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襲擊下龍灣
字數:375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兩江軍隊即將在越南開展的作戰,注定將是以陸戰為主的。
在此前,兩江海軍憑借著戰艦性能的優勢,剛剛“欺淩”了法國遠東艦隊。那麽陸上兩方在裝備上的對比,又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自商團初創以來,幾十年間兩江軍隊在槍械上多從美國引進,也涉獵西歐國家生產的先進裝備。
但總是依靠進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會受各種其他因素,存在影響供給的隱患。
為此兩江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對使用量較大的裝備,購買技術引進自造。以此既能保障自給,又可培養自家的生產能力。
而到了前些年時,這種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由於美國對華人的歧視政策,導致了兩江對美關係的冷淡。也使得兩江從美采購的大幅萎縮,甚至斷絕。這裏麵就包括了武器裝備。
此事件也為兩江軍工發展,提供了重大的轉機。
為了今後能夠徹底擺脫受製於人境況,兩江的軍方由此加速了,以自行研發武器為製式裝備的進程。
其中單兵步槍裝備,選用由上海軍械廠設計生產的光緒七年型步槍,替換了原有引進的型號相對繁雜的各型槍支。
該型步槍,參考了兩江曾采購過的,西方多款優秀槍械,因此具有“後發優勢”。
這些被比較借鑒過的槍型包括,馬蒂尼-亨利式m1871型,毛瑟ge1873型,以及法軍使用的格拉斯式等步槍。
由於兩江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非步兵單位,仍然大量裝備有,引進生產的溫切斯特式m1873型來複槍。
為便於彈藥統一供應,上海式光緒七年型步槍也選取了,與美式槍相同的點44口徑,使用金屬彈殼槍彈。
該槍長127.7厘米,槍重4公斤,有效射程超過750米。
采用旋轉後拉栓動式槍機,單發裝填,每分鍾射速10至15發。並配有刀身長23英寸的劍型刺刀。
光緒七年型步槍的性能,總的來說算是中規中矩。
盡管不久後,隨著無煙火藥和小口徑連發步槍的普及,光緒七年型也終將被新式槍械所取代。
但至少在其裝備的十餘年間,成為兩江軍隊重要的武力支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還在其他武裝手中,獲得了更長的應用時間。
兩江軍隊使用的另一款單兵裝備,是在世界軍火市場上聲名遠播的溫切斯特式m1873型杠杆式來複槍。
這款美式槍,由於兩江較早的引進了生產,因此裝備數量很大。被廣泛用於騎兵製式,炮兵和工兵等兵種自衛,以及各突擊兵種單位。
m1873型槍采用杠杆循環運轉,15發管狀彈倉,有效射程400米。槍長49.3英寸,點44口徑,槍重9.5磅,初速每秒1,100英尺。
在速射支援武器方麵,與海軍大量裝備霍奇基斯式37毫米旋轉機關炮不同,兩江陸軍普遍使用的是加特林式機關炮。
而且因為兩江很早就購買了專利,已經可以完全自行生產這種武器,並且衍生出很多型號。
其中陸軍最常用的,是十管點44口徑的光緒三年型,和六管點七九口徑的光緒五年型。
這些機關炮通常配有炮車,是兩江速射炮單位的重要裝備。
兩江陸軍炮兵使用的火炮,主要為三種行營炮,也都實現了自產製式。
分別是射速較快的,光緒八年型20倍徑57毫米炮,射程4公裏。
還有光緒六年型30倍徑75毫米行營炮,射程6公裏。和光緒九年型30倍徑90毫米行營炮,射程9.5公裏。
而相比陸軍,兩江另一支陸上武裝海軍陸戰隊,使用的火炮和速射武器就要複雜很多了。既包含了陸軍的製式裝備,還有海軍常用的小口徑火炮。
總之,經過上述盤點可見,兩江軍隊的陸戰裝備,與法軍相較差距不大。因此人的因素將最終決定著,雙方間交戰的結果。
隨著兩江軍隊即將展開在越南的作戰,被任命為前方總指揮的陳經恬也已趕到了雷州。
他的責任範圍包括,整個越南及南海周邊全部的陸海戰場。
此時在他的麾下,已經聚集了兩江陸上兵力六萬餘人,海軍主力戰艦十餘艘。可以說超過兩江現有全部戰力的半數,都已在此。
陳經恬也因此,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盡心竭力的,籌劃著接下來的作戰行動。
眼下兩江軍在高平已經集結完成,可以隨時開啟作戰行動。而法軍對此也保持著高度關注,並在太原以北布下重兵防備。
按照兩江原來的計劃,是打算從兩個方向發動攻勢的。首先是從高平向南攻擊。其次再從海上突襲法軍的側後。
但考慮到當下的戰場態勢,法軍已在北線嚴陣以待。為求先攪亂法軍的布局,陳經恬準備調整一下作戰的先後順序。
經過重修後的方案,兩江軍最先開展的行動,將是從北圻東北部海岸進行登陸。
而在此之前,為了確保登陸能夠安全開展,需要海軍艦隊掃除掉,留存於北圻海域的法國戰艦。
其實法國在遠東地區的海上力量,在孤拔的艦隊被殲滅於基隆後,已是極為空虛的。
茹費理下台後,新的法國政府對越南采取有限增兵的策略,主要的增援都在陸上。因此在此後近兩個月內,並沒有調集主力艦隊來遠東。
隻是抽派了幾艘巡洋艦到西貢,用以加強那裏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力量。
而且法國“遠東艦隊”的編製也就此被取消。就連原來的“北圻支隊”與“清國和日本海支隊”也未予恢複。
至於北圻周邊海域,則暫時交給了“南圻支隊”負責。法艦在那裏,以支援陸地和彰顯存在為主要任務,大型軍艦寥寥無幾。
根據此前掌握的情況,法艦在北圻的主要錨地是下龍灣。那裏是一個喀斯特地貌海灣,景色秀麗,島嶼眾多,水道複雜。
考慮到法艦的活動不會輕易遠離海岸,兩江海軍準備以突襲下龍灣錨地的方式,對其進行打擊。
1885年3月7日一早,兩江海軍第一戰隊主力,在海軍中將江伯忠的率領下,到達了下龍灣外海。
經過事先的偵查發現,在這個海灣內泊有法軍的“成功”號和“凱聖”號兩艘巡洋艦,以及多艘炮艦。
辰時將盡,兩江艦隊發動了對下龍灣的突襲。兩江在越南的作戰行動,也由此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