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再會大久保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在琉球使團中,馬兼才曾多次到訪過日本,並見到過明治天皇。
    隻不過在那些過往當中,並未給他留下些許美好的記憶。
    而使團中的其他人,都是首次來到日本。對即將要發生的,多少有些感到茫然。
    當他們穿過大門,步入殿中,抬頭便可遠遠的瞧見,大殿當中正襟危坐著的明治天皇。在他的身旁兩側,則是多位陪同接見的臣僚。
    經過隨後的介紹得知,這些人皆是日本當朝重臣。他們能夠集體出現於此,也算是彰顯日方對此次來訪的重視。
    這其中包括,太正大臣三條實美,右大臣岩倉具視,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外務卿寺島宗則,工部卿伊藤博文,等。
    還有皇族的代表,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小鬆宮彰仁親王。
    接見的過程並不很長。除了簡短的彼此介紹,和程式般的對話以外,也就沒什麽了。
    明治天皇盡管年輕,但其在日本國民中樹立的,如同“神明”般的形象,使得其在公共場合中,金口難開。
    在毛鳳來代表琉球使團,說明此番來意,是對日本國數次希望與琉球建交的回應後。明治天皇說了幾句感謝和慰問的話,以作答複。
    隨後他又象征性的,交代了大久保和寺島等人,要安排好招待,辦好談判事宜,以及勿辱皇命,雲雲。便結束了這次接見。
    不過讓琉球人,特別是有過過往經曆的馬兼才,感到很欣慰的是,在接見的全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尊重,和更為重要的平等。
    他們也當然知道,能有這種體驗,是源自於什麽。
    接下來就是晚宴。而建交的談判,則是從第二天正式開始的。
    日方談判的主要代表,是大久保利通、寺島宗則和伊藤博文。
    雖然是琉球來訪,但起因卻是日本的屢番要求,因此談判一開始,是由日方先提出述求。
    日本人的要求,主要為三方麵。一是建交,二是通商,三是希望能夠降低《琉日條約》中日本支付的補償金額。
    對此,毛鳳來等人當場予以回應。建交和通商,都可以。但必須基於國際公法和《琉日條約》,平等訂約。並且不得違背琉球國內的律法。
    至於第三條,則絕無可能!
    那是對琉球人民幾百年來受到的侵害,所做的補償。在當初訂約時,已經為了其他,予以了巨大讓步。必須嚴格執行,絕不得轉圜!
    琉球人義正言辭,日本人也是理虧,隻得按照琉球代表劃下的框架,展開接下來的談判。
    如此便好辦多了。雙方僅用三天時間,就商討完成了全部條款文本。
    而整個過程中,琉球代表也表現出了很專業的水準,根本沒用邱明升等人操心。
    雙方議訂的條款,被歸納為《琉日修好通商條約》,其主要內容就是兩方麵。
    第一,琉日兩國在互相尊重、友好的基礎上,平等建交。並可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以對等的方式,互設使領館。
    第二,琉日兩國,互相開放通商。彼此在貿易與往來中,皆當遵循對方律法風俗。
    條文既定,剩下的就是報與兩方君主同意,便可正式簽訂。
    而在等待的時間裏,大久保利通提出,希望同邱明升等人,商談一些合作的議題。
    其實在日本政界內,對於是否應加強,與兩江總督陳濟方的聯係,是存有異議的。
    正如陸軍卿山縣有朋,對大久保利通所講那樣:
    “岩倉右大臣,向來反對我們藩閥。卻和勝海舟一起,跑去見清國兩江總督的代表,真是匪夷所思。
    “我們長州出身的人算藩閥,你們薩摩來的也算藩閥,難道他兩江總督就不是清國的藩閥嗎?這也太厚彼薄此了吧!”
    山縣此類的言論,在大久保利通看來,簡直可笑。他竟然拿長州和薩摩,來和兩江總督比,完全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大久保利通很清楚,莫說薩長,即便是全日本,當下都未必有兩江總督的實力。
    如今的世道,隻有實力才能決定一切。他所關心的外交方略,就是如何通過,與有實力者交好,來獲得某一戰略方向上的安全,以爭取更多的利益。
    大久保在同邱明升等人的交談中,表現得很誠懇,也很直接。
    他明白的指出,兩江總督在清國國內的地位,並不穩固。這一點,在清廷討論是否廢止塘、沽駐軍一事中,就表露得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而且他說,據日本方麵的了解,這些年來,清國朝廷內對陳家人的批判之聲,從未斷過。
    隻是因為軍機處和總理衙門的維護,以及清國的最高統治者並未想好該如何對付陳家,才使得局麵一直維持著,未發生改變。
    但這種局麵,並不一定能永遠保持下去。是隱藏有很大變數的。
    不過,如果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轉移了清廷的注意力。或者是另發生了一些,能夠凸顯兩江總督價值的事情。情況就很可能有所改觀。
    大久保利通說,他認為,日本是能力,促成這種改觀的。這也是日本,對於兩江總督的價值所在。
    他還說,日本政界十分看重兩江總督,以及其麾下的勢力。希望兩方能夠開展合作,協調立場,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局。
    大久保的表述,確實很露骨。甚至引起邱明升等人心中的厭惡,特別是陳經元。
    可林東方很清楚,盡管不屑,但大久保所講的這些,都是事實。兩江地方,陳家的勢力,走到今天,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當口。
    各種潛在的危機,隨時都可能爆發,演化出難以估量的後果。
    真到了那個境地,即使有足夠的實力,很多困境也不是單憑一己之力,就能擺脫的。
    所以從現在起,縱橫捭闔之術,也就變得愈發重要了。這也是陳濟方,派他們來日本的根本原因。
    英國前首相,亨利?帕麥斯頓,曾有一句曠世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林東方認為,如今既然日本有這個意願,也已經拋來了橄欖枝,那就不妨先接受,或許可以成為兩江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