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自然而然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想要與三教鬥法,首先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還原其法的原身本貌,換言之就是法天象地、
    正所謂四時有常、萬物無常,就算滄海桑田之後,天地萬物皆有變化,但反過來天地間的至理卻反倒是更加深入人心。
    儒釋道三家,雖然各有各的教義,且各自祭拜不同的天神,但有一點卻是同樣的,那就是“言之有道”。
    這個道是天道,也是常理,無論是儒家的刑罰、道家的天劫,還是佛門的地獄,都是違背了這個常理之後應有的懲罰。
    而張弼所要與人鬥的不是三教法,而恰恰就是這個常理,或者叫常法。
    但是常法之中,最大的阻礙並不是老生常談的那些道理,而是拳頭。
    換句話說,要是張弼和人比試切磋,天下間英傑無數,縱使他能夠通達元嬰,也不過雲泥耳。
    但正如同過去所說的那樣,隻要張弼能夠通達元嬰,以人這種至靈的誕生為前提,再輔以張弼作為“混元一體”的先決條件,而雲炁這種先天之氣便可以在此基礎上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這天夜裏,張弼在房間裏冥思打坐,突生一念,隨即便將他帶至一雲端之上,而在滾滾紅塵之中,前方不遠處正擺設著一副桌椅,桌上一汪甘泉正撲騰的往外冒著熱氣。
    張弼見狀,憑借心中所感,隨即便朝前走去,來到那桌椅旁,也不靜候此地主人,便堂而皇之的坐了下來,隨即抄起茶壺美美的給自己泡上了一杯。
    品嚐著茶香,感受著茫茫無盡天際間的浩瀚,張弼不作他想,就這樣自顧自的飲著茶,直到一壺水見了底。
    此時天邊一抹彩虹落下,隨即叮咚作響的泉水聲便順著那彩虹飛泄而下,一直注入到茶壺之中。
    待得茶壺快要滿溢之時,張弼蓋上其蓋,後又置於火爐之上,等待茶香再次四溢之時。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原本偌大且空曠的天際處,突然出現了一條人影,當此人來到距離那副桌椅不遠處時停了下來,站在張弼的身後,也不知道是在看人,還是在等待那茶壺燒開之時。
    對於這一切,張弼自然了然於胸,他知道這個人不是他的師兄弟,甚至都不是仙界之人。
    “偷得半日閑呀!”
    突然間,張弼發出一聲感慨,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來說,都是同樣的一種心情。
    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如今的張弼雖然看似強敵環飼,但實則非常清閑,畢竟他卸下了自己最主要的責任,化為凡間一小童。
    但對方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的職責繁重,即便是想要偷懶也做不到,甚至於他還會因為自己有著“雙重身份”的緣故而被迫夾在其中,根本做不到半點瀟灑自如。
    “貶你下界,不會怪我吧?”
    此言一出,便足以昭示其身份,而張弼聞言,卻是不置可否的一笑,隨即說道,“貶我者既然非你,何來怪罪?”
    那人聽到這話,不禁微微一笑。
    應該說,“他”與“他”是不同的,不但身份地位不同,就連本質也截然不同。
    畢竟,能夠將張弼貶下凡間的乃是三清法旨,而另一個擁有和“他”相同身份之人自然也就脫穎而出了。
    那便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是為太上老君,和三清之中的道德天尊是為同一個人,卻也並非同一個人。
    畢竟以前也提到過,三清不等同於原始、道德、靈寶三位天尊,而三清中的玄氣同樣不等同於太上老君。
    畢竟,無論道德天尊還是太上老君都是三清化身而已,一者坐落於仙界,一者蒞臨於天庭,有著截然不同的兩副神格。
    今天,太上老君邀約張弼一見,卻並不是要對他說天庭之變故,或者達成合作的目的。
    畢竟張弼可以和鬥姆元君、西王母談,卻不能和玄天應化大天尊談。
    所以,張弼才會感慨那一句“偷得半日閑”的評語。
    今天太上老君邀請張弼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喝茶。
    到了他這種身份地位一言一行都是道之本尊,不像張弼隻是道化而已。
    所以,他說喝茶那就一定是喝茶,而不可能談及任何正事。
    直到一壺茶喝完,兩人相互點頭,有一種銘記此刻交情的味道,而接下來兩人便要各回各家,各忙各事了。
    隻不過在張弼離開這片鴻蒙之時,他的嘴角帶著一抹笑容。
    畢竟,倘若太上老君找張弼真就隻是為了喝一壺茶的話,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簡單來說,太上老君借喝茶來向張弼展示了一番當初葛洪來挑戰他時所展現的那種萬氣俱滅之術。
    在從鬥姆元君嘴裏得知葛洪戰勝普化天尊時所施展的道法已經到了真妄本空、逆順俱寂的程度,但由於葛洪這數萬年來又有精進,遠非當初張弼於羅浮山上和他鬥法時的情景了。
    而借由此番演化,讓張弼頓時就意識到,那葛洪所謂的萬氣俱滅之術實際上並沒有脫離“萬法自然”的程度,距離太上老君“窮乎無窮,極乎無極”的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這也難怪,太上老君既為三清降半級之後神格化的人,其神格之中自然就有“大羅生玄元始氣”的特性,換句話說,太上老君能夠了解“混沌生無極”是一種怎樣的過程,但那葛洪能夠明白的恐怕就隻有“無極生太極”了。
    三清這種混沌始氣之下便是無極,也唯有真正的無極才能淩駕三十六天之上,以及讓自身法可以不受到跨界之後天道失效的限製。
    而葛洪的萬氣俱滅之術所能夠包含的也僅是先天之氣而已,是為太極的境界,距離無極還有一段距離。
    但對於張弼來說,了解葛洪如今的修為程度固然重要,但如何通達元嬰乃至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破壞三教合一更加重要。
    而如今,有了太上老君的幫助,讓張弼找到了一絲契機,那便是比葛洪的萬法自然更進一步的“自然而然”。
    修道之人想要達到萬法自然並不困難,畢竟萬法終歸隻是“術”而已,屬下乘,讓萬法達到自然之境,無外乎四個字,精益求精,當一門道法能夠凝練到極致,就是自然。
    但想要讓自然也歸於自然那就完全不同了。
    前一個自然是萬象,後一個自然是天象,想要讓萬象完全遵照天象的預示來發展,乍一看這好像就是天道,畢竟天道就是讓天地萬物遵循一定的規律運轉。
    但天道是狹隘的,能夠被人操控的天道更是奢談自然。
    所以想要讓萬象真正達到“自古以來”的天象所預示的那般,還需要另一個步驟,那就是比萬法自然更高,但低於太上老君“窮乎無窮,極乎無極”的境界——
    “起乎無因”。
    要說以如今張弼的境界能夠達到起乎無因嗎?
    以前或許不行,但未來可期。
    尤其是當太上老君為張弼演示了一番他和葛洪的戰鬥後,給予了張弼全新的靈感。
    也許,自己應該“從頭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