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戰艦,還得接茬造
字數:3505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除了致力於破除陳腐舊俗外,新設立的兩江文宣司還承擔著很多其他的要務。
包括,管控輿論,引導宣傳,樹立國民意識,保持傳統的優良民風,等等。
其中在輿論領域,過去包括大清在內的中原曆代,在此方麵采用的形式,多為官方發布的邸報和民間的輿情。
前者為朝廷發布的官報,主要內容是傳播政令和政情。
而後者則掌握在士人階層手中,其形式更為多樣化。能夠影響著社會風論,乃至朝廷的政局。
到了大清開放通商之後,隨著西洋人群的不斷湧入,帶來的各種西方事物中包含了西式的報紙刊物。
洋人也在通商口岸,創辦出版了很多報刊,尤以上海最為繁多。其中具有廣泛影響的,有《申報》、《北華捷報》以及《字林西報》,等等。
洋人辦的這些報刊,內容以商業信息和各類新聞為主。但也常包含時政言論,對國際關係和時局發表意見,甚至涉及到情報信息。
這在自鹹豐朝起,大清的各場內外戰事和危機中,都有體現。在當時的大清內外,產生了很多輿論導向,正反皆有,不得不引起關注。
盡管清廷向來對言論控製極嚴,也曾屢次大興“文字獄”。但麵對西洋人帶來的這種新載體時,竟一時束手無策。
而在江南這邊,為了在這塊新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東和商行於同治五年在上海創辦了《申城新報》,其他華商也紛紛仿效。
到了同治十一年,陳濟方下令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在上海開辦了《東方電訊》,成為大清國內最早的新式官辦報刊。
在內容上,《申城新報》以商業和民間見聞為主,兼顧時事。《東方電訊》則更側重於時政信息和評論文章。
在開辦之後,由於這兩種刊物擁有的特殊背景,很快就進入了主流行列。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報刊之一。
到了當下,為進一步的,在確保言論自由的基礎上,加強對輿論的管控,防止虛假和負麵引導,以及防範情報泄露等。
文宣司依照陳濟懷的要求,參照西方列國法令,製定了《出版標準法》,並負責執行監管。還創辦了,兩江的政府機關報刊——《兩江時報》。
利用這些宣傳陣地,兩江當局開始向民眾大力宣揚新思想,特別是樹立國民意識。同時提倡繼續保持那些優良的傳統民風,加以發揚光大。
通過這些文化和宣傳上的努力,並結合教育體係的改革。陳濟懷等人期待能夠喚醒國人的精神,凝聚民心,促進其他革新舉措的開展,加速富強的進程。
一場與法國之間的戰爭,為兩江在國內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也由此迎來了飛速發展的良機。
在借此機遇抓緊發展的同時,陳濟懷也沒有忘記防務上的事情。畢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確保自身安全仍是第一位的要務。
隻是,眼下兩江的財力和物力畢竟還是有限。財務司的司長陳經愷和他身後的陳濟生,就時不時的提醒陳濟懷,花錢不要“大手大腳”。
因此在對投資的方向進行了一番取舍之後,現階段兩江上下還是決定把力量集中到內政建設當中,軍隊的經費則暫時性的被大幅削減。
可是,盡管與兩江的大發展對比,當下兩江軍隊的建設相對乏力。但一些必要的投資,還是得量力而行的。
其中在海軍方麵,就存在著一些這樣的需求。
這是由於,兩江於十九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建造的許多舊式炮艦和巡航艦等,已經不堪為用,急需替換。
而另一方麵,兩江海軍在南海又新增出大片需要巡防的水麵,還開始了分建兩支艦隊的進程,更凸顯了戰艦數量短缺的窘境。
為了緩解由此帶來的使用上的壓力,海軍提出要求,還是得接茬購買或者建造新艦,並且得到了批準。
不過受製於撥給的經費不足,經過反複研究後,兩江海軍最終準備自行設計建造一批比較廉價的軍艦,主要用於巡防近海及內河。
同時將老舊軍艦全部陸續退役,以節省經費。
按照兩江自治後改組防衛軍海軍時,製訂的戰艦等級劃分標準,排水量千噸以下者被列為炮艦。這批新設計的戰艦,就屬於這個等級。
這是兩江第一型真正完全自主設計,並采用全部國造裝備的戰艦,具有裏程碑般的意義。
造艦選用的鋼鐵材料由太平冶廠提供,艦上的主要武備采用昆山軍械廠的產品,艦用的動力設備則為上海機器廠製造。
這些國造產品,都大幅的降低了造艦的成本。因此該型炮艦的單艦總造價,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僅合2萬英鎊。
本型艦計劃共建造4艘,由改組後的江陰海軍造船廠和通州海軍造船廠各承建2艘。
其中首艦“帝江”號,於1885年11月開工。末艦“精衛”號,在1887年4月建成。
“帝江”級炮艦,為了提高在海上的適航性,在設計上采用了長艏樓船型,垂直型艦艏,艦體為鋼製,雙桅杆布局。
艦上的指揮塔設在艏樓的後部,前桅杆之前,並以50毫米的鋼板作為防護。而艦體則並無其他防護措施。
艦體全長58.6米,寬8.7米,吃水2米,正常排水量550噸。
主要武器選裝2門光緒六年型35倍徑100毫米炮,分別沿中線布置在艏樓頂和艦艉甲板上,每門炮帶有40毫米鋼板製成的簡易炮盾。
其他武器包括,2門兩江引進技術生產的,光緒十一年型霍奇基斯式40倍徑57毫米速射炮,布置在舯部兩舷的上甲板。
4部光緒三年型加特林式70倍徑11毫米十管旋轉機關炮,布置在艦舯部上層建築的四角。
兩江海軍的戰艦,從“帝江”級艦開始,徹底拋棄了風帆的使用,完全采用蒸汽動力航行。
其動力係統采用2台臥式雙氣缸複合往複蒸汽機,雙軸推進,配有2座圓形火管鍋爐,單煙囪。
最大輸出功率為1,250馬力,設計航速14節,煤艙滿載時在10節航速下可續航3,000海裏。全艦平時編有官兵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