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水陸兩棲

字數:3273   加入書籤

A+A-




    春秋篡國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招,那便是成為舟船之兵。”
    郭猛為了在冬日通過冰橇之船向瑕邑、潼關和函穀關輸送糧食等補給物資,除了從商人手中大量租借船隻,亦購買了不少;這些船隻隻需拆除冰橇,便能在黃河解凍後,下水運輸。
    這些船隻除去能運輸人員和糧食等後勤物資外,較大的船隻甚至可以搭乘一定數目的戰馬和馱馬。
    隻是對郭猛而言,若要最大限度發揮突騎騎兵作用,與其將大量戰馬放在潼關之後,倒不如放在鄭邑,畢竟有黃河和渭河水運糧食,將戰馬放在潼關,其後勤消耗未見得比放在鄭邑少上多少;而戰馬若要整隊離開擁有多座城門的鄭邑,顯然比隻有一座麵向關中城門的潼關快得多。
    “水戰之上,弓弩為重,此為狄戎所不及也。”
    隻要在渭河沒有整個上凍結冰前,郭猛自然可以讓舟船之兵在鄭邑北部巡弋,以阻擋試圖在淺灘處強渡渭水的狄戎。
    狄戎們在騎馬奔跑上固然是把好手,但是若戰場換到了水上,則形勢便對狄戎不利起來。
    造船畢竟是個技術活,狄戎們先不說對於水戰並不熟悉,就是這個時代的春秋諸侯們,同樣對水戰並不上心,畢竟水戰中常見兩件兵器——拍杆和弓弩,前者尚未發明出來,至少要到兩百年後楚吳大戰時方才開發出來。
    而後者因為青銅箭簇昂貴問題,並不能大規模推廣使用,而
    箭杆加工製作難度過高導致成本昂貴,更是將這個時代諸侯國和狄戎們製造和儲備箭矢的熱情悉數澆滅。
    然而這兩個問題對於郭猛而言已然壓根不是問題,生鐵箭簇的大規模替換使用,水力輪鋸切割製作箭杆,將瑕邑裝備箭矢的成本壓縮到了最低,而產能上則有巨大的提升。
    若水戰當真打起來,郭猛麾下的水軍對於狄戎便是標準的碾壓局。
    而依托於水軍,郭猛甚至可以對秋天時趁著渭河水量大幅減少,從水淺處趟過渭河的狄戎進行快速包抄,逼迫狄戎騎兵不得不在繞道和被郭猛水軍半道劫殺中選一條。
    盡管水軍戰役機動速度並不及戰馬,但是狄戎入侵也並非全是騎兵,同樣有著為數不少的步兵,而水軍顯然比步兵的機動速度更快。
    “若能說服鄭邑成為屬下,自然是上上之選;如若不能,便隻能再找武城等城邑談談了。”
    是的,關中地區名義上仍為周之藩屬的城邑仍有數個,隻是顯然已是搖搖欲墜,在郭猛擊破蕩社之戎後,其實這些城邑皆派有使者趕來接洽,願意成為郭猛下屬之城邑;然而郭猛顯然想要的更多,並不想給予這些城邑封君之位,因而雙方的談判自然陷入僵局。
    “識時務者為俊傑,此等城邑籌碼已然不多,吾等靜觀其變便是。”
    對於郭猛想盡收關中周人城邑之權的意圖,此前的討論中毛遂和繚都無法理解—
    —若能給予關中城邑封君之位,瑕邑當能在短時間內擁有數個關中城邑作為下屬,則瑕邑以降,郭猛控製下的人口將極有可能翻倍,或許便能占到虢國人口一半左右,若要跟郭猛嫡兄虢林父一決高下亦非不可。
    然而郭猛從“曆史經驗”中明白,這類大肆擴編的勢力獨立性過強,盡數收納進來看似勢力擴充極快,然而一旦打起仗來,若是碰上弱旅還好,若碰上硬茬子,頂多遵循以往慣例,派出最低限度的援軍便是對郭猛的負責,動員比例極低,這根本不是郭猛想要的。
    春秋頂級強國晉國和楚國,哪怕在其巔峰時刻,野戰兵力也不到十萬之眾,而放在戰國時代,戰國七雄哪怕任何一個要拉出十萬之眾都是小意思,頂級強國秦國最終在長平和滅楚之戰中,都出動了六十萬以上的兵力,這在春秋時代完全屬於天頂星的存在。
    郭猛想要的,自然是商鞅之後那種中央政令能一竿子插到基層的政體,隻有這種政體,才能在長平之戰中,短時間內動員出數十萬丁壯趕赴戰場;而不是繼續采取分封采邑製,讓各個城邑封君在作戰中拈輕怕重,百般勸說方擠牙膏般抽出一點兵力意思意思。
    ——既然關中秩序早已大亂,何不重新按照郭猛意圖重塑關中,將這一片近乎白紙般的版圖重新勾畫呢?
    哪怕這個進程會慢一些,但是郭猛有係統附體,壽
    命還長著呢,何苦爭一時之短長?
    若能在關中地區重組勢力,拉出一個類似商鞅之後的秦國這類中央集權的政體,那麽未來不管是對於近似邦聯的草原諸部,亦或是天下諸侯之國,皆是降維打擊,哪怕用鮮血也能將其淹死。
    “集中力量辦大事,或者說,集中天下膏血喂養一處,這可是中央集權國家的拿手好戲。”
    非如此,西漢武帝何能在漠北決戰中光主力便上場十數萬,並動用五十萬步兵輸送後勤?
    西周立國之初所創立的分封製,是絕無能力做到這點的。
    分封之製在秦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後,在此後長達兩千年曆史中雖多次局部複辟,譬如西漢初年,再譬如西晉,明,然而事實證明分封之製並不好用,很快便再度被中央集權所取代。
    而大範圍執行分封之製的金國之猛安謀克製度,直接導致黃河全流域治河策略徹底完蛋,河北河南大地被黃河反複決口鬧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風起雲湧,讓金蒙戰爭的天平迅速倒向了蒙古。
    太平天國天京之變後也是大量采取了分封,據稱有幾千個王,這便讓太平天國早期原本充沛的兵力頓時斷崖式下跌。
    事實證明在大爭之世,分封還是集權,這壓根就不是選擇題,而是智商判斷題。
    郭猛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占據半個關中,更要占據屏蔽關中的北地,如此宏圖,分封製能搞定麽?
    答
    案自然是否定的。
    郭猛隻有通過集權,將被狄戎肆虐了數十年後,已然殘破的關中資源全力整合起來,才有可能順利擊破狄戎,重新為關中構築一道安全的防線。
    “所以,若鄭邑不從,不想要體麵,吾等便以刀兵相逼,讓汝等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