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關於綜合商社的構思(一)
字數:4323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54年“倒閉危機”的腳步漸行漸遠後,本田技研重振旗鼓,在原產品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更多新型號。在發動機、摩托車領域的不斷探索,再加上從危機中得到了曆練,本田技研越發成熟了。1957年5月12日,本田技研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1部上市,其資本額進1步增加,規模也越來越大了——本田技研上市的證券承銷商是天照證券!1958年6月,本田技研的總公司由此前的中央區2丁目搬至東京站8重洲口附近的中央區8重洲5丁目。
上市公司的業務較之未上市之前翻了幾番,這使得本田宗1郎和藤澤武夫幾乎沒有更多見麵的時間了。精於技術的本田宗1郎仍舊每天醉心於研發,擅長經營之道的藤澤武夫則1心撲在如何能讓公司發展得更為龐大和順暢上。在那時期,兩個人的確沒有過多的交流。
為了讓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寬心,沈萬福並沒有讓堂弟沈萬仞特別安排獨立理事進入本田技研當‘眼線’,隻因沈萬福很清楚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都是1等1的聰明人,隻要3井銀行方麵釋放出足夠的信任與支持,那麽這兩人1定會給3井銀行帶來豐厚的回報。
然而,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不太了解的是,其實本田技研購買原料與設備的進出口渠道,基本都已經被盛禾貿易公司給壟斷了,即使本田技研想要擺脫3井銀行的控製,也必須要考慮清楚是否能否躲避盛禾貿易公司的運輸壟斷——到了沈門嘴裏的鴨子,想飛走都難!
雖說被3井銀行捏住了‘金元命脈’,但是對於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來說,比起3菱銀行在貸款時還要拿捏1番姿態,3井銀行卻是表現得落落大方——2話不說就直接往本田技研的賬戶裏打入了10億日元,而且也沒有胡亂安排非專業人士打亂他們的經營方略。
轉投到3井銀行的麾下,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倒是沒有多少心理負擔,再者說3井銀行在最前麵頂住了來自3菱銀行以及岩崎家族的壓力,本田技研倒是可以安心發展自身了。
沈萬福倒是沒有這麽快就與本田宗1郎、藤澤武夫兩人見麵的想法,仍舊是任由堂弟沈萬仞在台前與這兩人打交道,自己則是窩在青水莊園陪伴妻妾兒女!
至於3菱財團的無能狂怒,沈萬福聽完貝利亞的匯報後也隻是輕聲1笑,在如今的東京城內,除了少數人之外,他沈某人還真是不擔心3菱財團會做出什麽極端的行徑來!
本田技研的發展道路與方略,顯然是輪不到3井銀行來指手畫腳的,既然沈萬福這1位幕後大老板對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這1對‘奇妙搭檔’的能力如此信任,那麽3井銀行也樂得輕鬆,按照相關規定安排了兩位獨立理事進入本田技研承擔監督、規誡的職責。
在發動機與摩托車的技術研究領域,沈萬福顯然不是專家、3井銀行的人也不是業內人士,這就意味著為本田宗1郎這1位‘天才技師’的專業理論的助力不多。
但是,本田技研公司作為1家實打實的高精尖類製造企業,除了埋頭發展自身的技術之外,還需要注重多元化發展——盛禾貿易公司手上持有著川崎造船與3井造船兩家東洋大型造船企業供應的新舊貨船20艘,其中載重量超過50萬噸的油船全年無休地航行在太平洋、印度洋與紅海,將東洋製造企業所需的石油、鋼鐵、礦石等物資,源源不斷地從黴國、南洋等地運往東洋國本土,基本壟斷了東洋國進口產品與原材料的運輸通道。
既然本田技研已經‘臣服’在3井銀行的金權之下,3井銀行則是作為推薦人,正式向隸屬於新·3井財團最高領導層、即2木會下轄的常務理事會提出吸納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2人加入常務理事會的申請;對此本田宗1郎與藤澤武夫2人經過商議之後,選擇坦然接受3井銀行的‘良苦用心’!2木會作為整個新·3井財團的核心,掌控著新·3井財團所有資源,如果本田技研想要徹底走向國際舞台,絕對離不開2木會的支持!
又是1個平靜的夜晚,沈萬福與堂弟沈萬仞端坐在東京郊區青水莊園的庭院裏,1邊品嚐剛從華夏內地買來的雨後龍井,1邊在有條不紊地交流著有關新3井財團的最新情況。
“大哥,我覺得本田技研、川崎製鐵、3井造船這些製造企業的物流網絡應該統1起來,雖然有盛禾貿易公司在居中協調,可是彼此之間的聯絡也太平淡了,中間浪費了不少資源。”
“萬仞,你這1個想法是對的,這件事情你跟土光敏夫、石板泰3牽頭在2木會上正式提出書麵方案,至於怎麽樣為這些收到我們控製的製造企業打造1同集中高效的物流網絡,到時候你們討論完再拿出1個最終版的方案給我!”
“大哥,既然這樣的話,不如我們把盛禾貿易公司放到明麵上來?”
“不!萬仞,盛禾貿易公司是我們在東洋國內的1顆暗棋,雖然有不少人知道盛禾貿易公司本質就是1家為了維護走私才成立的皮包企業,但是盛禾貿易公司盡量待在暗中行事,這對於我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1旦有什麽不對勁,我們也能夠及時拋掉這1枚棋子。”
“大哥,我明白了,那我就另外成立1家物流公司來統1管理我們控製的製造企業的物流網絡,不過我擔心這些製造企業的高管會有不1樣的想法,要不要提前征詢1下他們?”
“這是肯定要的,各家企業的高管才是最直接的負責人,我們躲在幕後來操縱,終究是不夠親身理解到每1家企業內部的物流業務到底是怎麽運作的,這件事情繞不開他們!”
無論是在國家治理還是企業經營上麵,歐美國家都比較崇尚分權製衡的原則,但是在東洋、南韓國、華夏等東亞國家與地區,集權思維才是貫穿整個國家或者是整個企業經營的根本原則,或許在明麵上,整個受到沈萬福為首的沈門控製的新3井財團的企業之間互相持股的比例較低,但是架不住有沈萬福在中心坐鎮,將新3井財團的企業的控製權集中管理,可具體的經營權則是完全下放給各家企業的管理層,外部監督方麵則是有飛鳥衛外圍成員組成的稽查組,各家企業的管理層想要像沈萬福1般朝綱獨斷是不現實的!
分權有分權的好處、集權有集權的優勢——說實話,沈萬福也不喜歡獨裁式的經營模式,但是耐不住2戰後的東洋國本土已經是變成了滿目瘡痍,即使是進入了20世紀50後期,逐漸恢複了1些元氣,可對比起幾乎毫發無傷的黴國爸爸來說,還是差上很多啊!
雖說新3井財團下屬的各家企業基本都有摩根、洛克菲勒以及花旗3家黴國壟斷財團的資本投入,但是比起沈萬福來說,摩根也好、洛克菲勒與花旗也罷,都不懂得如何跟東洋國本土官僚與企業家打交道,因此摩根等黴國壟斷財團也隻是持有新3井財團下屬企業的部分控製權,甚至這1部分控製權加起來還不足以動搖到沈萬福1個人的決策權!
說直白1些,摩根、洛克菲勒與花旗3家黴國壟斷財團即使是受到了沈萬福的蠱惑,向2戰後的東洋國投入了遠超前世的資本量,但比起在黴國與歐洲的投資來說,還是少了很多。
這是因為摩根、洛克菲勒與花旗3家黴國壟斷財團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東洋國、南韓國、港島等東亞國家與地區的發展潛力到底是多麽龐大,所以隻能是委托沈萬福這1位‘合夥人’全權代理它們在東洋國內的投資事宜——沈萬福甚至想要拿下3家財團在南韓國投資事宜的全權代理,可惜的是南韓國的正治環境比東洋國的還要惡劣,3家財團的投資比較保守。
沒得辦法,沈萬福隻能是‘忍痛’吃下南韓國這1座沒有被完全開發的‘寶山’了!
“行!大哥,還有就是3井物產和第1物產的社長向2木會申請兩家公司進行合並,您看這個申請要不要暫時打回去?我覺著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在內部的優勢太大了!”
“萬仞,眼光要放長遠1些,既然我們都在想著把新3井財團內部的製造類企業的物流業務統1集中來管理,那麽3井物產和第1物產要實現合並,其實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不瞞你說,接下來我打算讓3井銀行和第1銀行重新合並起來!除了這些之外,我還計劃著成立1家證券公司、1家保險公司和1家信托公司,全部掛牌在3井銀行的旗下,讓3井金融這1艘航空母艦重新出現在東洋國的金融市場,免得被別人占了上風!”
“大哥,這會不會引起東洋國官方的忌憚和針對啊?我可是記得東洋國在金融方麵的限製不少,要是被某些‘有心人’抓住這1點,恐怕3井銀行會有惹上大麻煩!”
“萬仞,放寬心,這些事情又不是我們1家在做,別人也在做的,大家都是半斤8兩!”
“好吧,那我在下周的2木會常會將這些事情1並提出,屆時討論出結果再告訴大哥你。”
“嗯……喝茶,不說這些瑣事了!”
“謝謝大哥!”
抿下1口熱騰騰的雨後龍井,沈萬福、沈萬仞兄弟2人悠閑地看向天空中的1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