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人選角逐

字數:6316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大殿之上,隨著晉王李治一方勢力的加入,瞬間就變得僵持了下來,身為皇帝的李世民卻是沒有任何表示,一直沉默不言。
    殿內,其實許多大臣心中也十分清楚,那目前來說勢力最為強大的太子一方還沒有任何動靜,他們這些人自然也是不急的。
    這場泰山封禪主持的人選,近乎關係到今日很長一段時間的朝廷格局,也極大的影響到各位皇子今後的勢力以及命運,也正是因為意義這般重大,這才導致那一直潛伏在暗處的晉王李治都是忍不住逃了出來。
    他們都清楚,這幾乎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也近乎算是他這位一直躲藏在暗處、聲名不顯的皇子的最後一次機會。
    一旦成功奪下這般位置,那就是直接一飛衝天,也能立即收攏一批歸附於他的群臣,自此,朝堂之上便會迅速出現除了太子和魏王之外的另外一股勢力與之抗衡。
    但也正是這般巨大的收益,自然所麵臨的風險也是異常大的,可以說是不成功、便成仁。
    看著那些站立在大殿上,極為顯眼選擇支持晉王的數名大臣,皇帝李世民心中不禁閃過一絲無奈,嘴角更是泛起若有若無的苦笑。對於自己的這名兒子,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說他聰明吧,也確是如此,能在這般劣勢之下,還能在朝堂上發展到如此勢力,確實是了得,但卻偏偏又選擇了這般時機出手。
    在今天這般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方的勢力會主動退縮,這也就導致了晉王想在此一戰成名其實是異常困難,甚至可以說是不現實的。
    李世民心中思索片刻,隨之也就明白了過來,或許也正是因為能主持泰山封禪的意義太過於巨大,這才導致晉王苦心經營的勢力都挑了出來,可謂是數年經營、一招現。
    想到這,李世民眼角處微瞟了一下站在太子身後,那道筆直站立的身影,也是忍不住輕輕搖頭,微微歎了口氣。
    就在大殿內魏王、晉王兩方陣營正不斷爭吵,不可開交之時,一道聲音毫無預兆的響起,聲音雖小,但卻是鎮壓全場,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陛下,太子身為大唐的儲君,行此等祭天之事,自然還是由太子主持更加的合適。”王權寧的聲音在大殿內響徹,在眾人心中回閃。
    王權寧並無太多的贅述,也沒有列舉關於太子的任何優點,就隻是簡簡單單的站在大理上說話,以勢壓人,但越是這樣,就越是讓其餘人沒有說不出任何的話來。
    隨著王權寧的話音落下,整個大殿之內頓時一片嘈雜,不少大臣皆是在私下竊竊私語著什麽。
    此刻,三位皇子之間的交鋒已經全部站到了明麵上,幾人之間再沒有了任何收手、後撤的選擇。
    有了王權寧的帶頭,太子陣營一方也是開始了進擊。
    這三大陣營之間可謂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也沒有絲毫情麵可留,隻要隻是抓住了對方的弱點,或是言語間的錯誤,那當即就是一頓猛烈攻擊。
    這種言語間的交鋒,近乎將這些文臣的口才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不少忠於王權寧的武將,卻是全程沉默不語,插不上一絲話。
    這樣的情形,其實也是晉王和魏王雙方共同合力的結果,將王權寧手底下那些武將給牢牢的限製在內,讓他們、讓王權寧的影響力給降到最低。
    軍隊方麵,一直都是晉王和魏王的弱項,他們雙方,也就在暗中達成了這般默契。
    結果也確實如他們所想,沒有了軍方那些人的出力支持,大殿內的三方相互之間不斷攻殺,誰也沒有占到太多的便宜,誰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此情此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盡收眼底, 但他確實沒有任何的表示,也沒有任何的回應,就這麽靜靜看著自己這三名兒子相互之間爭吵,互不相讓,但其內心深處,卻是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就這樣大殿內三方不斷爭吵,但這最後的結果,卻還是寥寥無期。
    時間流逝,就在雙方都相持不下之時,又有幾名大臣在這時站了出來。
    他們這幾人的官職那就更低了,但朝堂之上,卻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小瞧他們,隻因為這群人手中掌握著彈劾之權,有著聞風而奏不受處罰的權力,他們正是屬於禦史台的官員。
    但凡是禦史台之人,其官職皆是不高,哪怕是身為整個禦史台老大的禦史大夫,都僅僅隻是從三品的官職,而那掌管六部的尚書,他們的官職都是比其要高上半級,屬於是正三品。
    至於那六部尚書之上的兩位左右仆射,已經是從二品,可謂是遙遙淩駕於其上,被稱之為左右宰相了。
    可哪怕就是這樣,被稱之為副相的卻是禦史大夫,而不是那六部尚書,由此可見,整個禦史台其權力之大。
    此時此刻,這樣的一群人禦史站出來,自然也就格外的吸引眾臣注意。
    “陛下,臣禦史中丞董伍有本啟奏。”大殿之上,董伍的身影緩緩走出,在這群正在相互之間爭吵的群臣中,顯得格外的突出。
    “愛卿何事?”李世民道,對於禦史台的這些官員,他一向都是極為尊敬的,前有王權寧主持整個禦史台大局,後有魏征,盡管並不是禦史台官員,但也會時刻提醒自己。
    雖說魏征其人有時候也實在是太軸了一些,但其本身還是才華橫溢,主要還是他提醒的一些事情都是對的,這也就導致了對於魏征這人,李世民真是又愛又恨。
    “臣前幾日收到消息,說禮部侍郎張大人荒淫無度,甚至還強搶民女,有傳聞說其已經娶了十幾房小妾,實在是有違臣子之像。”董伍朗朗說道。
    大殿之上,眾大臣聽到董伍的這般話,有人眼底也是浮現出一絲笑意,對於禮部侍郎張大人的這些傳聞,他們這些人也是有所耳聞,但由於其位高權重,再加上其還是魏王殿下的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也隻是將這些流言藏在心底深處,不敢將其表示出來。
    此刻被董伍全盤抖出,他們這些人自己是喜聞樂見。
    但隨著董伍的率先發言,整個禦史台就好似被惹怒的馬蜂窩一般,瘋狂的開始了攻擊,聞風而奏的權力被發揮到了極致。
    太極殿內,一時之間人人自危,生怕被這群禦史給抓到不放。
    “陛下,臣禦史台侍禦史舉報官祿大夫王大人,其貪汙受賄頗多,民間更是有傳言說其買官賣官,望陛下明察。”禦史台所屬,其中一人緊跟著禦史中丞董伍說道。
    “陛下,臣舉報大理寺武無人濫用刑法,導致人人談之色變,影響更是極其惡劣。”另外一名禦史台的官員也站出來說道。
    一時間,整個大殿之內,因為禦史台的加入而變得極為混亂起來,原先還極為熱鬧的場麵,瞬間就變得鴉雀無聲,在場眾臣皆是變得沉默不言。
    禦史台官員所舉報的這些人,盡管看上去沒任何問題,其不管是手續還是相應的權力都是完全符合規定的,但明眼人卻是都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被禦史台所舉報的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剛才出來選擇支持某一方皇子的官員,而且這些人盡管自身的官職並不算高,但不管是在朝廷上,還是在各方的陣營中,那基本上都是處在極為關鍵的位置上。
    顯然,在這般時刻,禦史台的如此動作,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群臣不由得將目光投向了那站在太子身後的堅定身影。
    其實他們這些人也早就該想到的,中山王王權寧掌握禦史台多年,金瓜其是武將出身,但很早之前就已經有傳言,說整個禦史台內,已經被王權寧給經營成鐵板一塊了。
    這個傳言盡管很多大臣都聽說過,都知道,但他們在心底卻是沒有太過於在意,實在是因為一名武將將整個由文官所組成的團體給經營成這般,在他們心中是難以相信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般流言蜚語之下,他們這些人在考慮問題時,還是選擇性的將這件事給忽略掉了。
    如此,這才導致了今天這一幕的發生。
    麵對著整個禦史台齊心協力的窮追猛打,不管是魏王、亦或是晉王陣營,皆是顯得有點慌亂,特別是被當堂所舉報的那些人,就更是如此了。
    他們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汙點,而關於禦史們所舉報他們的信息,也並不是什麽捕風捉影,其實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的。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這些人的心中才更加的感到恐懼和害怕。
    見如此這般,那些原先選擇支持某位皇子的大臣們,也沉默了下來,心中開始細細打量。
    他們這些人既然會選擇站隊到某位皇子的身後,就自然在心中幻想著自己日後能夠獲得一份從龍之功,飛黃騰達。
    但他們這些人能做到這般的高位,也並不是傻子,如今被那群禦史這般盯著,若還選擇繼續支持,隻怕從龍之功沒有等到,殺頭之禍就已經來了。
    如此這般,他們這些大臣自然也就再沒有了之前的氣焰,整個大殿之內像是被人施了一層魔法般,瞬間變得安靜無比。
    有著那群聞風而奏的禦史在一旁發了瘋似的死死盯著,沒有一個大臣敢率先開口說話。
    就在這時,整個大殿內眾人的目光卻開始聚集在前方,那道充滿著威嚴的身影就在這時終於開始動了起來。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麽要說的嗎?”李世民的聲音極為冷酷,眼底深處更是閃過無盡的威壓,那般似有似無的威脅不時閃過整座大殿,眾臣皆是深深低下頭顱,不敢與其對視。
    看著自己三個最喜愛兒子的這般爭鬥,李世民心中自然是異常難受的,但盡管他身為皇帝,也並不是任何事,都能隨心所欲的。
    就比如眼前自己這三個兒子的相互爭鬥,他就無法阻止,也無從阻止。
    這並不是如普通家庭那般,隻要讓他們不吵,或是直接讓某一方給另一方謙讓就行了的,自古以來,隻要涉及到皇家的就沒有小事,更何況這還涉及到了皇子之間的爭鬥。
    李世民身為一個父親,他的第一想法是自己的這三個兒子以後都能幸福快樂,富貴一生,但如今他們卻為了爭鬥一個主持大典的位置而打的不可開交,這般情況下,李世民其實已經可以預料到這三個兒子今後的結局了。
    想來在最後,不管是誰登上這個位置,剩餘的另外二人所麵臨的都不會是什麽太好的結局,甚至兄弟之間相互刀劍相向都是十分有可能的。
    一想到這些,李世民整個人的心神就忍不住開始晃蕩。
    他自己就是經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的皇位,而且在那場大變之中,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他更是直接殺了自己哥哥、弟弟,將自己的父親李淵從皇位上給拉了下來。
    當時的他可以說是年輕氣盛,做這些事時所想的也十分簡單,可以說是為了得到那最終的權力而不擇手段。
    但如今的李世民卻是後悔不已,時常都會想起自己父親以及兄弟的身影,時常也都會緬懷他們,甚至於在夢中,都時常見到,時常的被他們所質問。
    一遍一遍的從睡夢中驚醒,一次一次的整晚睡不著。
    李世民看著此刻大殿上的三人,此刻的他們與自己當時所麵臨的情況何其相似。
    正是因為有了這般經曆,李世民才更加想讓自己這三個兒子能夠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李世民看了看那站在一旁的太子,目光又掃過另一側的魏、晉二王,最後視線停留在那站在大殿中央,行為恭敬的王權寧身上,李世民目光顯得格外深沉,好似要將這座大殿內的所有視線都給吞沒。
    一瞬間,他在心中下了一個決定,一個決定皇朝命運的決定。
    “既然眾愛卿都沒有要說的了,那朕決定,此刻泰山封禪就交給皇太子主持。”李世民起身站立,雙手揮動,“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