做媒……”
    隋良瞬間蔫巴了,他投降道:“姐夫,我錯了。”
    趙西平哼一聲。
    “真的假的?你怎麽沒跟我說?”隋玉偏頭問。
    “不合適,我直接拒絕了,就沒跟你說。”趙西平給她舀一勺炒胡豆,說:“楊千戶介紹的姑娘是他大侄女,我聽說過,據說是容貌長得好,人也傲氣。我心想隋良長得可不差,我也沒見他以長相為傲,兩人性子不合適。你不貪圖美色吧?”
    “不貪不貪。”隋良親手給姐夫奉上一碗湯。
    “你喜歡什麽樣的?你跟我說說,以後再有人介紹,我幫你留心。”趙西平接過湯碗。
    隋良伸手一指,說:“像我姐這樣,姐夫你應該最明白是什麽樣的。”
    趙西平低頭喝湯,不搭腔。
    小崽左看看右看看,飯桌上安靜了,他這才得閑啃雞腿,嘴裏嚼著,耳朵還豎得直直的。
    隋良覺得不對頭,他催促道:“姐夫,你說話啊?你什麽意思?”
    “癡人說夢。”趙西平嘲笑他,“自己尋摸吧,我沒那個能力。”
    隋玉發覺隋良還沒開竅,他甚至對配偶沒有一個特定的幻想,或熱情似火、或精明能幹、或隨和大方,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參照對象。
    “我吃飽了。”隋玉放下碗筷,也結束這個無端的話題,“良哥兒,你吃飽了就回屋好好睡一覺,從武威郡回來路上耗了幾天?”
    “十天。”
    隋玉皺眉,“日夜兼程?往後別這麽趕。一個月三十天,二十天都在路上,這趟再過去,你把食鋪的事安置妥當了再回來,不一定非要一個月回來一趟。”
    小崽跟著點頭,“舅舅,兩個月回來一趟也行。”
    隋良不回答,他丟下碗筷,伸個懶腰說:“我去睡覺了。”
    小崽嘴巴一抹,跟著跑了。
    飯桌上隻剩趙西平還在吃,隋玉坐下陪他。
    “你兄弟回來了,你的小跟班就丟了。”趙西平說。
    “我不酸,這叫物歸原主,這一個月是我借用的。”隋玉笑,“租種的地裏棉花收獲如何?”
    “還行,一畝估計能收二百斤。”趙西平又盛一碗飯,說:“下午我要去找曲校尉一趟,讓他派一隊兵夜裏巡邏,有偷棉花的。”
    巡邏兵安排得很順利,三隊輪班倒,有了他們,種棉人從棉花地裏解放了出來。
    隋玉安排小春紅和小喜去軍屯和民屯傳遞消息,種棉人忙完自家的活兒,可以來她這兒找活兒。
    “摘半天棉花是一錢,掰一斤棉花是一個銅板。一個人半天大概能掰二三十斤棉花,雖說比不過在地裏摘棉花的工錢高,但不挨曬不受罪。另外還有絞棉籽的活兒,絞一斤棉籽得兩個銅板。”隋玉說,“這三個活兒你們自己選擇,除了摘棉花是必須按點上工按點下工,掰棉花和絞棉籽的活兒是隨來隨走。”
    “我去地裏摘棉花,我明天早上有空。”
    “我掰棉花吧,我有點受不住太重的農活。”
    “我也去地裏摘棉花,什麽時辰上工?”
    “……”
    .
    隋玉招來阿水和花妞,讓她倆過來做登記。
    有了這幫人,這些日子家裏積攢的棉花在五天內完成了脫籽,三千三百七十八斤棉絨轉手賣給錦繡織布坊。
    今年的棉花由隋玉壟斷了,她依舊按去年的棉價出售,一斤二十錢,第一批棉絨賣了六萬七千五百六十錢。
    隋良在家住十天,看家裏的瑣事井井有條地進行著,在七月初十的時候,他提出要離開。
    這趟隋良要帶一萬錢去武威郡,隋玉本想安排青山帶隊護送他過去,但隋良沒同意。他帶上大壯,又幫宋從祖從家裏捎帶十個家仆,十二個人帶著二十頭駱駝馱著錢箱離開了。
    隋玉和小崽照舊去送行,回轉的時候,母子二人興致勃勃前往醫館。
    “恭喜,老朽摸到喜脈了。”老大夫說,“依脈象看,喜脈上身估摸著有兩個月了,明年二三月會生。”
    隋玉露出笑,“胎相穩健嗎?我懷我家大兒的時候不吐也不瞌睡,懷這個又困又吐。”
    “正常,沒毛病。”老大夫收手,“回去養著吧,不做重活就行了。困了你就睡,餓了你就吃,沒胃口就不吃,不要多想。”
    隋玉“哎”一聲,領著小崽走了。
    “明年二三月才生啊?還有好久。”出了醫館,小崽歎一聲。
    “時間過得很快的,再有兩個月,娘的肚子就凸出來了。”隋玉去攤子上買兩頂草帽和兩把扇子,她跟小崽戴著草帽搖著扇子往回走,兩頭駱駝慢吞吞地跟在後麵。
    一個月後,第二批棉絨賣了四千一百斤,隋玉進賬八萬二千錢。
    八月底,棉花的豐收季到了尾聲,第三批棉絨隻有一千五百八十斤。
    總的來說,隋玉種下的七十二畝棉花一共收獲了棉絨九千斤出頭,棉籽也在九千斤左右,棉花畝產在二百五十斤。七十二畝棉花地裏,其中四十畝是官府的地,交四成的糧稅就是四千斤棉花。
    九月初二,種棉人在巡邏兵的護送下,她們各自挑著棉花來城北出售。
    小崽、阿水、花妞和阿羌拿出春末登記的賬本,五顆棉籽抵一株棉花苗,種棉人歸還了棉籽,賬本上欠的債就此銷去。
    一株棉花苗能結二三十個棉桃,一個棉桃收獲的棉籽就能抵一株棉花苗欠下的債,種棉人上交了欠下的棉籽後,手頭富餘的棉籽還不少。
    “棉絨一斤十五錢,棉籽一斤三錢。”隋玉拿出羊皮卷坐在茶舍門口,二黑和五個仆婦守在左右,他們負責稱重結賬。
    “不要嫌棉籽便宜,我賣給你們也便宜,這個東西跟棉花不一樣,它出不了關,賣不出高價。”隋玉解釋,“棉花也是暫時量少才價貴,再過兩三年,棉花的價也會降下來,估計會跟糧價差不多。”
    排在前麵的婦人算了算賬,按這個價算下來,一畝的棉花在交了糧稅以及租子後,大概能賣七百五十錢。而她們基本是兩三個人合種一畝地,一個人能分到二百五十錢,夠她們用了。
    “四十三斤棉絨,四十斤棉籽。”二黑報數。
    “合計七百六十五錢。”隋玉迅速算賬,“這是幾個人種的棉花?”
    “三個人。”
    “明年可以多種點。”隋玉說,“下一個。”
    “四十一斤棉絨,三十八斤棉籽。”二黑報數。
    隋玉抬頭看一眼,問:“棉籽和棉花怎麽比旁人少三四斤?”
    “被偷了。”
    “沒抓到賊?”
    “沒有。”
    “下一個。”隋玉喊。
    收棉花一共耗了十天的時間,五百五十八畝棉花,隋玉收到兩萬三千五百斤的棉絨,轉手賣給錦繡織布坊,她從中賺差價賺了將近十二萬錢。
    至於交糧稅,她將第三批收的一千五百斤棉花交上去,又補了二千五百斤的棉籽,對此負責的人是趙西平,他全然沒有異議。
    九月中旬,趙西平將收繳的棉稅規整好,他安排馬農監帶隊,由軍隊護送,將四萬八千三百六十斤棉花送去長安。
    至此,今年的棉花種植到了尾聲,隻有地裏的棉柴還沒拔。
    秋收時節到了,關內關外的商隊齊聚一堂,共同匯集在敦煌郡。
    錦繡織布坊收攏了三萬斤的棉絨,全部做成棉被都要做三千床,杜坊主日夜趕工,他還想做精做細,但人手上出現了問題。
    隋玉向他推薦種棉人,她們不會織布,但可以學著彈棉花。
    杜坊主看在她的麵子上接納了一批力氣大的種棉人去彈棉花。
    “玉掌櫃,你幫我問問,哪個商隊捎帶的有染料,我們囤的染料有三個色不夠用了。”杜坊主尋來。
    “我就有啊,從長安買來的。”隋玉起身,說:“我領你去看看。”
    杜坊主看她挺著肚子,他下意識伸手去扶,又覺得冒失,他迅速收回手,說:“你歇著,隨便指個人帶我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