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軍爭功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同治二年,大清國內的大形勢,已經十分明朗了。
    但凡是心思正常的人,都能看得出,這場已經延續十餘載的戰亂,距離終結的時刻已經不遠了。朝廷中一些樂觀的人,甚至認為在當年之內,就能夠重現久違的“國泰民安”。
    老百姓們當然最希望如此了。因為無論在什麽時代,他們都是在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人。可是他們的意願,也往往是最被忽略的。
    局勢的變化,的確很大。
    兩年前,陳家統領的蘇南之地,還如同孤島一般,處於太平軍的狂潮之中。而現今,局麵早已緩和。以致於陳濟方和他的兄弟們,都已經不大需要考慮,同太平軍作戰的問題了。
    在他們的南麵,左宗棠已經逐步掃清了太平天國在浙江的勢力,並且開始向福建進擊。
    在西邊,雖然商團與太平軍之間,仍留有一段戰線。但湘軍圍攻天京城,才是這個方向上的主旋律。
    在北邊,李鴻章的淮軍已經移駐長江北岸,清除那裏的小股太平軍。而且他們與安徽老家之間的路線,也已經清理通暢。在連結了兵源地後,淮軍進一步增強實力,也隻是想與不想的問題了。
    各路大軍都已處在向最後的勝利衝刺的階段了,似乎從現在起,大戰結束後的善後之事,才是朝廷和各方勢力,最該操心的。
    蘇州城裏,陳家四兄弟久違的又坐在一起,品著茶。如今這種場合能否實現,最主要還得看陳濟生能否從上海的生意裏抽出身來。
    “我辭官的折子,早已經備好了。” 剛抿了一口茶的陳濟生,嘟囔道,“這勞什子的官差,我是當夠了。還是在商行裏,來得自在。”
    “那你也要等到一切善後完結了才行。”陳濟雲頭也不抬的說道:“你也不想想,這些年過你手的兵餉、軍費得有多少?不奏銷清楚了,朝廷能放過你?大家能放過你?”
    “唉,我就知道。最初就不該接這攤子事兒。”陳濟生仰頭長歎道。
    “嗬嗬,三哥,你說得容易。可能由得你麽?”陳濟懷在一旁笑著。
    “去去去,就你會說。”
    “哈哈,可我說的沒錯呀……”
    兩位小兄弟在一邊說笑著,陳濟雲卻看著陳濟方,問道:“二弟,依你看,江寧(也就是天京)那邊,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啊?這曾家老九,到底能不能成啊?”
    陳濟雲的問題,也吸引了生、懷兩兄弟,他們也不再作聲,隻是盯著陳濟方,等著他的回答。
    “這個曾九啊,就是太貪了。”陳濟方見兄弟們都在盯著自己,便慢條斯理的說道,“若各路大軍全力合擊,我估計這江寧城,上年就守不住了。
    “可別說是其他家了,這位九爺連他們湘軍裏別的營的隊伍,都不讓染指。就是死護著這份功勞。這讓京裏麵的,都看不過去了。曾大帥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這麽由著他蠻幹。”
    “這曾伯涵,與我是同年。他向來是個明白人啊,怎麽這回竟這麽糊塗呢?”陳濟雲接道,“那曾九剛到江寧城下時,被發匪按著打,差點就全軍覆滅,多凶險啊。就為了這份功勞,怎麽能如此豪賭啊?”
    “打了十幾年了,他們心裏頭,不就是為了這份頭功麽。這肚量小的人啊,是繞不過這個關節的。”陳濟懷一臉不屑的說。
    “就你會說嘴。”陳濟雲嗔怪著幼弟道:“這是天大的功勞,讓你說得好像一名不文似的。最大莫過名和利,這人世間又有幾人能看破此節的?”
    “我三哥就能。我三哥隻看重他那些生意,剩下的,什麽他都不在乎。”
    陳濟懷這句打趣的話,惹得兄弟幾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昨日,我又收到恭邸的傳書了。”待兄弟們的笑聲停歇後,陳濟方才輕聲說道。
    “哦?又來信了?這信可夠頻的了。”陳濟雲道。
    “是啊。朝廷屢次下旨,催我們火速進兵。這是明麵文章,不得不作。而恭邸的信,也算是跟咱們嘮些實情。”陳濟方說。
    “嗯,表麵一套,暗下又一套。這才是朝廷。”陳濟雲說。
    “嗬嗬,大哥是懂他們的。其實恭邸給我的信裏,也是在問江寧的情況。他們遠在天邊,心裏更是沒底了。”
    “那你準備怎麽回複他呢?”陳濟雲好奇道。
    “照實講吧。其實曾九那裏,最凶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破城,隻是早晚的事兒了。他就是因為太獨,手中的兵力又有限,才欲速不成的。不過就這麽拖下去,城裏麵就算餓,也餓得快差不多了。”
    聽了陳濟方的話,陳濟雲不禁一笑。他說:“本是四家大軍,會剿發逆。如今其他幾家都快無所事事了,他那兒還久攻不下。這不是自己招怨麽。”
    “這不挺好麽。”陳濟懷接道:“有人主動往前頂,可是咱們求之不得的。當初引他們來江南,咱不就是希望這樣麽。”
    “是啊。”陳濟雲感慨道:“先父他老人家,當年謀劃引外援入江南時,這一項正是深意之一啊。”
    “緩解江南無兵之苦,使他人爭功在前,示朝廷江南並非我禁臠之地。如今叔父引援的三層內涵,都已實現。接下來,就要看我們如何把握時局了。”陳濟方也緩緩的說道。
    兄弟幾人,都讚同的點著頭。
    “對了,恭邸在信中也提到了江寧之後的事兒呢。”陳濟方又說。
    “哦?他怎麽說?”陳濟雲問。
    “從信中看,朝廷對湘軍的勢力過大,已經很有警覺了。恭邸的隱意來,當朝似有扶植其他家勢力,以製衡湘係之意了。”
    “嗯,這倒是可以預料。咱們此前也議過這些。”陳濟雲道,“如今左季高便與曾家愈見不睦,與李合肥那邊也是越來越不對付。這不正順了朝廷的意麽。”
    “嗬嗬,朝廷向來不希望臣屬間和睦。”陳濟懷笑道:“特別是咱們這些有實力的世家,若能互相結仇,才更是京裏麵喜聞樂見的呢。不過,我倒是覺得,現在勢力最弱的李合肥,日後反倒更會被優先拔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