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台灣、東瀛與琉球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日本欲征討台灣,消息一出,列國嘩然。
    各國對這一事件的反應,先是漠然。後又擔心會影響到自身在台灣的貿易利益受到影響,便都宣布局外中立,不予支持。
    但有一個國家的態度,卻有不同。那就是美國。
    原因是,美國人在幾年前,也在台灣琅嶠,有過與琉球人同樣的遭遇。
    當時美國駐廈門的領事夏爾?威廉?李仙得,在得知消息後,便找到大清當地的官員,進行交涉。
    而那大清官員竟與多年後總理衙門對日本的態度一樣,也是稱生番屬化外,要美國人自行處置。
    於是那李仙得便聯絡美軍,對台灣琅嶠發動了攻擊。然而卻被當地的排灣人擊退。
    最後,經過和平談判,李仙得與排灣人簽訂了“南岬之盟”,才將此事了結。李仙得也從此對台灣耿耿於懷。
    後來,他辭去了領事的職務,來到了日本。當他聽說日本有侵略台灣的計劃後,大感興奮。
    日本人見到送上門來這麽一個“台灣番界通”,也是如獲至寶。他們聘請李仙得為顧問,還許諾以高官,甚至將來可以讓他當台灣總督。
    李仙得也開始積極的出謀劃策。他向日本人提供了大量清政府和台灣當地的重要情報,還在外交和出兵方略上進行了詳細規劃。
    可以說,從日本人到總理衙門進行交涉,到正式出兵台灣,再到擬定外交策略以蒙蔽列國,李仙得都在背後扮演了關鍵角色。
    李仙得還幫日本雇傭美國軍人、聯係租用洋船、購買軍火,自己也加入到征台的日軍當中。
    這個日本國,自結束內亂,開始維新之後,便迅速的走上了近代化的改革道路。
    但日本國土狹窄,資源匱乏,發展的內動力不足。再加上其固有心性,因此從改革的一開始,就提倡對外侵略,擴展生存空間。
    這一點,從佐田白茅撰寫的《征韓論》中,便可一目了然。
    朝鮮、琉球、呂宋,都被其視為征伐侵略的目標。甚至滿清,也被列為未來願景。而台灣島,因處於重要的地理位置,自是首當其衝。
    日本對於台灣的圖謀,與西洋人隻關注貿易不同,而是想要徹底的霸占。
    剛剛開始維新沒幾年,羽翼尚未長全,就要出兵海外,其侵略野心和心性,可見一斑。
    日本準備征台,直到已經大張旗鼓之後,清廷才輾轉得到消息。
    而陳濟方等人,則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了解到有關的訊息。並也早已開始了各項預備。
    這要得力於商團偵訊局的有效工作。
    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偵訊局不但探知了,日本國內正在為出征進行的準備。還掌握了,這次事件背後的很多事和人。
    並且了解到了一些,陳濟方等人十分關心的琉球國的情況。
    根據收集到的這些情報,陳濟方等人一麵進行部署調整,一麵也在商議著應對的策略。
    “二弟,這台灣並不歸你兩江總督治下,咱有必要趟這遭渾水麽?”陳濟雲發問道。
    這日,陳濟方來到大哥在蘇州的府上,還招來四弟和三位商團的將領,共同商討應對日本攻台之事。
    麵對大哥的疑問,陳濟方從容的答道:
    “我身兼南洋大臣之職,此事涉及外國,即為洋務,我自然當管。更何況,既是禦外,無論是否分內,皆當義不容辭。”
    聽了他的話,其他人都紛紛點頭以示讚同。陳濟雲便也無話可說了。
    這次討論,算得上商團一次高級別的戰略會議。
    陳濟方不必多說,那是商團的創始人,也是最高的統帥。
    陳濟雲,雖說已許久不在商團軍中,但他也是商團的元老,曾經多次率領商團浴血過。商團每次重要的決策,都有他的參與。
    而陳濟懷,作為商團水師營的總負責,此次應對,水師營怕是要承擔要務,他肩上的擔子可是不輕。
    三位將領中,一位是陳經山,他現在已經是商團陸師的主將。
    另一位叫吳山,字遠荻,浙江寧海人,生於道光十八年。
    他是當下,水師營艦隊的指揮。平日艦隊訓練或遠航巡弋,都是由他具體組織和統領。
    最後一人是劉茹昌,字羽生,江蘇吳江人,道光二十七年出生。
    他就是當年在蘇州城,建議陳濟懷派軍襲擾太平軍後方的,那位商團營官。如今已調入水師營,成為水師陸營的負責人。
    在統一了思想後,眾人也開始了正式的商議。
    陳濟懷先介紹了偵訊局探聽來的,關於琉球的消息。
    “早些時候,據從洋商處得到的傳言,在那琉球國境內,常有大量的日本人居住和活動。
    “雖說洋人在琉球通商時,與其交往的仍是當地人,但常能瞧得出,背後實有日本人在左右。而且這種情況,似乎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其實如今許多西洋國家,都已經與琉球國訂有通商條約。琉球國擅自與他國訂約,從未向大清呈報,已是違背宗藩之舉措。
    “但是據了解,以上這些,其實禮部和總理衙門或多或少當有所知曉,卻從未見在朝堂上有過議論。唉,真是……”
    感歎之後,他又接著說:“為了探聽到更多的細節,偵訊局還雇傭了通商的西洋人前往琉球。得到的訊息更是驚人。
    “從種種跡象可見,這琉球國當是早已被日本人所控製,而且時間久遠,遠超咱們的想象。
    “在琉球的王城周圍,或是通商港口,那些日本人還算收斂些。要是在那些偏遠些的島嶼,日本人便已如自家一般,無所顧忌。”
    “那此前,朝廷的冊封使節,來回一趟許久時日,怎卻未見報有這些說辭呢?”陳濟雲疑道。
    “估計是那日本人,刻意藏匿了,才未曾顯露。而如今,其竟然稱琉球之民為其屬民,看來是不打算繼續隱瞞下去了。”陳濟懷答道。
    “這日本人,真是著實狡詐!而那琉球國,既已被占拒,其國王又仍向大清請封,還同那日本人一同欺瞞,更是可惡。”陳濟雲氣道。
    “嗯。大哥說得是啊。”陳濟懷說道:“不過到底是其可惡至極,還是另有隱情,唯有去那琉球國走上一遭,才得真正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