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刻不容緩之事
字數:379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洛克菲勒聽了陳濟懷的話,略微思索了一下後,說道:
“我能明白陳總督閣下的意思,以我個人的立場來說,近些年來我國的一些人和政客,確實是對在美的華僑不太友好。這很令人遺憾。”
“僅僅是不太友好嗎?”陳濟懷反駁道:“簡直是惡行累累,罄竹難書!”
無視對方尷尬的神情,陳濟懷繼續說道:
“光緒八年時,哦,按照西方的曆法是1882年。你們美國政府通過了《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
“前年又進行了修正,對部分條款又進一步的加強。其內容中對在美華人進行的諸多限製,已經到了迫害的地步了。
“以如此嚴苛的法案對待華僑,這與你剛才所說的美國提倡自由和開放,簡直是背道而馳,讓我看不到二者間有任何的相通之處!
“據我所知,幾十年以來,赴美的華僑和華工,是對美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
“單說貴國在修建太平洋鐵路的過程中,就有無數華工遠渡重洋,投入其中。他們拿著最低的薪水,幹著最危險的重活。
“在付出了無數血汗和生命後,卻在這條號稱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跡之一的,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通車後,被徹底遺忘。
“除此之外,這些年來華僑在美國各地都飽受歧視和欺淩,甚至是屠戮。各類惡行事件層出不窮。
“就在去年秋天,在你們的懷州不就發生過一場,專對華僑華工的血腥屠殺麽!華人們遭到毆打、搶劫和屠殺,而至今仍未得到公平的說法!
“像這樣的事情,在美國已是屢見不鮮,而且遍及多地。卻不見美國政府對此有什麽作為,難道這就是貴國欲同兩江改善關係的努力嗎?”
陳濟懷越說越激動,到了後來竟說得喘起粗氣來。
他的話,讓洛克菲勒聽後很是不自然。沉默了好一會,才不太自信的輕聲說道:
“陳總督所言確是實情。不過據我所知,在美國的華僑華工,很少有來自您治下地域的。既然如此,您又何必非得往一起聯係呢。”
他的話,令陳濟懷和林東方都很生氣,險些當場發怒。
克製了好一會後,才由林東方緩緩開口說道:
“我想請問洛克菲勒先生,當你的同胞在異國遭受不公的迫害時,難道你會因為他是來自裏士滿而非紐約,就會拋棄同情而選擇置之不理嗎?
“請原諒我不恰當的比喻。但相信我想表達的意思,你是能夠理解的。
“聽聞你很熱衷於慈善事業,那我想在做慈善的過程也不該有人群的區別吧。
“誠然,在很多年前,兩江就與美國朋友有過良好的合作經曆。
“我們也很希望在此基礎上,能更進一步的向前發展對美關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倒退。
“但是,橫亙在我們之間的華僑華工問題,是不可能翻越過去的。
“隻有處理好這些事後,我們雙方間的障礙才能消除。而這主動權其實是在你們手中。
“我要強調的是,這些事情的解決是刻不容緩的,兩江不可能總像現在這樣,隻是在貿易和外交關係上做文章的。
“關於這一點,我可以在這裏很負責任的予以確認!
“因此,希望特使先生在回國後,能夠將我方的意見,明白無誤的傳遞給克利夫蘭總統。
“這個意見也是我方的最終態度,是不可動搖的!”
“好的,好的!我一定把話帶到!”早就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很是不妥的洛克菲勒,忙不迭的應著。隨後,他說道:
“我相信,包括克利夫蘭總統在內的很多美國人,都不想看到我們兩方之間,現在的這種狀況會繼續下去。
“我們也一定會想辦法,努力解決其間存在的各項問題。
“不過,就美國的國情和體製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且短時間就能做到的事情。
“但我個人一貫認為,任何事情隻要努力就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的。”
他最後還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陳濟懷能夠寫一封回信,由他帶給克利夫蘭總統,也算是他此番來訪的成果。
對於洛克菲勒的要求,陳濟懷予以了滿足,他以私人名義作書一封,並在信中再次闡明了兩江的嚴正立場。
而當洛克菲勒離開上海時,麵對前來送行的林東方熱情的說,他預感自己用不了多久就會回到這裏。
到那時,他相信美國和兩江的關係必然已經改善,而他也將在這裏開拓新的投資事業。
不管洛克菲勒的自信來源於何處,但至少聽上去是很令人欣慰的。
不過在他的預言實現之前,陳濟懷他們還有很多別的要務要完成。
雖說從兩江剛剛實現自治到現在,僅僅過去一年多的時間。
但往日今時卻大有不同,通過一場如同立國之戰的江法戰爭,新生的兩江已經贏得了至關重要的,民心。
與自治初時人心惶惶,非議叢生的局麵相左,如今人們的心思都已經安定下來,也能看到了這裏美好的發展前景。
不僅兩江的人是這麽想的,那些原本生活在大清其他省份的百姓,有不少人陸續遷來,更是最好的注腳。
甚至很多過去離開的人,也都想著重新回來。
有了人就有生機,有了生機就有希望。在此希望之下,陳濟懷等人更要借此良機,刻不容緩的加快發展的進程。
而且過去很多因顧慮而暫緩的改革措施,在如今的局麵下,也可以大刀闊斧的開始推進了。
比如說,陳濟懷向來認為的,所有革新中最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開民智,促進新式教育這一項。
這已不再是從前,隻為培養貿易、軍事和推行新政的人才那麽簡單了。而是要在全體百姓中,普及文化和基礎科學知識。
隻有提高了人民的素質,才能真正的讓發展走上快車道,才能真正的讓各項改革舉措發揮出最大效能,才能讓國家和民族真正的走向富強。
而這第一步,就要從兩江做起,而且刻不容緩!
為此,年節剛過,他就組織學政司、民政司和財務司等相關部門,以及各省派出的要員,連續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專項討論和部署。
由此在兩江四省三地上,掀起了一場提倡新文化,發展和普及近代教育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