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化腐朽為神奇(求追讀)

字數:5232   加入書籤

A+A-




    走陸路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薑陽的選擇是走水路。
    而他整個策略的核心,在於營地外那一片巨大的楠竹林。
    楠竹,部分地方又稱毛竹,高約七八丈,粗約半尺,廣泛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南,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竹子。
    白天斷後戰的時候,薑陽用它造過簡易的配重式投石機。
    現在,不僅要造投石機,還要造巨型竹排。
    一般常見的竹排也就兩丈長,五尺寬,太小,載不了多少士兵。
    薑陽前世在蜀南竹海旅遊的時候,見過巨大的竹排遊船,大概六七丈長,兩丈寬,以大木頭為橫梁,共有兩層竹子疊在一起,又大又穩,可載數十人。
    薑陽以營地的木頭為梁,以竹篾為繩,按照記憶把八十根楠竹綁在一起,很快就造出了第一條巨型竹排。
    竟比陳式的戰船也小不了多少,五十名士兵在上麵可以非常穩當地操作。
    各位將軍一看,好用,更關鍵的是,製造簡單,十來人一盞茶的時間就能造一條。
    於是迅速推廣,那一大片竹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有些隊伍不想去伐木,就學薑陽拆營,於是大家有樣學樣,整個營地就像遭了賊,可劉備沒有一點心疼,隻讓大家拆快點。
    之前跟著薑陽做過配重式投石機的白毦兵,此時成了老師傅,指揮著士卒一口氣製造了三百多座。
    當各位將軍見識了這個投石機的威力,一個個信心倍增。
    陳式的戰船上首先安裝了這個投石機,效果驚人。
    在陳式的建議下,大概一百個竹排再度加固,把投石機安了上去,試了一下,效果也不錯。
    那幹竹葉薑陽也沒浪費,命士卒全部收集起來,用竹篾紮成捆,每艘竹排上都放了幾十捆,這是火攻的利器,將用投石機拋到吳軍戰船上和大營裏。
    當士卒要把拉輜重的戰車燒掉的時候,薑陽及時叫住了他們。
    車載機槍現在做不了,車載盾牌還是可以做的。
    於是一個個簡易獨輪車被造了出來,前麵橫著一麵大門板做盾牌,再插幾根削尖了的楠竹當長槍,四五個一組,就是一麵帶刺的盾牆。
    將軍們一看,嘖嘖稱奇。
    一個個對著薑陽指指點點,似乎想打開他的腦袋,看裏麵裝的是什麽。
    薑陽還組織了一次演練。
    一隊五十名士兵,十人推著五輛盾牌車頂在最前麵,盾刀兵護住兩翼,長矛手位於獨輪車和盾刀兵的身後,弓箭手居中殺敵,能控製很大一塊區域,攻防兼備。
    當一部軍馬如此平行推進,千軍萬馬也衝不過來。
    在他們的身後,還能布置投石機,摧營拔寨也是一把好手。
    “好好好!”
    “好好好!”
    “賢侄大才!”
    “化腐朽為神奇,賢侄有通天之能!”
    劉備已經完全被鎮住,整個人非常亢奮,跟在薑陽的身後,嘴裏彩虹屁不斷。
    沒辦法,那一個個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到了薑陽手裏就變成了殺人利器,任何人能做到,劉備都願意當迷弟。
    當一切都準備就緒,薑陽還不放心,強烈要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演習,要讓大家做好配合。
    可實際上,他多慮了。
    這些士卒都是百戰精銳,日常幹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活,裝備到了他們手裏,很快就能知道怎麽用。
    他搞出來的這些裝備,操作又非常簡單,就連最複雜的投石機,也是操作兩次就會。
    演練隻進行了一刻鍾就停止,效果非常明顯,沒必要再繼續。
    當士卒埋鍋造飯的時候,曲長以上將領再次齊聚劉備大帳。
    劉備左手持劍,神情肅穆。
    “眾將士聽令!”
    “今夜一戰,薑陽行軍師將軍之事(暫代軍師之職),眾將需聽命行事,不得怠慢!”
    “喏!”
    說完,劉備示意薑陽上前,將佩劍賜予他。
    軍師將軍是劉備的獨創,首任軍師將軍就是諸葛亮,如今讓薑陽以此行使指揮權,也算是一種傳承,眾將同樣沒有異議。
    薑陽沒想到,劉備居然這麽信任年紀輕輕的他。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用人,還頗有幾分獨到的見解。
    諸葛亮出山時才二十六歲,魏延做漢中都督前,也隻是小有名氣,後來都證明了劉備的決定是對的。
    今天讓他當總指揮,想來也是因為白天那一戰過於驚豔吧,之前獻策時,他的整個作戰思路也十分清晰。
    薑陽於是不再客氣,接過佩劍,直接開始發號司令。
    “陳式將軍、趙融別都。”
    “末將在。”
    “探馬來報,吳軍水師近二十艘戰船,屯於下遊十裏處。今以陳式將軍為主將,趙融別都為副將,請率兩千軍士,五十條竹排,以火攻殲之。”
    “得令。”
    “得令。”
    “趙融別都。”
    “末將在。”
    “不是不信任別都之能,隻是陳將軍熟悉地形,更是水師首領,善於水戰,還請二位將軍通力合作。”
    “願聽陳將軍差遣。”
    “陳將軍,那戰船上遊兩裏處有吳軍探馬約一隊,會有探馬為你引路,需先行殲滅。”
    “喏。”
    不處理這些水師,接下來的戰事就沒法進行,偏偏陳式自己手裏沒多少兵,隻希望趙融能夠大局為重。
    “廖化別都。”
    “末將在。”
    “那吳軍水師,應有部分還在陸遜大營身側,請別都率本部兩千兵馬,以火攻滅之。別都剩餘的一千兵馬,請撥給陳到將軍。”
    “得令。”
    “陳式將軍消滅上遊水師後,請盡快趕到陸遜大營,與廖化別都匯合,合力從水路分割包圍吳軍。廖化別都,亦歸你節製。”
    “喏。”
    “喏。”
    既然趙融都歸陳式節製了,廖化也不能例外,不然這一碗水端不平。
    “傅肜別都。”
    “末將在。”
    “請別都率陛下中軍五千,不要做任何停留,直插吳軍後背,斷了他們逃跑之路。”
    “得令。”
    “別都,切不可貪功,守住防線,不讓吳軍一人走脫,便是頭功。”
    “喏。”
    這一戰,最重要的就是阻止吳軍逃跑,畢竟那後麵的路還是比較寬的。
    “陳到將軍。”
    “末將在。”
    “將軍為陛下親衛,本不應安排職責,隻是將軍熟悉地形,為求穩妥,隻得勞煩。還請陛下體諒,請將軍海涵。”
    陛下的親衛,雖然隻是個偏將,可若隻把他當偏將,那就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無妨!”劉備大手一揮,隻要能幹死陸遜,讓他拿著刀上前線都行。
    不過薑陽這態度,他很舒服。
    劉備都發話了,陳到雙手抱拳,再次回答了一個“喏”。
    “請將軍領兵一千,從上遊占據我等死守之絕壁,不讓吳軍走脫。”
    “得令。”
    “吳軍必有防備,若有困難,盡快求援。”
    “喏。”
    想了想,薑陽又來到堪輿圖前,幾筆勾勒出接下來一連串的後續計劃,眾將連連點頭,再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劉備看著給各個別都、將軍安排任務的薑陽,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諸葛亮,一樣的滿懷信心、揮斥方遒,一樣的戰略清晰、奇謀迭出。
    大善!
    劉備大營與陸遜大營的距離,不過十五裏,竹排順流而下,在士卒輪流劃槳之下,速度也不慢,不到一個時辰就能抵達。
    子時三刻,三百多條竹排魚貫而出。
    薑陽站在劉備身側,緊張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