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南洋戰略(下)
字數:4611 加入書籤
身陷中俄戰爭的中國顯然無力關注此事。
如夢初醒的黃乃裳走上了另1條道路,黃乃裳將南洋的實業交給家中子侄打理,自己返回福建開始參選議員。
在此之前,黃乃裳在福州也進行過不少投資,因為目的是造福鄉梓,再加上早年間創辦新學的心願未能實現,所以大量的投資都被他投放到學校、書局、報社上,工廠的數量並不多,這次回鄉之後,黃乃裳的投資尤重實業。
拉動經濟對於政府來說最為關鍵,而黃乃裳又在平時頻頻出席慈善活動,資助了不少學校和醫院,在經過幾年的發展,黃乃裳已經是福建有名的義商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參選議員並不算難事。
但黃乃裳不僅僅想參選議員,還想進入國線,隻有執政黨才有能力推動國家政策,這1點黃乃裳很清楚,所以他並沒有急著進軍政界,依然將重心放在實業上,希望將自己的事業做出福建,真正吸引中樞的目光。
而此時中樞正好也開始籌備推動南洋的計劃進行。
正所謂“走1步看5步”,雖然現在的國際局勢並不利於中國向外擴張,國力也不允許我們與英法直接發生衝突。
但是,未雨綢繆總是不錯的,南洋對於中國的國防與經濟來說都非常重要,這是戰略問題,非常重要的戰略問題。
為了完成這個戰略計劃,中樞開始接觸黃乃裳等僑商力量,但為了防止計劃泄露,中樞並沒有將核心透露給他們。
華人,未必都能抱成團,黃乃裳自己就是1個很好的例子。
南洋華人之所以不能在當地的政界立足,歐洲殖民當局的壓製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華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未必不是次要原因,這對1個鄉土觀念很濃的民族而言是很正常的,地域歧視在南洋地區很普遍。
而這也是中樞南洋攻略重點工作方向之1,南洋的華人社團不能再1盤散沙了,他們必須團結起來,團結在“中華”這麵旗幟之下。
在國土之外,沒有地域之分,唯有華人之名與義。
這1次活動的1部分意義就在於此,但更多的是為接下來的計劃服務。
中樞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選擇新加坡這個英國核心城市大擺筵席,第1是告訴英國人,中英兩國之間的合作是最好的,對於南洋未來可能的局勢,英國最好站在中國1邊,大家都好。
第2則是為軍情局和安全局的行動打掩護,中樞正在聯係荷屬東印度的華人墾殖社團。
按照中樞的決定,接下來會有1批來自北方的移民南下,很顯然,這些人肯定不是簡單的農民,否則優先選擇的肯定是閩越地區的移民,他們更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
冀魯等北方省份的地域意識更加淡薄,更有利於中樞控製南洋的華人,不過這些省份並沒有南洋的移民渠道,需要先試點1下,開辟渠道,方便後續更多的移民進入南洋地區。
在這過程中,黃乃裳等僑商的渠道就非常重要了。
5廷芳與黃乃裳也是舊識,更容易獲取對方的信任,5廷芳告訴他,中樞鼓勵國內無田少田的農民向南洋移民,而這1次,中樞決定從山東、直隸這兩個北方省份調撥移民,希望黃乃裳能夠幫忙聯係在荷屬東印度以及沙撈越的華人港主。
雖然黃乃裳對於中樞突然決定讓華北農民移民南洋的舉動有些詫異,但中樞的行動依然被黃乃裳視為官方介入的第1步,為此十分高興。
當然,高興不代表沒有顧慮,黃乃裳依然對中樞的政策存在1些疑惑:“既然政府決定移民,那為何不由閩粵選擇?北人南下,恐水土不服啊,再者,南北方言差異過大,交流恐怕也不是易事,這些對於墾場來說,恐怕不是1個好選擇......”
船艙裏,5廷芳和黃乃裳坐在椅子上,正談論著這些事情。
“9美,請你放心,對於這批北方移民,中樞是充分考慮到每1個細節問題的,這些人絕對不會給墾場帶來任何麻煩,你們隻需要分他們1些土地就可以了,中樞的合同中做出了考量,還是跟以前1樣,每人5英畝土地,向土人購買土地的錢,政府會有專門的撥款。”
5廷芳認真的聽著黃乃裳的疑惑,並且做出了解釋,華人下南洋的時間悠久,其中關係也是錯綜複雜,中樞想要介入也必須依靠這些地頭蛇。
“另外,方言的問題你也不必擔心,這些移民中會有人通曉閩南話和廣東話,另外,中樞也將出資在當地興建幾所學校,教授中文,推廣官話,語同音是大事,這1點你也應當明白。”
“當然,考慮到英國與荷蘭政府的立場,這些建校資金以及移民資金肯定是不能直接由中樞政府出麵劃撥,隻能依靠民間資本運作,到時候少不了麻煩9美你出麵主持此事。”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洋佬疑心病1向很重,他們既希望唐人能為他們打理種植園、錫礦,以免直接與土人衝突,但是同時,他們又想限製住華人在南洋的勢力,不使華人排擠歐洲人,而且反複挑撥離間,若無政府上下主持,這南洋的情況怕是好不了。”
對於中樞政府的開明立場和縝密計劃,黃乃裳非常佩服,也十分高興,政府既然考慮了這麽多,那麽這件事顯然就不是1件隨隨便便的臨時政策,必然是要長期推行下去的,這對於黃乃裳來說利益自然不是1般的大。
南洋華人富商願意主持向南洋移民事宜,這固然是出於同鄉情誼,但也夾帶了大量的個人利益在裏頭,拉豬仔也是1門好生意,雖然黃乃裳1直看不上這門生意,但他畢竟也是俗人,不能免俗,自己乘著中樞這艘大船,錢和仕途那都不是問題。
船上的筵席以接近尾聲,舷窗外的海麵上倒映著燈火通明。
沒有什麽人能比這時候的南洋華人們更清楚“祖國”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2等公民、狗與人,這些盡取決於是否有1個強大的祖國。
外交部和海軍部之所以敢將這場規模巨大、暗含政治意味的宴會大搖大擺的擺在新加坡,所依憑的無非是這艘金甌號戰列艦,以及她所在的強大的海軍與祖國。
……
“中國人越來越具有侵略性了,這不是好事。”
千裏之外的倫敦,大英帝國首相班納曼早已得知新加坡發生的1切,他手中捏著1張左孝威的照片,上麵的左孝威與1眾中國高官盡數著中山裝。
“首相閣下,這是顯然的,請看看這些衣服吧,中國人在中俄戰爭之後就收起了他們的笑容,鐵血與強權充斥著他們思想,帝國不可能與這樣1個國家和平共處。”
帝國財政大臣阿斯奎斯嚴肅的說道,作為自由黨帝國派的代表人,阿斯奎斯隻相信強權與力量。
在左孝威第1次著中山裝出席會議時,阿斯奎斯就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件衣服的不同尋常。
中山裝與其說是中國人的正裝,也就是中國宣傳中的“漢正裝”,實際上更接近軍裝。
中山裝的精髓在於風紀扣,這1點與軍裝是貫通的,凡事出席正式會議,必須要扣上風紀扣以示莊重,而在扣上風紀扣之後,整個人就會處於1種緊繃的狀態,盡管中山裝實際上很寬鬆,但隻要領口是緊繃著的,人就不能放鬆下來。
所以中山裝其實並不是1種純粹的生活服飾,而是軍便裝,有著強烈的軍民兩用屬性,是係上1條武裝帶就能當軍裝使用的革命服飾。
而傳統漢服則要寬鬆的多,種類也成千上萬,沒有緊繃的領口,體現的是天朝上國的自信優雅與雍容華貴,但穿著這身衣服不是提槍去革命的。
盡管阿斯奎斯在這方麵有著許多的惡意揣測,但其中的軍事屬性他還是能看得出來的,因此對於中國的變化,他非常的警惕,中國不是日本,龐大的土地和人口使得英國完全收起了他們的輕視。
“但再來1次‘布爾戰爭’是帝國如今所承擔不起的,我們真正的敵人是德國人,跨越萬裏對付中國,這顯然是無必要且不可能的。”
歐洲的局勢不容樂觀,硝煙與烽火即將降臨在這片土地上,這都極大的牽製了英國的精力,班納曼的身體不佳,他也清楚自己堅持不了多久了。
“我們應當給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更多的自由,澳新人的素質遠高於印度,而且他們隻能依靠帝國,他們的力量應當為帝國所用,為陛下效忠。”
阿斯奎斯認為澳大利亞可以是英國在太平洋的1個很好的助手,自由黨對於殖民地自治的政策1向是擁護的,而阿斯奎斯雖然是鷹派,但也並不反對。
“或許吧......”
班納曼歎了1口氣,作為大英帝國第34任首相,第1位被官方稱為“首相”的第1財政大臣,他很清楚,與他所領導的自由黨1樣,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最後的餘暉縱然燦爛,也掩蓋不了太陽即將落山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