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4
字數:11025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眾人一時都有些默然,屠呦呦的語氣平和而至淡然,聽在他們的耳朵裏卻恍若千鈞之重。
明清兩代。
有道學者張張嘴輕哼幾聲,神色別扭著有幾分不認同“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事,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可是”有人默默舉手“她拯救萬民了啊你不是常說國事為重嗎”
“我那說的是男子男子”那道學家掛不住臉,色厲內荏地爭辯。
旁邊的人撇了撇嘴,顯然並未被這個理由說服,小聲嘟囔著“女子心中也有家國啊這屠醫師多厲害,尋常男子還比不上呢”
北宋。
歐陽修歎服著拱了拱手“仁義而心懷天下,真乃巾幗不讓須眉。”
他想起自己的母親,幼時家貧,母親以荻杆教他習字,勉他勤學;後來他遭讒被貶,是母親不辭艱辛,以高齡之身伴他遠哲,勸勉他不墜心誌,盡職抒能。這世間女子之賢,豈讓他人
唐朝。
李世民心下欽佩“公而忘私,真乃國士。”
漢朝。
劉徹輕輕呼出一口氣“朕算是知道為何後世的皇帝要給她授勳了。”
能力心誌品性都是一流,再怎麽褒獎也不為過。
北宋。
李清照重重地點頭“說得沒錯事業總是要在第一位,正如現在,鼓舞人們燃起抗金之誌才是第一要務。”
本就頗有颯爽之氣的易安居士頓時事業心爆表,開始思忖是否能起個詩社詞社,宣揚抗金事宜。
這樣的故事我們其實聽過許多,錢學森紮根大漠隻為鍛造國之利器;於敏隱姓埋名為國鑄盾;鍾揚幾赴高原采集種子,以期留下生命的密碼
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及,但幸運的是,我們卻為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所庇佑著。
秦朝。
嬴政聽著楚棠平靜卻難掩崇敬的語氣,在心裏默念她提到的那幾個名字,包括那寥寥幾句人物事跡的分量。
“錢學森、於敏、鍾揚”
楚棠說的沒錯,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有,可她張口卻能如數家珍,包括這一課裏的屠呦呦,以及最開始的袁老,還有那鬱達夫、瞿秋白。這些凜然之士,生於一朝即可令萬世敬仰。
“後世賢者,緣何如此多也”
他歎息著,說不清是豔羨還是感佩。
漢朝。
劉徹摸了摸下巴“朕怎麽覺著楚棠提起那些人的語氣,比提起朕和秦始皇這些個皇帝還要尊崇”
嘶
眾臣聞言齊齊不著痕跡地往後退了一步,恨不得把頭低到地上去。
這話也是可以說的嗎
他們並不回應,心裏卻忍不住順著這話想了下去。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還要尊崇”這句話說得還是太保守了,後世對皇帝的態度
哪有什麽尊崇,簡直是戲謔
劉徹眼見著自家臣子的小動作在心裏翻了個白眼,他又不是聾子,楚棠這明晃晃的偏向他聽不出來嗎後世之人心中自有一杆秤,秤上不管什麽身份地位,隻管你品性功業。
他輕嘖了一聲,尊崇的帝王心理出現了落差,卻又莫名多了些緊張
隱隱覺著,功過人民評說比天人感應那套更令人心驚是怎麽回事
科研工作屢遭波折,她卻沒有輕言放棄,矢誌不渝地在這條前路未卜的荊棘道上跋涉。更令人感佩的是,榮耀加身的她仍保持著謙遜的品質。
大家可以看到“影響世界”這一節裏,屠呦呦女士將自己的報告和其他幾個報告並提,客觀地肯定其他報告引起的熱烈反響,不誇己,不矜能。
她一邊說一邊在t上呈現相關文段用以印證,眾人看得頻頻點頭,紛紛為屠呦呦的品質所折服。
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文章中人稱的細微不同。
楚棠摘取了一些文本內容,老祖宗們得以沉浸式地參與課堂。他們抬頭,隻見水鏡上的文字被分成了左右兩版,文句又長又短,句中有些字還被特意標紅,左邊是“我”字,右邊則是“我們”。
小鎮做題家兼文章大手韓愈掃了幾眼,率先反應過來“左邊多言自身經曆與感謝之詞,而談及青蒿素專研貢獻之時則屢次使用我們。如此功勳反倒屢屢推舉協力之能,謙謙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參透“玄機”,紛紛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實乃我輩楷模啊”張仲景笑嗬嗬地捋著胡須,眼中是純然的佩服與欣賞。
武周。
武則天麵露讚賞“踏實能幹,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時能多幾個這樣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頂尖人才,誰不眼饞
她反複表達自身的感謝,卻又在論及青蒿素相關時換成“我們”,反複強調團隊的功勞,並不一人強占。
我們不禁會想到第一課講袁老的時候,他同樣也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黨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協作助力了那個年代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是這些“風流人物”踏實謙遜的品質才使得我們在征途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
“說得好”
蘇軾撫掌大讚,他覺得這個風流人物用在這裏簡直比自己拿來形容周瑜還要貼切
旁邊的蘇洵同樣讚賞不已“不忘國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勞,秉良誌而直行,擔得上一句風流人物”
蘇轍眼中湛然有光“後世風流亦當為我等效仿”
前賢後繼,行高者皆可為我師
蘇軾讚同地點點頭“子由所言甚是。後世既可以我等為師,我等亦可效後人之行。”
另一方麵,大家再看標題。屠呦呦將青蒿素及其發現定位到人類征服疾病的征程中,謹慎地使用了一個詞一小步。
其實哪裏是一小步呢在所有抗瘧藥物
都失效、各國抗瘧研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青蒿素卻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化學結構,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瘧原蟲。
其後,屠呦呦又和團隊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精研,以複方等多種方式嚐試探索治瘧的途徑,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青蒿素儼然為全球抗瘧築起了最後一道防線。
“數百萬”
眾人聳然動容。
“這是神仙之功吧”葛洪張了張嘴,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記下的那株小草竟在後世起了那麽大的作用。
鮑姑同樣瞠目“而且聽楚姑娘的意思,青蒿是當時後世唯一有效的抗瘧藥物,屠醫師居功至偉啊”
他的聲音有點發虛,雖說醫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為準行,但“拯救萬民”這四個字突然具象化,還真挺令人恍惚的。
可是在對抗瘧疾的道路上,甚至對抗疾病的道路上,這又確實是一小步。在謙虛的品質下,屠呦呦女士還有著一個學者的清醒與實事求是。
“不錯。”孫思邈不住地點頭“病邪何其多也,瘧疾隻不過是其中一類,何況時移世易,瘧疾本身也不知會發展成何等模樣,由此觀之,這一小步的定位,實在是準確極了”
“不為浮華迷眼,猶記醫者之責,當得一拜。”
李時珍向著水鏡拱手一禮,心中之誌再一次明晰他也總要為世人、為醫道,再進一小步。
另外其實還要關注一下最後一節中醫藥學的貢獻。
屠呦呦由於少時的經曆對中醫有天然的好感,後來又係統地脫產學習,對之有更深的了解。
她在文章地最後一部分直言“青蒿素是中醫藥學基於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又仔細列舉了一些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最後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在同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疾病的鬥爭中,中醫藥學進一步發揮威力,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作出新貢獻。”
拳拳之心,曆曆可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對中醫藥的強烈認同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這話說得一眾醫藥前賢通體舒泰“我便說嘛,幾千年來治病救人的法子還是不錯的”
這屠呦呦真是一個敏而好學的好醫者。
自中醫行業泥沙俱下以來,再兼時代浪潮之衝撞,中醫藥的處境其實曾一度尷尬,像迅哥兒的父親沒有被中醫治好,他便曾頗有微詞。
不過迅哥兒是對事不對人,也是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好中醫吧
我記得迅哥兒後麵還和兄弟談過本草綱目裏的一些草藥方子,也惋惜一些好的驗方經久失傳迅哥兒還是個挺辯證的人的,他隻是反庸醫。
“辯證這迅哥兒也是位醫者”
辯證是醫家的法門吧杜甫有些好奇,先前聽楚棠說他的詩文,還以為是個文人呢難不成是兼修
李白思索片刻搖搖頭“對事不對人,不反中醫而反庸醫,應該是說他能從兩方麵看問題,不至偏頗
吧
杜甫略一沉吟squo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rsquo這便是楚姑娘說的辯證
春山有信的作品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正討論著,忽然便聽到水鏡裏傳來一句驚天之語
庸醫確實害人不淺,明朝有個太醫叫劉文泰,一頓操作送走兩個皇帝,其中有個皇帝還創下中興之治吧比較有建樹,沒想到明朝有時候是挺抽象的。
什麽
一眾帝王並諸醫者都謔地一下站了起來“醫死皇帝”
此時還在帝王身邊陪看的夏無且等人狠狠地往後縮了一下,救命,為什麽要讓他們聽到這種事,還是在陛下的麵前
唐朝。
李世民大驚失色“醫死兩個皇帝,那明朝,什麽阿貓阿狗都能當太醫嗎”
山野。
孫思邈神色大變“此等學藝不精之人是如何進入宮廷為皇帝看診的這不是抹黑我們醫者嗎”
東漢。
張仲景氣呼呼地拍著桌子“庸醫害人庸醫害人”
明朝。
如遭雷擊的朱元璋恍惚覺得眼前一陣發黑“她給咱說什麽大明的太醫,害死了咱兩個皇帝,還有一個是中興之主”
極度震驚下的朱元璋也沒空思考大明在哪兒落敗了以至於後麵需要中興,他在一眾兒子的攙扶之下站定,一時還有些無法找回自己的聲音“太醫院裏竟是一群廢物嗎”
一旁的朱棣和大哥朱標對視一眼,同樣臉色難看“兩任帝王均喪於劉文泰一手,那繼立的新君是傻子嗎不先將人問罪反倒是在身邊留一個劊子手。”
“就是”朱樉滿臉凶光“那什麽劉文泰是不是蓄意弑君,是不是有人要謀反
他凶神惡煞的,仿佛恨不得穿越時光,把意圖不軌的劉文泰當場斬殺,怒氣衝衝的模樣引得一旁的朱棢忍不住嫌棄
“什麽謀反,沒聽人說嗎那是庸醫庸醫害人”
“嗬庸醫害人。”素來頗好醫書的朱橚冷笑一聲,也不知是諷刺還是補刀“我大明的太醫院招進來一個庸醫。”
朱元璋剛順下去的一口氣差點接不上來“荒謬簡直荒謬給太醫院設醫考,年年都考”
他倒要看看,還有沒有那等濫竽充數地混進來
被這事一鬧,一時間,諸朝太醫院人人自危,連一些民間藥堂的坐診大夫都心中一凜,恨不得連夜再把醫書看個百八十遍。
不過我們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據此就說中醫無用,是偽科學。除了青蒿素治療瘧疾和文中屠呦呦女士提到的一些實例之外,還有我們很熟悉的這次新冠疫情,中醫藥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當時我們用到的一些隔離手段,其實古人也是用過的。應該說我們民族還是有非常豐富的抗疫經驗的,記得蘇軾好像就是個抗疫小能手吧
誒
眾人有些意外。
“這裏還有蘇軾的事”
蘇軾一生經曆了三次瘟疫流行,第一次是在黃州,當時疾疫流行,百姓深受其苦,蘇軾不顧誓言,將同鄉故舊贈與自己的秘方“聖散子”授予當地名醫龐安常,龐安常用這個藥方救活了許多人,後來龐似乎還把這個方子記在了自己的醫書裏。
當時蘇轍的謫所似乎也遇到了一場瘟疫,蘇軾同樣將藥方交給了弟弟,蘇轍照著法子“遍謁病家予之,所活無數。”
“做得好”
張仲景撫掌大讚“醫者一方而活人,藏著掖著反倒貽誤百姓性命,蘇軾寧願違背諾言也要傳方與世人,可見仁義,可見不同流俗”
東晉。
葛洪也對蘇軾的做法讚賞不已“方子授予需要之人,比留在紙上、藏於高閣更見功德。”
北宋。
蘇轍笑著拱手“多謝兄長相助。”
蘇軾連忙搖頭將人拉了起來“這是說的哪裏話良方本便要濟世,況你我是兄弟,又同為民牧,安有見百姓受疾疫而坐視不管之理隻不知這藥方是何人所贈,既為同鄉,應也是眉州人士吧若是能尋得,我須當麵求謝”
另一邊。
巢穀的兒子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父親,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這聖散子是爹您的方子吧你連我都不舍得給給了蘇軾”
被自家兒子貼臉控訴的巢穀
“給我閉嘴”
第二次是在杭州。那年恰好碰上饑荒和瘟疫並起,蘇軾幹脆支起藥棚給百姓熬煮湯藥,還把感染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請精通醫術的僧人來施藥護理。大家覺得眼熟吧,這不就是宋代辦的方艙醫院嘛蘇軾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安樂坊,是古代第一家公立醫院。公立醫院真的,居功至偉。
第三次發生在惠州貶所,蘇軾的抗疫履曆再添一筆。他真是,經驗豐富。
漢朝。
劉徹撇了撇嘴,看在蘇軾這麽能幹的份上,暫時就不計較他說衛青壞話的事吧
他嘖了一聲,心裏又有些發酸“這蘇軾雖說嘴欠了點,但在地方上可真是一把好手。”
治水救災抗疫樣樣能行,豬豬陛下又開始眼紅了。光有武將不夠,他還想要能吏,尤其是那種會寫赤壁賦的能吏。
唐朝。
李世民輕咦了一聲“新冠疫情,後世也遭了瘟疫,還是新近不久”
“天災病疫,非人力所能阻止,後世過得也不輕鬆啊”房玄齡有些歎息。
“這聖散子也不知是什麽方藥,竟能活人無數,若能一觀驗方便好了。”
孔穎達對在抗議中屢見奇效的“神藥”相當感興趣,而這也得到了隨侍太醫的瘋狂認同。
“水鏡的內容自然不能按照我們的心意。”李世民早就看開了,他注意到了別的內容
“倒有一點,蘇軾將病人聚在一起,設立醫坊聘人療治,楚棠將之稱作公立醫院。所謂公立醫院,便是由官府出麵興建的醫坊”
“應是如此。”房玄齡也留心到了這一點,“楚姑娘說那安樂坊是現代版方艙醫院,又說公立醫院居功至偉,臣猜想那方艙醫院應是後世公立醫院的一種,並在新冠疫情中起了重要作用。”
“何止新冠疫情。”魏征難得開口補充“公立醫院形成聲勢,百姓一應病痛皆可前往查看,私家藥坊囤積居奇、轟抬身價的現象便會得到有效遏製。”
“不僅如此”李世民眼光發亮“官府出麵設立藥坊,一應供職之人需由考而入,科考便又有醫考一門,天下醫者,豈不亦可又如朕之彀中”
孔穎達的須發禁不住微微抖動,聲音裏壓抑著興奮“如此,若有疾疫災禍,便可由醫院統一救治,上下一心,同心抗疫”
“好真是居功至偉”李世民忽然提高了聲音,猛然轉身“朕想到讓藥王留在長安的辦法了。”
房玄齡心領神會“讓他做長安公立醫院的院長”
“不錯。”李世民笑眯眯地,儼然心情頗好“藥王宅心仁厚,如此造福於民之事,他必然難以拒絕。朕再設立個孫思邈獎,獎掖後學,何愁醫道不興”
顯然,天可汗還是在意傳統醫學寥落的。
眾臣聽到這個孫思邈獎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陛下您還真是對後世那個諾貝爾耿耿於懷啊不過他們也沒有出言反對,鼓勵醫道嘛,挺好的。外邦有的,大唐也要有
北宋。
蘇洵聽著自家兒子的抗疫事跡,黑了上十天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一點“還算不錯,沒白讀那些聖人之言。”
蘇軾連連點頭稱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況兒子身為民牧,這些隻不過是分內事罷了。”
蘇洵神色和緩地頷首,又忍不住念叨“國土之防也是分內事。”
說著眼光不由自主便去瞪情節更為嚴重的小兒子“尤其是你”
蘇轍唯唯諾諾地認錯“爹教訓得是,兒子會再將六國論抄讀百遍的。”
有後事作鑒,又有自家老爹這段時間的耳提麵命,他們兄弟倆哪還敢提半個棄邊
皇宮。
近來因為變革之事被歐陽修等人拉著熬了好些個大夜的宋仁宗捏了捏眉心,疲憊的臉上浮起幾分欣慰的笑
“蘇軾主政地方倒是屢有政績,朕是等不及科考了,直接讓他入宮覲見吧”
太祖朝。
同樣忙得焦頭爛額的趙匡胤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蘇軾一人便遭三次瘟疫,還有那旱災水災,大宋的禍事未免太多了些”
內憂外患的,真看得人發愁。趙匡胤忽然覺得能預知後事也不太好,他一個人要操幾代人的心。
歎息一聲,他認命地召宰相入宮,準備再商議一下公立醫院之事。
楚棠並不知曉自己一番話引起的工作量,自顧自地繼續講下去
但事實上,中醫藥也好,現代醫學也罷,起到的都是治療作用。當年,奎寧是治療瘧疾最好的特效藥。多年以後,隨著瘧原蟲抗藥性的產生,奎寧開始“泯然眾人”。如前所述,青蒿素便是人類對抗瘧疾的最後一道防線。
或許也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主持人安德森才選擇在屠呦呦女士演講時單膝跪地,幫她舉著話筒,直至講演結束。
作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瘧疾一直是人們的心頭大患。所以作為目前唯一療法的青蒿素,其意義不言自明。
醫學總會更新,我們對此堅信不疑。但對於疾病來說,到底還是防大於治。以藥物築防,預防瘧疾、消除瘧疾才是我們的追求。這並非不可能,因為如今的中國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話音落,眾人頓時失聲驚呼
“她說什麽消除瘧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