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奮起直追
字數:353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隨著年少的光緒皇帝一天天的長大,在大清朝廷之中,太後撤簾皇帝親政之事,也就愈發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為了順利的完成權力過渡,給歸政後的慈禧太後備下安養之所,重新修建皇家苑囿也就再度被提了出來。
到了光緒十一年時,慈禧更是親發懿旨,確認了要開始修園子。而早在此之前,其實這事兒就已經秘密的開始辦了。
雖說當年,托陳濟方力拒英法聯軍的福,使得京城未遭兵難。京師及周邊,包括圓明園在內的諸多皇家園林,也都得以保存。
可這並不耽誤皇家對供自己享樂的山水園林再行修葺,而且大清的各位皇帝修苑囿,起別院,建離宮,那都是有著“優良”傳統的,可謂冠絕曆朝曆代。
此番修繕的重點,是圓明園、三海和清漪園。後來,還將修整後的清漪園,改稱為了頤和園。
在朝廷中,除了慈禧本人以外,對此事最為上心的,就要算醇親王奕譞了。
這也難怪,為了安頓好老佛爺,好讓自己的親兒子能夠坐穩皇帝寶座。
也為了自己免受宮裏那位寡嫂,同時也是自己的姨姐兒,少些猜忌。
奕譞都得勉力巴結討好,把取信慈禧,看做是他唯一的本分。
而他也得到了,身兼光緒帝師和戶部尚書雙重身份的翁同龢的大力協助。
翁同龢,字聲甫,江蘇常熟人,清流派出身。
由於其身份和立場,早早的就投身於奕譞的門下,日後又成為“帝黨”的核心人物,黨同伐異,手段多端。
奕譞有這樣一位幹將的鼎力相助,給慈禧太後修園子的經費,也自然多了許多籌措的路數。借墊,騰挪,甚至索賄,層出不窮。
可是大清的財力畢竟是有限,如此占費資源,也必然會影響到其他事項的開展。
與之相應的就是,北洋海軍在成軍之後,快速發展的勢頭突然的停頓了下來,進入了一種裹足不前的狀態。
與北洋的固步自封不同,兩江卻從北洋艦隊身上發現了許多自家的不足。為了填補差距,更是決定要奮起直追。
防衛軍海軍在自造的“青龍”級各艦下水之後,馬上又開工建造了一批,仍以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戰艦,同時也充作“通報艦”使用。
顧名思義,“通報艦”是一種負責在艦隊和基地之間,傳遞公文和信息的軍艦,一般由小型高速戰艦來兼任。
已建的“青龍”級魚雷炮艦,便可作為此類艦隻應用。
而兩江此番新建造的,則是體型相對更大些的,也被稱之為“魚雷巡洋艦”的,四艘“諒山”級二等巡洋艦。
四艦的建造任務,被平均分配給了江陰海軍造船廠和通州海軍造船廠,於1888年11月至1891年1月間完成,平均單艦造價約合7.5萬英鎊。
為突出高航速,“諒山”級的艦體被設計得較為狹長,全長95.3米的艦身,最大寬卻隻有10.5米,吃水為3.8米,正常排水量1,520噸。
“諒山”級也是兩江建造的最後一型無防護巡洋艦,采用長艏樓船型,略有後傾的雙桅杆和雙煙囪的布局,艦艏裝有撞角。
指揮塔設在艏樓頂的末端,帶有橫跨艦身的飛橋,後麵緊挨著雙桅杆中前麵的那座。
作為主要武備的5具魚雷發射管,仍然采用此時已算比較保守的14英寸口徑,全部由兩江自己製造。艦艏裝有一具,兩舷各有兩具。
主炮采用4門進口的,帶有3英寸鋼質炮盾的,阿姆斯特朗式40倍徑4.7英寸速射炮。
四炮形成菱形布局,艏樓頂和艦艉甲板延中線,以及位於兩舷中間位置的耳台上各安裝一門。
其他武器包括,光緒十一年型霍奇基斯式40倍徑57毫米速射炮,和光緒三年型加特林式70倍徑11毫米十管旋轉機關炮,各4門。
動力係統采用兩台臥式三汽缸三脹往複蒸汽機,雙軸推進,配套6座圓筒式火管鍋爐,最大輸出功率8,000馬力,設計航速達到22節!
在煤艙滿載的情況下,能以10節航速續航4,000海裏,自持超過十六天。艦上編有官兵合計181人。
防衛軍海軍在堅持自造艦隻的同時,仍然在謀求著繼續引進先進的戰艦。
他們無論是受到技術的引領,還是在實戰中的深切體會,都十分的清楚和明確了,為提高在海戰中的生存性,就得徹底拋開無防護的樣式。
而此時的世界海軍技術,在經過長期發展演化後的巡洋艦方麵,已經分化為“防護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兩個方向。
但究竟這兩種艦型孰優孰劣,哪個更有優勢,卻在海軍界產生了爭論。雙方各自的支持者們,也是各說各理,一時難辨高下。
在這場波及甚廣的海軍技術論戰當中,還夾雜進了大清的身影。
李鴻章主持的新艦采購中,也在決定選取哪種戰艦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其中當然隱含著朝廷中的人情和派係之爭。
由此還勾起了英德兩國造船廠商之間的辯論,甚至吸引了德國宰相俾斯麥的關注和對德廠的特別指示。
最後為了海軍大局著想,李鴻章隻得表示“海軍甫設,不妨並存其式,他日行駛日久,利病自見,再專擇其一推廣仿造”。
於是一碗水端平,從德國購入了兩艘“經遠”級裝甲巡洋艦,又從英國購進兩艘“致遠”級防護巡洋艦。
李鴻章的這種做法,純屬無奈。但其結果,卻使得北洋同時得到了兩種新式戰艦。
這也引起了防衛軍海軍的豔羨。
不甘人後的兩江,為了奮起追趕,也有樣學樣,在已經訂造了“疾風”級防護巡洋艦後,準備再引進一型裝甲巡洋艦,以求對不同的技術進行嚐試和探尋。
隻不過,與大清在做決策時,隱藏有那麽些的複雜不同,兩江在做選擇時就要幹淨清晰很多了。
他們直接明確的選定了,由英國的造船廠商來為自己設計建造新艦。
這也意味著,防衛軍海軍在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方麵,從此徹底的倒向了以英國為師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