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興辦海防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光緒元年,日本在去年敗於商團之手後,痛定思痛,也是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檢討。
在反思中,其國內精英普遍認為,日本的這次失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軍不濟。
日本作為島國,進出皆由海上。
而弱小的海軍無法擔負起攻防重責,導致其在事件中處處受製。被大清兩支非經製的艦隊,肆意磋磨,難以回旋,終至慘敗。
日本人還反省,若當時陳濟懷一意孤行,率領艦隊侵犯日本本土,後果如何,不堪設想。
這也正是在與陳濟方的談判時,大久保利通隻得選擇低頭服軟,根源所在。
由此可見,海軍的建設,對於一個島國來說,關乎生死命運。
因為有了這些認識,再加上台事之後,日本國內勢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洗牌。以勝海舟為代表的,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的一派,話語權大增。
日本政府也下決心增強海上實力,提高海軍地位。
為此,在財政拮據,並還背負著賠款的情況下,日本仍然掀起了一波購造戰艦,擴充海軍的熱潮。
日本海軍痛心於本國原有艦隻的老舊,就在這一年,一口氣向英國訂造了三艘新艦。
分別是排水量3,700噸的,中央炮廓式鐵甲艦“扶桑”號。兩艘排水量2,200噸的姊妹艦,鐵殼裝甲巡洋艦“金剛”號和“比叡”號。
同時,日本人還對國內的造船廠進行了全麵整頓,又開工自行建造了一批新艦。
消息傳入大清,立即引起朝廷上下的強烈反響。
借著塞防海防大討論的餘溫,清廷也很難得高效的作出決定,要北洋南洋並舉,創辦水師,外購戰艦。
後來又在李鴻章的一再爭取和運作下,北洋水師被確定為優先發展。
李鴻章對商團水師營在台灣和琉球的表現,以及甲戌兵演時的展示,是很眼熱的。
如今借國家之勢,終於也能掌握一支海上力量,他內心裏自然十分欣喜。
這支水師,也將是大清國的,第一支經製化近代海軍。這反過來也意味著,搞這種營生,誰都沒有經驗。包括李鴻章本人。
當然對於他來說,有一個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可以迅速獲得幫助。那就是求助於陳家兄弟。
不過,這似乎不太可能,無論是從利害關係,還是自尊心上。
那就自己幹吧。缺人就從全國調,技術不行,就從海外招募。缺船就讓船政造,還可以向外國買。
反正朝廷已經發下話,要大力籌辦。既有了金主,那就有錢好辦事了。
而營建水師,自然就得裝備艦船。現今對麵的日本,都已經行動起來了。那大清這邊也不能慢了步伐,咱也要進口戰艦。
購買建造戰艦,那可是個技術活,裏麵學問多得去了。
並且從戰艦式樣的選擇上,也能看出一支海軍的領導者的戰略思路。或者也可能沒有思路。
朝廷點了頭,並且出錢,可以外購軍艦,但李鴻章卻沒有外購的渠道。於是便不得不求助於西洋使節。
這時,英國公使托馬斯?韋德,為李鴻章推薦了一種新穎的戰艦,“倫道爾”式炮艦。其名稱,得自其設計師,英國人喬治?倫道爾。
這是一種小型軍艦,一般隻有數百噸大小,全蒸汽動力,轉向靈活,並裝有一門巨炮作為主要武器。據稱以此重炮,可克製鐵甲巨艦。
這門火炮在射擊時,采用整船瞄準的方式,整艘軍艦便如同一個水上炮台。從其小船背大炮的外觀,又被稱為“蚊子船”。
這種軍艦一經推出,便以其低廉的價格,傲人的火力,得到了包括英國皇家海軍在內的,多國海軍的推崇。
再加上優秀的營銷,銷量頗佳。僅皇家海軍,就采購了數量眾多的“蚊子船”。
其實,這種炮艦,因其體型的原因,若出海作戰很是不便。根本無法在遠海的風浪中發揮火力。甚至連遠航都會存在相當的危險。
但以其裝備的重炮,和靈活的艦體,在接近靜水狀態的港口遂行防禦,倒不失為一種利器。
對於皇家海軍這樣,規模龐大,布置全球,需要應對各種作戰形式的海上力量來說,“蚊子船”這種扮演輔助角色的軍艦,當然必不可少。
但對於一支小型海軍,在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仍以此種艦船作為主力,就隻能體現出,其近岸防守的建軍理念。
而李鴻章就選擇了“蚊子船”,作為大清水師第一批外購的軍艦。
這其中的考量,一定很多。既包括對海防理念上的認識,又有價格方麵的考慮。
或許還有水師新創,選取軍艦要由小及大,從易至難,逐步推進的想法。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就得另外琢磨了。
總之,自光緒元年起,李鴻章在托馬斯?韋德的協作下,同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簽訂合同,開始訂造“蚊子船”。
後來陸續增訂。又在他的鼓勵下,沿海其他省份,也多跟進購買。再加上國內仿造的,總計共獲得了十餘艘同類艦隻。
而這些炮艦,最後也多歸至北洋旗下,承擔起,為大清守護北方沿海門戶的重任。
隨著這一批批新艦的到來,北洋水師也漸有規模。相比之下,南洋方麵又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清廷最初的旨意,海防建設,南北並舉。
其中北洋水師,從零起步,發展迅速。
而南洋方麵,卻是局麵複雜。
大清的南洋,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四省。名義皆歸南洋大臣統管,實際上分屬各家督撫。
水師的情況也是如此。南洋地界,原本就存在著數支近代水師。
其中,商團水師營不必言說。福建船政水師,雖用公費,但卻隸屬於船政局旗下,屬於企業編製,並非國家經製。
而在廣東,雖自林則徐主政兩廣時起,便陸續有近代艦艇零星裝備。但曆任督撫,對這項耗費巨大的事業,都不感興趣。
因此廣東水師徒有名號,戰力卻很是不足。且其編屬,與舊式水師並無差異。
南洋如此雜亂,身為南洋大臣的陳濟方,更是無心整合。
這又是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