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巴達維亞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A+A-




    地辟羅江百裏長,公司昔日立蘭芳。2十年客長人爭敬,碑記今猶豎道旁。
    ——《海國詠事詩婆羅洲》·張榕軒
    蘭芳共和國現在的狀態非常特殊,如果說蘭芳仍然存在,但其國家象征——東萬律蘭芳共和國總廳大廳已經被拆毀了,國內的軍隊也是“如有”,說不清到底是誰的部隊。
    但如果說蘭芳並不存在,那麽周圍國家以及國際均予以承認。
    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對中國的承認,在東南代國之後,由於當時中俄戰爭已迫在眉睫,無力顧及南洋的中樞選擇與荷蘭簽訂了1份特殊的協議,約定蘭芳共和國暫時維持現狀。
    現在騰出了手,南洋攻略自然也要逐步展開了。
    首先要解決的自然就是蘭芳的問題,蘭芳目前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掌有蘭芳公司股份,華人社區自治,名義上是共和國,實際上已經從超級公司組織降級為社區自治組織了。
    不同於殖民安南中圻、南圻與南掌3邦的法國,荷蘭隻是1個小國,本身沒有能力阻擋中國,全憑英國和法國為其出頭,但英法又不是它爹媽,最多隻能保證荷蘭不至於被趕出東南亞,畢竟那樣會改變東南亞的政治格局,這顯然不是英法想要看到的,甚至可能為了達成某種平衡而迫使荷蘭讓利。
    因此,英法的有限幹預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國有利的,就看中國能夠把握到什麽程度了。
    ......
    檳城,中華商會分部
    小小的會客室裏坐著3個人,其中1位花甲長者開口道:“中樞命令已竟此,各位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
    “肇燮公,各項準備齊全,船行的破產手續已經辦好,東萬律那邊已經做好準備,恩官現在想來已經回歸公司,隻怕那邊火已經燒起來了。”李玉昌立即應道,作為蘭芳共和國的老人,李玉昌在這次蘭芳的複國行動也出財出力,擔任中樞與蘭芳之間的白手套。
    這老人既是著名的南洋首富張振勳,當初對南洋做出了許多貢獻,東南代國之後自然也投桃報李,做出回饋。而作為“官商兩麵人”,張振勳既是中華商會的會長,也是中樞在南洋的重要負責人。
    “如此便好,中樞方麵自有安排,隻要你們能夠重新奪回東萬律,中樞自然有辦法幫你們攔下荷蘭人的援兵。”張振勳點了點頭後,他身邊那人看出了李玉昌的擔憂,出聲寬慰道。
    張振勳身邊的人即是張榕軒,此人與新加坡的6佑和3寶壟的黃仲涵合稱南洋3大巨富,當年曾跟隨張振勳經商,於1895、1907年兩度出任檳城領事,當然,他還有1個身份,蘭芳末任大唐總長劉壽山之婿。
    “煜南公所言極是,大總統乃聖人在世,不嫌我等背井棄土之罪人,蘭芳上下必以中樞馬首是瞻......”李玉昌連忙出聲附和道。
    張振勳與張榕軒對視1眼,並未應答,作為早年被賣豬仔下南洋,拚命闖出1番事業,最終搖身上岸,榮歸故裏的典範,兩人都很清楚南洋的華商對於母國的態度——
    既怕母國不管,又怕母國管得太多。
    這種態度在蘭芳這種政府化的殖民公司身上尤為突出,既想母國威懾歐洲人,又怕母國真的下場幹涉,這是殖民時代許多小國共有的幻想。
    當然,這些小齷齪都不重要,隻要中樞足夠強大,這些自治領也好,“獨立”國家也罷,翻不了天。
    ......
    在這次行動中,中國可以不明著下場,隻需向蘭芳的複國軍提供武器即可,但中樞認為有必要在南洋展現1下自己的威懾。
    中樞將南洋戰略劃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促進蘭芳共和國複國,並在蘇門答臘島創造1個完全的華人自治社區或者直接形成1個國家,兩方互為依憑,互作牽製,保證雞蛋不在1個籃子裏很重要。
    第2階段則是向荷蘭宣戰,完全將其逐出南洋,第3階段向英法宣戰,當然,後兩者的計劃仍然模糊,隻是確定了大方向。
    所以說,在第1階段,蘭芳隻是1個開頭,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麵,而中樞認為早點露臉起到的威懾效果可能會更好。
    而執行這1威懾任務的是“冠豸山”號裝甲巡洋艦8150噸)與“烏蘇裏江”號防護巡洋艦原帝俄瓦良格號,6500噸)。
    現在,這兩艘戰艦正以12節的巡航速度向西南航行,根據海軍部的公報,這隻是南洋海軍的例行巡航。
    艦隊司令黃鍾瑛站在“冠豸山”號的艦橋上,舉著望遠鏡向那遠處的海岸線望去。
    那裏是蘇門答臘島,作為與英屬海峽殖民地隔海相望的1座大島,蘇門答臘島的戰略地位也相當重要,英國與實際控製著這座島嶼的荷蘭曾經為爭奪對這座島嶼的控製權而生過衝突,雖然最終荷蘭保住了這片殖民地,但是英國也在這裏擁有特殊的權益。
    至於說“冠豸山”號例行巡航為什麽航到了蘇門答臘島,這就有說法了。
    根據中英同盟條約,中英兩國海軍不止擁有通航權,還要經常舉行聯合演習,共同打擊海盜,維持東亞及東南亞海麵優勢。
    因此,中樞援引此條約,又以中國在南洋的僑民眾多為由提倡建立1支中英聯合艦隊,每年兩次巡航,後來又拉上了荷蘭,不過荷蘭自然是不願意加入的,畢竟加入就意味著中英艦船可以在荷屬東印度海域任意航行,這顯然是喪權辱國的條約,荷蘭人自然不可能接受。
    但在中國的外交壓迫下,海軍最終獲得了在巴達維亞的補給權,但不允許在荷屬東印度其他地方航行,隻準從巴達維亞至坤甸或新加坡,當然,這1規定也就是個幌子,要不在爪哇海裏溜達1圈,何必來巴達維亞呢?
    所以海軍也很少來巴達維亞,不過,海軍此次前來是專門與荷蘭溝通過的,明確要前往巴達維亞,原則上是有嚴格的航線規定的,但具體執行就看荷蘭海軍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所謂海洋公約不過是強者製訂的,弱者必須遵守,而強者則未必會將其放在眼裏,這個世界很現實,真要是就這個話題扯起來的話,那可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討論清楚的。
    在蘇門答臘附近海域轉了轉之後,黃鍾瑛下令向著東北方航行,駛往坤甸,海軍並不準備在坤甸停靠,隻是因為荷蘭海軍約定將在坤甸外海等候,雙方會合後才能駛往巴達維亞。
    巴達維亞位於爪哇島的西北角上,麵朝爪哇海,是1座天然良港,荷蘭人在此經營已有數百年,期間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也曾從中國大量販賣“豬仔”,所以現在的爪哇島上聚居著許多華人和華僑,與英屬海峽殖民地的情況類似。
    由於國防軍此次出航規模巨大,這讓荷蘭人感到了不安,派來的是1艘巡洋艦,這艘巡洋艦艦齡可能超過了2十年,當然也不排除是保養不佳造成的老化,總之,在兩艘保養良好的巨艦麵前,這艘排水量僅兩千噸左右的巡洋艦顯得格外的渺小而虛弱。
    次日,黃鍾瑛率領艦隊抵達巴達維亞外海,然而,卻在距離領海線不遠的地方遭遇到了1艘荷蘭炮艦的攔截,那艘隨行的荷蘭巡洋艦連忙放下交通艇上前詢問。
    但荷蘭人似乎是得到了什麽消息,仍然拒絕讓“冠豸山”號和“烏蘇裏江”號駛入港口,但荷蘭人也不敢把事做絕,表示將會為兩艦輸送補給。
    在這次出行之前,黃鍾瑛得到了1些指示,但仍然要求其抵達後與中樞再聯係,因此黃鍾瑛並沒有硬闖,隻是下令兩名副官隨荷艦入港,與中國駐巴達維亞總領事館取得聯係,向海軍部拍去1封電報,告之目前情況。
    很快,黃鍾瑛便收到了1封密碼電報,是中樞的消息,由巴城總領館轉述,不過這封電報卻不是海軍部下的,而是總參謀部下達的命令:
    “茲命你艦在巴達維亞多做逗留。並尋機製造事端,試探荷蘭政府底線。”
    這1電報使用的是特級密碼,由黃鍾瑛本人親譯,因此旁人並不知曉。
    重新回到指揮室內,黃鍾瑛仍無動作,隻是下令再次與荷蘭方麵溝通,4個小時後,總領館特設武官跟隨此前派出的副官回到艦上,匯報情況。
    等第2遍溝通的人員也返回之後,黃鍾瑛麵無表情的對副官下令道:“下令,令‘烏蘇裏江’號轉舵,航5節,官兵進入戰位,做好戰鬥準備。”
    副官聽到黃鍾瑛的命令之後,愣了1下:“這樣......”
    黃鍾瑛直接出聲打斷了他:“複述我的命令。”
    “是!”副官立即立正附述1邊命令,然後轉身匯報。
    接到黃鍾瑛的命令,“烏蘇裏江”號的艦長、操舵兵、值班軍官都非常驚訝,而艦長祁鳳儀忍不住用無線電報提醒了1遍:“司令,這樣走的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駛入巴達維亞領海的。可能會引起中荷兩國外交糾紛。”
    但看到“冠豸山”號上的信號旗,祁鳳儀還是硬著頭皮,下令“烏蘇裏江”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