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猶太人的獅子大開口
字數:7361 加入書籤
但是王華陽清楚的記得,在崖山突圍的時候,大宋的艦隊是沒有蒸汽機的,動力是靠水手提供的,怎麽才八年的時間,大宋就發明了蒸汽船了?
大宋如果發明了蒸汽船,這麽大的事情,工部尚書展四平是不可能不向自己匯報的。
莫非是由現代的理科生穿越到了現在的大宋?
畢竟在這個時代冷不丁的出現了蒸汽船這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這不得不讓王華陽懷疑還有現代人穿越過來了。
王華陽本來打算立刻宣工部尚書展四平和傳播司主事過來一問究竟,但是大婚前還有更多的事情,王華陽隻能在大婚後再行到船舶司一探究竟了。
王華陽看著範毅說道:“蒸汽船的事,朕日後會召見工部展四平問個明白,但是朕還是想不明白,就是因為大宋的船快,蒲師武不僅放下家族仇恨願意跟大宋合作,還願意給出優惠的稅率,這明顯不合常理吧,蒲師武還有別的條件沒有?”
範毅連忙說道:“皇上英明,蒲師武的確還有別的條件,用蒲師武德話說就是:給大宋商船較低稅率是想跟大宋朝廷搭上線。”
王華陽說道:“就這麽簡單?”
範毅說道:“回皇上,降低稅率隻是蒲師武向皇上表明,蒲師武的父親蒲壽庚在大宋皇室求助於泉州的時候,蒲壽庚沒有提供幫助,並且殺害了部分大宋皇室成員,那些都是蒲壽庚做的事情,蒲師武當時也勸過他的父親,但是他的父親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八年前蒲壽庚被皇上誅殺,也算是蒲壽庚罪有應得,但是當年蒲師武並沒有參加迫害大宋皇室成員的事情,罪魁禍首已經伏誅,還請大宋皇帝放過蒲氏一族,蒲師武希望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
王華陽冷笑道:“商人永遠是商人,他以為給大宋商船稅率優惠就能讓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嗎?這種吃裏扒外的東西,自己的父親兄長都可以出賣的人,會真心實意的悔改?當年若不蒲師武不在蒲家老宅,朕當年一定也會殺了他。”
範毅說道:“回皇上,蒲家人是猶太人,而猶太人世代經商,並且猶太人沒有祖國,在天地間遊蕩,對他們而言,金銀才是他們的父母,金銀才是他們的祖國,蒲壽庚已經被皇上誅殺,蒲師武不過是想用蒲壽庚的性命向皇上表明:蒲家出賣了大宋,大宋也殺了蒲家數百口人,雙方也算是扯平了,蒲師武不過是想給蒲家找條後路罷了!”
王華陽說道:“他蒲家還需要後路嗎?他蒲家抱上蒙古人這條大腿,還需要大宋嗎?”
範毅說道:“皇上,當年蒲壽庚之所以出賣大宋,是因為蒲壽庚感覺大宋氣數將近,這天下都要歸於蒙古人,而當時蒙古人兵鋒直指泉州,蒲壽庚如果跟大宋合作,那麽蒙古人來了,首先屠的就是蒲家人,因此,蒲壽庚這才敢拒絕大宋軍隊進入泉州城並殘害大宋皇室成員,吞沒大宋皇室的財產,但是崖山一戰,皇上及二十萬大宋臣民突圍,並且在神州城複國,而且還有光複中原的可能,猶太人兩麵下注的本性便顯露無疑,蒲師武知道如果想保住蒲家和猶太人在大元獲得財富和地位,就必須同時交好大元和大宋,因此當蒲師武知道大宋朝廷的商船往大元進行貿易的時候,才願意給出大宋百分之二十的稅收優惠。”
王華陽聽著範毅的話,知道這範毅定是收了蒲師武的好處,要不然範毅是不會給蒲師武說情的。
不過聰明人當說客也說的輕鬆自然,仿佛置身事外一樣輕描淡寫,卻把最重要的事情給表達了出來。
蒲壽庚見利忘義,範毅給蒲師武當說客,王華陽多少還是反感的,
但是現在身處特殊時期,大宋也正是用人之際,範毅這種經商天才正是大宋朝廷目前急需的。
並且商業本身就是蠅營狗苟、爾虞我詐,相互利用,隻要最終得到想要的利益,同時又不損害大宋的利益,王華陽權當自己不知道範毅和蒲師武之間的交易。
王華陽說道:‘朕也知道當年蒲壽庚的難處,當時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認定大宋朝廷要亡了,投靠新主子也無可厚非,蒲壽庚投降就投降吧,朕也不會怪他,他不讓大宋朝廷的人進入泉州,朕也不怪他,朕生氣的是蒲壽庚竟然將泉州城內大宋官員和守軍全數殺了,還殺了城內的宗室人員,此等小人,朕不殺了他不足以平民憤。’
範毅說道:“皇上,蒲壽庚確實該殺,蒲壽庚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天怒人怨,如果大宋還掌握著中原的政權,蒲壽庚這種背主求榮的小人應該淩遲處死,蒲壽庚家族也應該誅九族,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大宋朝廷偏安三島,僅以三島的實力,是很難實現皇上的宏圖霸業的,而蒲師武家族現在掌握著大元的海外貿易,大宋要想與大元開展貿易,就必須與蒲師武合作,另外蒲師武是猶太人,而猶太人掌握著大元、大宋到天竺、波斯和阿拉伯帝國貿易的渠道,如果沒有蒲師武開具的貿易關碟,咱們即使把貨物拉到了波斯和阿拉伯帝國,那邊也沒有商人會跟大宋合作的,大宋的貨物運到阿拉伯港口也隻能停泊在港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華陽詫異的說道:“你是說蒲師武掌握著大元到阿拉伯的貿易渠道?”
範毅說道:“回皇上,是的,咱們的商隊要想從大元獲得陶瓷、絲綢等貨物,就得通過泉州貿易司,而泉州貿易司歸屬蒲師武管轄,隻有蒲師武點頭,咱們才能從大元獲得貨物,大宋商隊獲得貨物後運到波斯、阿拉伯等國的港口,那邊的貿易商也是猶太人,如果沒有蒲師武開具的貿易關碟,波斯、阿拉伯的貿易商是不會進口咱們的貨物的。”
王華陽說道:“你的意思是大宋辛辛苦苦的將貨物不遠萬裏的運到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最後是交給猶太人進行銷售?咱們也隻是掙了個辛苦錢?”
範毅說道:“回皇上,也可以認為是大宋隻賺了個運費,大頭的利潤都被猶太人拿走了,其實在蒲師武之前,蒲壽庚當家的時候,蒲家是有一個龐大的海外貿易船隊的,大宋朝廷將貨物按一定價格交給蒲壽庚後,蒲壽庚家族自己將貨物運到天竺、波斯、阿拉伯等國家銷售,崖山海戰後,大宋軍隊兩次洗劫泉州城,將泉州港的造船工匠全數帶走,海船盡數開走,船塢盡數燒毀,造船的圖紙也一並帶回了神州城,而當時能夠造遠洋海船的地方隻有泉州,這也使得大元失去了建造遠洋海船的能力,崖山海戰後,大元到阿拉伯的遠洋貿易一直處於中斷狀態,正是因為這樣,當大宋的遠洋商船出現在泉州港的時候,蒲師武才願意跟大宋合作,如果蒲師武有自己的船隊,他是不會將利潤如此豐厚的生意讓給大宋的。”
王華陽說道:“如此說來,這猶太人壟斷了大宋、天竺、波斯、阿拉伯之間的所有貿易?”
範毅說道:“猶太人壟斷中原王朝的海外貿易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唐時期,唐朝時期,猶太人在泉州、阿拉伯人在廣州開展海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就是現在的南洋、天竺、波斯、阿拉伯國家,這些商人通過獨家壟斷航線,將中原的絲綢、陶瓷、茶葉以百倍之利販賣到阿拉伯國家,最遠販賣到歐羅巴地區,這也使得猶太商人和阿拉伯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財富,隻不過唐朝末年,天下打亂,阿拉伯人趁機準備在廣州地區獨立建國,黃巢知道後,直接將廣州地區的阿拉伯人屠殺殆盡,當時泉州的猶太人選擇跟黃巢合作,才得以保全富貴和財富,大宋建國後,猶太人直接跟大宋朝廷合作,大量的猶太人還遷移到開封居住,靖康之變後,開封的猶太人一部分選擇跟女真人合作,留在了開封,一部分選擇跟隨高宗南下杭州,而朝廷南遷後,需要大量的銀子維持朝廷開支,猶太人又擅長經商,朝廷便將海外通商的所有事宜交給了猶太人,猶太人便推舉蒲家作為猶太人的代表跟朝廷對接,至此,大量的海內外猶太人移民到泉州,正是由於猶太人的經商天賦,泉州很快成為天下最繁華的城市,其繁華程度不亞於杭州。”
王華陽說道:“按你的說法,大宋要想開展海外貿易,離開了蒲家還真不行了?”
範毅說道:“按照目前的形勢,離開蒲家還真不行,即使大宋能夠將貨物運到天竺、波斯、阿拉伯等國家,咱們沒有銷售渠道,這些貨物隻能堆在船上。”
王華陽說道:“這些貨物的最終購買者都是些什麽人?”
範毅說道:“陶瓷、絲綢、茶葉的最終購買者都是那些國家的達官貴人。”
王華陽說道:“如果咱們直接繞開猶太人跟這些國家直接交易會怎麽樣?”
範毅說道:“理論上是可以的,大宋的陶瓷、絲綢、茶葉都是這些國家的達官貴人喜歡的,而這些原本在中原地區是普通消費品的東西,經過猶太人之手都變成了奢侈品,一般人都消費不起,如果咱們能夠直接跟這些國家交易,減少了中間環節,這些陶瓷、茶葉和絲綢就會變的便宜,會讓更多的人消費的起。但是如此以來,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大宋現在急需銀子,根本沒有時間去組建大宋自己的銷售渠道的。”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朕明白,一個是借雞生蛋,一個是自己養雞,成本自然是不一樣的,就像蒲師武他們,他們自己將貨物運到阿拉伯,所賺的利潤能達到二十倍,但是如果自己將貨物運到阿拉伯,那麽就得自己造船、自己雇傭船工,這樣不僅費時費力,還有風險,所以蒲師武才願意將一半的利潤讓出來給大宋。”
範毅說道:“不過從長遠看,大宋確實應該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這樣大宋的對外經濟命脈才不會受製於人。”
王華陽說道:“建設海外銷售渠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成的,大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賺銀子,建設銷售渠道的事情,日後再議也不遲。”
王華陽看著範毅又說道:“蒲師武給大宋百分之二十的稅收優惠,力度已經是非常大了,蒲師武的條件就是希望大宋不追究蒲壽庚當年的背叛之罪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範毅說道:“回皇上,蒲師武還有別的條件。”
王華陽說道:“猶太人的血液裏流淌的都是生意經,朕也不相信蒲師武的條件就那麽簡單,說說吧,蒲師武還有什麽條件?”
範毅說道:“皇上慧眼如炬,蒲師武的這點把戲怎麽能瞞得了皇上。”
王華陽讓範毅廢話少說,直接說主題。
範毅拿出蒲師武事先準備好的條件說道:“回皇上,蒲師武開出的條件是:一、允許猶太人到大宋三島及大宋所有新拓領土經商及開設錢莊,二、允許猶太人在大宋三島及大宋所有新拓領土定居,三、允許猶太人在大宋三島及大宋所有新拓領土購買田產和地產,四、允許猶太人在大宋三島及大宋所有新拓領土傳播猶太教,大宋朝廷不得迫害信奉猶太教的教民,五、大宋的所有海外貿易由猶太人經營,六、大宋朝廷保護猶太人在大宋三島及大宋所有新拓領土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王華陽聽著蒲師武開出的條件,越聽越耳熟,允許外國人經商並開設錢莊,允許外國人在中國居住並傳教,還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購買土地和房產,關鍵是中國還得保護外國人的安全。
王華陽猛然想起了當年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署的“中英南京條約”,蒲師武開出的條件跟500年多後的英國人開出的條件竟然如此相似。
王華陽有些恍惚,當年英國人逼迫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到底是英格蘭人擬定的還是猶太人擬定的?
王華陽說道:“如果大宋不答應蒲師武的條件呢?”
範毅有些為難的說道:“回皇上,當時臣也跟蒲師武談論過這些條件,尤其是猶太人在大宋傳播猶太教的事情,但是蒲師武一口回絕了,蒲師武說他提出的條件是阿拉伯帝國哈裏發的意思,他也無權改動,隻要大宋同意這六項條件,以後大宋便可以在大元和阿拉伯帝國之間暢通無阻的進行商業往來,如果大宋拒絕這些條件,那麽大宋的商船以後將不得停靠大元、波斯、阿拉伯的港口,中原的貨物也不再允許大宋銷售。”
王華陽生氣的說道:“蒲師武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大宋啊,他一個小小的泉州知府,一個猶太商人,竟敢假借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威脅朕,簡直是膽大妄為。”
範毅說道:“臣也是這麽認為的,也許蒙古人和阿拉伯人根本就不知道猶太人假借他們的名義對大宋進行訛詐。”
王華陽說道:“猶太人信奉猶太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水火不容,蒲師武是認為朕不知道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關係不睦,他才敢狐假虎威,假借阿拉伯人的名義威脅朕,至於蒙古人,他們根本不在乎誰主持大元的海外貿易,蒙古人在乎的是能不能準時的把稅收交上去。”
範毅說道:“臣當時也這麽想過,但是如果不答應蒲師武的條件,大宋的商船就不會有第二次海外貿易了,大宋不僅不會有中原的貨源,也沒有辦法在波斯和阿拉伯國家港口停靠了。”
不用範毅說,王華陽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
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喜愛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以前這些東西可以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到達波斯、阿拉伯和歐洲,蒙古帝國建立後,原本應該是暢行無阻的陸上絲綢之路,因為蒙古帝國的分裂,前往歐洲的商路被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和欽察汗國截斷,而忽必烈的大元又與三大汗國勢同水火,陸上絲綢之路成為一條死路,而海上絲綢之路,因為崖山海戰後大宋水軍將大元的遠洋水軍和船塢盡數焚毀,大元也失去了遠洋能力,現在海上絲綢之路全靠阿拉伯帝國的幾艘海船支撐著。
隨著大元失去建造遠洋海船的能力,阿拉伯人也發現了隻有自己一家有能力將中國的物產運到波斯和阿拉伯。
正是因此,阿拉伯人拚命壓低從蒲師武手裏拿貨的價格,而到了波斯、阿拉伯和歐洲,則將中國的商品按照進價十倍到百倍的價格進行售賣。
王華陽突然明白為什麽蒲師武為什麽願意以百分之二十的稅率給大宋優惠了,蒲師武是想用大宋的商船告訴阿拉伯人,以後除了你阿拉伯人,也有大宋的商船能夠運輸商品到阿拉伯和波斯了。
蒲師武是想以大宋商船為籌碼抬高給阿拉伯商人的價格,同時蒲師武還想從大宋撈的好處。
想到此,王華陽不僅僅是佩服蒲師武了,而是佩服猶太人的經商天賦了。
王華陽接下來的所有計劃都需要大量的銀子支撐,洗劫一個國家確實能在短期內給大宋帶來財富,但是這種竭澤而漁的辦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況且周邊小國家中除了日本外,最富裕的應該是安南了,現在安南被忽必烈盯上,大宋是不可能有機會了。
至於高麗、占城之類的小國,本身就是蠻夷,窮的叮當響,排除軍隊搶劫估計連軍費都不夠。
蒲師武的條件雖然苛刻,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確實來錢最快的辦法。
想到此,王華陽說道:“也罷,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要不出賣大宋的利益,隻要能賺到銀子,就按照蒲師武的條件辦吧。”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