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回
字數:6123 加入書籤
風往北吹!
時間一天天過去,外麵的風越刮越大。北風吹,雪花飄,沒咋見過雪的後生起初還挺新鮮好奇的,沒事兒空閑的時候,還琢磨著寫了兩篇抒情小散文。天氣一天天寒冷,冷到人的骨頭裏,一到外麵,風好像直往人的領子、衣袖裏鑽,叫人渾身不由自主地哆嗦。瞅見後生一出門就縮著個脖子,場長說“圍巾、手套、棉鞋、帽子、大衣,過冬五件套。今兒個場子裏有車去城裏辦事,我跟小王說一聲,你跟車幫忙相烘,順便把這五件套買回來。你準備準備,一會兒就走。”沒一會兒,場長回來說“去大門口候著,一會兒車就來了。”
後生去屋子裏拿了些錢跟糧票,給灶火裏壓了塊大炭,出門往大門外走。他在大門口跺著腳、嗬看手等了一小會兒,大卡車就來了。他上到司機樓裏,小王說“王強吧,我見過你,這兩天冷吧。”後生說“沒想到咱鎮北這麽冷,不過這駕駛室裏倒挺暖和的。”小王說“一大早場長就催命,把人從被窩裏揪出來,都把人快凍死了。拉了滿滿一車東西要交到城裏供銷社去,還要拉些回貨,也不派個會計跟著,貨點不對咋辦。”後生自信地說“沒事兒,我幫你點。到城裏頭,我路不熟,你能領上我轉轉嗎。”小王說“客氣個啥,沒問題,到那兒咱先把貨卸下交結清楚了,把要拉回來的東西單子給他們,他們預備著,咱串回來再裝車。”
兩人一路上拉著話兒,不知不覺就到了地方。後生幫忙把貨卸下來、點清楚、交接好。兩人相跟上去了前麵大街上,小王說“餓了吧,咱倆先去吃個飯吧。”兩人在附近找了一家食堂,後生搶著去買了些燴菜、饃饃、稀飯,付了錢,端到桌子上。兩人把東西都吃光才起身,後生是按自己的量三倍買的“看來還行,都吃飽了。”五件套供銷社裏都有,後生揀好的買了一套,又買了個箱子,把東西裝進去,順手買了些農場不常見的日用品。平時大手大腳慣了的他並不覺得咋樣,小王卻嘮叨個沒完,連說要儉省些,不要亂花錢。後生隻是笑了笑“如今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農場裏花錢處少,幾個月下來攢下不少。”後生相幫著把要拉回去的東西清點好,裝上車,兩人就往回走。一路上,小王熱情了許多,跟他說了不少農場的事兒。到了場部庫房,小王去叫會計過來點貨,叫閑著的人過來相烘著卸貨入庫。順利交接完,小王開上車走了。臨走的時候,小王悄悄跟後生說“晚上我來找你,別亂跑。”後生噢了一聲,心想“大冬天的,能去哪兒。”
吃過晚飯,後生就坐在桌子跟前看書。這次來鎮北,別的沒帶,他就帶了幾本平常見不著自己愛看父母也愛看的舊小說,有《京華煙雲》、《四世同堂》、《家》、《呼蘭河傳》、《圍城》、《邊城》、《啼笑姻緣》、《傾城之戀》,都是經典。他百看不厭,每看一次,他就好像又回到了舊上海,回到了小時候。
他正在那兒慢嚼細品著《圍城》,門開了,探進來個後生腦袋。小王說“趕緊起身,跟我走。”後生起身說“我把大衣穿上,外麵挺冷的。”他披上新買的大衣,跟著小王出了門。小王全名叫王大根,跟著他爹跑運輸學會了開車,考了個駕照,沒考上高中,他爹就托人安頓他來農場開大卡車了。
兩人到了地方,裏麵已經有好幾個後生在炕上坐著說笑。炕上擺著個小桌子,桌子上擺了幾盤下酒菜跟幾瓶酒。後生一見這陣勢,眉頭就不自覺地皺了皺。小王招呼後生上了炕,跟他逐一介紹了一遍炕上的後生,都是場部幹生活的後生。他隆重推出後生“這位是王強,新分來的大學生,上海人,好兄弟,大家夥兒往後多照應著點兒。”後生擠出一絲笑容說“在場部都打過照麵,這兩天收拾檔案,也看過照片,就是一時還對不上號,今兒個算認識了。往後空閑的時候多來我那兒串門,我剛來,啥也不懂,鬧了不少笑話。往後看見我有甚做的不對的,就提醒提醒我。”小王說“別客氣了,往後整天要在一搭攪稀稠,來,幹一個。”後生們都端起酒盅幹了,後生也不含糊,一口幹了。年輕人湊在一搭,總有拉不完的散散話。幾個小後生邊喝酒吃菜,過聊些身邊的事兒。眾人都對後生很好奇,好奇這個從大地方來的後生跟自個兒有甚不同。後生也很好奇,好奇鎮北這個地方孕育出來的後生究竟有什麽不同。農場的生活很平淡,人也很平淡,激不起什麽大的波瀾。大家夥聊得最多的還是生活中的瑣碎,小王問“大學生一天都幹些甚嗎。”後生說“念書。”有個後生說“知識越多越反動,念書有啥用嗎。”後生說“念書還是有些用的,我跟大家講個故事。我小的時候,有許多逃荒到舊上海的外地人整天在找活兒幹,有些人牙子找到他們說,有願意去南洋幹生活的就來簽份契約,摁個指印就行,去了那兒有吃有喝有活幹,還能娶上南洋婆姨。人牙子就是人販子,很多人都簽下了那份契約,一船一船下了南洋,結果成了豬玀,也就是包身工或者叫奴工。為甚有這種事兒發生,就是因為這些人不識字,簽了這張賣身契,自個兒把自個兒賣了。再說一個咱身邊的故事,大家夥見過煙氣中毒嗎。”有個後生說“我們村子以前就有一戶人家,男人不在家,半夜灶火倒煙,把女人跟娃娃都悶住了,鄰居發現送到醫院,隻活下來個娃娃,其它人都死了。”後生說“我剛到農場的第一天,場長就告訴我要小心煙氣中毒,最好把門上的天窗開開,大家曉得為甚嗎。”小王搖搖頭說“不曉得,都這麽說,大家就跟著一起做唄。”其它後生也點點頭。後生說“場長一說,我就想起來了,書上說過,這叫一氧化碳中毒,中了毒的人臉色潮紅,麵帶微笑,睡著了就再也醒不過來了。為甚要開個天窗,就是因為一氧化碳比空氣輕,灶火裏的炭不充分燃燒產生出來後,它自個兒就往房頂上飄,開個天窗,它自個兒就跑到外麵去了,不會把人悶死。生活中不少的事兒都有科學道理,曉得了這些道理,就不容易犯錯誤,還能把事兒幹好。”有個後生說“多學點兒東西總是好的,反動的都是人,知識咋會反動嗎。”後生說“現在新社會了,騙子少,我小時候,騙子可多了。我見過一個把戲,有個人在鍋裏事先倒了一鍋油,當著眾人的麵把銅錢撒了一把進去。油燒開了,他挽起袖子赤手去油鍋裏把銅錢一個一個撈出來。有個人覺得這門手藝挺簡單,能賺不少錢,就有樣學樣,也買了口鍋,在大街上擺好,倒了一鍋油進去,當著眾人的麵把銅錢撒了一把進去。油燒開了,他挽起袖子赤手準備去油鍋裏把銅錢一個一個撈出來,結果手一伸,嗞啦一聲,銅錢沒撈出來,一條胳膊廢了。大家說這是什麽道理。”後生們茫然地搖搖頭,小王說“這個我聽老人們說過,那鍋裏底子上是醋,上麵飄了層油,所以燒開了也不燙。”後生問“那為啥油在上麵,醋在下麵,為啥燒開了不燙。”小王撓了撓頭說“不曉得。”後生說“因為油比醋輕,大家都曉得燉羊肉上麵都飄著一層紅油吧,就是因為油比水輕的緣故,醋也差不多。醋的沸點,也就是燒開的溫度比水還低,不信回家試一試就曉得了。反正用醋熏熏屋子也隻有好處,沒啥壞處,殺菌消毒,驅蚊避蟲。江湖上賣藝的人都曉得這個事兒,專門故弄玄虛,搏眾人一笑,騙點兒小錢,也無傷大雅。可那人自做聰明,不曉得其中的關鍵之處,傻大膽,白白廢了一條白生生的胳膊。這就叫沒文化,真可怕。”後生們聽著都笑了,小王說“強子,你平常看著不愛吭氣,說起話來還挺逗人笑的。”幾人把桌子上的東西消滅光,打掃好戰場,一路哼著小曲,各自回去睡覺。後生吹著冷風,嗬著酒氣,感覺心裏的陰鬱又消散了不少。
過年的時候,後生回了一趟上海,又轉車去了農場,爸媽所在的農場。他離開鎮北的時候,隻是帶了半挎包糖棋子,跟兩雙毛線織的手套,兩條毛線織的圍巾。在會客室見到爸媽,三個人隻是默默地凝視著,無言地表達著心中的思念跟不舍,眼底深處埋藏著無盡的迷茫,言語間隱含著怎麽也抹不去的憂傷。三個人一臉平靜地說著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好好勞動,好好改造,其實三個人都隻想說一句話,好好活著。回到上海,後生在家裏呆了幾天,打掃了一下屋子,查看修繕了一下水電。大年初一,他就踏上了北去的火車,離開了這座傷心的城市。路上,他想起小時候快樂的時光,寫了一首隨感詩,名字叫鴿子“
迎著風
迎著雨
迎著清晨的第一縷光
你飛向蔚藍的天
去擁抱風
擁抱雨
擁抱太陽
城市的天空
是你的領地
沒有人在意
隻有你自由自在地飛翔
你自由地穿行在
城市的大街小巷
鄉村的溪流田野
永不迷航
你俯瞰著大地
看到地上的人
忙碌而迷茫
你不知道
他們為什麽迷茫
隻是默默地
停留在他的身旁
他用手撫摸著你
你用純淨的眼睛看著他
他的眼底
有永遠抹不去的憂傷
你蹦蹦跳跳的走了
扇扇翅膀
重新飛向藍天
在藍天上飛翔
他抬起頭望著你
終於想起
每個人的頭頂上
都有一塊
屬於自己的藍天
沒必要
那麽憂傷
那麽迷茫”
一個飄雪的下午,後生搭了一輛順風車,又走了很長的路才回到農場。農場的場部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影,大門都關了,隻留了一扇小門。他推開小門進去,進了自己的屋子,把挎包跟大衣放在炕席上,利索地揉報紙,放柴棍,加蘭炭,堆黑炭,卷報紙,點火。這一整套流程,他已經很熟悉了,沒有一絲滯礙,流暢得如同做了很多很多遍。灶火裏的火燃燒得很旺,屋子裏漸漸暖和起來,他感覺自個兒很享受這種溫暖。沒有受過冷、挨過凍的人,永遠體會不到這種暖到心裏頭的感覺。
他從挎包裏掏出些在上海精挑細選的時興年貨,放在一個黃書包裏,披上黃大衣,圍上紅圍巾,戴好毛帽子,關好門,走出了屋子,向那幾排小院的方向踏雪而行。走在路上,雪在腳底下嘎吱嘎吱響著,他堅定而緩慢地向熟知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就走到了那個熟悉的小院子,推開柵欄,撩起棉門簾,推開房門進去。
屋子裏熱汽騰騰的,嫂子正在蒸饃饃,滿屋都飄蕩著熱霧。聽見開門的聲音,嫂子驚喜地說“強子,這大過年的,不在上海好好呆著,這麽早回來做甚。”後生把大衣、帽子跟書包放在炕上,尷尬地說“那邊兒家裏沒人,一個人孤得很,不如早點兒回來,熱鬧些。”嫂子頭也不抬,打開鍋蓋,邊往盆子裏拾饃饃邊說“老黑去老崔頭家喝酒去了,一會兒就該回來了。餓了沒,先吃個剛出鍋的熱饃饃,炒好的鹹菜在桌上擺著呢。”後生從盆子裏拿了個熱饃饃邊吹邊倒手“太燙了,聞著真香。”他把饃饃掰開夾了些鹹菜,吃了一口“好吃,比這幾天吃的都好吃。”“啥這麽好吃啊。”老黑撩起簾子推開門進來。後生站起來說“場長,喝好了,這麽快就回來了。”老黑上下打量著後生,又圍著他轉了大半圈說“怎麽是你小子,這大過年的,不在上海呆著,咋回這鄉山圪嶗過年來了。”後生撓了撓頭說“想你跟嫂子了。”他坐下吃完手中的饃饃,老黑已經坐在對麵“哄鬼呢,說人話。”他學說了一遍回家的情況,情緒瞬間有些低落,眼底又泛起一閃而逝的迷茫,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老黑掏出根煙點上抽完,半響沒吭聲,站起來走到後生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強子,就把老哥我這兒當成你自個兒的家吧。如今家裏就我們兩口子,兒子在部隊上成了家,離得遠,年前來信說今年過年不回來了,說跟他姐姐、姐夫說好了,叫她們過來陪我們過年,他自個兒五一再回來。女子一家子初五就回公婆那邊過小年去了。正月不開灶,你就天天在這兒吃,不想回去了,就去娃娃們住的屋子睡。”後生說“場長,能成,正不曉得咋辦呢。”他跟老黑、嫂子一搭吃過飯,拉了半天話,拿了幾個饃饃說“還是回自個兒屋子睡著踏實,如今炕都燒熱了,不冷。”老黑把書包打開瞅了瞅責怪地說“你剛工作,沒攢下幾個錢。買這麽多東西,亂花錢。”後生搶過話頭說“上海那邊兒的東西便宜些,我一個人也沒甚花錢的地方。這不是過年嗎,也算我給場長跟嫂子遲到的拜禮了。”老黑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是個好娃娃,有心了,快回去吧。”
後生出門一路快步回了自己屋子,把門上好才慢慢安下心來,自言自語道“說實在的,路上還好。場部一個人都沒有,冷清得有些可怕。從小到大,還沒一個人住過這麽大個院子,心裏總有些慌慌的。不想了,把炭壓好,腳洗了,躺被窩裏再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