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培養工人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為了老朱家,為了屁股地下的皇位,朱高煜還是收著點的。
別說社會主義思想了,就算是封建儒家思想,都沒有向百姓普及的意思。
他雖然打算普及教育,但並沒有打算一開始就全麵放開免費教育,更不會改造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學什麽文化知識。
太多的人學文化,隻會導致行政人才溢出,實用人才不夠。
所以這次開發學堂一方麵增加學文化讀書寫字的人口基數,為後麵的全民免費教育做鋪墊,一方麵則是培養實用性人才和為軍隊輸送人。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百姓們能夠契合社會發展,為大明的工業化時代,更高的動力!
但也不要以為,朱高煜就全是壞心,成了反麵派。
需要知道一個道理領先社會一小步的是天才,領先社會一大步的是瘋子!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的。
就是朱高煜發了瘋,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說要反對封建帝製,推行更先進的明主製度,老百姓也不會理解的。
他們不僅不支持,甚至好會絕對朱高煜是腦子出了問題,要顛倒黑白,禍亂天下。
唯有一步步慢慢來,逐步走進工業化,待民眾們適應了,自然就會開化思想,追求進步。
當然,這些沒必要和人解釋,放在他心裏便好。
朱高煜給群臣說的,還是培養工人那一套。
果然,群臣聽完這些,都若有所思,沒有之前那麽激動了。
“我就說嘛!”
“皇太孫殿下是英明聖主,不會做這麽愚蠢的事。原來是早有計劃!”
“殿下,能否詳細說說,給全民普及教育後,又會如何?”
朱高煜神色不變,依舊穩穩地端坐龍椅。
他輕撫龍袍大袖,淡淡開口。
“這就要從本殿下準備教授的東西說起了。”
“普及教育,最基礎的是能夠認識三千常用文字,方便看報紙,讀懂文書公告。”
“後麵的格物學,不過是最基礎的工科常識,本身教學書籍也不像儒家典籍那麽龐雜,消耗的書籍成本也比較低。”
“百姓們進學完,基本可以去當木匠石匠泥瓦匠的小工,逐步上手工匠的工作。”
“如今大明四處都在修路搞建設,這種工人,才是最缺的!”
“至於兵法,主要是教一些比較粗淺的東西,培養紀律性,方便百姓參軍,或者進廠做工。”
“說白了,就是要將大字不識,隻知道埋頭種地的農夫,改造成能夠看得懂簡單文字,可以去工地做工的工人!”
在一眾利益共同的群臣麵前,朱高煜沒有遮遮掩掩,而是實話實說。
他很清楚,要完成工業化,需要的是什麽樣的教育,給如何培養民眾。
能夠識字,有一定紀律性,就是最好的工人,社會進步的螺絲釘!
而沒有經過教育改造的農夫,則是泥土疙瘩,大得大小的小,坑坑窪窪,根本沒有大用。
隻有經過專門的教育培養,送到工廠就是合格工人,讓他們蓋房子就能夠蓋房子,讓他們修路就能夠修路,讓他們煉鐵就能夠煉鐵。
若是有需要,集合起來簡單訓練一下,每人發一把步槍,就是合格的士兵,能夠上戰場打仗!
這才是組成工業社會的標準磚頭!
這一套,最早是德意誌發明的,他們也因此完成工業化,順利進入工業社會,並且成為強大的軸心國,哪怕一戰二戰讀敗了,到最後依舊是世界上有數的強國!
群臣們聽說這一套之後,都沒有再反對,反而十分認同。
“殿下英明!”
“臣也覺得,如今大明飛速發展,很多老百姓依舊埋頭種地,不太適合,跟不上社會的發展,但一直沒有什麽好想法。”
“如今聽完殿下的解釋從,才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若是如此的話,臣願意支持殿下,普及教育!”
知道這件事對自己的地位沒有威脅,反而能夠更好用的人手之後,群臣紛紛轉變態度,選擇了支持。
因為在許多人看來,格物學就算現在再亮眼,也隻是末流學說,學得再好也不過是一個厲害點的工匠。
至於當兵的,也都是粗野武夫。多培養出這些人,對他們的利益沒有損害。
相反,這樣培養出來的工人,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他們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享受更多好處!
就拿最簡單的修路來說,要是工人們都經過教育培訓,認識簡單文字,懂得怎麽調配水泥,平整路基。
不需要工部官員監督指點,自己就可以完成大段大段水泥路的修建。
朝廷真正要做的,就是規劃路線,材料和工資,具體的事全部都可以交給工人們自己完成。
這對整個社會,是多麽巨大的提升?
隻要簡單一想,眾人就知道其中的好處。
於是,原本還激烈反對去群臣,全部變成了朱高煜的支持者。
“皇太孫殿下,臣等願意協助殿下,盡快推行普及教育!”
“各地基礎學堂的修建,老師的招募,人手的安排,臣等都會做到最好。”
“隻需要殿下給出具體的計劃和政策,便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教育學堂鋪開!”
朱高煜已經將架子搭好了,群臣隻要按照他說的去實行,就能夠很快建造出數百數千間的教育學堂,培訓出合格的新時代民眾。
至於費用,反而是小問題。
大明如今國庫充盈,這點支出很容易就掏的出來,而且投入之後很快就會有收獲。
雖然說是讓百姓們免費入學,但進學完之後,不是還要安排工作嗎?
這樣經過培訓的工人,可比原本的好用多了,各個工廠建築隊,隨便拿出一點工資提成,就足夠補足之前的支出了。
這其實也就是後世的職業教育的那一套。
隻是大明的學堂,教的東西更少更基礎,培養的時間更短而已。
朱高煜對此卻十分滿意,哪怕是再基礎的職業教育,也比原本的農夫好多了。
對大明的發展,也會有更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