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紅河以南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北圻的法軍到了1885年4月初的時候,總算略從之前的失敗中,回過些神來。
    打了敗仗就得有人承擔責任,可爾西就是這個替罪羊——事實上他也擔得起這個罪過——被法國政府免去了職務。
    前線各路法軍的總指揮,現在暫時交由尼格裏少將來擔任。
    此時法軍在北圻,主要是聚集在紅河以南的地區。經過人員補充和少量增援後,兵力有約兩萬人。
    其中主力近一萬五千人,集中在以河內為核心的紅河南岸防線上。餘下各部則分散部署,負責鎮壓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抗力量。
    除了上述以外,法軍在宣光還駐有吉奧瓦內尼勒上校率領的一個旅,三千餘人。這也是目前,在紅河以北唯一的一支法軍部隊。
    兩江第一軍各部的位置,大體與法軍主力針鋒相對。是以北寧為中心,向西、南兩翼展開。
    其中第一師在西線,部署在北寧至永安一線,與南岸河內至山西的法軍主力正麵相對。
    第二師各部從北寧向南延伸至班安仁一帶,隔河威脅著河內法軍的東線右翼。
    第一旅則被布置在宣光的東南,負責看住那裏的法軍。
    當江法雙方在上海談判破裂的消息傳到北圻後,紅河兩岸的兩軍都清楚,短暫的和平時光已經過去,新的戰鬥即將開始。
    完全處於守勢的法軍,現在的困難確實很多。雙方實力的差距並不隻在兵力上,更體現在士氣和當地人的態度方麵。
    不過據河防守的法軍,倒也有些優勢。除了寬闊的紅河幹流外,他們還在河道中擁有一批內河炮艇助戰。
    這些為數不少的機動火力,曾經為法軍入侵北圻立下過汗馬功勞,眼下又成為兩江軍渡河的重要威脅。
    而兩江海軍這邊,雖然帶來的“洪澤湖”號和“駱馬湖”號兩艘炮艦,就是專門為了近海和內河作戰準備的。
    但這兩艦在排水量和吃水方麵還是過大,難以駛入陌生的內河航道。
    即使不考慮炮艇的威脅,渡河作戰本就是件風險極高的任務。因此,依仗著這條紅河天險,法國人至少在心理上,還是覺得很安全的。
    為了打破眼前的僵局,陳經恬等人也是煞費苦心。
    考慮再三之後,他找來了江伯忠和劉茹昌等人,進行商議。
    估摸著這是要有戰鬥任務了,劉茹昌和他的手下們都有些興奮。
    自從參與了在北圻的作戰行動以來,海軍陸戰隊除了在錦普進行過一次未遇抵抗的登陸以外,就再沒有過什麽像樣的行動。
    看著陸軍那邊連打了幾場大仗,海軍的艦隊也有過輝煌的戰績,而自己卻幾乎連槍都沒放過幾下,他們早就為此焦躁難耐了。
    因此劉茹昌對於陳經恬的召喚,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甚至還主動帶來了他們的作戰建議。
    經過大家一番積極研究之後,最終的方案很快就確定了下來。
    按照新製定的計劃,兩江的海軍陸戰隊在艦隊的掩護下,將在北緯20度的峨山附近海岸登陸。
    此處雖然距離河內尚有130公裏,已經靠近北圻的最南邊,但卻在地理上處於北圻與安南連接的蜂腰部位。
    在登陸後占領周邊地區後,北圻法軍的後路將被徹底切斷,並且由此陷入南北夾擊的境地。
    依照方案,此次登陸作戰將以海軍陸戰隊為主力,並從兩江調來陸軍第九團和騎兵第二團為後援。總兵力一萬五千餘人,由劉茹昌任總指揮。
    作戰的開始時間,定在了4月13日。而到了這一天的清晨時,兩江軍隊的行動也是如期進行。
    法軍沒有料到,兩江軍隊第一次尋求突破,在紅河口以南活動,就展開了這麽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而且即使法軍有所防備,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組建防線。
    因此兩江軍隊的行動,進展得極其順利,幾乎未遭到任何人為幹擾。
    到了16日,登陸部隊已經全部上岸,並且向西控製了清化通向河內的道路。
    兩江軍的首要目標已經實現,北圻法軍的後路已被切斷。
    於是,劉茹昌開始向下一個目標進發,揮師攻往北邊40多公裏外的寧平。
    寧平幾乎處在河內的正南方向,距離河內約90公裏,是北圻南部的重要城鎮,但守在那裏的法軍卻隻有千餘人。
    這麽點的兵力,當然抵擋不住劉茹昌的大軍。法軍隻是象征性的做了抵抗,便留下一座空城撤走了。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寧平東北30多公裏的南定。
    而隨著寧平、南定等北圻南部據點相繼被占,讓法軍的形勢變得愈發不利。
    到20日時,劉茹昌所部的先頭隊伍,已經推進至河內以南約50公裏的地域。
    與此同時,在其他方向的兩江軍隊也沒閑著。
    紅河北岸的第一師和第二師,自4月12日起就不斷的炮擊南岸的法軍陣地。更是在三天後,從多個地點開始了渡河的嚐試。
    盡管法軍專注於沿河防守,並且有炮艇四處巡邏。但奈何戰線太長,兵力卻有限,往往顧此失彼。
    之後,第一師終於在上遊尋到了突破口,於17日後在山西西北渡過了紅河,並建立了堅固的據點。此處東距河內已不過50公裏。
    而第二師的左翼部隊,也與紅河對岸的劉茹昌部取得了聯係。由此,幾路大軍已經相互連接,形成了整體。
    兩江軍隊陸續出現在紅河以南,切斷了法軍後路並呈現合圍的態勢,這讓本就士氣低落的法國人已近乎要崩潰。
    4月21日,西線的兩江第一軍第一旅,又發動了對宣光的攻勢。
    法軍的吉奧瓦內尼勒旅,曾長期駐守於宣光。該部利用對當地的熟悉,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不過,他們此時畢竟已經是一支孤軍,在兩江軍隊以倍計的優勢兵力麵前,被擊破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法軍在北圻南部的窘況,法國政府當然是清楚的。
    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該做何種選擇,也將決定著法軍接下來在越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