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清日親善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和沙俄皇儲的出訪活動,攪得遠東地區的形勢一片翻騰。
原本許多還隻是存在於暗處的矛盾,經此一番折騰後,都浮到了明麵。
對於各方來說,很多事情的輕重緩急,也要因此進行重新排過。
在各家之中,在當下最為鬧心的,恐怕就要數日本明治政府了。
畢竟“大津事件”的善後處理,還在進行當中。如何懲治凶犯,則關係到日本的外交關係,甚至國家的安危。
已經查明的是,津田三藏刺殺尼古拉皇儲的行為,純屬個人意願,無他人指使。而且他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做提前的預謀。
問其行凶的原因,是他認為沙俄皇儲來訪並非親善,而是要打探日本的虛實,為日後侵略日本進行準備,日本也不應該對其有如此的禮遇。
按照津田的說法,他雖然極端仇俄,但也是出於對日本皇室的忠心,以及對日本政府如此軟弱的憤怒,才做出這樣瘋狂舉動的。
這其實也很能反映出,日本民眾心中對沙俄的感觀。當然也有對目前日本國內現狀的不滿,而生出的發泄心理。
如同沙俄與大清原本並非近鄰一樣,沙俄與日本也本無關聯。兩國之間發生接觸,最早是從十八世紀初時的德川幕府時代才開始的。
那時的沙俄,經過不斷的擴張,已經從歐亞大陸腹地逐漸將觸角伸到了遠東,並且在十七世紀中葉與大清發生了衝突。
雅克薩之戰後,向南發展受阻於大清的沙俄,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轉向了東麵和北麵,並相繼占據了勘察加半島、白令海峽,乃至美洲的阿拉斯加。
此後,這個新搬來的鄰居,不可避免的與隔海相望的日本,開始經常的碰麵。
雙方之間,因船民問題,以及千島群島和庫頁島的歸屬爭執,齟齬不斷,還多次發生了武力衝突。
正是在沙俄連續侵襲的威脅下,促使德川幕府下定決心,將原本屬於化外的蝦夷地,即北海道和千島群島南部,收歸“天領”,設立奉行並派駐武士駐守。
如此又糾纏了多年,雙方才通過談判等方式,逐漸緩和了關係。幕府也放鬆了戒備,將蝦夷的管轄權下放給了地方大名。
到了幕末,日本開國之後,沙俄同美英等西洋列國一樣,與日本訂約,建立了新的邦交。
同時,因在地理上相鄰,沙俄對日本的威脅遠勝過其他列強。兩邊除了舊有的領土糾紛以外,還在朝鮮等問題上,產生了新的矛盾。
在日本國內,無論政界還是民間,都因上述緣由,對沙俄懷有複雜的感觀。故而“大津事件”的發生,也不能說完全就是偶發。
不管怎樣,事件已經發生,自認還惹不起對方的日本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力圖消除帶來的惡劣影響。
除了以各種方式道歉和撫慰外,重判津田三藏也是必要的挽回措施。
況且日本外務大臣也早有承諾,應按日本刑法第116條是“加害皇室之罪”懲治凶犯。
該條法律規定了,加害日本天皇、皇後、皇太子等皇室成員者應處死刑,即使加害未遂也要處死。
沙俄公使迪米特裏?謝維奇,據此要求日本政府信守諾言,嚴懲凶手,否則將嚴重影響兩國邦交。
可是事情,卻並沒有向這個方向發展。
負責審判的日本法官,頂著日本皇室和內閣施加的壓力,強調要堅持“司法獨立”。
那法官固執的認為,此案隻能按照普通謀殺罪來判罰,最終以謀殺未遂罪判處津田三藏無期徒刑。
判決結束後,引得日本政府震驚且無奈。外務大臣、法務大臣及內政大臣相繼辭職,試圖以此避免日本的外交失信,並消除沙俄的不滿。
更出人意料的是,此前態度十分強硬的沙俄,竟然接受了這樣的判決,還對日本的種種做法表示滿意,這才讓一直極度緊張的日本政府長出了一口氣。
其實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沙俄還沒做好與東方勢力開戰的準備,暫時不想把事件鬧大而已。
不過這次審判,卻成為了日本現代化法製建設中的裏程碑事件。
日本國民從期間的相關報導中,進行了一場法製普及教育,還改變了許多外界對日本人的看法。
西洋列國因此認為,日本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會命令凶徒在受害者麵前切腹謝罪的野蠻國家,並在之後逐步放鬆了對日的領事裁判權。
這次事件,也讓日本人看到了,沙俄的傲慢和對日本的威脅有多麽巨大。從而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變成了全體日本人都支持的國家戰略。
可不論多麽瘋狂,日本對自己的斤兩,還是有最基本的判斷的。不管怎麽準備,單憑現在的日本,也都是無法撼動那麽強大的對手的。
由此,日本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先吞並朝鮮打敗大清,消化掉朝鮮和勒索大清以擴充實力後,再與沙俄決戰。
另一派則主張,聯合大清對抗沙俄。其中還包含了,原本就在執行的,聯合兩江的政策。
其實這兩派之間,還是有相通之處的,都是要利用現有的外部環境,先壯大自身。
盡管如伊藤博文等人都很明白,腐朽落後的大清自身難保,根本就靠不住。
與其聯合,還不如趁著沙俄在東方的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先擴張自身的戰力。
但是對大清開戰也是需要時間準備的,更需要探明兩江的態度。
若能借著日本國內,很多人都積極的希望搞好對清關係,利用這些人來麻痹大清,給日本的戰爭準備贏得時間,倒也還是很不錯的。
因此,在終於了結了沙俄皇儲訪問的風波後,日本迅速的拋出了清日親善的橄欖枝。
1891年6月初,日本派出海軍常備艦隊旗艦“浪速”號訪問天津,並邀請北洋海軍回訪。
在此情況下,剛剛結束大校閱的北洋海軍,在丁汝昌的率領下,派出主力“六大遠”,踏上了出訪日本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