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王守仁的過錯

字數:3314   加入書籤

A+A-




    捷報!
    殺華林軍兩千餘,俘八千餘,首領陳福一、羅光權、胡雪二無一逃脫,華林山亂民至此平定!
    這是當之無愧的捷報。
    朱厚照看著捷報的內容很是高興,對李東陽、王廷相等人道:“華林山的亂民已除,靖安的亂民也將獨力難支,被王守仁剿滅是遲早之事。”
    王廷相、張懋等人連連點頭。
    眾人看過江西輿圖,華林、靖安兩處亂民距離不過三十餘裏,彼此呼應,互為犄角,想要消滅其一必須有硬抗兩處亂民的準備。
    朝廷進剿多年,多次吃虧,最終也沒有將其消滅,如今這群人終還是被王守仁給解決,可見王守仁之能非比尋常。
    李東陽開口:“既有捷報,何來請罪?”
    朱厚照拿起第二份文書,打開看了看,眉頭緊鎖,看完之後默不作聲,將公文交給了李東陽。李東陽看過之後,也忍不住吸了口氣,將文書傳給張懋等人看,待眾人看過之後,也都沉默了。
    千戶張不欠見皇帝不說話,跪了下來,喊道:“陛下,王巡撫有失職,然其功勞巨大……”
    朱厚照抬手打斷了張不欠的話,看向王廷相:“兵部可有話說?”
    王廷相捏著王守仁的請罪文書,歎道:“陛下,臣以為王巡撫有失職之處,但事出突然,也不能完全怪罪王巡撫,要說,隻能說這靖安的胡雷二太狡猾。”
    朱厚照凝眸,沉聲道:“按察使胡華死了!一句胡雷二太狡猾就能遮過去嗎?這王守仁——還是太自大、太自負了吧!”
    張懋走出,言道:“自解決華林亂民之後,王守仁選擇乘勝之勢解決靖安亂民並無錯,畢竟兩地相距不遠,一旦大軍撤回南昌諸地,他日再用大軍必將是勞師動眾。在士氣如虹、兵鋒正盛的情況下,順道施壓靖安軍,迫使其歸順朝廷,這並無問題。”
    “隻是誰也沒想到,胡雷二膽大包天,竟暗留了一支人手在外,趁大軍撤退時休整時,驟然殺出。按察使胡華為穩住陣型,拚死作戰,最終不敵戰死,也算得上為國捐軀。王巡撫沒有預料到這變故,軍隊撤退途中沒有留意周圍是否有伏兵,確實當擔一定過錯,然靖安亂民大部已然歸順,並沒跟隨胡雷二造反,這也算是一功。”
    徐光祚同樣為王守仁說話:“王巡撫之過,也在情理之中。自靖安亂民迫於壓力歸順之後,東鄉、姚源洞、華林山、靖安這四處亂民便徹底平定,江西北部已無亂民,撤退時誰也不會預料到還有亂民敢襲擊大軍……”
    周圍都沒亂民了,又是大勝回軍,還是距離南昌已經不到二百裏路了,誰會想到還有人敢對大軍出手,王守仁雖然厲害,屢出奇謀,屢戰屢勝,可他畢竟是人,不是神。
    朱厚照沉默了。
    這個時候的王守仁與曆史上在江西的王守仁是同一個人,但時間可不是一個時間,早去了六年。
    而恰恰這六年,原本該是王守仁官場曆練且完善心學的六年,隻是他還沒來得及沉澱多久,就被委以重任,破格提拔為了江西巡撫。
    事實上,曆史中王守仁剿匪雖然回回取勝,但也不是沒吃過虧,官軍損失也也不是沒有,就如這次華林山之戰,官軍也折損了千餘人,這還是截斷水源,計謀一個接一個之下的折損數字。
    隻是,朱厚照必須表現出憤怒,表現出對王守仁過錯的不滿,這不是懲罰,而是一種另類的保護。
    朱厚照發怒,大臣說情,那這事就過去了。
    可若是朱厚照不當一回事,大臣見狀便會彈劾王守仁,那朱厚照是懲治還是不懲治?不懲治吧,日後再出了這種事也寬恕嗎?懲治吧,又有點對不起老王這辛勤付出與功勞……
    索性先當惡人,堵住大臣的嘴。
    李東陽、楊廷和等人也認為王守仁的問題並不算什麽,不就是因為防備不當,吃了虧,折了二百餘人,連帶著按察使胡華也陣亡了,還傷了七百餘,但畢竟王守仁應對得當,很快穩住了局勢,大軍最終有驚無險地返回了南昌。
    除胡雷一千六百餘人逃入山中是個隱患之外,華林山、靖安亂民主力基本上都被肅清了,這是真正的大功勞。
    朱厚照見眾人都如此為王守仁說情,隻好緩和了臉色,肅然道:“你們都如此說了,若再抓著這點過錯不放便顯得朕心胸不狹隘了。這樣吧,該給什麽賞賜兵部、內閣來定,朕會下旨斥責,令其反思。”
    一錘定音,反思便是結果。
    李東陽、張懋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感情皇帝這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啊。
    千戶張不欠差點哭了,這一路上就擔心朝廷因此將王守仁給撤了職務。
    別看過錯不大,可隻要有官員運作,哪怕是吃飯用錯了勺子,出馬該騎驢的騎了馬,但凡被人盯著一頓彈劾,別管是多大的官,都需要吃不了兜著走。
    官場攻訐、彈劾,那看的不是官職高低,看的是人情世故,是立場需要。
    王守仁在朝廷中可沒什麽過硬的關係,萬一被人一頓捶,說王守仁撤退時候不關注軍情,隻顧著修習心學之道,還對一幹將官講學,耽誤了事,這才導致胡華之死,或者說王守仁養寇自重,故意放走了胡雷二,是為了保證自己能長期擔任巡撫,控製江西,那王守仁很可能就得上書請辭走人。
    張不欠不希望王守仁走,江西亂了這麽多年,終於看到了和平的希望,若王守仁離開了,誰能收拾這破攤子?
    還好。
    大臣聖明,皇帝聖明。
    朱厚照當即下令設宴,並命人將江西大捷的消息傳入民間,與民同慶。
    也正是自這個時候起,王守仁指揮若定、鬼謀奇出的名聲開始為人所熟知,首次有了大儒將之名。
    不過王守仁的名聲傳開不久,眾人便拋之腦後,因為科舉考試越來越近了,無數人將目光投向了科舉,甚至有民間一些賭坊裏竟出現了押注的情況,而賠率最低的,便是楊廷和之子楊慎!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