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支柱產業(一)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眾所周知,娛樂產業在黴國境內具有‘特殊地位’,而動畫行業則是黴國娛樂產業的1頂璀璨耀眼的皇冠。迪士尼公司在另外1個時空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黴國,是因為迪士尼公司真真正正做到了為2戰結束後的黴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
縱觀華特·迪士尼這1位迪士尼公司的創始人的發跡過往,或許可以發現華特·迪士尼總有1種讓旁人無法理解的‘衝動’,但更加讓旁人為之印象深刻的是——華特·迪士尼似乎總能抓住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創造了1個又1個新的供應點,讓迪士尼公司打下了成為1家娛樂帝國的良好根基,而在這1方麵,則是沈萬福控製的鬆竹映畫所需學習、借鑒的!
事實上,扶桑人的動漫細胞不必歐美人差,畢竟扶桑人可是師從擁有5千年曆史文化底蘊的、世界上唯1賡續不斷的文明古國——華夏,而華夏的山水畫、人物畫在內的國畫工藝1度在2戰後的扶桑動畫作品當中可以明顯看出——守著這樣1座寶山,沈萬福相信依靠鬆竹映畫上上下下的‘能人異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鬆竹映畫推出的動畫產品應當會逐步成為扶桑動畫產業的佼佼者,甚至進1步的話,或許提前推動日漫產業的革命式改造。
動畫產業蘊含的商機多麽龐大,沈萬福相信前世的日漫已經有力地證明了這1點。不說其它的,就說華夏眾多80後、90後的青年人的童年回憶——由扶桑國著名漫畫家鳥山明創作的長篇漫畫及其改編的影視作品《龍珠》,其i直接價值達到驚人的300億美元(等值)!
華夏眾多80後、90後甚至是00後對於《龍珠》裏麵的孫悟空、貝吉塔等漫畫人物,絕對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步了,每到周末都要看《龍珠》的重播,或者是到街邊書店購買《龍珠》漫畫單行本——據不完全統計,《龍珠》漫畫單行本全球發行量或超過4億本。
漫畫作為1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技法,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尤其是各國青少年的喜愛。漫畫從最初的諷刺幽默漫畫,發展到敘事的多格漫畫和講故事的長篇連環漫畫等,沒畫藝術發展到了1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漫畫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凝聚若人類文明的精華,正是這些深厚的文化積澱作為養料,使漫畫發揮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扶桑漫畫經過長時期的發展與演變,早已形成極具扶桑特色的流派,加之後來的扶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漫畫生產國,其漫畫的影響已經大大超越了本國的範圍。
漫畫的輸出,其實也是1種文化的輸出。扶桑漫畫的輸出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1定的影響,尤其對亞洲國家,特別是對另1個時空的華夏青少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扶桑早期漫畫的形成與發展深受兩方麵的影響1是扶桑傳統繪畫對漫畫的影響;2是西方國家漫畫對扶桑漫畫的影響。扶桑漫畫的起源普遍被認為是12世紀出現的“鳥獸戲畫”,而“鳥獸戲畫”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為扶桑國真言宗(扶桑國佛教的1派)的鳥羽僧正覺猶(10531140),他所畫的《鳥獸人物戲廝》(4卷,收裁於京都高山寺)被扶桑國官府列為國寶。“鳥獸戲畫”的藝術特色與現代漫畫有許多相似的地方,1方麵采用擬人化的鳥獸為主題,使用清1色的墨線,畫麵流暢生動,另1方麵通過鳥獸的繪畫形象來諷刺腐敗的社會現象,具有1定的諷刺幽默特征。因此,鳥羽僧正覺猶在扶桑國漫畫界被尊奉為祖師爺。
平安時代(約794—1192)晚期至室町時代(1338—1573)晚期,在扶桑國的戲畫史上又出現了諸如《餓鬼草紙》(2卷)、《地獄草紙》(4卷)、《百鬼夜行繪卷》(1卷)等傑作,但由於這些繪畫都是手繪,能看到的人非常有限。而漫畫要想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就必須使用印刷技術進行大量複製才有可能實現。
江戶時代(1603—1867)初期,京都、大阪的繪師繪畫的身材修長的鳥羽繪(以鳥羽僧正的名字為頭銜的繪畫派係)成功地造就了新時代的浮世繪畫風。享保年間(18世紀初期),隨著雕版印刷技術的發達和江戶市民文化的繁榮,戲畫和浮世繪開始作為商品在市麵上流通,這對1般民眾較為容易地接觸到這類繪畫創造了條件。到19世紀初期,扶桑國著名的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首次將漫畫1詞用於畫作上,1814年《北齋漫畫》刊行,刊載了大量反映貴族、武士等的墮落的戲畫和諷刺畫,甚至對歐洲的繪畫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江戶時代晚期,受西方國家諷刺漫畫的影響,扶桑國開始出現了諷刺性漫畫雜誌。
隨著印刷技術的普及,漫畫越來越為民眾所喜愛,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畫家前往扶桑國,創辦漫畫刊物,為扶桑國漫畫界帶來了西方漫畫的創作風格和表現技法。1861年,英國畫家查爾斯·華格曼(irgan,charles,1832—1891)前往扶桑國任《倫敦圖畫新聞》特派員。次年,查爾斯·華格曼以旅日的外國人為閱讀對象創辦的漫畫刊物《扶桑笨拙》,不僅受到了外國人的喜愛,在扶桑人中間也獲得了好評,並在創刊不久的《江湖新聞》、《橫濱新報》等報刊上轉載。該漫畫刊物以時事漫畫、風俗漫畫為主要內容,雖然每期隻發行200份左右,但對扶桑國的漫畫有很大的影響。
1882年,法蘭西畫家喬魯吉·畢戈(bit es ferdand,1860—1927)為研究扶桑美術來到扶桑,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相繼出版了3本以扶桑人生活為主題的銅版畫集,1887年創辦以批評和諷刺時事為主題的周刊雜誌《團團珍聞》。他在扶桑國生活18年間,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諷刺漫畫。這兩位歐洲漫畫家為扶桑漫畫的革新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1868年明治維新的成功標誌著扶桑進入了近代國家的行列,從這時開始,具有現代意義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刊不斷問世,這為刊載時事漫畫和諷刺漫畫等了舞台。
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革新,江戶時代以木製雕版印刷為主向明治時代以機器印刷機為主轉變,為印刷物(包括漫畫)的大量複製和生產創造了條件,也為漫畫的普及和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大眾藝術了必備的條件。
進入20世紀後,《滑稽新聞》、《東京潑克》、《時事漫畫》、《大阪滑稽新聞》等紛紛創刊,這些模仿西式漫畫的批判式口吻、幽默感以及造型的新漫畫成就了當時的漫畫時尚。20世紀初,扶桑國內最初職業漫畫家的代表人物有北澤樂天和岡本1平等人。
福澤諭吉(扶桑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明治時期傑出的教育家)非常看重北澤樂天的才能,並把他介紹給當時活躍於扶桑新聞界的澳洲漫畫家法蘭克·a·南基韋爾(nankivell frank arthur,1869—1959),讓其學習西方漫畫。1899年,北澤樂天受福澤諭吉的邀請,加盟《時事新報》,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的諷刺漫畫。1905年,北澤創辦了扶桑第1份漫畫刊物《東京小精靈》;1921年,又創辦了時事新報周日特集專欄《時事漫畫》,對扶桑諷刺漫畫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這1時期北澤的諷刺漫畫創作風格深受美國連環漫畫的影響。北澤從1928年開始在《時事漫畫》連載的《とhだはね子》是扶桑最初的以少女作為主人公的連載漫畫,是少女漫畫的先驅作品。
這1時期另1位重要的職業漫畫家為岡本1平,此人於1915年創立漫畫家團體東京漫畫會(也就是以後的扶桑漫畫會)。第2年,該漫畫會創辦的同人誌《tobae》受德意誌漫畫的影響,漫畫創作采用了簡單樸素的描繪和變形等技法。1921年,岡本1平在《朝日新聞》上連載故事性漫畫“人的1生”,為以後扶桑故事漫畫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並使扶桑國社會和民眾逐步改變了對漫畫的認識,即漫畫藝術不僅僅是1種幽默諷剌的表現形式,還是娛樂大眾的重要藝術表現形態。
隨著漫畫創作隊5的壯大,扶桑國的漫畫創作出現了新的氣象,許多誌同道合的漫畫家們開始組建團體,扶桑漫畫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麵。1932年,近藤日出造、橫山隆1、杉浦幸雄等幾位2十幾歲的年輕漫畫家成立了“新漫畫派集團”。這1畫派的漫畫家們在進行漫畫創作時不使用毛筆,而是用鋼筆來進行創作,並大膽地創新浸麵的創作風格,逐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幽默識刺漫畫的表現形態和技法。“新漫畫派集團”的漫畫家們創作的作品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並成為第2次世界大戰後扶桑國漫畫界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