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字數:5976   加入書籤

A+A-


    風往北吹!
    這天他正跟張望幾個朋友在酒館裏閑聊,大街上就傳來一陣鑼聲,說今兒個要槍斃一批漢奸、賣國賊,叫大家夥兒都去郊外刑場觀刑。幾人閑著沒事兒就想去湊湊熱鬧,看究竟出了甚事,動這麽大陣仗。男人路上就聽說“今兒個槍斃的是一大家子人,家裏長期有人給對麵的敵人偷偷送情報,泄露重要軍情,被抓了個現形,如今要當眾處決,以謝天下。”男人直覺這件事情有些蹊蹺不太對勁,轉過街角就聽見一隊身穿喪服的人喊冤,直說有人喪盡天良,構陷殘害老實人,謀奪自家田產作坊。男人看著張望麵麵相覷,一臉懵懂尷尬“這都什麽事兒啊,公說公有理,民說民有理,到底咋回事嗎。”幾人趕緊奔赴刑場,占了個好位置,準備好好瞅瞅咋回事。去了現場,幾人就後悔到外婆家了。刑場上跪著一夥老弱婦孺,男人覺得太荒唐了“這就是給對麵通風報信的漢奸、賣國賊,咋這麽詭異、荒誕呢。”幾人使個眼色趕緊往外走,好不容易擠過人群,又回到酒館坐定,開始悄悄說話。沒過一會兒,就聽跑進來個相熟的當兵的說“刑場上火拚了,有兩夥人打起來了。一夥人要劫法場,一夥人要護法場。雙方摟不住開了火,動了真家夥,打得不可開交。上頭看不下去,派來了執法隊,把兩夥人都抓了起來。”幾人一聽這麽狗血,心裏堵得慌,也沒心情喝酒了,草草叫了碗麵吃了各回各家。
    過了沒幾天,上頭出了安民告示,更狗血,兩幫人的頭頭腦腦被抓起來全槍斃了。那家人更沒落著好,抄家滅門了。理由隻有一個,兩字“通敵。”
    “這事前前後後透著詭異,透著荒唐,告示上說了,誰敢公開妄議此事,立即逮捕,嚴懲不怠。”男人又迷糊了“這演得又是哪出。”
    張望究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過了沒多久,他就搞清楚弄明白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悄悄說給男人聽“有個軍漢有天在街上瞅見個小姑娘,就托人上門提親。這家人是當地的大戶人家,雖說隻是旁支分家單過,日子還算殷實。尤其是這小姑娘天資聰穎,很有經營頭腦,辦了個作坊,做得風生水起,掙下好大的家業。眼紅求親的豪門大戶不在少數,可這家人隻有這一個後人,捉金當寶,哪肯叫小姑娘嫁給個窮軍漢,隻想招個上門女婿,好頂門立戶過好日子。軍漢有些來頭,就給上頭說了這事兒,上頭一看這是個人財兩得的大好事兒,就準備納了小姑娘作妾。這家人死活不肯,到處尋人說情、融通、圓轉。可軍頭鐵了心要娶小姑娘進門,她家人就大把花錢找另一個軍頭撐腰。軍頭急眼了,就把她家一個夥計逮去屈打成招,構陷小姑娘一家人利用做生意買賣的機會,給對麵的敵人送情報,泄露軍事機密,裏通外敵,萬惡不赦。軍頭派兵去將這一家人一鍋端了,定了個賣國罪,準備槍斃泄憤。另一軍頭不幹了,去劫法場。兩夥人越鬧越大,驚動了首領,派執法隊把兩夥人一鍋燴了。平時就瞅這兩個軍頭不順眼的首領,三下五除二,就把鬧事兩夥人的頭頭腦腦全拉出去槍斃了,把小姑娘請進了家,花言巧語強行納了妾不說,還謊稱底下人把她家人滅了門,為給她報仇,一氣之下把兩夥人的頭頭腦腦全槍斃了。這下消停了,黑吃黑搞定了事情。小姑娘感恩戴德,順順當當成了首領的姨太太,繼續幹她的老本行,給首領生娃娃、掙銀子,成了和和美美的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隻是可憐那些知道真相被槍斃抬埋了的人,又如何能活過來,找誰訴說自家的冤屈憋悶呢。”
    有天,男娃正在屋子裏寫稿子,張望鬼鬼祟祟地閃進了男娃的屋子,驚魂未定地端起男娃桌子上的水杯就猛灌了幾口,喘勻了氣才把門上好,悄悄跟男娃說了一件驚悚的事兒“這次回西安聽人說,有人去西安告了首領的黑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上頭來人查了老長時間,又悄無聲息地回去了。告狀那人不服,去西安鬧騰,見沒人理會,就逃回了老家。回來的路上,正好碰見執法隊把那人從老家逮了回來,我瞅見不對勁就趕緊叫司機加油跑了。回來聽說,那人半路瞅個空子逃跑被當場擊斃了,咱這兒的說法是通敵拒捕,當場擊斃。聽說那家人都吃了掛勞,抄家下獄了,定了個包庇罪,指定落不了好。太他媽驚悚了,比你講的鬼故事還嚇人,聽哥一句話,事非之地,盡早離開吧。我也準備棄武從文,賦閑在家一段時間看看再說。”
    出門這些年,見多了世事,習慣了生死,男人越發感覺迷茫起來,心裏的那團火依然無處可以安放,反而好象在漸漸沉寂,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國難當頭,山河破碎,家國的路在哪裏,我的路又在哪裏,光明一線今安在,峰回何處是坦途。”男人感覺徹底頹廢了“戰事不溫不火,世事暗黑無邊,生死己成平常事,愁雲慘淡無絕期。”
    潼關像個大熔爐,洗煉著他的心靈,打磨著他的筋骨。有那麽一刻,他離死亡隻有一步之遙;有那麽一刻,他離罪惡隻有一簾之隔;有那麽一刻,他離陰毒狠辣隻有一紙之薄;有那麽一刻,他離陷阱迫害隻有一牆之遠。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這個煩亂的世界,想梳理出一點感悟,關於生死,關於生活,關於生命。他問人,問心,問命,最終都無解。他可以深刻理解書本上的知識道理,可他無法真正理解人心,順從生活中的潛在規則。他可以隨其自然地去做,卻永遠無法打心眼裏認可、認同,心安理得的去做。他漸漸的沉寂下來,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深邃,少了些輕狂,多了些無奈。他依然看不清這個世界運行的脈絡,找不到應有的歸宿。他看到了這個世界太多的醜陋肮髒,見到了這個世界太多的陰暗險惡,悟到了這個世界太多的無奈絕望。他想得越多,看得越深,就越感覺孤獨寂寞,心痛難忍。他仿佛看見了命運,它在用力撕扯著靈魂,叫它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他感覺這樣下去就徹底沉淪了,如果沒有海濤跟張望,他說不定已經在黑夜中走向深淵,在絕望中走向毀滅。他需要遠離這個群魔狂舞、煩亂不堪的世界,他終於有了重回故鄉打造心靈淨土的衝動。這種衝動一日勝過一日,他終於準備背起行囊,告別這個令他失望、絕望,無可奈何、無可救藥、無可留戀的世界“這個世界很精彩,但不屬於我。我恨自己的怯懦,恨自己的清醒,恨自己的幼稚天真,恨自己的胡思亂想。這個世界太複雜了,複雜到無可理喻的程度,複雜到無法理解的地步。感覺自個兒的神經遠遠不夠粗大,無法適應這個格格不入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心安理得的活下去。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無奈,做不了什麽。這個世界很驚悚,但不屬於我。”
    秋天的時候,男人就更想家了,看著眼前異鄉的風景,他寫了一篇小短文“秋是最美麗的女子,風情萬種,絢麗多姿,散發著甜香誘人的味道。秋波蕩漾,那是女子勾人的神彩。秋色連綿,那是女子豐腴的身姿。秋風落葉,那是女子迷人的魅影。
    每當秋天來臨的季節,我就盼望著風往北多吹幾日,好叫秋天停下前行的舞步,多旋轉幾圈,卷起五彩斑斕的紗裙。好叫人再駐足迷醉幾日,欣賞欣賞她迷人的風彩,留下些美好的記憶。好叫人一時忘卻暑天的酷熱,雨天的暴戾,霜天的蕭瑟,雪天的肅殺,將春天的柔情化作秋日的蜜意。用濃鬱的香氣,封閉世間陰溝裏的惡臭,沼澤中的瘴氣,讓人有一時半刻呼吸的欲念,暢快滿足一下。用絢麗的色彩塗滿心靈,忘卻那些夜幕下的黑暗,陽光下的肮髒,讓人重新擁有直麵醜惡的勇氣。曾經遇見過、深愛過、擁有過,一生已經無怨無悔,哪怕下一秒閉上眼睛,眼前仍有美麗停留,相依相伴,直到天荒地老。
    大雁南飛,一路追尋你絢麗的身影,隻為多看你一眼。駝隊東行,滿載對你的愛戀,隻想多留你一天。在這個季節,世間仿佛一時間放下了仇怨,放開了胸懷,共同舉杯歡慶,盡情分享這收獲的喜悅,隻記著這份上天賜與沉甸甸的愛。”
    男人打那兒起,夜裏就開始失眠,夢裏開始有了妻子俏麗的影子,而且一天比一天清晰,揮之難去,再沒心思在一天比一天混亂、散漫、黑暗的軍營裏混下去。
    男人離家遠行,在孤獨中成長,在孤獨中成熟。他漸漸明白,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孤獨的的行者,沒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他,包括他自己。他隻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人。他漸漸領悟“真理如同太陽一樣,太耀眼了,照得人睜不開眼睛,不是一個凡夫俗子可以追尋的。我追尋的,隻是一個影子。陽光無處不在,又何必苦苦追尋。”他終於明白他真正需要什麽,放不下什麽,應該去幹什麽。他寫了一篇沒頭沒尾的詩文,記念他的孤獨與荒唐“
    孤獨
    我們孤獨
    不是因為我們年輕
    不是因為我們有所領悟
    而是因為我們古老
    因為我們相信虛無
    孤獨的人
    是最早的信徒
    因為沒有同類
    都在前行中沉浮
    孤獨的人
    是最早的蠟燭
    因為他相信這世上沒有光
    周圍一片黑暗荒蕪
    孤獨的人
    是最早的賭徒
    一個人閉上眼睛
    去探尋心中無底的湖
    他相信
    那裏有可以自由停靠的船塢
    他相信
    那裏有可以安放心靈的草廬
    他注定一直孤獨下去
    直到有人追隨他的腳步
    亦或
    一個人回到睜開眼睛的最初”
    男人跟張望經常去潼關塬上登高望遠,說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肺腑之言,發泄鬱結心中難以言表的悶氣。張望準備回西安公幹的時候,兩人又上了塬,他悠然地說“林子,聽你說過不少你們鎮北的事兒。你知道為啥你們鎮北一直堅如磐石,誰也攻不破,這潼關跟西安為什麽跟紙糊的一樣,一攻就破,從古至今,城破無數次。”男人愣了愣說“說不大清楚,想想還真是挺奇怪的。”張望意味深長的說“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西安跟潼關的故事,看了不少有關西安跟潼關的書,明白了這麽幾點道理,可以稍微評說一下這個事兒。自古無攻不破的堅城,西安也好,潼關也罷,就是強如你們那的西夏統萬城,秦鹹陽,元大都,明南京,都陷落過無數次。城牆再高,城池再堅,隻要人心散了,城就守不住。為啥你們鎮北的人心不散,隻因為那是你們鎮北人最後的家園,退無可退,唯有死守。你總說鎮北是你們鎮北人的鎮北,這可不是一句假話、大話、空話,它實實在在,真得不能再真。這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鎮北人一直認為鎮北是自個兒的家,值得用性命去守護,在鎮北人的心裏,鎮北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地方。一層意思是說鎮北由鎮北人說了算,可以決定鎮北的興衰進退,內政外交。換句話說就是鎮北是鎮北人說了算的地方,地處偏遠,也非兵家必爭之地,世襲祖傳,從古至今高度自治,人人都有歸屬感。西安十三朝古都,南京六朝古都,潼關兵家必爭之地,這些地方跟鎮北不一樣。從古到今,生活在這兒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沒有多少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想當家做主的人太多,本地人說了不算,做不了什麽主。將軍一逃,皇帝一跑,人心就散了,城不攻自破。這就是人心的向背。地盤不由我做主,我為什麽要關心它的興衰起落。地盤不是我的,想走就走,我為什麽要關心它的生死存亡。現在的情勢也是如此,鎮北至今守的好好的,潼關,西安至今也守得好好的,黃河天險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潼關,西安這幾百年也成了偏遠之地,恢複了些許元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多了起來,人心思定,安穩了些。可這些年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禍害死了不少本地人,動搖了不少根基。如今你也看到了,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也就是大的戰事未起,一旦對麵發動強勁攻勢,潼關跟西安照樣跟紙糊的一樣。一旦頭頭腦腦跑路,城牆再高再厚也是不攻自破。我是沒辦法,隻能在這兒幹捱著,但有三分奈何,我也不幹了。我勸你還是乘早回家,那裏才是你的根,你可以自由隨性、自在逍遙的地方,安放心靈的天堂。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家裏有妻兒老小,家裏有祖業傳承,家裏需要你,你也需要家。外麵的世界不是自由的天堂,黑暗依然籠罩著這片大地。鎮北是個好地方,你回去可以做更多事兒。如果有一天,那裏需要你守護,你也需要提前做些準備,讓那裏跟上這個時代。想要摧毀一個民族,就要掰彎、折斷這個民族的脊梁,讓這個民族的人彎下腰。鎮北人的腰從古至今一直沒有彎過,那裏有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梁,那裏還有希望,還有火種。你就是一顆希望的火種,我能看出來,你有種,有脊梁,有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意誌。回去吧,那裏更需要你。”
    年關過後,風往北吹的當口,男人下定決心辭了工作,踏上了回鄉的路。去往西安的時候,他寫了一首詩“年少輕狂不畏險,萬裏尋夢終不還,了卻心中難解事,夢醒時分回家園。”他告別了報社的管事跟同事,一路不停,向北,向北“那裏有家,還有倚門守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