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危中有機(十四)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27年,李秉哲17歲,還在讀中學的他就依從父母之命早早地結了婚。
辦完婚禮之後,李秉哲又獨自1人回到漢城,繼續自的求學曆程。這時候,李秉哲感覺自己是真的長大了。於是,他開始認真地思考,並且重新尋找能夠充實自己生活的新目標。
再過兩年就要中學畢業了,已經對新式學堂過了新鮮勁兒的李秉哲開始產生厭倦,學校裏的教學模式讓他味同嚼蠟,難以接受。逐漸地,李秉哲開始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他的內心有1個強烈的聲音在對他呐喊“這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改變,我必須要改變。”
李秉哲在學校裏待的時間越久,這個聲音就越強烈,他想要改變的心就越迫切。
轉眼李秉哲就到了20歲,這意味著他馬上就能從漢城的新式學校畢業了。學校的畢業證在李秉哲的眼裏1文不值。因為這個時候,李秉哲的心中已經有了另1番打算,這個想法不僅新穎而且極具挑戰性,他想要去東洋國留學,想要親自去看1看那個國家是不是真像人們說的那麽好。當時的李秉哲在想“或許在那裏(東洋國),我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李秉哲的父母得知了自家兒子這1個‘瘋狂想法’之後,強硬地拒絕了兒子的請求。
李秉哲的母親對他說“孩子呀,你到底想幹什麽啊?你想去新式學校,我們送你去了;你想要去漢城讀書,我們也讓你去了。現在你又要去東洋國,你整天到底在想些什麽?要知道你馬上就要中學畢業了,難道你連畢業證都不想要了嗎?這畢業證多重要啊!”
(這1幕,跟21世紀的家庭教育何其相似啊!)
李秉哲還想再說些什麽,但他的父親卻威脅他說,如果他再繼續胡鬧,就把他關到家裏的倉庫中去。盡管父母都極力反對,李秉哲還是鐵了心要去東洋國留學。
於是李秉哲拿出了自己上學期間積攢的錢,又向家境富裕的同學借了1部分錢,湊夠了去東洋國的路費,隨後隻身1人踏上了去異國他鄉的路程。
1930年春天,20歲的李秉哲坐上了從釜山開往東洋國下關的船,途中發生的1件事情激發了他自主創業的念頭。
當時李秉哲買的是位於船底的2等艙,最初的幾天,海麵上風平浪靜,他還沒有什麽不適的感覺。但是,有1天恰好趕上下雨,巨大的浪潮1個接1個地撲向輪船,位於船底的2等艙搖晃得厲害,李秉哲開始暈船,並且越來越嚴重,他覺得自己快要把膽汁給吐出來了。
再也受不了這樣折磨的李秉哲,想要換到搖晃相對輕1些的1等艙去,但是守在門口的警衛卻將他攔住了,在得知李秉哲是韓國人之後,說了很多羞辱的話。他們說“你1個來自貧窮國家的人能有什麽錢,居然想進1等艙?”
隨後,這兩個警衛還對李秉哲展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身份盤查,在那1刻,李秉哲深刻地感受到身為亡國奴的悲哀。因此,李秉哲將這些話都1字1句地記在了心裏,暗暗發誓,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的祖國變得強大起來,不再受外族的侮辱。
其實,李秉哲1直都生活在東洋帝國殖民統治之下的韓國半島,但是,周圍和他1同生活的人,都是韓國人,所以他平時對國家的“獨立自主”也沒有什麽深刻的認識。
也正是這1次在途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在李秉哲的心中留下了難以消弭的印記,此後李秉哲開始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早1點爭取獨立自主。
換艙事件雖不是1件大事,但對於李秉哲來說卻是1個莫大的恥辱,他從這件事中意識到國家隻有強大了才能夠抵抗外敵的侵辱,想要國家強大,就1定得先讓國家富足起來。
李秉哲暗暗地對自己說“不論發生什麽事情,我都要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有朝1日,它1定會成為1個富足強大而且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自主創業的想法也正是在此時初見雛形,後來李秉哲1直專心於企業的經營,很大1部分原因就是想讓自己的國家富強。
這也是為什麽南韓國地區的人民在未來會對東洋國有1種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
經過了接連幾日的顛簸,李秉哲終於到達了東洋國。但是,他在東洋國的求學之路並非1帆風順,其中的波折和困難是常人沒有辦法想象的。
李秉哲來到東京後,開始了嶄新的生活。在他的眼裏,東京的1切都是新奇的,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李秉哲剛到東京沒多久就遇到了來自慶尚南道鹹安的韓國留學生李舜根——他鄉遇故知,兩個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當時的李舜根是早稻田大學大3的學生,在他的引導下,李秉哲後來也順利地考入了早稻田大學,隨後進入正治經濟學係開始了自己在東洋國的求學之旅。
早稻田大學正治經濟係是當時公認的培養優秀企業家的搖籃,李秉哲為自己能夠進入正治經濟係學習,感到十分高興,他感覺自己離心中的夢想又近了1步。
後來,李秉哲憑借自己在數學方麵的天賦而名聲大噪,他的才華也得到了同校師生的肯定,這讓他感到十分驕做和自豪。但是他深知自己來早稻田大學讀書的不易,所以倍加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上課的時候他全神貫注地聽講,課堂上老師的板書也1字不落地記下來,同時他還大量地閱讀各類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
李秉哲在在日留學時期,如饑似渴地閱讀著當時能夠接觸到的1切書籍,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養分”,不斷地充實自己。隻要是在當時能夠借到的書,李秉哲都會全部借來看,甚至連當時秘密傳抄的紅色主義的著作,他也1字不落地讀完了。
平時,李秉哲還會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把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全部記錄下來。他學習知識的範圍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甚至可以說,整個東洋國都是他學習的課堂。他廣泛地關注東洋國的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麵的動態,積累各種經驗,這也為他日後創業打下基礎。
李秉哲在課外閱讀的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關於企業家的書籍,書中企業家們為了創業而不斷努力、拚搏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他,也塑造了李秉哲百折不撓的創業品質!
1923年,東洋國的關東地區發生了1次大地震,地震的危害程度十分巨大,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東洋國的經濟也因此受到了重創。
關東大地震的影響延續了好幾年,期間東洋國的經濟也在持續下滑,直沒有擺脫這次地震造成的經濟困難。沒過幾年,黴國又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這1次經濟危機波及全球,東洋國也沒能逃過此劫,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讓原本就不景氣的東洋國的經濟開始迅速崩潰。1時間,很多東洋國企業開始裁員,大量工人失業,社會現狀很不穩定。
(東洋國發動戰爭,其經濟根源就在於遭受黴國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過深!)
這1狀況也影響到了早稻田大學在內的各類學校,對時代反應十分敏銳的學生們時常會舉行遊行示威活動,李秉哲也和早稻田大學的同學參加過1次反對時任東洋國首相濱口的遊行示威活動。
李秉哲參加這次遊行示威並不是因為對正治活動感興趣,而是因為他當時正在讀《女工的哀史》1書,書中對東洋國女工艱難生活的描寫讓他感觸很深。
在李秉哲的印象中,東洋國1直都是1個很優秀的民族,但是從這本書中他卻看到了東洋國民族的兩麵性。同時,李秉哲也目睹了經濟危機之後東洋國經濟的慘狀,感受到了由此而引發的社會倒退現象。李秉哲對書中所講的“經濟的變動會影響到普通的百姓,並且會對整個社會都產生十分深刻的影響”這1觀點,有了真實且深刻的體會。
李秉哲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期間,1直都在努力地了解東京、了解東洋國,因為他認為在這裏能夠觀察到東洋國乃至整個世界發展的脈搏。與此同時,李秉哲也1直在為了自己創業的夢想不斷地努力,他堅信自己在這裏的1切努力,都會成為回國之後創業的資本和支持。在這種信念和夢想的激勵中,李秉哲在東洋國繼續著自己的求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