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晉王城府

字數:6245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整場宴席就在這麽一陣陣獻禮的高潮聲中漸漸到了尾聲,而周圍那些前來祝賀的下屬國以及鄰國之間,也是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大唐王朝的實力,以及這位聲名遠播的中山王在大唐內部擁有的真正權勢以及影響力。
    自此,周圍的一些鄰國對於這個新成立並崛起的大唐王朝在沒有了任何的輕視之心,並在內心深處對其敬畏著,處處小心對待著。
    整個壽辰,就在這麽一片片熱鬧、歡笑聲中結束,群臣開始退場,而周圍別國前來的那些使臣,也是逐漸開始離去。
    他們這些人或是匆匆返回,將自己這趟行程的所見所聞急忙進行匯報,或是直接在長安城繼續遊玩,體驗這座城市的繁華和熱鬧。
    當然,還有的人並不僅僅是隻局限於一城一池,而是幹脆就直接在整個大唐境內開始逛遊了起來,東都洛陽、龍興之地太原等等這些地方,皆是出現了這些人的身影。
    大唐都城長安,魏王府。
    看著站在自己麵前,連連求饒,近乎都要將整個身體彎曲成直角形狀的萊國公杜構,李泰心中也是閃過五味雜陳。
    在皇帝宴席剛一結束,李泰便直接返回府邸,急忙招來了萊國公杜構前來問話。
    說是問話,其實並不準確,應該說是嗬斥,極為嚴厲,甚至是從來沒有過的嗬斥。
    李泰心中有太多的怨氣無處發泄,而這個對象,無疑之中自然就變成了杜構。
    李泰不明白為何杜構剛給自己提出整理境內山川河流成括地誌的想法,那些中山王王權寧就直接將整本書都給編修好了,他更加的不明白中山王所拿出的東西為何與他們所商量出的東西簡直一摸一樣,沒有任何的差別。
    甚至哪怕是自己集整個魏王府之力,都難以將那《括地誌》給編撰的那般完美。
    這些疑問都深深的在李泰心中翻湧,不斷閃爍在其腦海。
    看著麵前這般模樣的杜構,李泰心中的怨氣也隨之逐漸開始消散,對方在怎麽說也是貴為國公,能做到這般謙卑實屬也不易,盡管自己貴為皇子,但杜家的勢力也是十分龐大,算是支持自己的中堅力量,在這般關鍵時刻,也並不能太過於將雙方的關係弄僵。
    而且李泰自己也明白,麵前的杜構沒有出賣自己的理由,而且哪怕就算真實出賣自己,也沒有必要在對方剛拿出括地誌之前,而提出自己的這般意見,這般手段,實在是太過於愚蠢了一些。
    “行了,這件事與你無關,想來也就隻是巧合罷了。”李泰說道,“但本王心中卻是有一個疑問,這般,是不是太過於巧合了一些?”
    其身前,杜構在聽到李泰前半段話時,心中不禁喜上心頭,那顆忐忑不安的心也即將就要平穩落下,但還沒結束,李泰話音繼續傳來,心中頓時閃過無比的緊張,整個人的額頭都是冷汗直冒。
    “殿下,臣實在是不知道為何中山王爺為何會編出那一本括地誌,而且當時在確定這個名字時,也是大家一同商量的,臣絕不敢、也絕不會有任何對不起殿下的想法。”杜構連忙道,整個人的聲音中甚至都夾雜著絲絲的顫音。
    現場一片寂靜,沒有任何人敢發出任何的聲音,杜構身下,一滴滴汗珠不斷滴落,在那結實地麵上發出清脆聲響。
    “行了,本王知道了,萊國公辛苦,先退下吧。”李泰沉默良久,終是道。
    “多謝殿下,臣告退!”
    空無一人的房間內,李泰眼中閃過無盡幽光,如同兩條身處在暗夜中的毒蛇,不知在思量著什麽。
    次日早朝,本因隻是十分尋常的一次早朝,卻是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而變得極為熱鬧了起來,群臣們一個接著一個的紛紛上奏賀表,笑容滿麵,祝賀聲再次響徹整個太極殿。
    “陛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皆蓋世,可謂是比肩秦皇漢武。”一名大臣神情激昂的說道。
    “陛下率大軍平定群雄,內掃除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外向西打敗突厥,一舉掃除北方巨患,向西更是開疆拓土,擊敗吐穀渾,此乃曆來帝王未有之功績。”又一名大臣滿身顫抖,激動的繼續道
    “臣叩請陛下,泰山封禪,以告慰上蒼。”
    大臣話音剛落,整個太極殿上,近乎所有大臣皆跪了下來,紛紛高呼響應著至於還僅剩下的那幾人,看了看周圍的這些人群,也是急忙跪了下來響應,行動間近乎沒有絲毫的猶豫。
    其實像如此這般整個近乎整個朝堂都達成一致來請求皇帝做某件事,在曆朝曆代也並不是沒有出現過,但那種情況一般都是改朝換代、群臣逼位時才有。
    但如今卻是不一樣。
    此刻的這些大臣,有很多其實心中本身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隻不過沒有表示出來而已,但隨著今天有人出頭請求,這些人心中的想法立馬就蹦了出來,紛紛跟上響應,如此,這才造成了這般盛況。
    泰山封禪,自古以就是身為皇帝最高的榮耀,對於這般,身為皇帝的李世民自然也是心中神往,但每當其內心生出這般想法後,他都會告誡自己,身為皇帝所做的功績還不夠,自己還可以更好,還可以做出更多的豐功偉績出來。
    也因此,李世民心中也是極力壓製著內心中的這般想法,一直到此刻,隨著大臣們的集體上奏,終於是如雨後春筍般,再也無法壓製。
    “既如此,那朕就準奏!”李世民聲音洪亮,充滿威嚴的話語間夾雜著絲絲的激動。那雙波瀾不驚的麵容上也是閃過異樣之色。
    “恭賀陛下,祝賀陛下。”群臣的聲音響起祝賀道。
    其實他們這些人也並不是沒有私心,首先自己能輔佐一代帝王泰山封禪,那在今後的史書上也一定能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其次皇帝經過了這件事,也一定會對他們這些臣下進行一定的賞賜。
    當然,對於有些人而言,還有著另外一個好處,一個天大的好處。
    不管是從虛還是實,他們這些做臣下的都能獲得十分大的好處。
    “既然眾卿提出了要泰山封禪,那這儀式的主持人選,就也一並商量決定了吧。”李世民平靜道,眼中閃過無盡智慧光芒。
    這主持泰山封禪大典儀式人選,就是他們這某些群臣心中的第三個好處,也就是最大的那個好處。
    在如此這般大典上若能夠主持,象征意義極為重大,所獲得的好處自然也是無法替代的。
    當然,能夠有資格參與到這般事情中來的,也就唯有那寥寥無幾的數名大臣,以及那三位已經被受封為王爺的皇子了。
    李世民話音剛落,下方這些大臣們心中便開始活躍了起來,很多人心中都在不斷思索著,考慮著自己接下來的打算。
    這時,一道還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響徹大殿。
    “父皇,兒臣就毛遂自薦,懇請父皇準許兒臣主持這次大典。”魏王李泰的聲音傳出。
    在其聲音響起的同時,整個大殿之內,數道支持魏王李泰的聲音出現,紛紛開始響應。
    一時間所造成的聲勢盛為浩大,氣場驚人。
    剩餘群臣們看著大殿內的這一切,直到此刻,他們也是明白了這是屬於兩大陣營的交鋒,至於他們這些心中存有一絲幻想的人,則是完完全全沒有機會了。
    盡管如此,這些大臣心中也沒有絲毫的氣餒或是別的什麽異常情緒,甚至還出現了一絲的期待,畢竟這兩大陣營的交鋒,哪怕就是他們這些身居高位的人,也是異常的期待。
    在如今的這般局勢下,眾臣心中都知道,那位皇子若是能在這次交鋒中勝出,則代表著其向皇位邁進了一大步,同時也是將其餘的皇子給徹底的甩在了身後。
    隨著魏王李泰及其支持者率先發起衝擊,整個大殿之內瞬間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麵,不過對於這般情況,為首的魏王李泰卻是眉頭微皺,並不是十分滿意。
    他眼神環視一周,在其下方幾道大臣身影處刻意多停頓了片刻,但不管他再如何注視,那幾道身影卻是依舊沒有任何的反應,甚至就連眼皮都沒有抬起一下。
    毫無疑問,這些人在之前都是魏王李泰的支持者,但如今卻沒有跟隨李泰的步伐一同前進,反而是在這般關鍵時刻選擇了保持沉默。
    出現這般情況無非有二,一種是他們這些人選擇繼續觀望,明哲保身,不參與到任何皇子的爭鬥之中。
    還有另外的一種情況,那就是他們支持別人,選擇成為了李泰的敵人。
    李泰心中冷哼,隨即轉過頭去,再不看這些人哪怕是一眼,對於這種臨陣倒戈之人,李泰在心中已將其打上了一個標簽,一個決定他們今後命運的標簽。
    當然,這些也都隻是建立在李泰能夠順利登上皇位的前提。
    隨著魏王李泰的開始進攻,大殿之內,一些群臣也隨之開始行動了起來,他們的數量並不多,所身處的位置也並不是什麽位高權重,隻不過基本上都屬於是一些關鍵的位置,在整個朝堂之上,也是有著相當影響力。
    但就是這麽樣的一群人,卻是吸引了朝堂上的所有人目光,甚至就連皇帝李世民,眼中都略微閃過疑惑之色。
    原因無他,他們這樣的一群人雖說與整個朝堂相比力量並不是十分強大,但這些人在之前都屬於中立派,從沒有支持過任何一位皇子,無一例外,哪怕就是在如今太子優勢明顯的前提下,他們也從未動搖過,依舊中立。
    可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此刻卻在如此這般的關鍵時刻選擇了站出來,盡管還不清楚他們這些人是哪方的支持者,但僅僅隻是他們的這般舉動,就已經足夠引人注目了。
    幾人上前,沉聲道“陛下,臣等幾人認為晉王殿下卻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為何?”李世民問道。
    不僅是李世民,殿內在場的幾乎所有人內心深處都有這般疑問,他們這些人的如此話語,已經算是在直接參與到了眾皇子的爭鬥當中,而且還是選擇了如今實力最弱,最為默默無聞的晉王李治。
    晉王李治,同樣為長孫皇後所生,是太子以及魏王李泰的弟弟,由於前麵有著異常出色的兩位哥哥,再加上李治似乎天性就是如此,平常也都是極為的沉默寡言。
    正是因為如此,盡管皇帝李世民對於李治的寵愛並不算少,但其在朝堂之上卻是沒有什麽影響力,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人在今日這般事情間能夠想到他了。
    “晉王殿下自幼性格淳樸、品行端厚,若是交予其餘事自是不妥,但敬天這般事情卻是最為合適,臣等幾人在此極力推薦晉王殿下,絕無私心。”其中一名大臣堅定說道。
    隨著他的回話,周圍一同站出來的那些大臣也是身體前傾行禮,以此來響應。
    這般情況著實是把周圍群臣都給震驚到了,甚至就連那最上方的皇帝李世民也是心中微微吃驚,他沒想到自己那位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兒子李治,竟然還會有這般的能力,竟然能讓這群從來都是中間派的大臣轉而去支持他。
    這般心思,這般城府,這般能力,不得不引人深思。
    另一側,魏王李泰眼神間滿是幽光,看著下方這些站出來的人中,那些在之前還在暗中選擇支持他的大臣,如今卻是轉而光明正大的去支持了自己的弟弟晉王李治,李泰心中頓時無數想法閃過,最後化為針芒向內心最深處而去。
    隻等一旦成熟,這些所隱藏起來的針芒皆會浮現而出,向著這些背叛過他的人猛射而去,給予他們最為致命的傷害。
    大殿另一側,不管是站在最首位的皇太子李承乾,亦或是在其身後,位於群臣之首的中山王王權寧,他們也皆是如此,心中驚訝之色浮現,對於這位名不經傳的晉王也算是第一次生出了戒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