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叫喜鵲遇到歡喜事 產一子迎來新生
字數:310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那個瘋狂的年代 !
天剛蒙蒙亮,一個身材清瘦的鄉下漢子已經扛起鋤頭,腳步輕快地來到了後村的土地上。他一會兒鬆鬆土,一會兒除除草,累了就拍拍屁股,坐在田埂上,掏出旱煙袋抽上一口。
想起媳婦,漢子不由自主地咧開嘴笑了。別人娶媳婦,三聘九禮一樣都不能少,可他呢,就提溜了一袋小黃米,媳婦就跟著他來了。
開始的時候,老丈人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見到漢子猶如見到賊一般,抓起掃帚就打,一個在前麵跑,一個在後麵追,追了整個村莊,追累了才善罷甘休。
後來,漢子帶著媳婦登了船、上了岸,自從媳婦的肚皮鼓起來之後,私鹽就變成了官鹽。老丈人再次見到漢子,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追了,也不打了,算是默認了這門親事。有時,老丈人還會把珍藏的佳釀倒出來,兩人坐在一起抿上一口,再掏出旱煙袋吧唧吧唧一下,聊聊東家,聊聊西家,好不愜意。
此時,漢子背靠在大樹上,拿出旱煙袋,吧唧吧唧地抽了起來,火苗一閃一閃的。樹上的喜鵲也不怕人,繞著漢子飛了幾圈,站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了起來。
村裏老人常說:“喜鵲叫喳喳,好運來到家。”
漢子嘿嘿一笑,用手撓撓頭,心裏想著:莫非又有喜事了?
快晌午時,果不其然,正在田間勞作的漢子,突然聽到一陣急速的跑步聲,隨之而來的是上氣不接下氣的聲音:“廉潔、廉潔,快、快、快回家,你要當爹了。”漢子想起早晨媳婦熟睡的模樣,小心翼翼的側著身子,把肚皮保護的好好的,立即扔掉鋤頭,邁開大步跑了起來,邊跑邊問:“接生婆來了嗎?”
“來了,還是隔壁的李大嬸。”
漢子如風一般,越過麥田、穿過菜地,氣喘籲籲的跑到家門口。
還未走進庭院,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傳來,漢子頓時緊張起來,握緊拳頭,準備推門一探究竟時,王大娘堵住門口,說:“女人生孩子,男子不能進屋,不吉利,快快回避。”
此時,屋裏麵傳來聲音:“水燒熱了嗎?”
一會又說:“快把剪刀準備好,遞給我。”
漢子在門外焦急的等待著,轉著圈子,一會向左轉、一會向右轉,一會兒又雙手合十,雖然隻有短短的一會兒,但是對於漢子猶如一個世紀漫長。
突然一陣“哇哇,哇哇,哇哇。”清脆的聲音傳來。
接生婆李大嬸喊道:“恭喜路廉潔,一切順利,是個茶壺嘴。”
路廉潔聽後大喜,緊繃的神經放下了,蹦著跳著喊道:“我有兒子了,我有兒子了,我也有兒子了。”
躡手躡腳的走進產房,路廉潔滿臉心疼地朝媳婦看去,媳婦黃氏衣服已被汗水浸濕了,頭發也濕漉漉的貼在前額,歪著頭正滿臉慈愛的看著身邊的嬰兒。初為人父母的路廉潔和黃氏,在一間低矮的土房中迎來了新的生命。
單單從路廉潔的名字看,還以為他是一位官員後代或者與官場密切相關人員,其實不然,自明朝年間,路家先祖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居到東州這塊土地上,世代與土地打交道,從未參與政事。路廉潔的名字,更多的是這片土地上的鄉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對美好前程的一個寄托,希望碰到一個太平盛世、希望碰到一個為民做主的地方官員。
清末民初這段時期,各地盜匪層出不窮、一些地方官員不管不顧百姓死活,更加橫征暴斂,魚肉百姓,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東州的這一角,村民自立自強,圍繞村莊挖了一圈壕溝,溝中引入流水,一排排帶刺的木樁立在壕溝邊緣。憑借村莊中許多青壯漢子,再依靠這些防禦設施,一些小股土匪和盜賊很容易攔下的,也阻擋了一些惡霸官吏,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村寨中的居民倒也太太平平的生活多年,實屬不易。在村莊的外麵,縣上的官員們,還在穿著馬褂,拖著長長的辮子,邁著八字步,悠閑地俯視著一切,好像世紀的變遷與他們無關似的。
孩子出生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往往由族長出麵,邀請讀書識字的族人取個吉祥的名字。同時,會在孩子滿月和百天時,再由主家宴請各位鄉鄰,左鄰右舍一般都會隨禮,共賀新生命的到來,這種歡樂祥和的氣氛往往會持續很久。近兩年,雖然風不調雨不順,收成不太好,人人有饑色,但熱心的鄰居們也送來了一些禮物,有的送來幾個雞蛋、有的送來一兜小米等等,剛剛過完19周歲生日的路廉潔,青澀的臉龐露出感激之情,畢竟這些東西對大家都很珍惜。路廉潔招呼著大家進屋坐一坐。
“孩子大額頭、大眼睛,尤其嘴巴很像廉潔。”一個熱心的鄰居說道。
“孩子出生在改朝換代時間,況且兵荒馬亂的沒一刻消停,孩子注定以後不不凡。”另一個鄰居起身說。
“從八字上看,孩子屬於偏印格命局,八字均衡、喜水,虎和兔屬相是孩子六合貴人,牛和羊屬相是孩子天乙貴人,在危險時刻孩子往往能轉危為安,逢凶化吉。”一個穿著白布大褂的徐半仙說道。
“感謝各位高鄰的關心和探望,廉潔在此不勝感謝。我沒有讀過書、不識字,趁著族長和各位高鄰在此,不妨商量著給孩子取個名字。”漢子路廉潔真誠的說道。
一個同門的叔伯兄弟說:“孩子出生在農曆辛亥年,屬豬,自古有賤名好養之說,徐半仙剛提到孩子喜水,大夥看‘水竹’二字可好,竹和豬同音,竹四季常青代表生命頑強,氣節高尚,竹音又與屬豬相對應。”
族長緊接著說:“古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修身是第一位,修好身、才能有好福,廉潔你看‘路修身’,這個名字意下如何?”
路廉潔大喜:“這兩個名字我都喜歡,小名是‘水竹’、大名就稱呼‘路修身’吧。”
在以往的中國,國家的強大用人口來衡量,家庭的興盛也用人口衡量,在鄉村隻要人口眾多、人丁興旺,往往會讓別人高看一眼。究其原因,人口多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更多的勞動力意味著能耕種更多的土地,從而能獲得更多的收成,進而填飽肚子,不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