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法艦集結
字數:370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孤拔得到的報告,內容比較模糊。
川石島那邊,隻是向他通報了,可能有大股的兩江艦隊來襲。具體到敵艦數量有多少,都有哪些型號的戰艦,都沒有詳細的說明。
就連馬祖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窩爾達”號如今的情況如何,也是完全不清楚。
不過對於孤拔來說,這些傳來的訊息雖然並不完整,但已經足夠說明情況了。
看來兩江方麵,在上一次戰鬥後,並不打算見好就收。而繼續尋求決戰的意圖,已更是明顯。
盡管“野貓”號艦長的行為很讓人惱火,但孤拔還是原諒了他。畢竟在這樣的實力懸殊麵前,想要做得更好是很難的,不該再苛求什麽了。
至於“窩爾達”號現在的處境如何,孤拔料想,定已是凶多吉少了。
如今保住“梭尼”號和“野貓”號兩艦,則更為重要。於是他複電命令兩艦,應該盡快采取繞行,趕來基隆匯合。
同時他也派出了聯絡艦隻,緊急趕往台灣南部海域,通知那裏的法艦趕快來基隆集結。
如此一來,閩台海域的所有法艦,將齊聚基隆。孤拔這是要把手頭的力量捏合在一處,準備迎接一場大戰了。
接到孤拔的指令後,“梭尼”號和“野貓”號兩艦也沒敢再多作停留,隨即離開了川石島。
臨行前他們猶豫再三,要不要破壞掉島上的電報站。但考慮到其建設者大東電報公司,是一家英國公司,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
兩艦出發後,先是一路向南,沿著福州府的海岸線航行。一直到達海壇島的南側,才轉為東向,橫渡海峽,退往基隆。
繞了這麽一大圈後,他們也成功的避開了兩江的第二戰隊,總算是逃過了一劫。
而當第二戰隊到達川石島時,法艦已經離開小半日了。
轉移“窩爾達”號的俘虜,和在馬祖的搜索行動,所占用的時間,使得第二戰隊錯過了殲敵的良機。
不過,通過俘虜的交代,他們已經大體了解了法軍的部署情況。也能知道,從他們身邊溜走的,是哪兩艘法艦。
對於法國遠東艦隊的狀況,現在都很清楚了。需要繼續了解的是,經過兩次海上戰鬥後,法國人下一步將作何調整。
方文光利用川石島的電報站,向後方報告了這兩日發生的情況。然後於第二日一早,率領第二戰隊重新起航,向東奔往台灣。
他們要麵對的敵人,孤拔在完成集結後,手中的戰力是這樣的。
除了在27日中午到達的“梭尼”號和“野貓”號外,原本就在基隆的法艦,還有11艘之多。
包括3艘裝甲巡洋艦,“巴雅”號、“凱旋”號和“阿塔朗特”號。
無防護巡洋艦4艘,分別是“德斯丹”號、“尼埃利”號、“偵查”號和“杜沙佛”號。
炮艦“魯汀”號和“蝮蛇”號。以及兩艘杆雷艇。
而先前部署於台南附近,在28日上午陸續趕到基隆的法艦,則有3艘。
分別是無防護巡洋艦,“雷諾堡”號和“維拉”號,還有利士比少將乘坐的,裝甲巡洋艦“拉加利桑尼亞”號。
由此,基隆灣內外的法軍艦艇共達16艘。
此外,還有十餘艘運輸等輔助船隻,以及岸上駐紮的數千名法軍登陸部隊。
法國入侵大清東南的全部兵力,已經全部聚集於此了。
28日中午,利士比和法艦的各艦長,以及法軍地麵部隊的指揮官們,都來到了旗艦“巴雅”號上,參加孤拔召開的軍事會議。
在會上,孤拔對屬下們,重新調派了新的任務。
按照他的部署,地麵部隊要調整布防。
不但要繼續防範清軍對基隆的反攻,更要加強岸邊防禦,做好抵禦兩江可能會采取的登陸行動的準備。
他命令,所有的運輸等輔助船隻,都應該進入基隆灣停泊。以避免在外海遭到襲擊,防止無謂受損。
對於艦隊的布置,則是重中之重。
為了在兩江海軍主力來襲時,能夠集中力量迎戰,孤拔決定將法軍各艦,全部部署在基隆灣口處待命。
其中三艘炮艦和兩艘雷艇,位置靠內,負責保護灣內的運輸船隻。
而十一艘巡洋艦中,航速較快的“梭尼”號和“維拉”號,“德斯丹”號和“尼埃利”號,被兩兩派出,按區域對外圍海域進行巡邏警戒。
如果遭遇來襲,不作交戰,應盡快回航報信,通知灣口待命的法艦迎戰。
餘下各艦,以四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作為可能會發生的海戰的主力,隨時準備出擊。
安排完對各軍各艦的部署後,孤拔還在會上宣布,他已經向越南那邊發出指令,要求後方的法艦盡快完成準備,前來增援。
艦隊司令發布的命令,眾人自當聽從。
不過在討論的環節中,也有人提出,如此布置,如同龜守,略顯被動。不如主動出擊,進攻清國海岸,更具效率。
這些意見,一經提出,就立刻被孤拔否決了。
其實孤拔豈願作此防守姿態,也希望能夠主動進攻。但在兩江突然加入戰局之後,他手頭的兵力,和要完成的任務相比,就已明顯不足了。
若進攻清國海岸,不能攻占,就毫無意義。但如今在製海權不受掌握的情況下,運兵和登陸的風險都是極大的。
而要是主動前往兩江控製下的水域挑戰,爭奪製海權,以現有艦隊的實力,他又沒有在對方家門口決戰必勝的信心。
所以考慮來考慮去,他也隻能選擇現在的方案,守好基隆這個“質押品”。
並利用采取守勢時可以集中兵力的優勢,爭取在迎戰來襲時,進行決勝。
其實孤拔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全軍撤離台灣,退回越南。
但這麽做,他很可能將承擔不戰而退的罪名。這個風險對於他來說,過於巨大,所以無法考慮。
反正決定既已作出,成效如何,隻能等待時間來檢驗了。
而兩江第二戰隊這邊,也早在前一天就已出發。按理說從川石島到基隆,也就半天多的航程。卻為何還未到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