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人生能有幾個三年

字數:4137   加入書籤

A+A-


    霍家又上門提了兩次親,都被邱誌言以“妹妹年紀還小”為由給拒了。

    他越拒,霍家越急。

    霍家以為他有旁的想法。如今許多人都知,那邱紅顏除了是榜眼邱誌言的妹妹,還是海晏公主最寵愛的妹妹。

    “你別總指望霍斯梧能中武舉狀元。”時安夏提醒邱誌言。

    最近一次的武舉,霍斯梧又落榜了。

    “科舉三甲不過是世俗的尺子,豈能量盡天下英才?”時安夏也從不認為中三甲是努力就可以達到,“十五的天賦,在排兵布陣的奇謀妙算裏。他能入兵部,不是倚仗淮陽伯府的蔭庇,是憑他自己的實力。”

    如今霍斯梧在兵部任職方司主事,雖隻是正六品官職,卻也讓滿朝武將都高看一眼。

    他自己研發的那套“九坤連環陣”,連兵部尚書大人都擊節稱歎,這才有了破格提拔的殊榮。

    這世上,有些人天生就該揮毫潑墨,執筆安天下;也有些人生來就持劍定乾坤,守這萬裏河山。

    而霍斯梧更像是隱在幕後的執棋人,以山川為盤,以兵卒為子,布下的每一局,都是旁人想不到的妙手。

    邱誌言從時安夏的談笑間,看出了她對霍斯梧的態度。

    他笑著說,“早年我和他有過節。”

    他初入文蒼書院,霍斯梧就帶頭欺負他。

    “表哥還挺記仇。”時安夏笑笑。

    邱誌言其實早不在意了,“我擔心淮陽伯府太複雜,聽說他與他父親母親不睦。”

    霍家的事,他知道得不多。他太忙,以前身在與母親的周旋中,後來心卻在書本與朝堂上。

    時安夏為他答疑解惑,說起霍斯山的死,也說起霍家父母虧待了霍斯梧,如今是想盡力補償。

    她道,“霍家總的來說,是不錯的。紅顏嫁過去,隻會得寵愛。況她和霍斯梧二人早就情投意合。”

    邱誌言道,“那我便應了。”

    長兄如父。雖他們的父親還在世,但不提也罷。眼界學識跟不上,拜高踩低那一套倒是刻在骨子裏的。

    邱誌言看不上父親。

    父親數次要上衙門告他不重孝道。他都回以“那你去告吧”。

    鎧甲加身,死豬不怕開水燙。他父親拿他沒有辦法,自然也拿捏不了邱紅顏的親事。

    時安夏提議,“表哥可以信我母親,把紅顏的親事讓我母親操持。”

    邱誌言心頭一暖,“那怎麽使得?”

    他這前舅母可是個大人物。以前“護國公府嫡女”的身份就夠尊貴了,誰知和離後,竟搖身一變,即將成為太上皇後,他豈敢想?

    若得她操持,紅顏哪怕往後在京城權貴的婦人圈裏,也不會被欺負。

    時安夏知表兄有顧慮,“原先我為了給紅顏倚仗,就想過把紅顏記到我母親名下,收為義女。可你拒絕了,紅顏也拒絕了,都說不願占護國公府的便宜。其實我母親很喜歡紅顏的,說她貼心,心思還正。”

    邱誌言一直就有個疑惑在心頭,“表妹可實話告訴我嗎?為何你對紅顏不同?”

    他並不認為表妹是個同情心泛濫的人,相反,她手段淩厲。

    是什麽原因使她對紅顏這般好?

    時安夏沉默一瞬,才淡淡道,“是緣分吧。紅顏合我眼緣,隻一眼,我就知她心地善良。”

    邱誌言知她沒說實話。心地善良的人多了,豈能個個護著?

    表妹不願說,他也就不再追問,便是應了把紅顏的親事托付給唐楚君操持。

    嫁妝他早已備好,隻等過繁瑣的三書六禮。伯府世子娶親,自不能馬虎。

    表兄妹二人敘完話,邱誌言走了。時安夏仍舊坐著不動,慢悠悠喝茶。

    一茬茬的事務繁多,這個來了那個走。

    終於,把所有人送走後,時安夏來了餘生閣。

    唐楚君瞧著女兒尖尖的下巴,心疼得緊,“夏兒,我已跟他說好,讓他再等我三年。我陪你到鐵馬城尋女婿去。”

    時安夏抬眸,“三年又三年,母親可知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三年?難不成母親真以為三年是一朵花開的時間?都不知道開了多少茬了。”

    唐楚君臉一紅,“他讓我等三年,我再讓他等三年,這樣才公平。”

    時安夏啞然失笑,談正事,“母親你留在京城有更重要的事做,紅顏出嫁的事交給你了。”

    唐楚君怔愣之下也歡喜,“紅顏要嫁霍十五那小子了?”

    時安夏點頭,“霍家提親,表哥這次會應下。”她從袖中拿了一些鋪子宅子契約遞到母親手中,“這是我給紅顏的添箱,母親您幫我辦。她嫁妝是備好的,您這邊多少也給她添些,讓她麵子好看。”

    “那是自然。”唐楚君吃人嘴短,這些年不知吃了多少紅顏做的好東西。

    那姑娘不管做了什麽好的,都記得往餘生閣送一份。天長日久,她也早將紅顏當成自家閨女看待。

    唐楚君悠悠的,“夏兒你真不帶我去鐵馬城?”

    時安夏按了按她的手,“人生很長,我們母女很快就能見麵。人生也很短,您和太上父皇別再為我耽誤光陰。”

    姚笙聽了半晌,忍不住插言,“那我呢?夏兒你總要帶我去才成。”

    時安夏搖頭,“阿娘,您留在少主府替我管著庶務吧。京裏事兒多,您坐鎮我放心。”

    阿娘是個有本事的,不愧出身商賈之家,又做過主母。許多庶務過她的手,都能滴水不漏。

    反倒是唐楚君做不了這些,想必以後嫁去了慶壽宮還得從頭學起。不過慶壽宮裏有齊公公掌外院,鍾嬤嬤管內帷,橫豎出不了大錯。

    時安夏一語定音,“母親和阿娘都留在京中。”

    姚笙見女兒那態度,悠悠歎息,“你無非是擔心鐵馬城的天氣讓我犯了腿疾,怕我吃苦。”

    時安夏嬌嬌地笑紅了眼,“阿娘什麽都明白,還不聽話?”

    娘仨抱在一起,哭了笑,笑了哭。

    唐楚君哽咽,“鳶兒福大命大,肯定會活著的。”

    姚笙也哭,“我女兒女婿都是有福氣的人,過了這個坎,以後全是好日子。”

    如此,這兩日全是在迎來送往的告別中哭哭笑笑,時安夏拖兒帶女離京,踏上尋夫之路。

    晨光裏,她單薄的身影登上馬車。車輪碾過青石板的聲音,驚飛了院牆外老榆樹上的喜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