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禁止前進
字數:357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麵對前來探聽消息的馬建忠,陳經山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出,兩江對於朝鮮的事態,終究不會坐視不管的。
陳經山還告訴對方,隻要北洋方麵打得好,能夠把日軍牢牢的牽製在朝鮮,就定能贏得轉機。
到時,別說是兩江了,就連洋人們也會明確支持大清的。
可要是北洋做不到,那情形將會怎樣,可就不好說了,所以還得多加努力才行啊。
他還當著馬建忠的麵,為北洋的軍事行動出謀劃策。建議應盡調淮軍大隊主力進入朝鮮與日軍對戰,並且分出奇兵襲擾朝鮮南部。
至於國內後方,則無需顧忌,那日寇是絕不敢來犯的。隻需對遼東沿海處多加留意些,防衛其登陸襲擾便可以了。
陳經山誇誇其談,馬建忠也是暗中熟記,以為這代表了兩江軍方的態度,北返後更是一五一十的報與了李鴻章。
總而言之,對於馬建忠此番暗訪江南,李中堂是很失望的。而對傳回來的所謂兩江軍方的表態,他心中也是多存懷疑。
可是除此之外,他也再難有別法,隻得暫且信之,勉力而為了。
此後月餘間,北洋便努力調集淮軍主力入朝,企圖以平壤為中心,與日軍進行長期對峙。並命直隸提督葉誌超總領在朝各軍。
同時北洋海軍也連番出巡,於山東、遼東、直隸以及朝鮮大同江口以北海域,警戒尋敵。
日軍這邊,隨著在朝兵力的持續增加,便開始了逐步北進。
其大隊分三路渡過臨津江,向大同江流域進犯。另有一路從朝鮮東海岸的元山上岸,準備西進夾攻平壤。
日本海軍也在休整蟄伏了一陣子後,逐漸放開膽量,活動起來,而且愈發活躍,開始不斷對北洋各口進行襲擾。
雙方這般,看似互有進退。然而北洋隻是在聚兵屯守,或是盲目出巡,實際上都是在消極避戰。
而日軍的行動則要主動得多,雖然他們的信心依舊不足,但還是積極進取,試圖尋求與清軍展開決戰。
如此一來,最先沉不住氣的反倒是大清朝廷。
清廷中以清流為骨幹的主戰派們,對北洋橫加指責,認為其勞師糜餉,畏敵不前。尤其將矛頭指向了北洋海軍,丁汝昌更是首當其衝。
這些頗有黨爭嫌疑的言論,卻得到了光緒皇帝的讚同,於是朝廷頻頻下詔申斥,甚至嚴旨懲罰,還繞過李鴻章直接下達軍令。
清廷的瞎指揮,除了添亂,並無益處,但間接的給北洋海軍帶來了重大的損失。
8月底,在被屢番催促之下,本於大沽操練新艦的方伯謙,極不情願的率領麾下的編隊趕赴威海,準備加入北洋海軍的大部隊。
當這支小隊於這日晚間抵達威海,正在進港時,或許是新募的水兵訓練不足,又或是因為方伯謙的指揮不當,“寧遠”號竟撞上了淺灘中的暗礁!
排在隊列之首的“寧遠”號突然觸礁,讓後麵魚貫跟進的友艦措不及防,紛紛避讓。
混亂之中,位於編隊末尾的“嘉遠”號沒能控製好航速,一頭撞上了前方的姊妹艦“泰遠”號。
其艦艏鋒利的撞角,此時卻成為了友艦的噩夢。“泰遠”號的側舷被撕開了一個大洞,損壞之嚴重,尤甚於“寧遠”號。
這兩艦在經過緊急搶救之後,才勉強保住,但至少在數月之內皆無法出海,且必須要入塢大修才堪再用,而威海又無此條件,著實難辦。
如此一來,原本被北洋海軍寄予厚望的生力軍,尚未出師便折損一半,而此事件更是驚起波瀾一片。
事發之後,李鴻章和丁汝昌商議,擬對受損兩艦的管帶方伯謙和林穎啟,予以袒護。這自然也是為了防止政敵抓住把柄,趁機攻訐。
然而素來瞧不上此二人行徑的劉步蟾,卻不依不饒,斥責其損壞如此昂貴的國家重器,愧對朝廷黎庶。
他還直接上書李鴻章,請加以嚴辦,以正軍紀。
在此情形下,李鴻章也擔心處置不慎,反有連帶。於是主動請旨,將當事人革職下獄,待戰後依律從嚴治罪。
就在北洋為後方諸事困擾,忙於應對之時,戰場上的形勢也已日趨緊張。
北洋於朝鮮北部雖屯有重兵,然主將不思進取,隻顧抱團龜守,不知出擊進占。
致使分兵而來的日軍,在北進途中未受阻攔,進展順利。在其相繼完成會合後,至9月已漸成對平壤的合圍之勢。
直至此時,葉誌超等審視局勢,才發現清軍大隊皆聚於平壤,而側後兵力薄弱,一旦被包抄,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屢次懇請李鴻章,速增添重兵加強己軍後路。另有大同江口一帶亦需調兵嚴防,以阻日本海軍溯江而上,夾攻平壤。
李鴻章無奈,隻得再將可用的淮軍精銳,調派前往。其中由海路運送的部隊,則令北洋海軍予以護送。
有此前因後果,終於引發了在9月中旬,清日之間陸海兩處戰場上的大對決。
其中率先開始的,是陸上在平壤發生的大戰。
就在清軍還在不斷調兵之際,已經完成合圍的日軍,終於發動了全麵的攻勢,雙方主力在平壤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防戰。
此戰,兩邊的兵力大體相當,清軍也一度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然而清軍在主將葉誌超的主張下,未敗先退,又遭日軍伏擊,諸軍各自為戰,終成潰敗,損失慘重。
此後清軍又一路北奔,至9月下旬時竟然已經全部逃入本國境內,完全退出了朝鮮。
日軍經此一戰,便控製了整個朝鮮,再加之海上決戰也獲得了勝利,似乎從此已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日本上下,沒想到勝利來得如此輕易,士氣大振,也徹底的拋棄了對大清僅存的忌憚。
於是日本軍方蠢蠢欲動,意欲進一步向前推進,試圖將戰火燒到大清的國土。
就在這時,日本戰時大本營卻收到了,來自日本駐兩江總領事的急電。
電報中稱,兩江外務司剛剛召見了他,並且要求,日軍的行動應嚴遵雙方此前的議定,禁止向大清本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