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曹丕用火攻

字數:7002   加入書籤

A+A-




    魏兵起程的消息被東吳細作得知,並迅速上報給吳國。
    近臣急忙向吳王孫權報告:
    “魏王曹丕親自駕龍舟,帶領水陸大軍三十餘萬,從蔡、潁出發,準備通過淮河,目標直指廣陵渡江,意圖南下江南,形勢十分緊急。”
    孫權聽後大驚,立刻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對策。
    顧雍建議:“如今主上已與西蜀聯合,可以寫信給諸葛孔明,請求他出兵漢中,以此分散魏軍的兵力。同時,派遣一員大將,駐紮南徐以抵禦魏軍。”
    孫權說:“這個重任非陸遜莫屬。”
    顧雍回答:“陸遜鎮守荊州,不可輕易調動。”
    孫權表示:“我也知道這一點,但目前確實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
    話音未落,一人從班部內站出來說道:
    “臣雖然不才,但願意率領一支軍隊去抵擋魏軍。如果曹丕敢親自渡過大江,我必定將他生擒獻給殿下。即使他不渡江,我也會殺敵大半,讓魏兵不敢輕視東吳。”
    孫權一看,原來是徐盛。
    孫權大喜道:“有你守護江南一帶,我就放心了!”
    於是封徐盛為安東將軍,總領建業、南徐的兵馬。
    徐盛謝恩領命後退下,立即傳達命令給眾官軍,要求他們多準備器械和旌旗,以做好守護江岸的準備。
    忽然,一位挺身而出的人說:
    “今日大王將重任委托給將軍,希望您能攻破魏軍並擒獲曹丕。將軍為何不早些發兵渡江,在淮南之地迎戰敵人?等到曹丕的軍隊到來,恐怕就來不及了。”
    徐盛一看,原來是吳王的侄子孫韶。
    孫韶字公禮,被任命為揚威將軍,曾在廣陵守禦,年幼時就很有勇氣和膽量。
    徐盛說:“曹丕勢力強大,又有名將作為先鋒,我們不能輕易渡江迎戰。等他們的船隻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計策來打敗他們。”
    孫韶說:“我手下有三千兵馬,而且我對廣陵的道路地勢非常熟悉,我願意親自去江北與曹丕決戰。如果不勝,我會承擔軍法責任。”
    徐盛不同意,但孫韶堅持要去,徐盛仍然不肯同意,孫韶再三要求前往。
    徐盛生氣地說:“你如此不聽命令,我怎麽能指揮諸將呢!”
    於是命令武士將孫韶推出轅門外處斬。
    刀斧手將孫韶帶到轅門外,立起皂旗。孫韶的部將急忙向孫權報告。
    孫權得知後,急忙上馬前來營救。武士正準備行刑時,孫權趕到,喝令刀斧手散開,救了孫韶。
    孫韶哭著對孫權說:“臣往年在廣陵時,深知那裏的地理優勢,如果不在那裏與曹丕交戰,而是等他渡過長江,東吳就危險了!”
    孫權直接進入軍營。
    徐盛迎接孫權進入帳篷,報告說:“大王命令我擔任都督率領軍隊抵抗魏國。現在揚威將軍孫韶不遵守軍法,違抗命令應當被斬首,大王為什麽赦免他呢?”
    孫權說:“孫韶因為年輕氣盛而犯了錯誤,希望您能寬恕他。”
    徐盛說:“法律不是我製定的,也不是大王製定的,而是國家的典章製度。如果因為親屬關係而豁免他,那怎麽能讓眾人信服呢?”
    孫權說:“孫韶犯了錯,本應由將軍處理,但他雖然原本姓俞,但我哥哥非常喜歡他,賜給他孫姓,他對我也有很大的功勞。現在殺了他,就辜負了我哥哥的恩情。”
    徐盛說:“看在大王的麵子上,暫時留下他的性命。”
    孫權命令孫韶拜謝徐盛。孫韶不肯下拜,厲聲說:
    “依我之見,隻要帶領軍隊去攻破曹丕就行,即使死了也不服你的見識。”
    徐盛臉色一變。
    孫權喝退孫韶,對徐盛說:“就算沒有這個人,對我們的軍隊又有什麽損失呢?以後不要再用他了。”
    說完就回去了。
    當晚,有人報告徐盛說:
    “孫韶帶著自己的三千精兵悄悄地渡過江去了。”
    徐盛擔心會有失誤,對吳王的麵子不好看,於是叫來丁奉授以密計,帶著三千兵馬渡江接應。
    魏主駕著龍舟來到廣陵,曹真已經帶兵在江邊擺好陣勢。
    曹丕問:“江邊有多少兵?”
    曹真回答:“遠看連個鬼影都沒有,更別提旗幟和營地了。”
    曹丕說:“這肯定是個陷阱,我得親自去看看。”
    於是他打開江道,讓龍舟駛向大江,停在岸邊。
    船上掛著五彩斑斕的旗幟,儀仗隊簇擁著他,光芒四射。
    曹丕坐在船中,遙望江南,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他回頭對劉曄、蔣濟說:“我們能過江嗎?”
    劉曄回答:“兵法上說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他們看到我們的大軍來了,怎麽可能不準備呢?陛下不能輕舉妄動,先等等看他們的動靜再說。”
    曹丕點頭稱讚:“你說得對。”
    那天晚上,他們在江中過夜。
    夜裏漆黑一片,士兵們都點起了火把,照亮了整個世界,就像白天一樣。
    遠遠望去,江南連一點火光都沒有。
    曹丕問身邊的人:“這是怎麽回事?”
    近臣回答說:“聽說陛下的天兵要來,所以他們望風而逃了吧。”
    曹丕暗自好笑。等到天亮時,大霧彌漫,什麽都看不見。
    過了一會兒,風吹散了霧氣,露出了江南的景象:城牆連綿不絕,城樓上槍刀閃爍著日光,到處都是旗幟和號帶。
    突然有人來報:“南徐沿江一帶,一直到石頭城,幾百裏之內,城牆和船隻連綿不斷,一夜之間就建好了。”
    曹丕大吃一驚。
    原來徐盛用蘆葦做了假人,穿著青色衣服站在假城樓上。
    魏國的士兵看到城樓上那麽多人馬,怎麽能不害怕呢?丕感歎道:
    “魏國雖然有千群武士,但在這裏卻無用武之地。江南的人物如此厲害,我們無法征服他們啊!”
    在曹丕的龍舟上,狂風呼嘯,白浪滔天,江水濺濕了龍袍,大船搖搖欲墜。
    曹真驚慌失措地命令文聘撐著小舟急忙來救駕。
    龍舟上的人站立不穩,文聘跳上龍舟,背著曹丕下到小舟,奔向河港。
    突然,流星馬來報:“趙雲引兵出陽安關,直取長安。”
    曹丕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連忙下令回軍。
    眾軍各自奔走,背後吳兵緊追不舍。
    曹丕傳旨,教眾人盡棄禦用之物而逃。
    龍舟即將進入淮河時,忽然鼓角齊鳴,喊聲震天,一彪軍殺到,為首的大將正是孫韶。
    魏兵無法抵擋,損失大半,淹死者無數。
    諸將奮力救出魏主。
    曹丕渡過淮河,行不到三十裏,淮河中一帶蘆葦,預灌魚油,盡皆火著,順風而下。
    風勢猛烈,火焰漫空,將龍舟包圍。
    曹丕大驚,急忙下小船靠岸時,龍舟上早已火光衝天。
    曹丕慌忙上馬。
    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的將領是丁奉。
    張遼急忙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好徐晃及時趕到,將他救走,共同保護魏主逃走,損失無數兵馬。
    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
    吳將徐盛獲得全功,吳王重加賞賜。
    張遼回到許昌後,箭瘡迸裂而死,曹丕厚葬了他。
    卻說趙雲引兵殺出陽安關之後,忽報丞相有文書到,說益州耆帥雍闓結連蠻王孟獲,起十萬蠻兵侵掠四郡,因此宣召趙雲回軍,令馬超堅守陽安關,丞相欲親自南征。
    趙雲於是急忙收兵而回。
    此時孔明在成都整飭軍馬,親自南征。
    正是:方見東吳敵北魏,又看西蜀戰南蠻。
    卻說,在成都的諸葛丞相,無論大事小事,都親自決斷。
    兩川的百姓,享受著太平盛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又因為連年豐收,老幼都吃得飽飽的,唱歌讚美生活。
    遇到差役,都爭先恐後地早早完成。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
    建興三年,益州飛報:“蠻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掠。建寧太守雍闓,乃漢朝什方侯雍齒之後,今結連孟獲造反。
    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二人獻了城。隻有永昌郡太守王伉不肯反。
    現在雍闓、朱褒、高定三人部下人馬,都與孟獲為鄉導官,攻打永昌郡。現在王伉與功曹呂凱,會集百姓,死守此城。”
    情況非常緊急。
    孔明於是入朝奏後主說:“臣認為南蠻不服,是國家的大患。臣應當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征討。”
    後主說:“東有孫權,北有曹丕,現在相父離開我而去,如果吳、魏來攻,怎麽辦?”
    孔明說:“東吳剛剛與我們講和,應該沒有異心。如果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這個人可以抵擋陸遜。曹丕新敗,銳氣已喪,不能遠圖,而且馬超守把漢中諸處關口,不必擔憂。
    我又留下關興、張苞等人分兩軍作為救應,保證陛下萬無一失。現在我先去掃蕩南方,然後北伐中原,以報答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
    後主說:“我年幼無知,隻希望相父斟酌行之。”
    話還沒說完,班部內一個人站出來說:“不可,不可!”
    眾人一看,原來是南陽人,姓王,名連,字文儀,現在是諫議大夫。
    王連勸道:“南方是荒涼之地,瘴疫之鄉。丞相肩負重任,不應該親自遠征。而且雍闓等人隻是小疾,丞相隻需派遣一位大將去討伐,一定能成功。”
    孔明說:“南方離國甚遠,人民不熟悉王化,很難收服。我應當親自去征討。可剛可柔,別有斟酌,不能輕易托付給別人。”
    王連多次苦心勸誡,可孔明仍舊固執己見。
    就在這一天,孔明告別了後主,任命蔣琬為參軍,費禕為長史;董厥和樊建兩人擔任掾史;
    趙雲與魏延被選為大將,負責統率全軍;而王平和張翼則被任命為副將,並帶上了數十名川中的將領,共同率領五十萬川軍向著益州進發。
    就在這時,關公的第三個兒子關索闖入軍中,對孔明說道:
    “自從荊州失守之後,我便在鮑家莊養病,一心想要前往川中麵見先帝以報血仇,但由於傷口未愈,始終無法成行。最近傷勢剛剛痊愈,得知東吳的敵人已被全部鏟除,便立刻趕來西川麵見陛下,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南征的軍隊,特地前來投奔。”
    聽到這番話,孔明不禁歎息不已。他立即派人向朝廷匯報情況,並任命關索為前鋒,一同向南征戰。
    大軍按照既定的隊形前進,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晚上休息,白天行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
    與此同時,雍闓得知孔明親自率領大軍前來,立刻與高定、朱褒商議對策,決定分兵三路迎戰:
    高定負責中路,雍闓在左路,朱褒在右路,每路各領五六萬兵馬。於是高定命令鄂煥擔任前部先鋒。
    鄂煥身高九尺,相貌凶惡,手持一支方天戟,勇猛無比。他率領本部人馬離開了大寨,前來迎戰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