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十四章 奈何無常唯別離(中)

字數:3698   加入書籤

A+A-




    千恨文!
    這一聲傳呼清亮有如洪鍾,無人能夠忽略掉,但誰也想不到早已經不管國事並已經隱居於皇家寺廟多時的太皇太後怎麽會今日降臨此地,於是一殿朝臣都望向殿外,隻見太皇太後步履穩健,鳳眼生威,一路行來不忘不失威嚴的眼光掠過一殿朝臣,這殿中一時靜得不能再靜。而等得反應過來,群臣趕緊伏地請安,那太皇太後腳步不停,朝殿上殷晟走去,不多話不理會,仿佛沒有看見是的,任腳邊跪了一地的人。而等得眾臣終於得起身之時,卻聽得殿上的太皇太後不悅問道,“哀家今次來,是想知道關於皇子皇女的事件,眾大臣可有何意見?”
    眾大臣心中茅塞頓開,太皇太後怎麽說也是皇族之人,此時皇上冊封皇子皇女,就算太皇太後在怎麽不理國事,這樣影響到社稷以及皇家血統關係的事情她總不該再置之身外才是。那她這次前來就該是反對皇上、是諸位臣子的救星了。然而,就在眾大臣心中剛有這個想法、臉上神情稍稍輕鬆的時候,卻聽得太皇太後再道,“這件事情,拿主意的時候哀家也有份,各位可還有何異議不成。”
    “這……太皇太後……”
    塗丞相也極為驚訝,不由出聲。因為驚動太皇太後並請太皇太後前來的其實正是自己,而自己本想的是讓太皇太後出麵令皇上收回成命,卻不想太皇太後卻是站在皇上那方的,而且還是這件事情的當事人,那自己請太皇太後出來,不僅不能讓自己占了上風,反而會是讓持了反對意見的人在太皇太後出麵後紛紛改變主意了,這真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塗丞相,你怎麽也算是三朝元老了,為國盡心盡力眾人皆知。所以這次你請哀家出來做主,哀家也就給你幾分麵子,今日便來了,對此,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嗎?”
    “微臣怎麽敢言不滿意……”
    “不敢言,就是說心裏有不滿意了對不對?”太皇太後故意曲解塗丞相的意思,從禦賜的椅子上站起來,走到龍椅之前,俯視眾臣,不容人反問不容人反對的厲聲道,“今日,哀家前來是受了塗丞相之請,如今哀家人來了,話說了,各位想也應該明了了才是。這殷朝江山是殷家人的天下,皇子皇女賜姓殷,從此便是殷家之人,無可擔憂。若擔心什麽血統,難不成你們此時就已經打定主意要讓殷瑄當上太子不成,若無此主意,就不需要再為此糾纏不休了。”
    眾大臣紛紛點頭稱是,一個是當今皇上,一個是太皇太後,再加上這丞相也是此意,自己再辯解不停除非是活膩了,隻是他們都覺得奇怪的是,既然塗丞相心中也是打定了這個主意,為什麽先前要如此堅決反對,莫非是想測試自己心中想法如何。想到此,眾臣隻覺得被愚弄的被愚弄,心慌得心慌,惱怒的惱怒,暫且不提。而塗丞相也開口難辨,隻得啞巴吃黃連又哭吃不出,但他忽地又出列,稟奏道,“太皇太後憐憫微臣,賜微臣薄麵前來,使得眾臣心中茅塞頓開,微臣不得不叩謝太皇太後大恩,同時也不得不稱讚太皇太後為社稷設想周到,是萬民之福。但是既然太皇太後前來,就再勞煩太皇太後做主處理另外一件事,是微臣剛剛提過的事情。”
    太皇太後坐回椅子上,對塗丞相此舉並不意外的開口說道,“丞相處事周全,不管是什麽事情都留有兩條退路,哀家明白這個,因為哀家今日前來的主要目的其實正是為了你現在提的這件事,你要說的是皇後的事情吧。”
    “是,還請太皇太後做主,賜死皇後孟氏。妃宮及龍胎一日之間嗚呼,隻因有人毒殺,孟氏旁觀其中,定位主謀者。而此等心狠手辣,為天下所不容,若不以死來懲處,隻怕鬼神不寧,百姓不服,冤情難靜。”
    “丞相所說的是一命換一命是吧?但依哀家看來,人死不得複生,丞相此舉有違人意,不過是再添一條人命,再多人間一哀怨罷了。”沒等丞相多辯,太皇太後又道,“哀家身在寺廟,每日禮佛念經,熟知曆世劫難幸福,更明知佛祖蒼生心願。眾生平等,所願的不過是靜世安好,這死亡並不能解決事情,一命換一命是最殘暴的做法,隻會締結更深的仇恨以及哀怨、不甘的後果。皇後再怎麽做錯了事情,打入冷宮每日誠心自責,改過自新不是件好事嗎?刑罰尚許牢獄之中的罪犯若有改過傾向,便減輕罪責,讓被處死刑的人緩期受刑,讓罪犯去勞苦工作,允許他們改過細心,那為何一定要讓百姓看見我們皇室如此殘暴、要讓百姓對我們皇室失望才能甘心嗎?”
    “太皇太後心有仁愛,所念皆為天上百姓,實是殷朝福音。依太皇太後所見,先將皇後後位削去,暫關於冷宮,等有朝一日查出真相,再恢複身份。”
    這說話的人正是蘇雲彬,而太皇太後聽此言也不由得點頭稱是,塗希不由心中暗恨,卻想不到什麽來反駁,隻得再次回到陣列中,餘光掃一眼身後的蘇雲彬。
    而這時,卻有一盔甲士兵直闖殿堂,伏地並喘氣急道,“皇上,大事不好,五王爺殷玄他……”
    眾臣一聽,也不知事情如何,屏氣凝神隻待那士兵接著道,卻聽得那士兵說下去的儼然是個晴天霹靂,——“五王爺殷玄他起兵造反,軍隊如今已攻至了中州,情況十分緊急……”
    太皇太後驚得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置信,不知該做何語,然而殷晟穩坐龍椅,神情不變的命令道,“今日朝堂之事,此後就再也不提。殷瑄殷嫣身份已定,擁有皇室身份,即是殷家之人。皇後暫且打入冷宮,並賜趙家金帛白銀作為體恤,厚葬湘妃。再者,傳朕旨意,五王爺殷玄既已起兵造反,此為謀反,人人得而誅之,其封號自然摘除。但叛敵軍隊是暗中召集的,源於草莽,未曾能得操練,也難成何大事,眾愛卿不必過於驚慌。即刻命中州各州縣做好迎敵準備,同時,先由左、右兩位將軍先行率軍前往阻敵,中將軍於城外集結隊伍,隨時做好準備離京支援……”
    早朝的鍾聲,久久都沒有響,但終究還是響了。宮城之中,仿佛多了一味什麽東西,一種慌亂的氣味蔓延開來,有如眼藥味,嗆入心胸,驚出人的咳嗽聲來。
    殷曆中元443年,局勢大亂,指的便是五王爺殷玄的起兵謀反。
    誰也不知先前昏迷不醒的殷玄是怎麽醒過來的,而南部的地方官們卻因為被人施計下藥,昏迷在宴會的桌台上,而等得眾人發覺之時,五王爺殷玄的兵馬已經出了南方,並已經到了中州地區,似有要突破中州的護城的軍隊,直逼殷京而來。當然,這個時候,殷玄已經不可能再被稱為五王爺了,他自己也不在乎那個五王爺的身份,自命玄王,繡“玄”字大旗,毫不在乎自己這是公然反叛。但卻因為左、右兩位將軍早先生隙,在阻敵之時未能好好合作,致使叛軍突破,自中州的某一城逐漸擴大其占領範圍。就連在中將軍率兵支援後,這情勢也未曾有任何好轉,叛軍勢不可擋,新帝殷晟不得不準備召回鎮守在邊境的鎮國將軍殷嵐。然而這召回殷嵐的聖旨剛自殷京出送去,卻不想邊境那邊就已經有快馬加鞭趕開,送回的消息更是讓人愁眉。
    因為就在叛軍得勢之時,邊境那方的羅刹族出人意料卷土重來,在明西草原上兵分兩路大開殺戮。其中一路雖然已經被突塔爾族的兵馬給牽製住,但是卻有一路人馬到達了邊境線,已與邊境上的鎮國將軍殷嵐開戰,隻知各自都有傷亡。至於之後,一時也沒了下文,不得不讓人擔心明西草原上的狀況,畢竟此時殷朝朝內的兵力有大半已經在中州與叛軍相抗,不能再派出任何軍隊去支援邊境上的戰爭,而這邊的中州之戰,怕是也再得到支援。一時之間,殷朝等於腹背受敵,知道情況的人人心惶惶,而不知道情況的人徒是樂觀或徒是絕望,到處都蒙上了一種戰爭的陰暗幽冷死寂氣氛。
    於是,先前還在朝堂上為各自勢力壯大的大臣便都偃旗息鼓,不再糾纏先前發生的那些事情。外敵在前,自然是抗敵要緊,更何況是在如今這樣的緊張的局勢下。而因為這樣的想法,使得朝中各位大臣之間的相處中多了一種有默契的合作,也算是一種好現象。而殷朝的皇後孟氏如今早已經被削去了後位,關入了冷宮中。但因著皇子殷瑄和皇女殷瑾的緣故,孟氏每隔三天還是能離開冷宮,前去南如宮看望兩個皇子。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