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關銀千萬兩

字數:364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對於陳濟生的想法,陳濟方是極力支持的。
    對自己兄弟這種重情重義的做法,他十分讚賞。對兄弟的要求,也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而林東方這孩子,也確實是挺出眾的。或許是遺傳了其先父的優點,年紀輕輕,就表現出異於同齡的聰明才智。
    林東方,字仁遠,生於道光二十八年,今年十八歲。
    從啟蒙時起,他就沒有走傳統考學的道路。而是一直在陳家創辦的西式學堂裏學習。
    在學堂,他品學兼優,常被各位華洋教員稱讚。都說他是難得一見的可塑之才。
    從小就看著他長大,陳濟生自然很是喜愛這個準女婿。而更中意這孩子的,是陳濟懷。他們之間的故事,咱們以後也會慢慢講到。
    兄弟幾個,說定了孩子們的婚事後,就轉而說起了別的事來。
    這次的話頭,是由陳濟懷提起的。
    “二哥,你知道現在上海一年的關稅,有多少嗎?”陳濟懷神秘兮兮的問道。
    可還沒等陳濟方作聲,他就忍不住的說了出來:“估計今年一年,就能超過一千萬兩!”
    “哦?能有這麽多?這可是比去年增長不少啊!”陳濟方對這個數據,感到有些驚訝。
    “那是啊。你怎麽不說,截止到目前,今年上海的通商貿易額,就已經遠超去年了。而且,這還有幾個月沒過呢。水漲船高啊,稅額自然也是大漲啊。”
    “這數額,真是可觀啊。那要是看這個苗頭,來年不還得見漲麽。”陳濟方禁不住的歎道。
    “是呀,如今江南烽火漸息,人心思安。經濟各項,也逐漸恢複。估計至少幾年內,這貿易都會有大幅上漲的。”陳濟生接過話說道。
    “嗯,如此一來的話。朝廷那邊……”
    “是啊二哥,這就是我們要和你商量的要事啊。”陳濟懷急切的說道,“你說,以前提過的那個海關衙門的事,是不是……”
    “嗯……對了三弟,軍費奏銷的事兒,現在進展如何了?”陳濟方忽然問道。
    “嗨!沒完沒了啊。這戶部和各省都在不斷扯皮,真是難辦。更何況,好多地方的戰事也還沒停歇,各家漏出來的數也都是遮遮掩掩的。依我看,再弄上幾年,也難有個定論。”
    見陳濟生如是說,陳濟方低頭陷入了沉思。其他人見狀,互相看了看,也不再作聲。
    過了一會,陳濟方才抬頭問道:“那三弟,咱們商團這邊要奏銷的數額,你攏了嗎?大數能有多少?”
    “這個嘛。咱商團創於道光二十八年,早先的支費,都是由商行自行擔負的。若從鹹豐二年,奉旨辦團練時算起,至今十餘載,所費也總有兩千萬兩不止。”
    陳濟方聽罷,點了點頭,“嗯,這真不是個小數啊。”
    略想了一下後,他又問:“那若算上協餉別家,這些年過你手的數就更多了吧?”
    陳濟生苦笑道:“那可不,總有咱自家的大幾倍了。要知道那些家夥,特別是官軍,仗打得不怎麽樣,嘴卻大得很呢。”
    “那這些銀子,又都是出於哪些來源呢?”
    “那項目可多了,當然最大頭就是關銀了。還有就是別的稅目。另外,報效的,募集的,等等其他,也有一些。據說別省的最大項,是抽厘,但在咱蘇南卻未開此例。”
    “厘金倒算是斂財的好手段。但對商路影響太大了,就如殺雞取卵一般。得不償失啊。”陳濟懷在一旁說道,也引得其他人不住點頭。
    “不管怎麽說,關稅增長都是好事。如今雖說戰火漸熄,但用錢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陳濟方道。
    “就單說重建吧,僅江寧那一處,就不知得投入多少。一想起那裏的慘狀,我就真想去找那始作俑者算賬。”陳濟方咬著牙說道。
    “唉,是啊。可現在向我伸手的還有很多啊。咱這塊算是肥肉了,盯著的,可是大有人在呢。”陳濟生無奈的說。
    “嗯,我知道。但除了原定的協餉外,其他的你可要給我頂住了。朝廷那邊,我也會想辦法去說的。”陳濟方說。
    “上海的局麵,來之不易。這些財稅,咱也要讓它能用在正途上。可不能讓別人給糟蹋了。等回頭,我也再探探那個海關衙門的事,看看到底是個什麽主意。”
    其他人對陳濟方的話,也都深以為是。自然也就要按他所說的,盡力而為了。
    隨後,陳濟懷又笑著問道:“二哥,你這次來滬,能停留多久啊?”
    “怎地,你又有什麽想法麽?”陳濟方反問道。
    “哈哈。還是二哥了解我。想法肯定是有啊,所以問問你有沒有空閑呢。我想帶你去黃浦灘上轉轉,給你看些新鮮玩意兒。”
    “對了,你們在信裏不就是拿這個勾我來的麽。到底是些什麽呀,怎地現在還要賣關子麽。”
    “誒呀,二哥,你別急嘛。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空口白牙的,跟你說多沒勁啊。等回頭,你跟我們去轉一轉,看一看。不就都清楚了麽。”
    “是啊,二哥。”陳濟生也圓場道,“你這些日子都在忙於軍務,也有許久沒來上海了。你不知道的新鮮事兒可多了。一定要去看看啊。”
    “哼,再怎樣,就隻這些時日,還能生出什麽我沒見過的新花樣來?”
    “誒,我知道,二哥你西洋都去過,什麽沒見過。我雖沒什麽見識,但,但四弟不也出過洋麽。反正你就聽我們的,就是了。”
    “好好好,就依你們。”
    幾人又說笑了一會兒,見時辰已不早,就暫且歇息。並且說好,明日一同去城郊轉轉。
    次日一早,陳濟方剛用過早點,生、懷兩兄弟便如約而至。
    於是兄弟三人,帶了幾個親隨,隻著便裝,就出了門。
    隨行的,還是陳經愷。再有,就是邱瑞。
    如今,在東和商行,陳濟生已經退到了幕後。邱瑞便是商行台麵上的一把手,人人都稱他“邱掌櫃”。
    現在如若要論起東和,還有旗下的各項生意和產業,就再沒有比邱瑞更了如指掌的了。
    所以,陳家兄弟要逛逛大上海,就自然得要邱掌櫃來作陪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