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獅子大張口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薑陽與劉備相視一眼,皆有喜色,等你們好久了。
這一次,孫權果然是派出了諸葛瑾作為使者。
蜀漢這邊,先前已經過討論決定,由薑陽負責。
畢竟諸葛瑾欠了薑陽天大的人情,獅子大張口也沒有心理負擔。
“賢侄,朕祝你馬到成功。”
“謝陛下,必不辱命。”
諸葛瑾到達後,參加完劉備為他辦的接風宴,就直接被安排進了驛站,一連三天,沒能跟任何蜀漢官員說上話,更別說薑陽和劉備。
“將軍,不知仲賢幾時回來?”
“軍師將軍在外,必是有要務在身,末將不敢過問。”
“不知陛下何處?”
“結盟一事,陛下已全權讓軍師將軍負責,自然不會再插手。”
諸葛瑾心知薑陽是故意晾著他,無可奈何。
第四天,薑陽終於回來了。
劉備招諸葛瑾上殿議事。
“師伯,師侄軍務繁忙,抱歉,抱歉!”
“無妨。陛下、賢侄,各位將軍,如今曹魏秣馬厲兵,大有大軍壓境之勢,我們兩家若繼續爭鬥,隻會兩敗俱傷,唯有結盟,方能共抗強敵。”
“曹魏秣馬厲兵?師伯哪來的消息?”
“那日你給陸將軍的書信,言之鑿鑿,如今怎又不知?”
“那封書信?我為了救黃權將軍,詐他的呀,你們不會信了吧?”
薑陽裝傻充愣,不按諸葛瑾的套路走,讓劉備等人忍得十分辛苦。
諸葛瑾被薑陽氣得心口一堵,緩緩道:“我方探馬來報,曹魏不日將南下。吳、漢兩家唯有結盟,方可抵禦強敵。”
“師伯此言差矣,就算魏軍前來,與大漢何幹?
若魏軍攻秭歸,必要先取夷陵;若魏軍攻夷道城,必須強渡長江,或繞道江陵,皆有江東在前。
我大漢扼守秭歸、夷道城,根本毫無戰患,何懼魏軍?”
“唇亡齒寒,若是江東戰敗,蜀漢又豈能獨善其身?”
“師伯,如果,我是說如果啊。我大漢跟曹魏結盟,合擊東吳,會不會獲利更多?畢竟,你我此刻還在大戰。”
“師侄豈能有如此想法,曹魏竊國者也,大漢豈能與之同流合汙。”
“那......吳王是向誰稱的臣?”
薑陽一個反問,讓諸葛瑾啞口無言,尷尬地杵在那裏半天。
“賢侄,合則兩利,分則兩敗,你我皆心知肚明。有什麽條件,盡管提出來吧。”
諸葛瑾原本還想用大義來說服蜀漢眾人,哪料到薑陽看著年輕,竟是十分老道,隻得提前進入主題。
隻是這樣一來,他已經輸了一招。
薑陽想了想:“師伯,要我大漢幫你們抵抗曹魏也可以,得拿出誠意才行。”
“至尊應允,為表誠意,將夷陵城贈予陛下。”
“師伯,這就沒意思了。我軍攜勝利之威,須臾就可打下夷陵城,為何要欠孫權一個人情?孫權拿屬於大漢的城來做人情,這個如意算盤打得也太好了。”
“不知陛下需要什麽條件?”
諸葛瑾轉過身去,不再理會薑陽,這小子太難纏了。
“大膽!陛下豈是與師伯討價還價之人?”
薑陽一句話,讓諸葛瑾不得不轉回來。
“不知賢侄需要什麽條件?”
“把荊州還給大漢,並贈送一百艘戰船,這是大漢幫你抵禦曹魏的前提。”
“嘶......”
整個大殿,全是倒吸冷氣的聲音。
就是劉備,也沒想到薑陽敢這樣獅子大張口。
諸葛瑾差點氣得腦門充血,別說孫權,他都斷然不會答應。
氣呼呼道:“賢侄,荊州乃東吳重地,一百艘戰船更是東吳水師的精華所在。如此要求,至尊不可能答應。”
“師伯,實不相瞞,這是師侄看在您的麵子上,給的友情價。”
“好好好,既然軍師將軍毫無誠意,陛下,在下告退。”諸葛瑾氣急,對薑陽的稱呼也變了,拂袖而去。
“師伯慢走,路上小心,到江陵了傳個信。”
送走諸葛瑾,薑陽返回大殿。
“賢侄,何故要求如此苛刻?”
劉備等人皆是不解,就算漫天要價,也不是這麽個要法。
“陛下,我的目標是湘江以西所有的城池,現在不多要點,就沒法給孫十萬討價還價的空間。”
“嘶......”
大殿內再度響起倒吸冷氣的聲音。
劉備打夷陵之戰,最初設想的最好結果,就是打下湘江以西,如今薑陽居然準備憑嘴皮子要回來。
“那一百條戰船?”吳班來到薑陽身邊,他最關心這個。
“領軍,沒有戰船,在荊州這地界,我們再多的城池也守不住。”
吳班點點頭,急切道:“這是自然,這是自然,隻是孫十萬會給嗎?”
那日夷道城之戰,薑陽在掛“合肥”的牌匾時,就給各位將軍講了這個典故,本身大家也是知道這件事的,於是孫十萬這個稱呼就在漢軍中傳開了。
“放心吧領軍,無論如何都給你要一半回來。”
“有勞軍師。”
“賢侄,孫權小兒怕是不會應允。”
“放心吧,陛下,他現在肯定不會答應的,但他最後一定會答應的。”
薑陽心知,當曹魏三路大軍開拔,孫權再苛刻的條件都會答應。
前一世東吳能勝,與剛剛打贏夷陵之戰有很大關係,孫權如日中天,陸遜軍威正隆,朱然又用五千兵守住了江陵。
還要加上天災、瘟疫的幫忙,
這才有了曹魏三路大軍全部無功而返。
現在可完全不一樣了。
陸遜在軍中本就威信不高,現在更是跌落穀底,不可能再像前世一樣指揮各路大軍如指臂使。
夷道城的那次潰敗,讓孫權本人的威望也受到了嚴重衝擊,能不能壓製住江東各世家中的投降派,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才行。
想到這裏,薑陽甚至開始擔心起來,萬一真讓曹丕把孫權打垮了,那可虧得有點大。
原本之前薑陽是想讓漢軍坐山觀虎鬥的,現在看來,得使點勁才行。
“賢侄,如今我等當如何行事?”
劉備的聲音傳來,打斷薑陽的思緒。
“虎威將軍快到了,馬侍中這兩天也會回來,等等他們吧。”
薑陽很期待見到真正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先是作為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出道,結識劉備後果斷追隨,從此不離不棄,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
長阪坡七進七出救回少主;
漢水側營門大開震懾曹操;
征東吳大局為重直言納諫。
難怪有人稱趙雲是三國時期最完美的武將。
明天,白馬銀槍趙子龍就要來了。
夷陵城,也是時候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