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個娛樂帝國的崛起(一)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沒有人能阻擋風雪的到來,誰也不能把挫折拒之門外,跌倒了咬緊牙關再爬起來,生活就像蒼茫的大海,每1次的潮落都孕育若下1次的洶湧澎湃。管理上的‘失敗’,讓華特·迪士尼嚐盡孤家寡人的挫敗感。不過失敗過又如何?華特·迪士尼沒有逃避,永不放棄!
不過1波還未平息,1波又要湧起,尤比·艾沃克這1位黃金搭檔的離開的打擊還未平複,經濟危機的噩夢又開始襲擊迪士尼公司。
自從1825年英格蘭爆發第1次經濟危機之後,這種強有力的衝擊波1直困擾著資本主義國家。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1場規模空前的大危機,這還得從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說起。第1次世界大戰過後,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曆時僅幾個月,危機過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1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1段生產高漲、資本迅速膨脹的狂熱年代裏,輿論大4宣揚“永久繁榮論”,鼓吹經濟危機的噩夢不會重演。殊不知,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包括黴國在內,猶如1隻隻被吹得過大的氣球,隨時有1觸即爆的危險,1929年10月,這場大危機終於爆發了。這次危機不僅生產下降的幅度驚人,而且持續的時間異常持久,以前是幾個月,這次卻是幾十個月。危機的極度深刻性和空前持久性結合在1起,使其具有極大的破壞力,資本主義國家商業大幅倒退,整整幾十年的生產力發展付之東流。
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黴國倒退到1905~1906年,整個經濟出現大條的狀況。股市崩盤、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加劇,在經濟危機的陰影籠罩之下,各大公司是內外交困。奇妙的是,迪土尼公司不但毫發無損,還掀起了發展的高峰期,這就得歸功於華特·迪士尼這1位創始人的1記奇招。
經濟危機來襲,失業率劇增,就業率驟減,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年輕動畫人才變得唾手可得。為了填補明茲、鮑威爾給迪士尼公司帶來的人才斷層,華特抓住這個機會,用較低的工資,招收了1大批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這些人既沒有技術,也沒有經驗,公司上下對這群新人並不看好。華特心裏自有打算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不可怕,動畫人才怕的就是沒創意,他看中的正是他們身上那股子新鮮勁兒。華特開始醞釀1項計劃,他打算在公司內部設立1個培訓班,這樣可以邊學邊練,盡快彌補公司人才的空缺。
“眾裏尋他千百度!”華特·迪士尼接洽了當地的幾家學校都遭到拒絕,最後,在洛杉磯喬納德藝術學院(chouard art stitute)找到了合作者。這家藝術學院創辦於1921年,創始人是1位重教育、輕利潤的女性——內爾伯特·喬納德,她同意華特在晚上舉辦動畫培訓班,並讓藝術學院的老師唐·格雷納姆負責授課。1932年11月15日,迪士尼培訓班首屆學習班開課,有25名學員報名。格雷納姆是1個才華橫溢、熱情洋溢的畫家,他的課程很受歡迎,前來報名的人數逐漸多了起來。1開始,華特經常自己開車接送這些學生上下課,後來為了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還專門為他們在公司對麵租了簡易的房子。
華特·迪士尼1手成立的迪士尼培訓班辦得有聲有色,很快就看到了成效,1933年,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3隻小豬》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1933年,華特的妻子莉蓮懷孕了,華特·迪士尼對這個即將誕生的新生命期待不已
。孩子的到來也觸動了華特·迪士尼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在那段時間裏,他經常想起自己的童年、夢回仙鶴農場,回憶那段遙遠的時光,他依然有1種幸福感。因此華特·迪士尼想拍攝1部有趣的動畫片,作為禮物送給即將出世的孩子,也就是後來的《3隻小豬》,而靈感的來源就是他在仙鶴農場時最好的夥伴兒——那隻叫做“波克”的小豬。
《3隻小豬》以《格林童話》中3隻小豬的故事為基礎,但作了適當更改。“養兵千日,用兵1時。”華特·迪士尼認為是時候讓培訓班的那些孩子1試身手了,他大膽起用新人,選擇了公司最年輕的畫家弗雷德·莫爾,讓莫爾負責小豬的回話工作。弗雷德·莫爾當時隻有18歲,卻已經開始獨立設計動畫影片了。負責大灰狼作畫的是1個剛剛從紐約來到洛杉磯的年輕人——諾曼·弗格森,他繪畫技術精湛,而且速度相當快,很有當年尤比·艾沃克之風,備受華特的青睞。華特把《3隻小豬》設定為溫馨快樂的風格,這就得借助大量的音樂。負責影片配樂的是弗蘭克·丘吉爾,他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後,在酒吧裏彈過鋼琴,做過廣播電影公司的音樂師,到迪士尼公司之後,負責卡通音樂的譜曲工作。
華特不拘1格“用”人才,果然,這些年輕人也沒有讓他失望。弗雷德·莫爾賦予3隻小豬各自鮮明的個性,難能可貴的是,圓頭圓腦的小豬們卻極富人情味兒;諾曼·弗格森的筆下,大灰狼並不完全是陰森可怕,倒像1個可笑的惡棍;弗蘭克·丘吉爾按照“祝你生日快樂”的歌曲樣式,譜寫了1首朗朗上口,很符合影片風格的曲子。華特·迪士尼對他們的表現非常滿意,《3隻小豬》也順利地完成了製作。
1933年5月27日,《3隻小豬》首映,短時間內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其受歡迎程度甚至出乎華特的意料。《3隻小豬》的成功,聚集了“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與當時的經濟危機也不無關係。1933年,經濟危機的陰霾依然籠罩在黴國上空,從1929年以來,長達5年的恐慌讓人們疲憊不已,大家都盼望著經濟複蘇的日子早日到來。
長期受到危機蹂端的黴國觀眾,在觀看《3隻小豬》的過程中,產生1種莫名的傷感,經濟危機就像那隻看似凶惡實際愚素的大灰狼,而堅強的人們會像那隻聰明的小豬1樣戰勝大灰狼,最終走出經濟危機。影片中的歌曲《誰怕那隻大灰狼》恰恰唱出了黴國廣大人民的心聲,因而風行1時,成為艱難時代人們的戰鬥之歌。
《3隻小豬》發行的第1年度,即1933年,總收入超過125萬美元,這打破了黴國動畫短片的紀錄。各大影院紛紛把《3隻小豬》放在節目單的首位,正片不斷更換,這部短片卻長盛不衰,破天荒地連續放映了兩年。這兩年時間裏,該片總收入超過25萬美元,成為30年代最受歡迎和最賺錢的迪士尼公司卡通片之1。
查爾斯·明茲的暗算,帕特·鮑威爾的伎倆,並沒有打垮華特·迪士尼。華特·迪士尼的“1記奇招”,變“危機”為轉機,為迪士尼公司注入了新鮮血液。華特知恥後勇,改變用人之道,改善管理之道,《3隻小豬》的成功是上天給予華特·迪士尼的第1次犒賞。
飽嚐背叛之痛、人才短缺之苦的華特·迪士尼,對迪士尼培訓班盡心盡力。1934年,華特·迪士尼把迪士尼培訓班由夜校改為全日製,學生也由最初的25人增長到150人,初具規模。人才成為迪士尼公司百年興盛的根基之1,而這1切都得從“a113”說起。
如果是迪士尼動畫的愛好者,1定對“all3”並不陌生,這串字符經常出現在迪士尼公司製作的各種動畫片中,例如《玩具總動員》——安迪媽媽的小貨車車牌號碼;《蟲蟲危機》——小螞蟻飛力進入蟲子城時穀物箱上的暗號;《玩具總動員2》——機場的播報拉斯特航空“a113號航班”,也指導演約翰·拉斯特;《怪獸電力公司》——蒙塔見到斯密提和裁縫進入垃圾壓縮機的那個鏡頭,背景裏也出現了“al13”的標記;等等。
為何這麽多部赫赫有名的動畫片都出現“al13”?這串宇符對迪士尼公司有何重要意義?其實,“al13”是迪士尼培訓班1個教室的門牌號,從這間教室走出了無數優秀的動畫師,“a113”最早由導演布拉德·伯德開始使用。布拉德之後,像約輸·拉塞特、安德普·斯坦頓、彼得·道格特等許多從這間教塞走出來的校友,也把“a113”印刻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此1來,“al13”就具備了象征意義,可以說,“a113”是迪士尼公司的人才密碼。
以喬納德藝術學院為基礎的迪士尼培訓班,正是今天聞名遐邇的加州藝術學院的前身。加州藝術學院,也稱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英文校名為californiastitute of the arts,被廣泛簡稱為carts是1所全球領先的藝術高校,在1961年由華特·迪士尼和哥哥羅伊·迪士尼聯聯合創辦,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
學院自從成立開始就是各個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並且為迪士尼公司以及黴國各大影視公司,輸送藝術(特別是動畫方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