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佐川捷運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在前世,“佐川捷運”是扶桑國最大的貨運公司,並在世界貨運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創始人佐川清早年隻是1個普通的腳夫,但經過數十年努力,卻建立起了1個龐大的企業帝國。他的創業曆史在日本被譽為“佐川奇跡”!“佐川捷運”也在扶桑國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其資產總額高達100億美元,並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2十餘家。
既然包雨剛想要從盛禾貿易公司手裏接過1部分業務,那麽自然是需要跟佐川捷運這1家扶桑國土生土長的貨運企業展開直接的商業競爭;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與佐川捷運展開競爭之前,沈萬福有必要讓包雨剛了解1下佐川清的人生過往。
1922年3月16日,佐川清出生於新潟縣中頸城群板倉村1個叫“宇高野”的鄉村。他是家中第3子,上有兩個兄長“豎2”與“己代治”。佐川家是板倉村名列第1的世家,也是大地主,並保有製造豆麯子的權利,其產量在當地是最高的。佐川的父親不僅是世家大地主、事業家,還“兼”任了小學校長的公職。這1公職給他帶來榮譽的同時,也使他無法兼顧家中的製造業。佐川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世家少爺的身份,生活充裕地過著嬌生慣養的生活,直到他遭到第1次不幸——母親去世,這時,佐川清剛滿8歲。
作為人口眾多的大家庭,家務繁多,父親又因公職而無力兼顧家務,就必須要找1個可以接替母親工作的女性。現實的需要與親戚的慫恿,父親娶進了繼室。這1年,佐川清剛滿8歲。8歲是既懂事又不懂事、最難相處的年齡。於是,從他還沒有跟後母見麵以前,就對她懷著1種抗拒與厭恨的心態。佐川清的大哥2哥年齡較大,已能和後母調和,或者是說已經懂得為人處世的方法了;而他兩個年幼的弟弟和妹妹,還是隻要有個可以叫媽媽的人就會高興的年齡。因此,佐川清的哥哥和弟妹們都跟後母還合得來。
憎恨與厭惡都是彼此的,佐川清越是討厭後母,後母也就越表現出討厭他的態度,兩人從1開始就形同水火互不相容。而加深這種對立情勢的是後母的名字。
佐川清生母的名字是“哈慈”,而後母的名字是“哈池”,這在日語發音裏是相同的。
佐川清父親跟他生母之間的感情很好,每當下班後回到家裏,首先就會大聲呼喚妻子的名字“哈慈!”然後才詢問自己不在家時的種種事情。娶了繼室後,他的這種習慣仍沒有改變,每當回到家裏就和以往1樣叫“哈池”,大聲呼喚他的新太太。
對8歲的佐川清而言,父親的聲音總是使他產生生母尚在家中的錯覺,可應聲而迎上去的並不是生母“哈慈”,而是後母“哈池”,看到這種場麵,佐川幼小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悲憤。
不知不覺中,佐川清漸漸地對後母的1舉1動都故意地加以監視。沒過多久,他和後母之間就像有不共戴天之仇,經常發生頂撞,衝突,並逐漸尖銳化。這種情形,甚至成為村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於是,後母把佐川清當作虐待的目標,而且方法又很徹底,其手段之陰險、執劫、殘酷、無情,幾乎沒有人能比她更狠心的了。後母采用兩麵作戰法,在心理上對佐川清“視若無睹”,在肉體對他“斷絕糧秣”。
所謂“視若無睹”,就是每當後母跟佐川清的兄弟或妹妹在談笑時,如果看到佐川清,後母就會立即停止說話,非但如此,她還會以白眼相待,或以憎恨的目光凝視他,似乎在說“你來於什麽?”或者趁佐川清不在的時候,帶兄弟或妹妹到外麵去玩。這種“視若無睹”對佐川清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所謂“斷絕糧秣”,就是不供給食物。後母有好幾次在命令佐川清去做事的時間裏,叫家中的人用餐,而當他將後母所命令的事情做完回到飯廳時,餐桌上的碗筷已經收拾完畢,飯鍋裏連1粒飯也沒有。在第2次大戰的戰時與戰後,扶桑都市裏的人都因大量缺少食糧而叫苦連天。但那時,戰爭還未開始,又是在產米的新潟縣,後母竟用“斷絕糧秣”的手段來對付1個正能吃的小孩子,更使佐川清對其後母痛恨入骨。
結果,在這段日子裏佐川清從後母那裏得到兩項教訓第1項是,這個世界上有各種不講理的事情,要想活下去是1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可以依靠的隻有自己,這是他的親身體驗告訴他的,這時他體會到的是自立精神。第2項,斷絕糧秣所帶來的肉體饑餓雖然痛苦難受,但隻要吃了飯就沒事了,然而無法治愈的則是渴望獲得母愛的精神饑餓,這1點,使佐川清懂得了人情的重要,也就是愛的重要。
“沈大少,這個佐川清的後母居然殘忍到這種地步?”
虎毒不食子——雖然佐川清對自己的後母確實沒有盡到該有的孝順與尊敬,可這1個後母也不應該對1個8歲的孩子做出‘斷糧’這種慘無人道的惡毒行為吧?!
關於這1點,沈萬福也是預料到了包雨剛肯定會有大反應,因此他肯定地點了點頭,緊接著繼續為包雨剛講述佐川清‘逃離’家庭後的人生經曆——
視家為地獄的佐川清,痛苦的感覺是在他上學之後才稍微減輕了1些。他在校園裏盡情奔跑跳躍,在體育方麵得心應手,功課卻不好,這是因為他1回到家中就會被後母差使得4處奔波,根本沒時間做預習與複習的緣故。
升學的時候,佐川十分勉強地考上了縣裏數1數2的“名門學校”——縣立有恒舍中學,但這也給他帶來了新的不幸。他考上的這所“名校”,是1所升學率較高的學校,要求它的學生要為升學考試付出全力,順利地考取上級學校。
而佐川清雖說在這運動方麵幾乎可以稱為全能的,但他的學業成績,因為家庭的原因,卻幾乎是每1科都不及格。對於追求高升學率的“名門學校”—1有恒舍中學來說,這樣的學生是不受歡迎的。為了提高升學率,像佐川這樣1定考不取的學生,校方是要事先就設法予以剔除的。不久,佐川清就發現了這1點,想著與其遭受學校退學處分的羞辱,不如事先主動申請退學,打定了主意後,佐川清便在中學3年的春天,瞞著他父親,自己寫了1份誌願退學的申請表交給校方。佐川清的老師沒有問他申請退學的理由,也沒有說1句安慰挽留的話,卻1麵說著“你要退學對我來說人好像是晴天霹靂”的話,1麵又像是怕佐川清中途會改變主意似的,當天就替他辦完了退學手續。老師的虛偽與粗暴行為,1方麵使佐川清深感打擊,另1方麵也使他像是被驅趕似的離開了學校,從此結束了學業。
瞞著父親,擅自從好不容易才考進去的中學退學後的佐川清,自然無法再這樣待在家中,隻好拋棄故鄉離家出走。懷揣著偷偷去做工而掙來的5毛錢,佐川來到越後的高田火車站,買了1張月台票,混上了開往大阪的慢車。不知道火車上什麽樣的人是查票員的佐川,每當看見穿著豎領製服的人走過來,就以為可能是查票員,而嚇得逃進洗手間,直到那人通過。
火車到達京都車站時,實在忍不住這種恐慌心理的折磨,佐川清匆匆地下了車。
但當時佐川清的身上隻有1張在越後高田車站買的月台票,怎樣才能走出剪票口呢?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突然他看見1個人身穿著“丸源”號衣的人,並且想起了他的1位表兄伊藤芳治,不就是在1家叫“丸源”的運輸(腳夫)公司工作嗎?
佐川清就像是遇上了救星似的,走向那個人問他是否是丸源的人,是否認識1位叫伊藤芳治的人。那個人雖然詫異卻很熱情,在得到了他的肯定回答後,佐川清坦率地說出了自己麵臨的困境,然後詢問這人有沒有什麽辦法能讓他隻用月台票就可以走出剪票口。
在交談中,這位陌生人知道了佐川清來到京都並沒有什麽目的,找工作才是真正的目的,於是便勸說佐川清跟他1起去廣島的尾道“丸源”公司工作。他的勸說正合佐川清的心意,於是跟著遼個人去了尾道。這是佐川清生平第1次接觸貨運工作,也可以這樣說,這是他在創業路上邁出的具有曆史意義的第1步。
“等等……沈大少,扶桑國這邊的‘腳夫’跟我們華人社會的不1樣??”
“對啊!不用這麽驚訝,扶桑國的職業發展跟我們華夏有很大區別!”
包雨剛頓時驚訝了起來,腳夫在華夏舊社會無非就是1種搬運工人的稱呼,可在扶桑國內來說,所謂的‘腳夫’是江戶時代以代送信件,金錢及其它物品為業者的1種職業名稱,而且還被細分為“銜尾腳夫”、“諸候腳夫”、“城鎮腳夫”、“快腳夫”、“早腳夫”等,直至明治維新後才從製度上取消了腳夫這1職業,但在扶桑民間仍舊是存有1絲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