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瓷器絲綢的暴利

字數:7291   加入書籤

A+A-


    第298章 瓷器絲綢的暴利
    宋安前腳剛走,小寶便進來匯報:範毅帶領的商隊從海外回來了。
    王華陽歎了口氣,讓範毅在外邊等一會,自己待會接見。
    所有人都羨慕皇上,都想做皇上,但是誰又知道做皇上的難處。
    要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按照中國古代這種中央集權政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皇帝一個人決斷,皇帝每天早上醒來都有處理不完的奏章,開不完的會議和見不完的人,哪還有時間花天酒地、風花雪月。
    世人隻看到了皇帝富有四海,權力無邊,後宮佳麗三千,卻又有幾人能夠知道皇帝工作的繁重。
    不過確實也不會有人能體會做皇帝的苦衷,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皇帝,想做皇帝的人都會被做了皇帝的人滅了。
    趙昺的身體是十五歲的,按理說正是精力旺盛,年輕力壯的時候,但是親政的這半年來,王華陽明顯感覺到身體累,心理疲憊,有時候不能集中精力,每天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大宋雖然隻有三島之地,一千萬的人口,但是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再這樣下去,自己恐怕要吃不消了。
    並且其其格三日後嫁入大宋後宮,以前大宋的後宮都是漢人,服侍王華陽的太監和宮女也都是經過無數次的身份審查才得以入宮的,即使忽必烈安插的有臥底,也不可能是這些心腹太監和宮女,大宋皇帝的形象忽必烈隻能從側麵去了解,王華陽對外塑造的大宋皇帝形象是一個不諳世事,玩世不恭,胡作非為,無法無天,貪圖美色,忠奸不分的少年帝王,而如果其其格入宮,每天看到王華陽從早忙到晚,那麽王華陽苦心經營的昏君形象就會被其其格發現,如果忽必烈知道自己被騙了,很可能會提前對大宋動手,大宋現在還不是大元的對手,按王華陽的規劃,大宋最少還需要十年的準備才能與大元逐鹿中原,大宋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無論如何,在這十年間,大宋都要保持安定,專心的發展。
    抗日戰爭時,中國以空間換時間,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以市場換時間,以委曲求全換時間,最終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現在的大宋已經沒有了緩衝地來換取時間,也沒有金銀財寶換時間,唯一能用來換時間便是漢人的尊嚴和漢人皇帝的俯首稱臣了。
    王華陽閉上眼,思索著如何既能不用每日處理朝政,每天看著就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昏君模樣,還能牢固的控製著大宋的各種權利而不被再次架空。
    王華陽雖然是大宋的皇帝,但是親政之前,大宋的權利一直被太後、楊勇、陸秀夫和七大家族把持,現在太後、楊勇、陸秀夫不在了,王華陽在一片混亂中突然宣布親政,打了七大家族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王華陽也隻是掌控了大宋一半的軍權和行政權,另一半還掌握在七大家族手裏。
    王華陽辛苦奪回來的這麽點軍權和行政權如果再一不小心給放出去了,那麽自己的計劃將無從實施。
    亂世之中,一個皇帝如果沒有掌控實權,那麽結局恐怕隻有死路一條了。
    王華陽現在要做的就是放權給大臣以達到迷惑忽必烈的目的,同時放權的同時還不至於讓權力被別有用心之人給攫取了。
    而這個別有用心之人,目前來看,隻要防著皇叔趙瑞就可以。
    畢竟大宋的招牌還在,七大家族即使有野心,也不敢推翻趙家人而自立為帝,但是趙瑞卻不一樣,趙瑞也是皇室血脈,在法理上趙瑞及趙瑞的嫡子趙昱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利。
    雖然王華陽已經將趙瑞的嫡子趙昱以伴學的名義留在了宮中,但是趙瑞可不是隻有趙昱這麽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兩歲的兒子趙惠。
    王華陽一開始是比較信任趙瑞這個皇叔的,其實一開始王華陽是信任所有人的,但是後來的種種情況表明,作為皇帝,永遠都要用懷疑的眼光去看人,畢竟皇位的吸引力太大了,稍有不慎,他們就可能奪了自己的皇位,而王華陽現在能夠依靠的人除了小寶之外,別的人真不知道敢相信誰。王華陽之所以一開始信任趙瑞,是因為大宋皇室成員在崖山之戰前一部分逃亡,一部分被忽必烈抓走,逃到神州城的皇上成員就這麽點人,要想維護趙家的皇位,總得需要幾個趙姓人才能鎮得住外人,但是懸劍司安插在趙瑞府邸的臥底卻向王華陽匯報了不一樣的結果:楊勇叛亂、皇帝失蹤的那些日子,眾多大臣徑向巴結趙瑞,大有擁立趙瑞為新帝的意思。
    並且趙瑞與七大家族的關係密切,即使趙瑞沒有稱帝的野心,王華陽對趙瑞也不得不防。
    目前大宋局勢已經穩定,文武分製後,兵部被剝離出朝廷中樞,並且經過半年的任免,七大家族在軍中的將領已經被王華陽以升遷的理由調往地方做地方官員,軍隊中重要部門的重要將領換成了非七大家族人員擔任,軍隊現在已經牢牢掌控在王華陽手中,唯一的變數就是軍隊中七大家族的子弟仍然占據官軍數量的一半,雖然軍官不是七大家族的人擔任,但是半數軍人是七大家族的子弟,如果遇到危險,這些七大家族子弟到底是聽長官的命令還是聽七大家族家主的命令,這個是個未知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瑪利亞的十五萬阿羅約大軍備注:瑪利亞有二十萬軍隊,五萬遠征日本)駐紮在神州城城外,與神州城內的八萬官軍形成了勢均力敵之勢,隻要不觸及七大家族的核心利益,七大家族是不會也不敢反了王華陽的。
    軍權在握,那就隻有行政權了,雖然文天祥是大宋丞相,但是七大家族掌控著吏部、禮部、工部、刑部和戶部,現在的大宋官員,百分之八十是七大家族子弟擔任,如果放權給七大家族,那麽大宋上至朝廷,下至地方都將會被七大家族掌控,而文天祥一人勢單力薄,是不足以掌控朝堂的。
    王華陽揉了揉眼,歎了口氣。
    滿朝的大臣,王華陽竟然不知道找誰商量。
    王華陽抬眼看見小寶還站在書房門口,這才想起來範毅還在書房外候著。
    王華陽趕緊讓小寶傳範毅入內。
    範毅進入南書房,立刻跪下來行禮並三呼萬歲。
    王華陽簡單的說聲平身,並示意小寶給範毅搬來一把椅子。
    範毅身體前傾,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椅子上。
    王華陽笑著說道:“範愛卿不必緊張,今天這書房裏沒有外人,你不必拘謹。”
    小寶連忙將準備好的茶端給了範毅。
    王華陽問道:“範愛卿,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五個月前朕給了你一百萬兩銀子,又劃撥了十艘戰船和水軍供你海外經商,你當時說的能給朕帶來十倍之利,朕隻要求你五倍之利,朕沒有記錯吧。”
    範毅站起來回道:“回皇上,的確如此,當時臣計劃的是三個月便能完成此次生意,但是由於各種意外,耽擱了兩個月。還請皇上治罪。”
    王華陽擺了擺手示意範毅坐下。
    王華陽說道:“海上風浪大,耽擱兩個月也是正常的事情,隻要你和船員能安全回來就行。”
    範毅說道:“回皇上,托皇上的福,這次遠洋貿易的十艘戰船無一受損,隨行的三十艘民船沉沒了兩艘,失蹤了三艘。”
    王華陽詫異的問道:“航行大洋,船隻沉沒朕可以理解,怎麽還有失蹤的?”
    範毅說道:“回皇上,從阿拉伯返回神州城,在即將進入麻六甲海峽西段入口的時候,船隊遇到了暴風,在緊急靠岸的過程中,有三艘海船還沒有來得及靠岸就被暴風裹挾著吹向了西南方向,暴風過後,水軍派出了多艘戰船去搜尋,均沒有發現海船的蹤影,海麵上也沒有船隻沉沒留下的貨物和海船的部件,一般海船沉沒,龍骨和木片還有貨物都會漂浮在海麵上,水軍推測海船可能是偏離了航向,並沒有沉沒,所以隻能說是失蹤了。”
    王華陽說道:“但願大家都平安吧。”
    範毅說道:“回皇上,微臣聽其他的船長說,隻要這三艘海船沒有沉沒,那麽在其中一個船長汪大淵的帶領下,三艘海船還是能回到神州城的,這個汪大淵跑海運有三十年了,不僅精通海況,還精通天文和地理,隻要船沒有沉沒,汪大淵就能將船隊給帶回來。”
    王華陽不可置信的說道:“你是說失蹤的船員中有個船長叫汪大淵?”
    範毅更加不可置信的回道:“回皇上,有個船長的確叫汪大淵。”
    王華陽不可思議的重複著汪大淵的名字,學文科的都知道,汪大淵是中國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就是他首先發現了澳大利亞並且第一次記錄了澳大利亞,正是因為汪大淵第一次發現了澳大利亞,汪大淵的名字才得以在曆史書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汪大淵,元朝時期的民間航海家。字煥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雲譜區施堯村汪家壟)。
    大元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曆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裏、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裏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裏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曆時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曆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峽以及澳大利亞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過2次。
    但是按照時間推算,現在時間是崖山海戰後七年,大宋騰龍八年,即公元1286年,而汪大淵出生年代是公元1310年,按照曆史計算,真正的汪大淵還沒有出生,這個汪大淵很可能是與後來的汪大淵重名重姓。
    王華陽看著範毅驚愕的表情說道:“朕好像在什麽地方看到過汪大淵的名字,感覺有些熟悉罷了,失蹤就失蹤吧,海外貿易,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你回頭擬一份失蹤人員名單報給戶部,朕讓戶部按照戰死的待遇對他們的家人進行撫恤和安置。”
    範毅連忙跪下說道:“微臣替死難的船員謝過皇上了。”
    王華陽示意範毅坐下,並說道:“先別謝朕,有賞就有罰,朕讓你帶著水軍戰船做海外貿易,朕不在乎損失多少海船失蹤多少船員,朕在乎的是你給朕賺了多少銀子?大宋現在內憂外患,急需要銀子去解決事情,朕當時可是頂著戶部和百官的壓力將一百萬官銀給你做本錢的,你如果沒有賺到銀子,百官都不會饒了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毅說道:“皇上放心,微臣沒有讓皇上失望,也不會給百官任何參奏微臣的機會,更不會讓皇上為難。”
    王華陽心中暗罵:你這個範毅啊,你倒是急死朕了,你倒是說賺了多少銀子,要不是自己的身份是皇帝,皇帝要顧全皇帝的威嚴,自己早就直接問了。
    隻見範毅不慌不忙的伸出了兩根手指。
    王華陽心想壞了,這範毅牛皮吹的滿天響,當時自己說的要帶回來十倍之利,現在倒好,隻帶回來了二百萬兩銀子,雖然用了一百萬銀子賺了二百萬兩也是不錯的業績,但是自己給了範毅十艘戰艦和水軍,這些船和船員產生的費用可是算在兵部的頭上的,如果將這些戰艦折損費和水軍餉銀津貼都算上,範毅這趟海外貿易可是賠錢的生意。
    範毅敏銳的發現了王華陽臉上的不悅。
    範毅也不敢故弄玄虛了,連忙說道:“回皇上,此次海外貿易,減去本金一百萬兩銀子,淨賺白銀兩千萬兩!”
    “兩千萬兩?”王華陽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說道:“範愛卿,你是不是計算錯了,本金一百萬兩銀子,你五個月的時間賺了兩千萬兩?”
    範毅回道:“回皇上,臣沒有算錯,您也沒有聽錯,的確是兩千萬兩。”
    王華陽心想這範毅不會是誆自己的吧,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小子竟然將一百萬兩銀子變成了兩千萬兩銀子,要知道陸巡帶領五萬士兵搶劫了日本國都江戶城,所獲得的財富才四千萬兩銀子,這範毅竟然通過商業手段獲得了兩千萬兩銀子,所獲之利達到了二十倍,這比販毒都賺錢了。陸巡搶劫日本動用了五萬士兵,耗時四個月,搬空了戶部一半的糧食,所用炮彈數以萬計,死傷了數百士兵才搶回來四千萬兩銀子,可範毅這小子竟然不費一兵不足的賺了四千萬兩銀子。
    王華陽問道:“範愛卿,朕知道你出身經商世家,也聽說過你頗有經商頭腦,但是朕想知道你是如何用這一百萬兩銀子賺到兩千萬兩銀子的?”
    範毅說道:“回稟皇上,其實很簡單,就是將大宋、大元的東西賣到阿拉伯、波斯等國家,然後將波斯、阿拉伯的東西拉回大元,咱們在中間掙個辛苦錢。”
    王華陽說道:“辛苦錢這麽多嗎?你給朕說說你這個辛苦錢是怎麽賺的?”
    範毅說道:“回皇上,其實就是將貨物高價出售,比如青花瓷盤,在大元的采購價是500文一個,賣到阿拉伯波斯就是6000文一個,瓷碗采購價200文,賣貨價3000文,麝香采購價2000文,賣貨價文,鐵鍋采購價200文,賣貨價就是2000文,絲綢每匹采購價按照品質不同價格從1000文到3000文不等,而阿拉伯和波斯的貴族和有錢人特別喜歡中原的絲綢,因此,絲綢的價格會貴一點,按照品質不同,賣貨價從兩萬文到十萬文不等,瓷器的價格最低要漲十倍,絲綢的價格要漲二十倍,就這樣拉過去的貨物還是供不應求。”
    王華陽說道:“物以稀為貴,再加上跋山涉水的,貴一點也是應該的。”
    範毅說道:“皇上,臣剛才說的價格僅僅是咱們給阿拉伯、波斯國商人的價格,他們賣的時候還會再加錢,最少也要翻一倍。”
    王華陽被範毅的話徹底驚掉下巴了,也就是說一個青花瓷盤在大元大宋賣500文,運到阿拉伯帝國時候給當地的代理商是6000文,代理商再翻一倍到文賣給貴族,相當於500塊的東西經過層層加錢,最後消費者買到的說是一萬二,這可是妥妥的暴利啊。
    王華陽說道:“範愛卿,朕還是不明白,就按你說的,這一百萬兩銀子從大元、大宋采購貨物到阿拉伯、波斯販賣,賣的錢恐怕也不夠兩千萬兩吧。”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