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征服黃河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碼頭上,朱高煜藏在人群很遠的地方,在一種護衛下,戴著簡易的口罩,看著軍士跟百姓處理著河道當中的屍體。
    百姓目光當中的呆滯絕望比之前少了許多,許多人臉上都少了擔憂,多了憧憬。
    唯獨在聚居地玩耍的孩子有吃有喝,大水到來並未讓他們的快樂中斷,就算有幾個同齡人消失不見,也沒人會告訴他們什麽是死亡。
    死亡,對許多人來說都隻是一個概念。
    直到他們真正明白生死,身邊人死去之後,他們才能意識到什麽是是死亡。
    被聚集而來的屍體處理更是簡單,直接焚毀,盡可能的抹除他們存在的痕跡。
    一具具屍體被焚燒之後,朱高煜仍舊不能放心。他隻能看到自己看到的東西,自己視野之外的大明仍舊寬大,他不知道整個災區會不會變好。
    好在舉目所見,一切都在快速恢複當中。
    即便是災區,這個時候也是井然有序。
    不知凡幾的百姓已經從第三天變成第四天。
    每個人的事情都在這一天發生變化,體力恢複的人,自然開始幹活兒。
    以工代賑,不僅僅是有一口飯吃,還有錢拿。
    朱高煜懶得跟官員們解釋什麽叫經濟學,也懶得說自己這樣的舉動會讓大明愈發富裕。
    因為這個時代的勞動力非常廉價,隻要有一口飯吃,百姓就會聽話。
    朱高煜壓根不理會這一套,他要的不隻是工具人,而是能夠為自己做事的人。
    大明眼下最缺的就是人。
    “現在可以讓百姓吃飽吃好了,不過有一點,懶漢,閑人我大明是不會養的,這些人必須拎出來,加強他們的勞動。”
    朱高煜一視同仁,換做別人早就放棄這些人了。
    他不一樣,他從來不對人有所指望,能拉一把的都拉,不能拉的直接動手。
    自己是大明皇帝,有權利決定這些人的生死。
    “奴婢明白。”
    李芳連連點頭,將這件事情很快安排好了。
    一時間,整個災區的懶漢,或是閑散人士,都倒了血黴。
    他們本就不事生產,現在遇洪災,家沒了也就算了。現在還被軍士看押,不管身體如何,一應勒令勞動。
    一時間,哀嚎遍地。
    朱高煜視若無睹,專心讓禦醫監的人進駐各個縣,讓大明的軍隊百姓能夠更有保障。
    這個時代的醫療體係不如後世發達,但應對瘟疫,倒是有自己的法子。
    但朱高煜不是不相信中醫,而是這個時代的中醫太糙,哪怕是發現了細菌,開始注意衛生,也任重而道遠。
    這一次,裝備齊全的禦醫便是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瘟疫,他們的任務很重。
    無論是朱高煜,還是朝中文武,都很重視這一次水災,倒不是他們心善。
    而是皇帝北上也就罷了,淮西是大明開國軍功貴族的老家,地位重要。
    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瘟疫,距離淮西不遠的京師也會受到波及。
    “禦醫監所要的物資盡快撥付,可以不用,但必須運輸來。日後就算是不用了,也要保存完好,在運輸回去。任何事情都要有專門的人負責,避免出現問題。”
    地方遠遠比朝堂上複雜,朝堂上的政令在地方上會變成實際的問題。朱高煜不得不在一個個問題當中尋找答案所在。
    “來了來了!”
    隨著有人呼喊,朱高煜跟李芳等人的目光也都遠遠看去。
    隻見河麵上千帆齊出,無數船隻從遠處一點點靠近碼頭。
    隻有百餘艘船隻停靠在碼頭邊上,但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對任何時候來說,都是一個恐怖數字。
    尋常一個碼頭便是有十艘船停靠就不錯了。
    此地並非是大地方,而是小縣城。
    但此刻隨著大明這一台戰爭機器全力開動之下,皇家銀行跟貨物不斷將貨物從各地抽調而來。
    戰爭機器作為引擎,無數貨物將碼頭堵住。
    船上不僅僅是貨物,還有人。
    大明眼下也缺人,長久的戰亂讓中原腹地的人口遠遠不如後世稠密。朱高煜不斷調派下,現在也隻有數萬人得以派上用場。
    這些人將是第一批。
    單單依靠軍隊是無法完成災後重建的,跟以往不一樣,這一次朱高煜要的是一個更準確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數字。
    修繕京師,會有大臣上書反駁,說大明京師不好拆遷,城門更是城防重地。
    朱高煜對此嗤之以鼻,是一個字也聽不進去。
    最後朱元璋出麵,耐心勸說下,朱高煜才放棄修繕大明都城的想法,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現在有了新的藍圖,他倒是可以好好地揮墨,讓淮西之地變成大明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天堂。
    “陛下,已經開始裝卸水泥了。”
    朱高煜不動如山“水泥隻是開始,有了材料人口,很快就會有許多木頭跟水泥構成的磚木結構的屋子。也不知道這一船能夠裝多少磚頭。”
    “回稟陛下,一船能至少裝載三十萬塊,不過這些船都不大,最多也不過百萬塊。”
    “那也不少了。”
    朱高煜點頭,在災區燒窯已經來不及,他隻能從京師附近抽調了一批磚頭。
    “大明重工的工匠來了多少?還有水利專家?”
    朱高煜自然要問詢李芳,所有瑣事都是李芳記錄下來後,確認無誤送到下麵去。
    時間如水,許多事情朱高煜可能已經忘記的時候,李芳卻還是記得。
    每當這個時候,李芳會稟告。
    朱高煜有時候也會主動問詢。
    “回稟陛下,若無意外的話,人都來了,正在下船。”
    李芳心中狐疑,如果說水利專家還有必要性的話,那沒人知道大明重工派人來是幹嘛的。
    術業有專攻,那些工匠也懂水利?
    不過這樣的話,李芳是不會說出口的。哪怕心中想的再多,他也會保持清醒,不去做人和自己不該做的事情,說不該說的話。
    “那好,現在可以放開手設計一下如何治理淮河,黃河一線。”
    朱高煜磨拳擦掌,對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來說,黃河淮河泛濫,都是頭疼的事情。
    而自己,將要征服這兩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