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殺錢穆納投名狀

字數:7962   加入書籤

A+A-


    第297章 殺錢穆納投名狀
    “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王華陽聽到這句話時頓時一驚。
    王華陽是文科生,對這句話並不陌生。
    這句話在中國的曆史書上出現過兩次。
    第一次是朱元璋北伐大都的時候,為了告訴北方漢人朱元璋為什麽要北伐,北伐的目的以及北伐的合法性,朱元璋發布了討元檄文,其中一句正是“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朱元璋當時的這句話,直接將北伐的目的和合法性簡單明了的告訴了北方的漢人,北方漢人原本對朱元璋的紅巾軍還抱有敵意,這句話傳到了北方,北方漢人對朱元璋集團的敵意大大降低,使得朱元璋完成了曆史上第一次由南到北的統一。
    而第二次出現這句話的時候則是清朝末年的孫中山。
    隻不過這句話被稍作了修改,胡擄變成了韃擄,變成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孫中山以及當時的同盟會政治覺悟還不高,隻能借用朱元璋的話,目的是號召整個中國的漢人共同起來推翻滿清的統治,開創一個全新的漢人政權,但是這句話有個先天的缺陷,就是新的國家直接排除了“韃擄”,將滿人和蒙古人排除在外了,好在袁世凱看到了這句話的危害,及時進行了修正,袁世凱在逼迫清廷頒布退位詔書的時候,直接將清朝的領土完全包括進來,袁世凱加進去了“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國”,使得新成立的政府完全繼承了當時大清的領土,使得中國領土在法理上得到了法律依據。
    而現在錢穆提出了“驅逐胡擄,恢複中華”,竟然比朱元璋早了七十年。
    或許在宋末元初的曆史上“驅逐胡擄,恢複中華”一直都存在,並且是反元複宋人士的統一口號,隻不過朱元璋後來做了皇帝,曆史便隻記錄了這句話是朱元璋說的罷了。
    王華陽現在知道莊一凡為什麽說錢穆是活著的曆史了,這已經不僅僅是曆史那麽簡單了,這簡直就是不可多得的營銷總監。
    如果錢穆就這麽悄無聲息的歸隱山林,那對大宋而言真是一大損失。
    王華陽看著錢穆說道:“錢穆,你掌管國史館,你難道不知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春秋戰國四百年戰亂最後被大秦統一,漢承秦製,繼續統一,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三國歸晉,天下複歸一統,司馬家失德,使得中原陷入南北朝三百年戰亂,隋文帝楊堅力挽狂瀾最終結束三百年紛爭,天下再次統一,唐承隋製,中華迎來了大唐盛世,但是安史之亂後,大唐內部藩鎮林立,最終使得大唐土崩瓦解,唐朝滅亡後,中華迎來了五代十國和遼宋夏金蒙亂世,中華自大唐後已經分裂了將近四百年,是時候統一了,既然大宋不能統一天下,結束這亂世,為什麽還要阻止蒙古人統一天下了,你也是博古通今之人,大宋已經被大元趕到了海島上,大宋能不能光複中原難道大家心裏都沒有數嗎?曆史已經給了大宋將近四百年的時間,但是大宋始終不能統一中華,那大宋為什麽還要阻止大元統一中華呢?中華統一後,天下將會太平,百姓生活也會安穩,中華文化也會得到複蘇,蒙古人雖然出身胡擄,但是蒙古人尊重漢學,也發展儒學,對中原百姓而言,除了換了一個皇帝,生活並沒有多大變化,朕就想不明白了,朕已經決定不再光複中原,不做中原的皇帝了,為什麽你們還要朕去做無謂的犧牲。”
    錢穆冷笑道:“皇上,你不用說了,算我們當時都瞎了眼,早知道你如此貪生怕死,當時大宋在崖山就應該死戰到底,這樣也能讓大宋像大漢一樣,有個體麵的退場。”
    王華陽陡然站了起來。
    王華陽怒氣衝衝的說道:“錢穆,朕敬你是老臣,朕才苦口婆心的勸你,想給你一條生路,你如此不知好歹,就不怕朕殺了你。”
    錢穆說道:“皇上,臣今天來到這裏,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大宋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不能代表漢人了,臣站在這朝堂上,看著滿朝沒有骨氣的大臣,臣不屑與他們為伍,臣已無顏苟活,隻求皇上賜臣一死,讓臣死在大宋皇帝的手上,也好過做蒙古人的走狗。”
    王華陽看著滿朝跪著的大臣冷笑道:“諸位臣工,你們還想給錢穆求情嗎?”
    跪著的大臣看到王華陽第一次如此憤怒,你看看我,我看看他,紛紛站了起來。
    王華陽大喊道:“宋安!”
    刑部尚書宋安立馬站出來說道:“臣在!”
    王華陽說道:“錢穆目無君父,辱罵君父,該當何罪!”
    宋安小心翼翼的說道:“回皇上,錢穆所犯之罪,罪無可恕,依大宋律,流放三千裏!”
    王華陽惡狠狠的看著宋安問道:“這就是你說的罪無可恕嗎?”
    宋安連忙說道:“回皇上,騰龍元年,為了增加人口,陸秀夫大人奏請太後,廢除了死刑,目前最重的處罰也就是流放三千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華陽這才想到當年為了增加人口,是自己讓陸秀夫廢除的死刑。
    王華陽說道:“流放三千裏,豈不是便宜了他,這種無君無父的東西,就應該淩遲處死。”
    王華陽看著文天祥說道:“宋安、文天祥,你們二人立刻寫一份奏折,朕這就批準,即日起,大宋律法恢複死刑,恢複淩遲,恢複誅滅九族,朕要淩遲了錢穆。”
    錢穆哈哈大笑道:“淩遲又何妨?誅我九族又何妨?我錢穆一家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絕不做蒙古人的奴才!”
    王華陽大喝道:“那朕就成全你!”
    宋安連忙站出來說道:“皇上,太祖遺訓,刑不上大夫,錢穆乃五品文官,根據太祖遺訓,是不能動刑的。”
    王華陽說道:“如果朕執意要淩遲了錢穆呢?”
    宋安說道:“皇上,我朝以孝治天下,這天下最大的孝就是孝敬父母祖宗,如果執意淩遲了錢穆,也不是不可,但是皇上要背負不孝的罵名,為了一個求死之人讓皇上背負如此大的惡名,臣認為不妥,臣認為仍按照慣例,將錢穆施以覆麵窒息之刑即可,即處死了錢穆,又保全了皇上的英明。”
    王華陽說道:“那就這樣吧,錢穆施以覆麵窒息之刑,但是必須在神州城人口最多的菜市口行刑,朕要讓天下人都看著,凡是挑戰朝廷的人都是這個下場,並且朕也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從今以後,大宋三島就是大宋唯一的生存之地,大宋不再光複中原,以後妄議光複中原者,殺無赦。”
    錢穆聽到王華陽如此下旨,氣急敗壞的說道:“趙昺,你這樣做根本就不配做大宋的皇帝,大宋就毀在你這個小兒身上了,我就是變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的,大宋千千萬萬的漢人也不會放過你的。”
    王華陽將禦案上的陶瓷水杯拿起來直接砸向錢穆,並大聲說道:“來人,將錢穆立刻打入死牢,三日後執行死刑,錢穆家眷全部發配到海東,男的送到漁船捕魚,女的送到教坊司為娼,男的終生不得下船,女的不死不得出坊。錢穆的三族一並流放。”
    戶部侍郎錢福立馬站出來跪下說道:“皇上,錢穆的三族基本包含了在大宋三島上全部的錢姓男子和女子,如果一並流放,恐怕神州城要有十萬人受到牽連。還請皇上三思。”
    王華陽剛才也是被氣糊塗了,錢穆的三族如果要是流放的話,錢氏家族估計一個也不會剩下來。如果真要這樣,錢家估計直接就造反了。
    王華陽立馬改口道:“朕也是被錢穆氣糊塗了,錢家乃是大宋複國的功臣,朕豈會流放錢家,錢穆的三族就免了,但是錢穆的家眷一個也不能少。”
    錢福立刻說道:“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華陽看了一眼小寶,小寶心領神會。
    小寶立刻大聲說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眾大臣紛紛跪下,恭迎王華陽退朝。
    而王華陽吩咐小寶立刻將莊一凡、宋安叫到內書房。
    莊一凡先進入內書房,並立刻跪了下來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華陽還在生莊一凡的氣,並沒有立刻讓他平身。
    王華陽說道:“莊一凡,以後有什麽計劃,提前給朕說,不要讓朕去揣摩你的計謀,朕每天事務繁多,沒有那麽多精力去揣摩人心。”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臣的這點小把戲,怎麽能瞞得住皇上。”
    王華陽被莊一凡這麽一誇,氣也消了不少,接著問道:“錢穆知道你的計劃不知道?”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錢穆是個老學究,臣如果告訴了錢穆,錢穆就會有表演的成分,這樣別人看一眼就能看出來,朝會上那麽多大臣和侍衛,臣也不知道誰是忽必烈策反的間諜,所以臣沒有告訴錢穆。”
    王華陽說道:“錢穆也是一個忠臣,能夠讓一個忠臣對朕失望,朕覺得對不起錢穆啊!”
    莊一凡說道:“皇上,忽必烈是一個聰明之人,生性多疑,一般的騙術是騙不了忽必烈的,情報司在大陸大量的傳播大宋放棄光複中原的消息,忽必烈是不會輕易相信的,臣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讓忽必烈徹底對大宋失去戒心,如此,忽必烈才會將重心轉移到大陸去,這樣大宋才會有發展的機會。”
    王華陽又問道:“宋安夜知道你的計劃?”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宋安並不知道臣的計劃。”
    王華陽這時候氣已經消了一半了,便示意莊一凡站了起來。
    王華陽說道:“宋安既然不知道你的計劃,為什麽會配合你和朕演這場戲?”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宋安隻是按照大宋律做事,隻要宋安按照大宋律走,那麽錢穆的最終結局就是覆麵窒息之刑。”
    王華陽說道:“如果宋安不按照你的設計走,難不成還要朕真的誅了錢穆三族?”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臣乃是禮部尚書,如果宋安的判決出現了重大意外,臣會以不合禮製將宋安的裁決變回覆麵窒息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華陽說道:“隻是這樣做,朕可就真的成為貪生怕死之君了。”
    莊一凡說道:“皇上,成大事,何必在意一時得失,況且光複中原可不是一般的大事,而是彪炳千秋的大事,做大事就得有所犧牲,錢穆能夠為光複中原做出犧牲,也是錢穆的福分,等到將來光複了中原,皇上再恢複錢穆的榮譽,臣想錢穆知道了,也不會怪罪皇上的。”
    王華陽說道:“事已至此,也隻有這樣了,但是以後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給朕通報一聲,不然下次受覆麵窒息之刑的就是你了。”
    莊一凡連忙說道:“臣知罪,臣以後一定事先通報皇上!”
    王華陽說道:“錢穆寫的“漢史大綱”你見過沒有?”
    莊一凡說道:“回皇上,臣有幸拜讀過“漢史大綱”的草稿,“漢史大綱”錢穆是從騰龍二年便開始寫了,內容雖然沒有史記和資治通鑒詳細,但是卻將我中華數千年的曆史大事都寫了進去,可謂言簡意賅,包羅萬象,後世漢人看到漢史大綱,隻需要讀一遍,便能知曉中華數千年的曆史和漢人的來龍去脈,如果大宋不能光複中原,後世漢人光複中原,僅憑這本漢史大綱就足以重建漢人曆史。”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我中華有錢穆,何愁曆史能斷絕。”
    莊一凡說道:“原本臣是想找一個無關緊要之人行此瞞天過海之計的,但是思來想去,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而錢穆完成了漢史大綱後,想用自己的死去喚醒皇上和朝廷光複中原的決心,錢穆的漢史大綱已完成,最後的心願就是以死明誌,錢穆找到了臣,讓臣將他帶到朝會,臣一開始是不同意的,但是經不住錢穆的民族大義,況且錢穆在民間的影響力要大於其他官員,錢穆如果因為諫言光複中原被殺,那麽忽必烈相信的概率會更大,故而臣隻能同意了錢穆的赴死請求。”
    王華陽說道:“朕不會讓錢穆失望的,隻是這漢史大綱被錢穆的兒子帶出了大宋,朕是擔心這漢史大綱落到了忽必烈手上,那麽錢穆的心血就會付之東流啊。”
    莊一凡說道:“漢史大綱隻有在大陸才會引起漢人的反響,臣料想錢穆不會讓他兒子帶著漢史大綱去別的國家,最大的可能是去大元,最大的可能是廣州和泉州,皇上可立即讓馮歡調查錢穆兒子的行蹤,盡快找到漢史大綱,別讓忽必烈搶先一步了。”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朕會讓情報司找到漢史大綱的。”
    說罷王華陽讓莊一凡退出內書房,同時宣刑部尚書宋安入內。
    宋安進入內書房,立馬行跪拜禮並三呼萬歲。
    王華陽讓宋安平身。
    王華陽問道:“錢穆也算是五朝元老了,三日後錢穆在菜市口行刑,你看怎麽讓錢穆走的更體麵一些。”
    宋安說道:“皇上,三日後是您大婚的日子,要不要將行刑日期往後推一天。”
    王華陽笑著說道:“宋愛卿,你是想著等朕大婚後大赦天下嗎?”
    宋安說道:“回皇上,微臣有次想法,錢穆老大人雖然官職不高,但是他為大宋也算是辛勞了一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並且追隨大宋朝廷從杭州到泉州,又從崖山到了神州城,並且重建了國史館,對大宋功莫大焉,如此將錢穆處死,恐怕給皇上留下罵名。錢穆是五品小官,並不知道皇上的謀劃,但是臣可以擔保錢穆此人絕對不是目無君父之人,錢穆之所以在朝堂上辱罵皇上,也是想讓皇上重拾光複中原的信念,但是皇上在秘密光複中原此等大事又不能直接告訴錢穆,如果將錢穆行刑的日期往後推,皇上再以大婚的名義大赦天下,錢穆自然就能無罪釋放了,如此,錢穆的命可以保住,皇上的威嚴也不會受到損失。可謂一舉兩得。”
    王華陽說道:“宋愛卿,做大事就得有舍有得,如果錢穆的死能夠換來忽必烈的信任,想必錢穆也會欣然赴死的,大宋光複中原是一個長期計劃,必須要謹小慎微,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如果一步出錯,前麵做的所有工作都將功虧一簣,朕要拿錢穆的命向忽必烈交一個投名狀,其其格公主就是這份投名狀的見證人,所以錢穆必須要在朕大婚那天死,並且還要是在其其格公主婚轎路過的時候行刑,朕要讓其其格將這份情報傳給忽必烈。”
    宋安說道:“皇上,一旦殺了錢穆,皇上可就要背上背叛大宋,背叛漢人,貪生怕死,投降元人的惡名,如果光複中原失敗,皇上可就是實打實的昏君,甚至會遺臭萬年。皇上可要三思啊。”
    王華陽說道:“當朕親政那一刻開始,朕的命已經不屬於自己,是屬於大宋,屬於千千萬萬的漢人,屬於數千年文明的中華了,如果能夠光複中原,朕何必在乎身後名,如果朕能夠給大宋爭取足夠多的時間發展,後世之君光複了中華,朕這點犧牲又算的了什麽?”
    宋安跪下說道:“大宋有皇上,真乃大宋之幸,臣相信在皇上的帶領下,大宋一定能光複中原。”
    王華陽笑著說道:“一定會的。”
    說罷王華陽向宋安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宋安便急急的準備去了。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