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水師營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京城這場新舊派係之間的辯論,起因為同治六年初,洋務派擬在京中同文館下增設天文算學館之事。
    原本這件事,已獲禁中批準。並且,為了表示支持,兩宮太後還於正月下旬發布懿旨,獎敘了一批洋務派的高官。
    這其中包括,奕?、文祥、寶鋆、曾國藩、陳濟方、左宗棠、李鴻章、駱秉章等人。
    這份名單,涵括了從中央到地方,洋務派的核心官員。這份肯定與表彰,無疑是對他們的極大鼓舞,也大漲了他們的士氣。
    如此一來,卻引起了保守勢力的強烈不滿和反彈。
    兩宮太後這份懿旨發布後,沒過幾天,便有保守派言官上奏,直斥天文算學館之案。
    還說什麽,自強之道不在學習西洋機巧,而在於氣節。有了氣節,就可以“以之禦災而災可平,以之禦寇而寇可滅”。
    反正是隻要“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就可以戰勝一切,包括洋槍、洋炮、洋人的船艦。
    簡直是精神萬能論。
    與此同時,在京城坊間也是流言四起。有人挑唆著,用這些流言詆毀奕?等洋務派官員,而且越傳越甚。
    還有一些小報、對聯在市井盛傳,言詞意味之中,盡是惡毒的謾罵和誣陷。
    對此,慈禧太後明確的表達了對洋務派的支持。她沒有客氣,直接頒下諭旨,對反對的奏疏予以駁斥。
    保守派見沒有達成理想,其領軍的頭麵人物,也終於按捺不住,粉墨登場。
    這個頭麵人物,就是烏齊格裏?倭仁,字艮峰,蒙古正紅旗人。他是當朝大學士,理學大家,帝師。
    有這些光環在身,位高權重的倭仁,在大清朝野都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很有發言權,市場很大。
    他直接上疏,反對設立天文算學館。還對已經設立的同文館,甚至總理衙門進行攻訐。
    由此也引發了朝中,洋務派與保守派之間的一場大辯論。
    在這場辯論中,慈禧太後堅定的站在了洋務派的一邊。但對能呼風喚雨的倭仁,仍不敢小覷,必須慎重對待。
    為此,她召見倭仁,並屢次對其進行勸誡,期望他能轉變立場。
    然而倭仁的態度很是頑固,甚至再次上疏,認為辦洋務是“上虧國體,下失人心”。堅決頑固到底,絕不轉圜。
    慈禧見狀,知其無藥可救。為了打擊倭仁等人的囂張氣焰,便祭出了戲耍的手腕。
    她明發上諭,命倭仁組織另設學館,可與同文館互相砥礪。並且諭令他“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這意思就是,你倭仁不是說天文算學勿需向洋人學習,咱大清國人自己就會麽?那你就也辦個館,招些你所說的人才,來讓大家瞧一瞧。
    你倭仁不是說總理衙門是“異類”嗎?那就讓你去那兒當當差,也去好好體會一下和洋人打交道的滋味。
    慈禧開出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可簡直是要了那位老夫子的命。
    為此,他一邊上疏,稱自己並無精於天文算學的人選,也不必另行設館,同文館更不能中止。
    另一邊,他又連續四次請辭,希望開去總理衙門的差使。
    在辭呈屢次遭拒後,倭仁甚至還用了墜馬自殘的法子。企圖以養傷開缺,卻仍未能擺脫窘境。
    直到最後慈禧覺得差不多了,才算饒過了這位老夫子。並且明發了一道嚴厲的上諭,對倭仁等保守派好一番痛斥。
    就這樣,這場洋務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大辯論,終以洋務派的勝利而畫上句號。
    慈禧在支持洋務派的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弄權之術。像這些手腕,今後定然還會被她再加運用。
    不論怎樣,有最高掌權者的支持,大清國內各地籌辦的洋務,多得以順勢推行。
    在這樣的大氣候下,兩江那邊,商團水師營也在穩步發展。
    同治六年十月,盡管水師營江陰基地仍處於建設之中,但在船廠率先搭建好的1號造船台上,一艘戰艦的建造工程已經悄然開始。
    江陰水師營造船廠建造的這第一艘戰艦,仍為小型木質炮艦。其型製與“高郵湖”號相近,隻是規模略小。
    該艦艦體全長55.3米,寬7.9米,吃水3.5米,正常排水量600噸。
    艦體為木質,雙桅單煙囪的艙麵布局。艦艏裝有斜桅,艦上備有全套帆裝。
    艙麵舯部煙囪的前方,設有一座橫跨艦體的飛橋。再向前,建有簡易的指揮塔。
    輪機配置,為1台臥式雙汽缸往複蒸汽機,配套2座方形火管鍋爐,單軸單槳推進。
    輪機最大輸出功率為350匹馬力,在不使用風帆的情況下,設計航速為9.1節,煤艙滿載可續航1,500海裏。
    在火力上,艦上裝備了6門24磅火炮,分別安放在由艏至艉的上甲板兩舷。是典型的船旁列炮的布置方式。
    該艦於同治七年七月下旬下水。下水後,被陳濟懷命名為“洪澤湖”號。同年九月底建成。加入水師營後,艦上編員97人。
    就在“洪澤湖”號下水的兩個月後,水師營造船廠又在相同的船台上,開工了另一艘同型戰艦。
    “洪澤湖”級炮艦,也成為水師營第一型量產的戰艦。
    由於有了前一艦的建造經驗,船廠的各項配套也更加齊全,這艘姊妹艦的建造速度提高了很多。
    該艦於同治八年六月下水,兩個月後建成。並被命名為“駱馬湖”號。
    “洪澤湖”級單艦的完整造價,計銀七萬九千餘兩,合近2.5萬英鎊。
    在建造該級艦時,為了支持新生的水師營造船廠,上海的浦江船廠轉來了大批的熟練工匠,成為這邊的技術骨幹。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江陰基地的各項設施已逐漸建成。
    商團水師營的各支隊伍,也陸續的組建了起來。
    陳家兄弟在籌建的時候,就已定下,水師營不僅隻由艦隊組成,還將港務、學校、船廠、基地、岸防等相關與輔助,皆列入其下。
    還專門設立了水師陸營,執行登岸作戰,相當於西方海軍的陸戰隊,並在同治六年組建了陸營的第一大隊。
    而在擁有了四艘炮艦後,水師營的艦隊也已經小有規模。當各艦結伴出航、訓練時,還頗有些聲勢。
    但陳濟懷等人並沒有就此滿足。更大、更先進的戰艦,已在他們的籌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