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漢史大綱
字數:6129 加入書籤
第296章 漢史大綱
趙瑞不為錢穆求情王華陽可以理解,畢竟趙瑞是皇族,不管錢穆說的對與否,不管錢穆是忠臣還是奸臣,趙瑞都不在乎,趙瑞在乎的是有沒有人挑戰皇帝的威嚴,趙瑞必須要維護趙家皇帝的權威。
但是莊一凡直挺挺的站在朝堂上,卻讓王華陽有點意外。
畢竟如果不是莊一凡今天在朝堂上說錢穆辭職,王華陽都不知道有錢穆這個五品小官,人家錢穆甚至都可以歸隱田園了。
莊一凡一方麵說吏部沒有跟自己商量就放走了錢穆,還說錢穆是博古通今的大才,這會又要通過自己的手將錢穆置於死地,如此前後矛盾,著實讓王華陽疑惑。
監察禦史包光祖也站著不為錢穆求情,這就更令王華陽意外了。
監察禦史是從七品官,如果不是在監察院工作,別說是從七品,就是正五品的官員都是沒有資格參與朝會的,參與朝會的除了監察禦史,其餘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員。
王華陽看著包光祖說道:“包光祖,你也認為錢穆該殺嗎?”
包光祖站出來說道:“回皇上,錢穆該殺也不該殺。”
“哦?”王華陽說道:“你的話說了跟沒有說一樣,求情的都在跪著,主張殺的都在站著,你現在站著,卻說該殺也不該殺,那你就不應該站著。”
包光祖說道:“回皇上,臣原本打算趴在地上或著半蹲著身體,但是如此一來又有礙觀瞻,有損大宋官員形象,故而便站著了。”
王華陽說道:“那你說說錢穆為什麽該殺,為什麽又不該殺?”
包光祖說道:“錢穆該殺,那是因為錢穆目無君父,目無朝廷,竟然在朝堂上公然直呼皇帝名諱,並且公然議論國史館之外的事情,僅目無君父一條,就足以誅錢穆的九族。而錢穆不該殺,則是因為錢穆說出了大部分漢人的心聲,二十萬軍民追隨皇上崖山突圍來到這荒蠻之地,為了便是有朝一日能夠在皇上的帶領上大家重新殺回去,奪回漢人的江山,崖山突圍後,大陸數十萬漢人百姓,不畏生死,頂著蒙古人的追殺,乘船從泉州、廣州來到神州城,還有一部分漢人百姓先從陸路抵達安南的升龍城,他們婉拒了安南國的邀請,毅然來到大宋,大宋剛在神州城複國時,不過二十餘萬漢人,僅僅一年的時間,那些得知皇上在神州城重建漢人朝廷的漢人便有數十萬人自發來到了神州城,到大宋與蒙古人簽訂宋元藩屬協議的時候,神州城的漢人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人了,如果不是大宋與蒙古人簽訂不再接受中原漢人的協議,中原還會有更多的漢人漂洋過海來到神州城,這些人不願意接受蒙古人的統治,這才來到神州城,如今大宋內外都在盛傳大宋已經放棄了光複中原,朝野有意見是在所難免的,隻是隻有錢穆說出來罷了。”
王華陽說道:“如此說來,朕不僅不能殺了錢穆,還要表彰錢穆了?”
包光祖說道:“回皇上的話,作為監察禦史,我們的職責是監察百官的不法行為,並向有司彈劾官員,錢穆剛才的舉動除了目無君父,並無其他不法行為。殺不殺錢穆,完全看皇上,如果大宋還要光複中原,那麽錢穆就是光複中原的引子,皇上不但不能殺錢穆,還要公開表彰錢穆,而如果皇上以天下蒼生為念,不想再起兵戈,隻想安安心心做大元的藩屬國,那麽皇上就應該公開殺了錢穆,一來向大元表忠心,表明大宋已無光複中原之心,二來也能告訴大宋三島之民。大宋已經放棄光複中原,以後大家要放棄幻想,將重心轉移到開發建設大宋三島上來,要以大宋三島為家,要在三島紮根,繁衍後代。殺了錢穆之後,大宋以後便可以集中精力發展三島,從此以後,大元是大元,大宋是大宋,大宋和大元將會是兩個國家,大元漢人百姓的死活與大宋再無關係,大宋將從法統上徹底失去中原。”
包光祖說完,眼神堅定的看著王華陽。
王華陽知道包光祖說的是反話。
包光祖之所以這樣說,無非就是篤定王華陽不敢承擔在法統上失去中原的大帽子。
王華陽也知道其中利害。
之前王華陽讓情報司在大宋和大元散布大宋已經放棄光複中原的消息,是以小道消息的形式散布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大元和大宋的百姓都知道了大宋放棄了中原,但是沒有人知道消息的出處,大宋朝廷也可以保持劍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朝廷也不用背負放棄中原、數典忘祖的罵名。
這樣做的好處是大宋朝廷官方沒有說過放棄中原,但是卻做著放棄中原的事情,隻要朝廷不昭告天下放棄中原,解釋權最終還是在朝廷,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即想做婊子又想要牌坊。
壞處則是大宋官方一直不承諾放棄中原,那麽蒙古人就永遠不會相信大宋真心實意要做大元的藩屬國。
畢竟古代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重視一諾千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尤其是大宋這種自詡為華夏正統,說話更是一言九鼎,大宋官方說出放棄中原,意味著大宋自己放棄了中原正統的聲索權,也放棄了一億漢人正統皇帝的位置,那麽天下的正統就隻能是大元了。
莊一凡今天搞這一出,正是莊一凡看出了大元與大宋關係的矛盾所在。
大宋要想繼續韜光養晦猥瑣發展,就必須亮明自己的態度,隻有大宋官方亮明了放棄中原的態度,大元才會徹底的對大宋放下戒心。
畢竟忽必烈熟讀中華曆史,臥薪嚐膽的典故忽必烈也是知道的。
王華陽看著莊一凡,知道已經沒有再詢問莊一凡為什麽堅持殺錢穆的意義了,莊一凡這是要拿錢穆的人頭向忽必烈表明大宋放棄中原的決心,同時也向大陸和三島的漢人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宋新皇貪圖美色,胸無大誌,大家不要對新皇帝抱有任何幻想了。
但是錢穆是無辜的,並且錢穆一輩子對大宋盡忠職守,對中華文化兢兢業業,如此這般將錢穆給殺了,王華陽於心不忍。
王華陽看著錢穆說道:“錢穆,朕剛親政,並且三天後是朕大婚的日子,如果你能向朕認錯,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你執迷不悟,朕也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錢穆冷笑道:“皇上,大家之所以追隨您來到神州城,就是相信您能帶領大家返回中原,重振漢人綱常,而現在皇上已經沒有了光複中原的信念,那我們追隨皇上還有何意義?皇上就殺了老臣吧,如果大宋放棄光複中原,那麽漢人就算是亡國了,臣不願意做亡國奴,也恥於做亡國奴,皇上殺了老臣,老臣也算是死在了漢人皇帝的手裏,他日到了陰間見了曆代華夏皇帝和列祖列宗,老臣也有臉麵去見他們。”
趙瑞說道:“錢穆,你真的以為皇上不敢殺你嗎?你如此詆毀侮辱皇上,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嗎?朝廷大事,不是你應該摻和的,你做好你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可以了,大宋祖製:刑不上大夫,但是不是不能殺讀書人,你不要以為大宋的祖製能救得了你,你現在向皇上認錯還來得及,如果執迷不悟,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錢穆不以為意的說道:“如果老臣的死能都喚醒皇上,喚醒千千萬萬漢人反抗蒙古人,老臣死了又何妨,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果老臣的死能夠喚醒皇上,臣死不足惜。”
錢穆如此冥頑不化,看樣子是非殺不可了,隻可惜了錢穆滿腹經綸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莊一凡突然發話道:“錢老大人,早知道你今天讓我帶你來朝堂的目的是尋死,我就不帶你來了,你就這樣死了,你覺得值得嗎?你就這樣死了,你置皇上於何地?你又置我於何地?”
錢穆笑著說說:“莊大人,對不起了,是我利用了你,但是老朽已經六十歲了,活不了幾年了,我死之前是看不到光複中原了,但是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宋一步步變成蠻夷,大宋是中華正統,我不能看著華夏正統在大宋這裏斷絕了,我必須是我的死來向皇上表明:中華的正統在大宋,中華的文化在大宋,中華的風骨在大宋,大宋是漢人最後的脊梁,大宋要時時刻刻記著光複中原,我今天死了,但是會有無數的漢人因為我的死而重新思考漢人的未來,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一個有德之君帶領漢人光複中原的。”
莊一凡說道:“錢老大人,我聽說你正在寫一本書,如果你死了,你這本書該怎麽辦?當年司馬遷寧願受宮刑之苦也要活下來,為的就是寫下“史記”流傳後世,錢老大人既然也在寫書,為什麽卻要一心求死呢?”
錢穆冷笑道:“我之所以苟活到今天,正是因為我寫的那本書,如今書已大成,也是我赴死的時候了。”
莊一凡說道:“敢問錢老大人,可否將你所作書名告知我等,日後我等見到了該書,一定認真拜讀!”
錢穆說道:“我所做之書名曰:“漢史大綱”,但是你們看不到了,我已令小兒帶著草稿趕往海外,等時機成熟的時候該書才會麵世。此書不出世則已,一出世必將大元攪的天翻地覆。”
“漢史大綱?”王華陽重複了一遍,然後大聲問道:“錢穆,你再說一遍,你的書名是什麽?”
錢穆說道:“漢史大綱,莫非皇上是想到海外將小兒找到,要銷毀這本書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皇上就不要想了,小兒已經離開神州城三個月,他現在的藏身之地我也不知道在什麽地方。”
王華陽並沒有理會錢穆對自己的輕視,而是想到了另外一本書:“國史大綱!”
《國史大綱》著於抗日戰爭時期,作者同樣也叫錢穆。
錢穆先生當時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在戰火紛飛中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輾轉大半個中國。在雲南昆明,錢穆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國通史的考證與寫作之上。當時生活的窘困、物資的緊缺以及內憂外患的狀況都使錢穆將對中國命運的思考貫穿於了全書始末。錢穆指出,研究中國曆史的第一要務,在於能在國家民族內部自身求得其獨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為抗戰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夠從這樣一部張揚士之人力的史綱裏汲取力量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國g民政府教育部大學用書,風行全國。它是在民族危亡時期,用以喚醒國魂、禦敵救國的佳作,表達了炎黃子孫對祖國的深厚之愛情。
國史大綱介紹了中國的曆史。全書共分八編,包括:上古三代之部、春秋戰國之部、秦漢之部、魏晉南北朝之部、隋唐五代之部、兩宋之部、元明之部和大清之部八個部分。
國史大綱在今天看來是有些落後,但是這本書原本就不是給現代中國人看的。
國史大綱成書之際正是日本大舉進攻中國之時,在當時那種背景下,所有人都不認為中國能夠打敗日本,所有人對戰勝日本都沒有信心,在全民族悲觀的前景下,錢穆自然也是抱著中國必敗的信念的。
正是因為抱有這樣的心態,錢穆寫下了國史大綱,目的是在日本全麵占領中國後,留給亡國後的中國人看的,為的是讓中國人知道中國從哪裏來,有過怎樣的曆史,有過怎麽的輝煌,讓後來的中國人心存複國之念,像朱元璋驅逐蒙古人一樣,驅逐日本,恢複中華。
國史大綱是時代的產物,雖然後來中國戰勝了日本,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麵勝利,國史大綱也沒有派上用場,但是國史大綱在當時的背景下卻濃縮著一個民族的絕望。
王華陽說道:“一本書而已,朕就不相信一本書能將大元攪得天翻地覆。”
王華陽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問書的內容,錢穆未必會告訴自己,但是如果自己不屑一顧,反而會激起錢穆的好勝心。
果不其然,錢穆大聲說道:“皇上可不要小看這本書,這本書如果流傳開來,那將會激起無數漢人的血性,漢史大綱記錄了漢人從三皇五帝開始、曆經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大宋的發展曆程,讓漢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華夏先民而不是蒙古胡擄,也讓漢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的輝煌成就,此書更著重講述了蒙古人大量屠殺漢人、占領中原、毀壞漢人文化,侮辱漢人婦女的例子,臣相信,這本書一旦在大陸流傳開來,一定能激發漢人的民族血性,漢人也終將驅逐胡擄,恢複中華。”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